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老子《道德经》谈处世之道:柔韧不争

老子《道德经》谈处世之道:柔韧不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917 更新时间:2024/1/11 9:36:48

[摘要]:老子《道德经》谈处世之道:柔韧不争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你是如何理解老子的“不争之德”的?这个世界上,处处都是一个争字:人人争先恐后,争名夺利,争权夺势,争长论短。因为优质的资源就那么多,如果不争,就得不到最好的。然而老子却在《道德经》一...不见。《道德经》中,老子所说的“不争”,放在今天是否过时?不争指的就是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一句话就是不要自以为是。老子所说的“不争”,不是指不争夺利益,而是指不做口舌之争,同时更是指虚怀若谷,

曲【1】则全,枉【2】则直,洼则盈【3】,敝【4】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执一为天下式【5】。不自见【6】,故明【7】;不自是,故彰【8】;不自伐【9】,故有功;不自矜【10】,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注释】

曲:委屈枉:屈,弯曲。盈:满。敝:凋敝式:古代的一种占卜工具,占卜者根据“式”的转动来占卜吉凶。此处的“式”指道。自见:自现,自显于众。明:彰明。彰:彰显,使人看到。伐:夸赞。矜:骄傲。

【译文】

委曲便会保全,屈枉便会直伸;低洼便会充盈,陈旧便会更新;少取便会获得,贪多便会迷惑。所以有道的人坚守这一原则作为天下事理的范式,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自己夸耀,反能得有功劳;不自我矜持,所以才能长久。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古时所谓“委曲便会保全”的话,怎么会是空话呢?它实实在在能够达到。

【评析】

普通人所看到的只是事物的表象,看不到事物实质。老子从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中总结出带有智慧的思想,给人们以深深的迪。生活在现实社会的人们,不可能做任何事情都一帆风顺,极有可能遇到各种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老子告诉人们,可以先采取退让的办法,等待,静观以待变,然后再采取行动,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

在《庄子·天下》篇中,庄子说老子之道是“人皆求福,已独曲全。曰,‘苟免于咎’。”这里说的“曲全”,便是“苟免于咎”。老子认为,事物常在对立的关系中产生,人们对事物的两端都应当观察,从正面去透视负面的状况,对于负面的把握,更能显现出正面的内涵。事实上,正面与负面,并非截然不同的东西,而是经常储存的关系。普通人只知道贪图眼前的利益,急功近利,这未必是好事。老子告诫人们,要开阔视野,要虚怀若谷,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但是如果不考虑客观情况,一味蛮干,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在“曲”里存在首“全”的道理,在“枉”里存在着“直”的道理,在“洼”里存在着“盈”的道理,在“敝”里存在着“新”的道理,因而把握了其中的奥秘,就可以做到“不争”。事实当然并非完全如此,有些事不争也可以取得成功,有些事不争就不能取得成功。

《Tao-TeChing》Chapter22

Thepartialbecomescomplete;thecrooked,straight;theempty,full;thewornout,new.Hewhose(desires)arefewgetsthem;hewhose(desires)aremanygoesastray.

Thereforethesageholdsinhisembracetheonething(ofhumility),andmanifestsittoalltheworld.Heisfreefromself-display,andthereforeheshines;fromself-assertion,andthereforeheisdistinguished;fromself-boasting,andthereforehismeritisacknowledged;fromself-complacency,andthereforeheacquiressuperiority.Itisbecauseheisthusfreefromstrivingthatthereforenooneintheworldisabletostrivewithhim.

Thatsayingoftheancientsthat‘thepartialbecomescomplete’wasnotvainlyspoken:——allrealcompletioniscomprehendedunderit.

