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陶谦在徐州是如何不费吹灰之力根除太平道的?

陶谦在徐州是如何不费吹灰之力根除太平道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722 更新时间:2023/12/4 19:42:27

[摘要]:陶谦在徐州是如何不费吹灰之力根除太平道的?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曹操伐陶谦,陶谦在战略上有何失误?曹操为何要屠城?在汉末三国时期,陶谦可谓是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军阀。好歹也是坐镇徐州的诸侯,面对曹操的进攻居然毫无还手之力(史书都懒得描写怎么打的了)!陶谦究竟犯了哪些...三国志13剧情?1.桃园结义,进入剧本触发。2.平定黄巾,灭亡黄巾军或者杀死张角,张宝,个人建议此剧情最好打两年以上。到186年12月触发。3.灵帝驾崩,何进及其势力存在,灵...平黄巾

黄巾乱军被打退了,并且老百姓饿肚子的问题也解决了,按道理可以歇歇了。但陶谦是一个有更高追求的人,他还想解决老百姓的思想问题,因为他发现黄巾起义另一重要因素是宗教问题,桓灵之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底层民众对政府早已丧失信心,两汉神学化了的纲常名教,即独尊的儒术地位,亦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人们之所以跟着黄巾军混,除了是为了吃饱肚子外,还是因为“有心人”的煽动和忽悠,结果立刻就成燎原之火,可见“太平道”的宗教号召力实是不容小窥。

5.jpg

而且徐州更是太平道的起源之地,早于顺帝年间琅琊郡就有于吉、宫崇师徒传播太平道教义。《后汉书,襄楷传》云:“初,顺帝时,琅邪宫崇诣阙,上其师于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号太平清领书。其言以阴阳五行为家,而多巫觋杂语。有司奏崇所上妖妄不经,乃收臧之。后张角颇有其书焉。”

在经过多年的发展,道教在徐州当地的影响力是很大的,故而陶谦命臧霸和孙观二人屯兵于琅琊开阳,亦有预防死灰复燃之举。为此,陶谦决定狠抓精神文明建设。但道教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要想一下子肃清它对人们的影响很不现实,想通过放一两部宣传片,贴几张标语,开几场群众大会演说就想消除它的影响力是不可能的。所以,陶谦认为,对付这个庞然大物的最好手段就是找来另一个庞然大物——佛教。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自西汉末年正式传入中国,在上层社会颇为流行,可在汉明帝时代,发生了楚王英谋反一案,而楚王英偏偏又是个佛教信徒,结果因此案“坐死徙者以千数”。自此以后近百年中,史籍不再有关佛教在中土传播的记载,显然,也是这次株连的结果。但到了东汉末年,皇帝又开始信奉佛教,比如汉桓帝、汉灵帝,从而佛教再次流行起来,在当时很受官方欢迎的。

也由于中国佛教“贵尚无为,好生恶杀,省欲去奢”,相比“太平道(道教)”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那种带有反政府性质的思想,自然是大大好。陶谦也深知这一点,于是开始在徐州大力推广佛教。

当时,陶谦手下有个叫笮融下邳相督管广陵、下邳、彭城的运粮工作,相当于粮管局局长,要是搁在现在,这职务肯定算是肥差,不仅能吃香喝辣,还能偷偷挪用公款私吞公粮,可谓是个财神爷。所以他利用职业之便,侵吞三郡粮食挪用公款修了一座规模很大的浮屠寺(佛塔),有多大?能同时容纳三千人!不仅这样,他还经常叫老百姓有事没事都去诵读佛经,并让寺庙里的方丈长老专门开设佛教课堂教导老百姓读佛经。笮融的行事排场之大,不可能不为陶谦所知,可见这是出于陶谦的默许,笮融才有如此胆量。

但这还不够,陶谦怕这样做还不能达到效果,为此还出台了一项政策:凡是响应政府号召的信佛者都可以免役。东汉末年的老百姓的税负实在是太重了,像什么田赋、人头税,还有劳役、兵役等,加起来非常吓人。

老百姓一听信佛竟然有这么大的好处,不用政府宣传,便纷纷奔走相告,把信奉佛教变成了自觉行动。

除了信佛能够免役,到了佛教的浴佛节,徐州政府还在寺院外大摆宴席,招待群众,方圆五千米都是如此,排场搞得非常隆中,凡是到场的群众都管伙食,尽管放开肚皮随便吃就是了。

这下可好,来看热闹的、准备遁入佛门的,甚至还有冲着那一顿饭而去的人络择不绝,竟然达到了万人(每浴佛,多设酒饭,布席于路,经数十里,民人来观及就食者且万人)!

