[摘要]:女人系列:并不存在的烽火戏诸侯是一段周朝历史的历史,为何说褒姒是“烽火戏诸侯,一笑天下亡”呢?褒姒冤枉啊!前言关于西周的灭亡,广为流传的是周幽王为博美人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而导致亡国,这种说法实际上是一种文学想象,见诸于史籍的说法则是,褒...这。烽火戏诸侯,西周灭亡,绝世红颜褒姒该不该背锅?无论是烽火戏诸侯还是西周灭亡,这都不是一个妃子能够决定的事。烽火戏诸侯一开始就不是褒姒的主意。首先是周幽王,他对褒姒无比宠爱,宠得不知道该怎么宠,
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史记·夏本纪》
译文:
褒姒不爱笑,幽王为了让她笑,用了各种办法,褒姒仍然不笑。周幽王设置了烽火狼烟和大鼓,有敌人来侵犯就点燃烽火。周幽王为了让褒姒笑,点燃了烽火,诸侯见到烽火,全都赶来了,赶到之后,却不见有敌寇,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
一
曾经有过一个“四大妖姬”的排名,第一名是妹喜,第二名是妲己,第三名是褒姒,第四名是骊姬。这里要说的就是“季军”获得者褒姒。
《诗经》里就说:“赫赫宗周,褒姒灭之。”堂堂大周,毁于一个女人之手。褒姒在西周和东周之间笑出了一条断代的鸿沟。
二
褒姒,褒国人,姒姓,故称褒姒。
公元前779年,周幽王攻打褒国,褒国兵败,献出褒姒乞降。周幽王得到褒姒后,对她很是宠爱。第二年,褒姒为周幽王生下儿子姬伯服。从此周幽王对褒姒更加宠爱,最后竟然废黜王后申后和太子姬宜臼,而立褒姒为王后,姬伯服为太子。
唐代的《琱玉集》里说,褒姒不喜欢笑,但“其一笑有百二十种媚”。因此,幽王为了博得她一笑,曾以“千金”之财征集“金点子”,这些“金点子”有:召集乐队鸣钟击鼓上演音乐会,命令宫女跳团体操,每天拿出一百匹彩绢撕着玩,但花去许多钱财,试了很多办法,可她就是不笑。这就是“千金难买一笑”典故的由来。
这个时候,一个奸臣出场了。虢石父给幽王出了个主意,于是有了历史上有名的“烽火戏诸侯”。
“我坐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褒姒笑了,幽王也笑了。
诸侯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公元前771年,原来王后的爸爸、幽王的前老丈人申侯联合鄫国、犬戎攻打周幽王,周幽王举烽火示警,诸侯以为又是“狼来了”,都不去救援,致使周幽王遭犬戎所杀,西周覆灭。褒姒也被劫走,从此下落不明。
申侯立自己的亲外孙、前太子宜臼为王,这就是周平王,开启了东周王朝的大幕。
很简单的故事,但有不少BUG。
三
第一个BUG是褒姒的来历。
历史的记载是这样的:从前还是夏后氏衰落时候,有两条神龙降落在夏帝的宫廷,说:“我们是褒国的两个先君。”夏帝不知道是该杀掉它们,还是赶跑他们,或者留住他们,于是就进行算卦,结果不吉利。又算卦,结果是要把他们的口水藏起来,这样才吉利。于是摆香案,向两条龙祷告,两条龙不见了,留下了口水。夏帝让人拿来木匣子把龙的口水收藏起来。
夏朝灭亡之后,这个匣子传到了殷朝,殷朝灭亡之后,又传到了周朝。一千多年过去了,从来没有人敢把匣子打开。但到了好奇宝宝周厉王这里,他打开了匣子,龙的口水流在殿堂上,怎么也清扫不掉。周厉王命令一群女人,赤身裸体对着口水大声呼叫,期望起到桃木驱鬼、狗血辟邪的效果。果然,那口水变成了一只黑色的大壁虎,爬进了厉王的后宫。后宫有一个小宫女,才六、七岁,刚刚换牙,碰上了那只大壁虎,大壁虎消失了。
又过了近十年,这个小宫女竟然怀孕了,没有丈夫就生下孩子,她非常害怕,把孩子扔掉了。在周宣王的时代,小女孩们唱着这样的儿歌:“山桑弓,箕木袋,灭亡周国的祸害。”宣王听到了这首歌,正好听说有一对夫妻在卖山桑弓和箕木制的箭袋,就命人去抓捕他们,想把他们杀掉。夫妇二人在逃命的路上,发现了先前被小宫女扔掉的婴儿,听着她在深更半夜里啼哭,大发怜悯之心,就收养了这个婴儿。夫妇二人逃到了褒国。后来周幽王打褒国,褒国人就把这个已经长大的婴儿献给了周幽王,这个女孩就是褒姒。
这不是什么神怪小说的记述,而是严肃历史著作《史记》中的记载,这样的荒诞,有悖《史记》一贯的风格。
四
第二个BUG是“烽火戏诸侯”。
惯于考证的清朝人说了,烽燧制度是秦汉时期才有,其出现最早不早于战国后期。也就是说,在西周末年,中国还没有烽火告警这一档子事儿。