【易解】

能柔曲因应则能自我成全,懂得枉屈绕行则能迅捷直达,能不断地凹陷成”盅”则能不断地自我充盈,懂得护守现成的稳定则能得到真正的逐渐更新,少取则真得,贪多则反而导致自身的混乱。因此,圣人浑融一体而为天下前行探路。不执着于成名,所以能明于道;不自以为是,所以能明辨是非;不自我夸耀,所以能多有事功;不自我矜持,所以能长远在途。因为他不执着于名而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把他作为对立面而与他争。古时候所说的”能柔曲因应则能自我成全”等道理怎么会是空话呢?它实在是一个很全面的概括。

推荐阅读:

·老子简介、老子名言、道德经简介·道德经全文及译文、道德经下载·道德经全文讲解、道德经朗读(道篇)·道德经朗读(德篇)、道德经逐句翻译·道德经与风水学、“道”的意思·人生感悟、老子故里、老子的思想·老子的智慧、老子的故事·《道德经》全文概括、三句话了解《道德经》·历代名家评《道德经》、世界名人评《道德经》·赵孟頫小楷《道德经》、王羲之小楷《道德经》·行书欣赏《道德经》、罗大伦讲《道德经》·南怀瑾讲:《道德经》、南怀瑾:《老子他说》·《道德经》无标点原版、《老子》中的成语大全·《道德经》中英文对照

关于“老子《道德经》谈处世之道:柔韧不争”的问题

你是如何理解老子的“不争之德”的?

这个世界上,处处都是一个争字:人人争先恐后,争名夺利,争权夺势,争长论短。因为优质的资源就那么多,如果不争,就得不到最好的。然而老子却在《道德经》一...不见。

《道德经》中,老子所说的“不争”,放在今天是否过时?

不争指的就是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一句话就是不要自以为是。老子所说的“不争”,不是指不争夺利益,而是指不做口舌之争,同时更是指虚怀若谷,不...就应。

完成《老子三章》简要分析老子所主张的“不争”处世态度在当...

老子“不争”的态度在当今社会是不能够实现的。因为竞争是当今社会中处处存在的一种比较竞争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它能够促进当今社会经济的发。

《道德经》中:“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表达的意思是滋养万物,奉献不求回报吗?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原文】上善若水①。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②,故几于道③。...具体来。

上善若水中老子阐述了什么为人处世的哲学和人生态度?

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意思是说:最高的善德,像水一样。水善于使万物获益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安处于...语。

《老子》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

而不争,争就是争利益,所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就是帮助别人而不要求回报。但是老子认为这还不够。老子接下去说,处众人之所恶。有一句话叫人往高处走,。

道德经教人谦虚的语句?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今译:……不自...”。

上善若水八个品德?

这里实际说的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一曰守拙。水乃万物之源,论功勋当得起颂辞千篇、丰碑万座。

道德经上善若水水的八种特性?

德:流水孕育万物而不妄为,是孕育个人成就之源。义:水的流动虽然看起来曲折,但其背后遵循着一定的规律。道:水浩浩荡荡,奔流不息,没有穷尽,就像道一样,...德。

如何理解道家的自然无为,柔弱不争的人生哲学?

自然无为,柔弱不争前半句我可以给你解释,后半句我从来没听到过是属于道家学说的自然无为,自然是指的顺应道,道法自然,人是相当渺小的,但人又是伟。

标签: 万物老子道德经

更多文章

  • 刘敬巧识匈奴示弱有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邦,匈奴,史记

    [摘要]:刘敬巧识匈奴示弱有诈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刘敬者,..._作业帮小题1:C小题2:B小题3:A小题4:(1)现在我去那里,只看到瘦弱的牲畜和老弱的士兵,这一定是故意显露自己的短处,而埋伏奇兵来争取胜利。我以为匈奴是不能。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刘敬者,齐人

  • 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有何“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东吴,刘备,白帝城

    [摘要]: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有何“阴谋”?是一段三国历史的历史,刘备白帝城托孤是真心实意还是暗藏阴谋?首先说结论,是真心的。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从诸葛亮的《出师表》来看。大家都读过他的出师表,通篇内容都是感恩刘备的知遇之恩,回忆当年的峥嵘岁月,指出...刘备白帝城托孤到底有什么玄机,是否暗含惊天