这样一来,没用上多少时间,徐州的境内,佛教竟然成功取代道教成为流行时尚,不光是老百姓信奉,即使政府官员也身体力行,自觉信奉佛教。又《三藏记集录,五慧睿喻疑论》云:“汉末魏初,广陵、彭城二相出家,并能任持大照,寻昧之贤,始有讲次。”广陵、彭城均是徐州肥的流油的大郡,而下邳更是徐州郡治所在,可见当时在徐州佛教之兴盛,一时许多地方上至太守、王国的国相,下至黎民老百姓,个个吃斋念佛,俨然成了虔诚的佛家弟子,“太平道”自然在徐州就没有了市场。

信佛了,老百姓自然就不闹事了,也就不会有反贼出现了,这可是了不起的大进步。

要知道,那时正值东汉末年最混乱的时期,又是黄巾之乱又是董卓之乱,那时去到哪里不都是灾荒频繁,粮食稀缺,物价飞涨,民不聊生?许多老百姓吃不饱肚子,除了农民工时不时搞武装游行外,全国各地的军阀每天也都在上演土地资源争夺战,甚至连土匪都如雨后春笋一般,全国早已乱成一锅粥了,但这个情况在陶谦管理的辖区是不存在的,徐州的百姓安居乐业,一切欣欣向荣。

陶谦在担任徐州刺史年间,北面的青州、兖州黄巾之乱此起彼伏,徐州却是太平无事,当地秩序井然,他对外积极抵御民变队伍的冲击,对内扫除土匪的骚扰,除了屯田储粮宣扬佛教外,陶谦还大力开办新兴产业,即发展盐铁,徐州靠海,盐铁资源不能浪费,州里的财政收入自然而然增加了。

关于“陶谦在徐州是如何不费吹灰之力根除太平道的?”的问题

曹操伐陶谦,陶谦在战略上有何失误?曹操为何要屠城?

在汉末三国时期,陶谦可谓是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军阀。好歹也是坐镇徐州的诸侯,面对曹操的进攻居然毫无还手之力(史书都懒得描写怎么打的了)!陶谦究竟犯了哪些...

三国志13剧情?

1.桃园结义,进入剧本触发。2.平定黄巾,灭亡黄巾军或者杀死张角,张宝,个人建议此剧情最好打两年以上。到186年12月触发。3.灵帝驾崩,何进及其势力存在,灵...

平黄巾之乱的卢植皇甫嵩朱儁为什么在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就消失了?

响当当的“汉末三杰”为何没有在群雄逐鹿中大显身手,其实原因很简单——卢植、皇甫(fǔ)嵩(sōng)、朱儁(jùn)这三人登场时间过早,等到群雄逐鹿时,他们...上文。

东汉末年为何会天下大乱?

导语:“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这句话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这是林俊杰的歌词,哪怕就是对历史不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也耳熟能详吧,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董。

曹操,刘备起事为什么不算农民起义?

东汉末年,如果非要找一个算得上农民起义的势力的话,那估计只有黄巾军了。而曹操、刘备乃至其他各路诸侯,实际上都是镇压农民起义的“残暴”地主阶级。我们都...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提到桓、灵二帝都做了什么让刘备痛恨?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讲到当年刘备在世时,每次谈论到大汉的兴衰,刘备都表示非常痛恨桓、灵二帝。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其。

三国时期,为什么袁术最先有实力称帝?

为什么袁术最先称帝?——竟然是祖坟“风水”好!在《三国演义》中被作者贬得几乎一无是处的袁术于建安二年(197年)在寿春(现位于安徽淮南)称帝,建号仲氏。...袁。

隋朝是征服朝鲜半岛而耗空国力的吗?

隋炀帝杨广三次东征高丽(即朝鲜半岛)是消耗国力最大也是国家最后一次被他挥霍的“机会”。好战分子杨广三次东征高丽,第四次国库空虚,实在无力支撑,而作罢...综。

《三国演义》中有哪些英雄名字特别搞笑?

三国时代英雄辈出,众豪杰们的传奇经历让他们的名字显得更加不同凡响。《三国演义》全书提及三百多人,每个人的名字都铿锵有力且朗朗上口,没有点文化,是取不...

《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为何拜刘备为大哥,而不是关羽?

