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老子《道德经》|为之于其无有,治之于其未乱

老子《道德经》|为之于其无有,治之于其未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296 更新时间:2023/12/22 6:01:16

[摘要]:老子《道德经》|为之于其无有,治之于其未乱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为之于未有于的意思?于的意思是:在:她生~1949年。来信已~日前收到。黄河发源~青海。b)向:问道~盲。告慰~知己。求救~人。c)给:嫁祸~人。献身~科学事业。d)对;对于:忠...形势~我们。为之于未有的于是什么意思?于:在。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指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这句话出自于老子道德经。原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

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也,易泮也;其微也,易散也。为之于其无有也,治之于其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作于累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也,故无败也;无执也,故无失也。民之从事也,恒于其几成而败之。故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矣。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而复众人之所过,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老子》第64章

事物在安定的时候容易控制把握它,在事情没有出现征兆的时候容易图谋它。在事物还没有出现萌芽的时候更容易控制。欲望在刚刚出现的时候容易控制。人需要安静的状态来调节自己的心态。事物刚刚萌生还脆弱的时候容易被破坏,事物在微小的时候容易被散掉。有先知的人,用智慧预为防止可能发生的问题,使社会能够得到长久的安定。所以,一个有道的领导者处理事务,如果决策完善,则功德无量,所造成的影响不止一个地区,不止几十年。有时候好的政策可使社会安定几百年之久,其中的道理,都是在这个地方。

《朱子家训》第四句“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未雨绸缪,在表面的文字上来讲,还没有下雨,就得先将我们的房屋、门窗都得补好,看看有什么漏的,不要等下了雨我们补漏就迟了。这句话是告诉我们要及早做好准备的意思,古人讲的“凡事豫则立”,要想把事情做成功,必须预先做好准备。“毋临渴而掘井”也是这样,不要到口渴了你才去挖井,那已经来不及了,要预先挖好,你渴的时候才有井水可以用。不能够遇到事情再临时抱佛脚,人有远见,能够事事提早一步想,这个人是有智慧的,他的事业、学业都能够成功,做人也能够做得成功。而我们现在可以说都是生活在安定的日子里,但是也要“未雨而绸缪”,那是什么?古人讲的居安思危。

现在虽然是安乐,但是你要知道,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往往可能会遇到挫折,可能遇到困境。那我们现在在安逸的时候,有没有想到困境的时候如何?

人生我们有多少福分,可以说就像银行里面的存款一样,你要是不断的去使用,它就愈用愈少,聪明的人在用的时候,他会想到要不断的往存款帐户里面加钱,使得我们的存款一直都保持丰足,就不至於到口渴了就没有水喝。所以人在安逸的时候应该多修福,人有福,无论在什么困境当中,他都能够绝处逢生,所谓是化险为夷。修福就是要多帮助人,使得我们的福分增加。试想想我们帮助人的时候,人家对我们就生起感恩的心,这分感恩的心就带有能量,就给我们在我们的福分的银行帐户里头加钱。在事情还没有出现的时候把握它,在事情还没有混乱的时候管理它。要有对事情还没出现苗头的时候进行干预的能力,这是人生的历练中产生的智慧。

“为之于其无有也”,真正做事业的人,在开始还没有一点影子的时候,已经把基础打好了,这就是高明的人在处事。多年以后,发展到某个阶段,这里已经有预先的准备,起了大作用,收到大功效,政治上则可以使天下不乱。

“治之于未乱”,有道的领导者或者大政治家在天下未乱的时候,已经把乱的根源先平掉了。社会上有人犯罪,把犯罪的人捕获,绳之以法,不错,执法的人很有功劳。但是,真正的大功劳是使人根本不会犯法,这就是法治的道理,出于道家的精神。

所以“立法”的目的,能使民众不会犯法,那就是天下之大法;等到人犯了法再去惩罚,已经是下策,不是上策了。上乘道是“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可是如何做到呢?其中就有大学问了。

《老子》第64章中英文对照

《Tao-TeChing》Chapter64

Thatwhichisatrestiseasilykeptholdof;beforeathinghasgivenindicationsofitspresence,itiseasytotakemeasuresagainstit;thatwhichisbrittleiseasilybroken;thatwhichisverysmalliseasilydispersed.Actionshouldbetakenbeforeathinghasmadeitsappearance;ordershouldbesecuredbeforedisorderhasbegun.

