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史说《军师联盟》:司马懿指挥的一场经典的闪击战是一段三国历史的历史,司马懿三万人马为何能剿灭公孙渊的十几万大军?司马懿这位仁兄几乎所有中国人都耳熟能详,连环画、书、电影、电视等都有他的出现,口碑与收视率都很好的《军师联盟》饰演司马懿的老帅哥吴秀波演活了司马懿,只。诸葛亮这个人只善于耍小聪明,在大事的决断上屡屡失策,为什...首先,演义不是历史,没必要和演义中被神化的人物较真。之所以他被神化,我想是因为历代的统治者需要这样一个明知皇帝是白痴还死心塌地的卖命的冤大头。
不管是游戏里还是现实中,司马懿一直是以“智将”的形象出现的,匪号“冢虎”,完全可以和诸葛亮的“卧龙”相提并论。司马懿一生征战无数,善谋奇策,后世一般认为司马懿最显赫的战功有两件,一是抵御诸葛亮北伐,并且耗死了诸葛亮;二是加上来回行军限时一年远征平定辽东。
但是,大嘴个人认为,司马懿战史中有一场闪击战特别经典,值得回放分析,这场闪击战就是发生在公元228年的新城突袭战。
来龙去脉
当时,新城是魏国的地盘,新城太守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墙头草”孟达。
孟达最初是刘璋的部下,后来投靠了刘备,关羽败走麦城的时候,孟达没有出兵救援,事后担心被追责,干脆投降了魏国。
孟达投降魏国之后,又配合进攻刘封,把上庸、房陵、西城三郡当作是“投名状”送到了了魏国手中。
曹丕对孟达还是挺看重的,把三郡合一,设立新城郡,让孟达当新城太守,还封侯、假节,也算是一方重臣了。
就在孟达刚刚投降后不久,司马懿就向曹丕提出警告:这家伙不是好人,一看就是个二五仔,不能把边境重镇交给他。曹丕没有当回事。
但是,曹丕死后,司马懿总领政务,和孟达交情深厚的夏侯尚、桓阶也相继过世,孟达开始不安起来。
当司马懿透露出要把孟达内调的想法时,孟达终于动了重投蜀国怀抱的念头。
各有盘算
诸葛亮得到孟达主动送过来的“秋波”,当然很高兴。虽说孟达这个人不咋地,但如果蜀国得到新城郡,就等于多了一个进攻魏国的“桥头堡”。
诸葛亮对孟达的人品不太放心,干脆找了个机会,把孟达要投降蜀国的消息散布出去,以此推动孟达进入实质性行动。
诸葛亮故意泄密之后,还专门写信给孟达,让他加紧防范,提防在宛城主持工作的司马懿。
孟达不以为然,他的不当回事也很有道理——
孟达所在的新城距离司马懿所在的宛城1200里,宛城距离魏国皇帝所在的洛阳800里。司马懿得到孟达要投降蜀国的消息,肯定会派人向皇帝请示,一来一去就是800+800=1600里,得到指示之后出兵,又是1200里。兵临新城,怎么说也要一个月。
司马懿得到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先给孟达写了一封信,坦承自己得到了有关孟达要反的情报,但是他认为这么重要的情报不可能轻易泄露,所以很可能是蜀国的离间计。
孟达更放心了,慢悠悠地收集建筑材料,整修城防工事,着什么急啊?
长驱直入
司马懿写完“安抚信”之后,做了两件事,一件是写了个报告,把事情向皇帝汇报,另一件就是点齐人马,杀奔新城。
魏国军队的先锋是一代名将徐晃,曾经创造了成语“长驱直入”的典故。
想当年,关羽把曹仁围困在樊城,正是徐晃带领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长驱直入,和曹仁里应外合,解了樊城之围。
魏国军队日夜兼程,从出兵到兵临城下,只花了8天时间。
孟达大惊失色,一面心急火燎组织抵抗,一面满心期待蜀国援军的到来。
但是,司马懿又怎么会漏掉援军这档子事,早就调动兵马,把蜀国援军挡在了外围。
城下,司马懿以四倍于孟达的兵力,迅速展开八路围攻,只用了十六天时间,孟达的外甥邓贤、部将李辅开城投降。
司马懿入城,擒斩孟达。
路程考证
有人会问,8天1200里,每天要走150里,也就是75公里,骑兵没问题,步兵应该走不下来吧?