《吕氏春秋》说,周幽王不是点烽火,而是击鼓。当时西周首都靠近戎人。周幽王与诸侯约定,在大路上修筑高大的土堡,上面设置大鼓,使远近都能听到鼓声。如果戎兵入侵,就由近及远击鼓传告,诸侯的军队就都来援救天子。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也对“烽火戏诸侯”提出疑义:“此委巷小人之谈。诸侯并不能见烽同至,至而闻无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举烽传警,乃汉人备匈奴事耳。骊山一役,由幽王举兵讨申,更无需举烽。”周幽王主动进攻原来的老丈人,举哪门子烽火啊?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刘国忠认为,西周灭亡不是因为“烽火戏诸侯”,该故事甚至并不存在。
五
鲁迅曾经说过一段著名的话:“历史上亡国败家的原因,每每归咎女子。糊糊涂涂地代担全体的罪恶已经三千多年了,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会安汉,木兰从军就可以保隋;也不相信妲己亡殷、西施亡吴、杨妃乱唐的那些古老话。我以为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是决不会有这种大力量的,兴亡的责任,都应该男的负。但向来的男性作者,大抵将败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这真是一钱不值的没有出息的男人。”
妲己的命运如此,褒姒也一样。
关于“女人系列:并不存在的烽火戏诸侯”的问题
为何说褒姒是“烽火戏诸侯,一笑天下亡”呢?
褒姒冤枉啊!前言关于西周的灭亡,广为流传的是周幽王为博美人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而导致亡国,这种说法实际上是一种文学想象,见诸于史籍的说法则是,褒...这。
烽火戏诸侯,西周灭亡,绝世红颜褒姒该不该背锅?
无论是烽火戏诸侯还是西周灭亡,这都不是一个妃子能够决定的事。烽火戏诸侯一开始就不是褒姒的主意。首先是周幽王,他对褒姒无比宠爱,宠得不知道该怎么宠,爱...
世界历史上最邪恶的女性是谁?
苏妲己,在戏曲艺术作品中,妲己是狐狸精的代表,据说妲己不仅荒淫狐媚,而且生性凶残,怂恿纣王设计出种种令人触目惊心的刑罚。拿别人的性命为自己取乐,欣赏...她在。
烽火戏诸侯的是周幽王,为何最后背锅的却是一个弱女子?
看到评论里多是解释“烽火戏诸侯”这个典故的由来,但是很明显提问者已经知道了这个故事,我不能说自己所说的绝对正确,只是自己的一点小想法。自古以来,中国。
褒姒妲己是不是同一个人?
不是。褒姒[1][bāosì](《史记》作襃姒[2],《列女传》作褎姒[3]),生卒年不详,姒是她的姓,褒国(今陕西汉中)人,周幽王姬宫湦第二任王后,太子姬伯服的...关。
古代文学作品有哪些渣女形象?
我们在文学作品经常看到一些让人既爱又恨的渣女形象,对她们可谓是咬牙切齿,恨不能诅咒她们早死早投胎,事实上在作品中渣女也真是没有好结果。但渣女的存在又...
烽火戏诸侯的历史是真的吗,西周灭亡真的是因为红颜祸水吗?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记载于《史记》,虽然司马迁是公认的良史,但这个故事是假的,而且西周也不是毁于女子之手。以下详细阐述:钱穆先生在写《国史大纲》的时候就...
烽火戏诸侯,真的是因为褒姒而灭亡吗?
自古红颜多薄命,有很多美女正值花季就死了,其实对于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论,很多人都说是因为褒姒周幽王亡了国家,这也太片面了,就看我们现在的历史中都说是...
在烽火戏诸侯的小说《雪中悍刀行》中,裴南苇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相信雪中书迷们都知道的一个梗就是“徐凤年不是真无敌,世间由有裴南苇。”就这样,一个在雪中出场情节并不算太多的女性角色,就以特殊的方式留在了我们的记忆当。
烽火戏诸侯全部小说?
01.《父亲母亲,我是你们的儿子》02.《黑道之天下》03.《六道轮回》04.《逍遥游之问鼎天下》05.《中华足球帝国风云录》06.《极品公子》07.《百合诗...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