Thetreewhichfillsthearmsgrewfromthetiniestsprout;thetowerofninestoreysrosefroma(small)heapofearth;thejourneyofathousandlicommencedwithasinglestep.

Hewhoacts(withanulteriorpurpose)doesharm;hewhotakesholdofathing(inthesameway)loseshishold.Thesagedoesnotact(so),andthereforedoesnoharm;hedoesnotlayhold(so),andthereforedoesnotlosehisbold.(But)peopleintheirconductofaffairsareconstantlyruiningthemwhentheyareontheeveofsuccess.Iftheywerecarefulattheend,as(theyshouldbe)atthebeginning,theywouldnotsoruinthem.

Thereforethesagedesireswhat(othermen)donotdesire,anddoesnotprizethingsdifficulttoget;helearnswhat(othermen)donotlearn,andturnsbacktowhatthemultitudeofmenhavepassedby.Thushehelpsthenaturaldevelopmentofallthings,anddoesnotdaretoact(withanulteriorpurposeofhisown)。

【易解】

局面安定时容易维持,情势未明朗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微小时容易散失。要在事情未开始时就有所打算,要在祸乱未发作之前就早作预防。

合抱的大树,长成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堆垒于土坯;千里的远行,开始于脚下。对于这些渐进的过程,如果妄逞权能而揠苗助长,就会导致失败;如果执意于某一情态而加抗拒,就会反而使局面失去控制。因此,圣人不妄逞权能,所以不会失败;不抗拒渐进的演变,所以不会使局面失控。人们做事,常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慎终如慎始,就不会有败事。因此,圣人要别人之所不要,不使稀贵资源的供应更形紧张;学别人之所不学,以便牵正人们的偏激过失。借此以辅导万物行于其自然而不强加干涉。

推荐阅读:

·老子简介、老子名言、道德经简介·道德经全文及译文、道德经下载·道德经全文讲解、道德经朗读(道篇)·道德经朗读(德篇)、道德经逐句翻译·道德经与风水学、“道”的意思·人生感悟、老子故里、老子的思想·老子的智慧、老子的故事·《道德经》全文概括、三句话了解《道德经》·历代名家评《道德经》、世界名人评《道德经》·赵孟頫小楷《道德经》、王羲之小楷《道德经》·行书欣赏《道德经》、罗大伦讲《道德经》·南怀瑾讲:《道德经》、南怀瑾:《老子他说》·《道德经》无标点原版、《老子》中的成语大全·《道德经》中英文对照

拔智齿网

关于“老子《道德经》|为之于其无有,治之于其未乱”的问题

为之于未有于的意思?

于的意思是:在:她生~1949年。来信已~日前收到。黄河发源~青海。b)向:问道~盲。告慰~知己。求救~人。c)给:嫁祸~人。献身~科学事业。d)对;对于:忠...形势~我们。

为之于未有的于是什么意思?

于:在。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指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这句话出自于老子道德经。原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全文?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春秋时期·老子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

为之于未有特殊句式

是状语前置句。全句是: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全句的意思是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出自。

...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若道德经里的急!_作业帮

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

〈道德经〉中有这样句话: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请问...

所谓虚其心,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抚慰老百姓的心灵,使之没有一种对[贤,难得之货,欲]等东西的想法和冲动.这些东西在当时的社会层面上应该说是属于一种[。

为什么说“不治已病治未病”是《黄帝内经》的中心思想?

为什么说"不治己病治未病”是《黄帝内经》的中心思想?“已病”意指已得之病;“未病”意指未得病之前。中医把人看作一个整体一一五行阴阳和谐统一的自然体,...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的意思?

是“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该句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全文为“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是。

如何理解老子《道德经》上的无为而无所不为?

《道德经》里面所提到的,所谓"无为而治",就是通过无为,而达到天下大治。"无为"从字面上看,无为似乎是无所作为、消极无为的意思,其实这是望文生义,并非本意。

道德经是治国还是治心?如果治国,小国寡民与大国求强怎么统一?

