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宋朱熹质疑孔子“诛少正卯”案

南宋朱熹质疑孔子“诛少正卯”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039 更新时间:2024/1/16 0:36:00

[摘要]:南宋朱熹质疑孔子“诛少正卯”案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少正卯並无刑事犯罪却被孔子杀了。你怎么看?题主好,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孔子是不是诛杀了少正卯,至今还无定论,就此问题野狐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少正卯其人少正卯是鲁国的大夫、官至少正,其名字不详...四。孔子真的杀过人吗?有孔子杀少正卯之说今天有人为了贬低孔子在说孔子杀少正卯之事,有人推崇孔子也在说孔子杀少正卯之事.徐复观先生曾说此事,是起初在台湾成为台湾当。一代大儒朱熹真的是一个扒灰的伪君子

荀子·宥坐》曰:“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门人进问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夫子为政而始(先)诛之,得无失乎?’孔子曰:‘居!吾语女(汝)其故。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辟而坚,三日言伪而辩,四日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而有之……不可不诛也。”

孔子在鲁国由司寇代行宰相职务才七天,就杀死当时鲁国的大夫少正卯,理由是少正卯兼有五种恶行,并且在家里聚众成群,鼓吹邪说,哗众取宠,已是小人中的雄杰,所以非杀不可。

然而,南宋朱熹认为,孔子并没有杀少正卯。此说一出,许多学者表示赞同。其主要理由是:一,诸子百家著作中寓言居多,不足为信。成书早于《荀子》的《左传》、《国语》、《论语》、《孟子》等,都没有提到这件事,而且《左传》、《国语》往往对孔子有所诬罔,也不提此事,可见历史上没有孔子诛杀少正卯之事。二,孔子代行宰相职务才七天,以一个大夫的身份去杀掉另一个大夫,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三,孔子提倡仁,坚决反对轻易杀人,当鲁大夫提出“杀无道以就有道”的想法时,孔子表示反对。杀少正卯一事,与孔子的一贯思想不相吻合。

【朱熹质疑“诛少正卯”案】某尝疑少正卯无此事,出于齐鲁陋儒欲尊夫子之道,而造为之说,若果有之,则左氏记载当时人物甚详,何故有一人如许劳攘,而略不及之?史传间不足信事如此者甚多。(源自《朱子语录》卷九十三)

金元王若虚、清人尤侗、阎若璩、崔述、江永、梁玉绳等人相继问疑辩伪,近代梁超等人也认为其事不可信。以至当代杨景凡、俞荣根、匡亚明、钱穆等专家学者,均对孔子诛少正卯一案,持否认态度。

———————————————–

清代考古辨伪学家崔述:

余按《论语》,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哀公问舍于宰我,宰我对曰:“周人以栗,曰使人战栗。”孔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圣人之不贵杀也如是,乌有秉政七日,而遂杀一大夫者哉?

三桓之横,臧文仲之不仁、不知,《论语》《春秋传》言之详矣。贱至于阳虎、不狃,细至于微生高,犹不遗焉,而未尝一言及于卯。使卯果敢乱政,圣人何得无一言及之?史官何得不载其一事?非但不载其事而已,并亦未有其名。然则,其人之有无盖不可知,纵使果有其人,亦必碌碌无闻者耳,岂足以当圣人之斧钺乎?

春秋之时,诛一大夫非易也,况以大夫而诛大夫乎?孔子得君不及子产远甚,子产犹不能诛公孙黑,况孔子耶?……此盖申韩之徒,言刑名者诬圣人以自饰,必非孔子之事。且其所谓言辩行坚,荧众成党云者,正与《庄》《韩》书中訾儒者之语酷相类。其为异端所托无疑,而世人皆信之,是助异端以自攻也,故余不得不辩。《洙泗考信录》

这件杀人案哪儿来的?《荀子·宥坐》。请注意《宥坐》篇中少正卯的罪状:“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辟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得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有之。故居处足以聚徒成群,言谈足饰邪营众,强足以反是独立,此小人之雄也,不可不诛也”

《荀子·非相》:

听其言则辞辩而无统,用其身则多诈而无功,上不足以顺明王,下不足以和齐百姓,然而口舌之均,应唯则节,足以为奇伟偃却之属,夫是之谓奸人之雄。圣王起,所以先诛也,然后盗贼次之。盗贼得变,此不得变也。

这段论证要“先诛”的罪状是不是和少正卯的五条罪状很相似呢。并且《宥坐》篇在列五条罪状前说:“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非相》也说:“……所以先诛也,然后盗贼次之。”

《荀子·非十二子》中对诸家批判了个遍之后总结说:

若夫总方略,齐言行,壹统类,而群天下之英杰,而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顺,奥窔之间,簟席之上,敛然圣王之文章具焉,佛然平世之俗起焉,六说者不能入也,十二子者不能亲也。

荀子从经验与务实的角度,推崇切实而现实的治理手段。他设想了一个在现实层面而秩序井然的图景。于国家百姓没有直接现实利益的,一概斥之为邪说。所以他又说:

多言无法,而流湎然,虽辩,小人也。故劳力而不当民务,谓之奸事,劳知而不律先王,谓之奸心;辩说譬谕,齐给便利,而不顺礼义,谓之奸说。此三奸者,圣王之所禁也。知而险,贼而神,为诈而巧,言无用而辩,辩不惠而察,治之大殃也。行辟而坚,饰非而好,玩奸而泽,言辩而逆,古之大禁也。知而无法,勇而无惮,察辩而操僻,淫大而用之,好奸而与众,利足而迷,负石而坠,是天下之所弃也。

再来看少正卯的罪状。正是在荀子“齐言行,壹统类”思想框架下十二子邪说的集合。在荀子看来,这是当诛的。这是彻头彻尾的荀子以至于韩非那一体系的思想。所以《宥坐》篇孔子诛少正卯一事,我还是比较倾向于附会伪说。

关于“南宋朱熹质疑孔子“诛少正卯”案”的问题

少正卯並无刑事犯罪却被孔子杀了。你怎么看?