两个原因,第一个,魏军日夜兼程,比正常行军要多走不少路。第二个原因,汉朝的一里路比现在短。
魏国沿用汉制,1里=300步,1步=6尺,1汉尺=23.1厘米,所以那时候1里=1800尺=415.8米。
1200里只有现在的1000里不到一点点,也就是500公里不到,算下来每天行军大约在60公里出头的样子。
这个距离可能还是高估了。现代,从河南南阳(宛城)到湖北竹山(上庸)只有400公里不到,而新城还比上庸更靠近宛城。
如果是这样,行军的压力还要进一步减轻。
战役复盘
司马懿在这场战役中充分显示了一个统帅全面的能力。
从战略角度,司马懿很早就做出孟达不可靠的判断,说不定连防范预案都已经打过腹稿,同时果断地不按套路出牌,边汇报边出兵,争取到了最为宝贵的时间。
从战术角度,写信安抚是为了稳住孟达,让孟达放松警惕。派徐晃做先锋是用人之所长,派兵阻击援军是思虑周密,以优势兵力分头攻城是一鼓作气。要知道魏军远道而来,很是疲惫,如果不能速胜,很容易达成胶着战,到时候,魏军所携不多的粮草再吃光,那就麻烦了。
司马懿把闪电战的精髓发挥得淋漓尽致。
关于“史说《军师联盟》:司马懿指挥的一场经典的闪击战”的问题
司马懿三万人马为何能剿灭公孙渊的十几万大军?
司马懿这位仁兄几乎所有中国人都耳熟能详,连环画、书、电影、电视等都有他的出现,口碑与收视率都很好的《军师联盟》饰演司马懿的老帅哥吴秀波演活了司马懿,只。
诸葛亮这个人只善于耍小聪明,在大事的决断上屡屡失策,为什...
首先,演义不是历史,没必要和演义中被神化的人物较真。之所以他被神化,我想是因为历代的统治者需要这样一个明知皇帝是白痴还死心塌地的卖命的冤大头。
徐庶和司马懿谁兵法更好?
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说起徐庶,大家都会想到一句成语“身在曹营心在汉”,徐庶本是刘备的谋士,被曹操引诱到许都,虽然他人在曹魏集团却发誓终生不为曹...可。
司马懿夺权成功后,那跟随他一起起义的3000死士是什么下场啊?
十年了,我不识诸君,诸君亦不识我。但我们的性命早已绑在一起,生死与共,国士报之!今日若胜,懿,必以救命之恩厚报诸君;今日若败,懿,必先诸君而死!以上...人司马家。
所谓兵贵神速,历史上有哪些以“速度”决定成败的战役?
飞夺泸定桥,一夜上百公里的强行军,终于取得了战役胜利;红军渡过金沙江之后,蒋介石贼心不死,还想要消灭红军。于是他来到昆明,打算亲自指挥。蒋介石一到昆...及。
三国名将孟达是如何一战斩杀徐晃的?历史上的孟达最终结局如何?
《三国志·徐晃传》当中,徐晃在太和元年(公元227年曹睿继位)寿终正寝,和孟达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诸葛亮发动了第一次北伐是在太和二年(公元228年),演义中...曹丕。
诸葛亮北伐,其本质上就是一场以小博大的惊世豪赌,为什么失败?
诸葛亮北伐是豪赌?如果仅仅将诸葛亮北伐当作是单纯的军事斗争,那是对诸葛亮的最大误解!时至今日,很多人还活在《三国演义》之中,将诸葛亮当成“天神”,而...诸。
假如马谡守住了街亭,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能成功吗?对此你怎么看?
“挥泪斩马谡”这个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估计大家都知道,当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为了表示自己的信任,便特意将弟子(诸葛亮对他亦师亦友)马谡放在了街亭。原...首。
三国后期,姜维北伐十一次,最远打到了何处?是现今的哪里?
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这都是在《三国演义》当中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但是有一种说法是姜维十一次北伐,也是有根有据的,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活动范围基本...
马谡按照兵书,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置之死地而后生,为什么还输了?
然...但,诸葛亮非要先到陇右再入关中,这也太折腾了。于是,魏延提出了子午奇谋,给我一支偏师奇兵,经由子午道直接入关中,这个效率岂不更高?而等魏延拿下关中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