  • 白岩松:被念歪的《道德经》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老子,道家,道德经

    [摘要]:白岩松:被念歪的《道德经》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听白岩松介绍,他读老子的《道德经》,给予了他度过中年危机的智慧,有了解道德经在这方面的启示的吗?要回答白岩松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他所说的中年危机内涵,然后再从一个新奇的角度,看《道德经》中到底是哪些智慧点悟了他,帮助他度过中年危机。1)中年危

  • 汉景帝的皇后,汉景帝的妃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汉武帝,皇后,西汉

    [摘要]:汉景帝的皇后,汉景帝的妃子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汉景帝的皇后是谁】作业帮汉景帝的第一任皇后是薄皇后,第二任皇后是王娡.嫔妃:有史可查者,栗姬,程姬、贾夫人、唐姬、王儿姁.薄皇后(生卒不详),是汉景帝的表妹兼元配妻子.山。汉景帝与贾姬关系?汉景帝刘启,西汉第六位皇帝,汉文帝刘恒嫡长子,母为

  • 宫心计2:李隆基一共有多少子女?他有多少后妃?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玄宗,皇后,贵妃

    [摘要]:宫心计2:李隆基一共有多少子女?他有多少后妃?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唐玄宗李隆基有哪些妃子?有哪些妃子得宠?感谢邀请!李隆基,即唐玄宗,先天元年至天宝十五年在位,因安史之乱而退位,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他开创了开元盛世。唐玄宗为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也就是所谓“。唐玄宗一共有多少个妃子

  • 陈寿: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关羽,常山,赵云

    [摘要]:陈寿: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是一段三国历史的历史,【、谁知道陈寿在《三国志》中称关羽与张飞“皆万人敌,为世...三国志卷三十六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第六第19段评曰: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谁知道陈寿在《三

  • 远交近攻是秦昭襄王统一六国时的外交和军事策略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国家,秦国,远交近攻

    [摘要]:远交近攻是秦昭襄王统一六国时的外交和军事策略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远交近攻是谁提出的张仪?远交近攻是范雎向秦昭襄王赢稷提出的主张。“远交近攻”是指一种外交河军事上的策略,和远方国家结盟,而与相近的国家为敌。是因为这个策略秦国才能统一华夏,。远交近攻的意思是什么?_作业帮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

  • 上官桀生平简介,上官桀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上官,复姓,皇后

    [摘要]:上官桀生平简介,上官桀是怎么死的?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上官姓氏是哪个民族?上官姓基本上为汉族,亦有小部分为满族等少数民族。上官姓在的山西省的运城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玉林市,江西省的南昌市、萍乡市、奉新县、吉安市,遂川县,东。上官家族名人有谁?上官家族的名人有:上官桀:汉朝人,武帝时任太仆

  • 那年花开月正圆:周莹为什么和一只公鸡拜堂?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剧中,编剧,角色

    [摘要]:那年花开月正圆:周莹为什么和一只公鸡拜堂?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中国的哪部电视剧,把你哭的不行?《亲爱的,热爱的》导演:项旭晶主演:杨紫、李现、李鸿其、李泽锋等主演胡一天特别出演,王乐君友情出演该剧根据墨宝非宝小说《蜜汁炖鱿鱼》改编类型...在看过的热播剧中,你觉得哪个角色被编剧写死,让你

  • 庄子思想,庄子的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孔子,庄子,思想

    [摘要]:庄子思想,庄子的思想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庄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思想内容:1、摆脱外物的束缚与羁绊,或者说摆脱对外物的依赖,才能逍遥游;2、不追求名利,不需要智巧谋划;3、不争辩是非,不讲求仁义;4、不在乎功用成。庄子的核心思想?庄子的核心思想是"道"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