读不懂《道德经》,弄不动老子语境,任何讨论都是“无的放矢”。《道德经》第一句“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老子说的是:道可以学习掌握,方法多种多样,并。

标签: 为之老子道德经

更多文章

  • 1903年3月29日 《科学世界》在上海创刊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牛津,科学,飞机

    [摘要]:1903年3月29日《科学世界》在上海创刊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1903年,属于几世纪?1903年属于20世纪1903年大事记:1月1月28日,洪全福、谢缵泰等谋广州举事,事泄失败。1月29日,湖北留日学生李书城等在东京创办《湖北学生界》杂志。1月,希。科学这一词是从哪里产生的?汉语“科学

  • 1885年4月18日 中日签订《天津条约》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不平等条约,条约,清朝

    [摘要]:1885年4月18日中日签订《天津条约》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清不平等条约签订的时间?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时间:1、《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日中英签订。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该约于1842年8月29日,由清朝政府钦差大。《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马关条约

  • 刘恒和窦漪房,汉文帝刘恒和窦漪房的爱情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恒,夫人,汉文帝

    [摘要]:刘恒和窦漪房,汉文帝刘恒和窦漪房的爱情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窦漪房几岁嫁给刘恒?公元前185年(高后三年),21岁窦漪房被封为王后。孝文窦皇后(?—前135年),清河郡观津县人。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引皇甫谧言,云窦后名。汉文帝刘恒是否一心只爱窦漪房一人,把他完整的爱都献给了她,...除了窦

  • 大汉飞将军李广为何终生没得封侯?这6个说法我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匈奴,李广,飞将军

    [摘要]:大汉飞将军李广为何终生没得封侯?这6个说法我服!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李广难封”,一代名将李广为什么终身没封侯?是汉武帝偏见吗?问题:“李广难封”,一代名将李广为什么终生没封侯?是汉武帝偏见吗?前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唐代“七...问。“飞

  • 秦灭六国时齐国为何不战而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公元前,秦国,齐国

    [摘要]:秦灭六国时齐国为何不战而降?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齐国为什么不战而降?齐国作为少有的曾经能与秦国相抗衡的大国之一,与秦王同时称帝东西相望,却在秦统一天下时不战而降,主要原因有三个,今天珍珍儿的新新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齐国面对...战国时期,为什么齐国不战而降?齐国地理位置在东海之滨,实际上距离

  • 清末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康有为是真英雄还是伪君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康有为,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摘要]:清末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康有为是真英雄还是伪君子?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如何评价康有为?康有为的为人其实很次,而且对于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也没那么多的贡献。康有为最成功之处就在于太会包装提升自己了,把自己包装成为大学者、改革家、引领时代先锋者。康有为是改革的先锋,还是欺世盗名的江湖骗子?在中

  • 八卦史记之五十四:又一个同志和一首歌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史记,易经,项羽

    [摘要]:八卦史记之五十四:又一个同志和一首歌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历史上哪些冷知识你掉鸡皮疙瘩?...自此陈灵公也经常到夏姬家来往,而夏姬的儿子夏徵舒这时也长大了对这些事情也越来越敏感。公元前599年,陈灵公为取悦夏姬,就让夏徵舒袭父亲的司马官职,执掌。文言文阅读(17分)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

  • 王玄策历史功绩,王玄策如何一人灭一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一人,一国,印度

    [摘要]:王玄策历史功绩,王玄策如何一人灭一国?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历史上的武将王玄策是什么时代的,很厉害么?我是阿紫海南,以前回答过类似问题。但每次写到这段,还是会心情澎湃。辉煌大唐,将星闪烁,猛将如云,唐前期的秦叔宝、尉迟敬德,中兴期的侯君集、李靖、苏定...阿。历史上的王玄策真的可以飞廉一挑

  • 郑板桥教子,郑板桥教子阅读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教子,爱子,郑板桥

    [摘要]:郑板桥教子,郑板桥教子阅读答案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郑板桥爱子阅读答案_高三网郑板桥爱子阅读答案1.(1)让、使(2)适合(3)吃2.他们的父母看见了,很怜悯他们,但又无可奈何,呼叫他们让他们离开。(意思符合即可)3.忠厚(善良),充满爱。郑板桥教子阅读答案1、在文中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 刘备为何不重用赵云,刘备为什么不重用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刘备,赵云,这个问题

    [摘要]:刘备为何不重用赵云,刘备为什么不重用赵云是一段三国历史的历史,刘备后来为什么对赵云敬而远之?赵云做了什么事情?谢邀!刘备对赵云由初见时的“不舍”,到后来战役中的“不重用”,是否真的敬而远之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刘备不仅尊重赵云,而且非常看重赵云,寄托在赵云身上...谢。刘备在离世之前为什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