桃园三结义刘关张成为结拜兄弟,也是后世一段佳话,只不过为什么刘备是大哥,按照年龄来说,张飞小他们五岁肯定不是大哥,关羽大刘备一岁,应该是大哥啊,可结拜...刘。

标签: 东汉刘备桃园

更多文章

  • 刘邦四大战将 VS 项羽四大战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刘邦,名将,项羽

    [摘要]:刘邦四大战将VS项羽四大战将是一段秦朝历史的历史,项羽和战国四大名将实力相差多少?战国的四大名将分别指白起王翦廉颇和李牧。而项羽则是秦末时期的人物,他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在秦末战争中项羽率领楚军七战七捷打败了秦军主力,由此而灭亡了。项羽手下的四大名将是谁?龙且龙且是项羽手下第一猛将!自幼

  • “夏至”始于战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二十四,夏至,节气

    [摘要]:“夏至”始于战国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二十四节气从哪个朝代开始的?中国农历的“中国二十四节气”被认为是中国在世界国际气象界的第五大发明,这是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无论哪个朝代,何时何地的人都必须吃饭。因此,掌握农...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来源及其相关的知识?-JoyQi的回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 司马迁为何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写入史记?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司马,司马相如,西汉

    [摘要]:司马迁为何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写入史记?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是怎么回事?文心刚好写过几个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问答,在查阅资料中对司马相与卓文君的资料了解较多,他们“凤求凰”的动人爱情故事,大胆追求幸福的爱情婚姻,被誉为“世界...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实属不易

  • 陈汤给汉元帝发的著名疏奏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匈奴,单于,名将

    [摘要]:陈汤给汉元帝发的著名疏奏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借我三千虎贲、复我浩荡中华……出处?1、出自西汉将军甘延寿、陈汤的典故。2、“借我三千虎贲复我浩荡中华”的下一句是剑指天山西,马踏黑海北。1、甘延寿、陈汤典故全文:借我三千虎贲,复我浩荡。历史上的陈氏名人齐国大夫.即田敬仲.陈厉公子.前672年

  • 赵惠文王与秦昭王之渑池会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史记,渑池,秦国

    [摘要]:赵惠文王与秦昭王之渑池会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渑池之会的意思和来源?意思:秦昭襄王约赵惠文王在渑池见面,以示交好,这个过程被称做“渑池之会”。来源: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内容: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为集...渑池会面是成语吗?渑池会面不是成语,正确的只有渑池之功,这是汉语的

  • 周朝以前 “后”曾指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君王,周朝,皇帝

    [摘要]:周朝以前“后”曾指帝王是一段周朝历史的历史,清朝,明朝,唐朝,宋朝,三国等等,这些是哪个先哪个后?三国唐朝宋朝明朝清朝当今世界上仍有不少王国,而政体绝大多数是君主立宪制,皇帝只是象徵性,没有多少实权.曾做个小统计,目前尚存的王国共有29。周朝的封建与秦之后的封建的区别?先秦时期的封建邦国制

  • 春秋时期之“五大夫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国君,大夫,春秋战国

    [摘要]:春秋时期之“五大夫之乱”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夫们一般都是担任什么官职?大夫不是官职,但是大夫一般都做官,他是一种大家族(广义上的,周天子为大族长)之下的地位与身份,最高者是周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大夫是“一...大。宋国的“十世之乱”,真是因宋宣公传位给弟弟

  • 刺客系列:两次刺杀留下三个未解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刺客,小说家,晋国

    [摘要]:刺客系列:两次刺杀留下三个未解之谜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刺客小说剧情?刺杀小说家讲的是关宁(雷佳音饰)被屠灵(杨幂饰)派去刺杀小说家路空文的电影刺杀小说家讲的是关宁(雷佳音饰)被屠灵(杨幂饰)派去刺杀小说家路空文的电影韩剧刺客结局?结局是:大刺客豫让最后自杀身死。豫让是春秋末期晋国大夫智伯

  • 太子(刘盈)率军 羊率狼群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单于,项羽

    [摘要]:太子(刘盈)率军羊率狼群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土木堡之变离朱棣北征仅仅二十余年,张辅等名将尚存,为什么败的这么惨?为什么吕雉一开始贤惠又能干,后来却变得心狠手辣,不择手段?导读最近在研究西汉历史,对吕雉很感兴趣,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看过古装剧的朋友们对吕雉应该都不会陌生,在刘邦称帝之后,吕雉

  • 先秦已出现按月发工资的办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法,夏朝,节气

    [摘要]:先秦已出现按月发工资的办法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夏朝历法夏朝都已经有了历法,你认为历法的发展都与什么有...反映夏朝历法的《夏小正》,编成于战国时期,经后人整理补充,收在西汉的《大戴礼记》中.在先秦的古籍中,往往提到“夏时”.所谓“夏时”,指的就是夏朝。八股文产生的条件是什么?经历了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