题主好,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孔子是不是诛杀了少正卯,至今还无定论,就此问题野狐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少正卯其人少正卯是鲁国的大夫、官至少正,其名字不详...四。

孔子真的杀过人吗?

有孔子杀少正卯之说今天有人为了贬低孔子在说孔子杀少正卯之事,有人推崇孔子也在说孔子杀少正卯之事.徐复观先生曾说此事,是起初在台湾成为台湾当。

一代大儒朱熹真的是一个扒灰的伪君子吗?

谢邀看了已有答案,不得不替老夫子说几话我敢保证,某答主不但没读过朱子的著作,连《宋史.卷四百二十九.列传第一百八十八》都不知道是什么这么积极地跳出来...

为什么说朱熹是继孔子之后最伟大的思想家?

但朱熹故意曲解孔子并儒家经典诸多,亟需正本清源,回归孔子并原儒家本意。但朱熹故意曲解孔子并儒家经典诸多,亟需正本清源,回归孔子并原儒家本意。不可厚污古人。

为什么鲁国诞生了大思想家孔子却不能用?

(孔子当过鲁国的大司寇)鲁国的国君,其实是用过孔子的,而且当的官相当不小。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前479年,享年73岁。他出生在鲁国,一生经历了五...孔子。

孔子有道德为什么流亡?

孔子的学说流传至今大概孔子也没能想到吧。但是我们在处理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儒学的一些东西真的可以帮助我们事半功倍地处理问题。儒学在历史上的持。

朱熹有没有达到圣人的程度?还是后世朱明的追棒?

现在提这种问题的人,真是个坐井观天、闭耳遮目无知无识的矫情的人。在现在的文化理想下圣人是什么?应该是学问一流或者品德高尚无私奉献牺牲的人。朱熹的学问。

怎么评价孔子这个人?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而夜,读了四书五经,方知朱熹对孔子的评价恰如其份,如果我小时侯有幸能读到四书五经及其它儒家经典著作的话,我也不至于落到现在如此地步,。

六月十五日诣水公庵雨作朱熹赏析?

此诗初看,似是一般旅游之作,如能联系当时历史背景,会进一步加深对诗内涵的认识:《续资治通鉴》154卷载:南宋庆元元年韩胄擅权,斥“道学”为“伪学...此诗初。

“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这话说的对吗?

“巧言令色”出自《论语》的“学而”篇,原文为“巧言令色,鲜矣仁”,是孔子对其弟子提出的一种提醒和告诫。孔子意思是,花言巧语,虚假颜色的人,是少有仁爱的...孔。

标签: 儒家孔子朱熹

更多文章

  • 西晋取代曹魏,司马炎是怎么上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马,司马炎,西晋

    [摘要]:西晋取代曹魏,司马炎是怎么上位的?是一段晋朝历史的历史,三国时期司马家族代魏开创西晋,为何有人说好景不长?你怎么看?司马氏一族自司马懿夺取曹魏兵权后,曹魏基本名存实亡,至司马炎登基建立西晋,曹魏彻底覆灭。司马炎上位后生活极其奢靡,大兴土木,朝纲已有败坏之真兆,而后大...这。北魏是怎样取代

  • 中国古代最隐蔽的政治婚姻:孔明娶妻,从政阶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丑女,东吴,娶妻

    [摘要]:中国古代最隐蔽的政治婚姻:孔明娶妻,从政阶梯是一段三国历史的历史,诸葛亮为什么义无反顾的娶了丑妻,是为了爱情吗?黄月英是诸葛亮的妻子,经世人传说她是一个相貌丑陋的女人,这在《三国演义》中也有明确说明。黄承彦是沔南名士他的女儿黄月英更是知书达理、才华横溢,只不过相。诸葛亮为什么娶丑女为妻呢?

  • 古代文人官场多失意:谢灵运密谋造反被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诗人,谢灵运,陶渊明

    [摘要]:古代文人官场多失意:谢灵运密谋造反被处死是一段南北朝历史的历史,你知道哪些古代著名诗人的悲惨经历?大家都写过的诗人就不写了,我首先说说曹植:曹植字子健。三国时期杰出诗人,曹操第三子,因自幼聪明,深得曹操喜爱,欲立太子,然而在与其兄长曹丕的较逐中...是怎。谢灵运是中国旅游行业的祖师爷吗?结

  • 李世民后人,李世民的后人分布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后代,昭陵,陵园

    [摘要]:李世民后人,李世民的后人分布在哪?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李唐后代有多少?李世民的后代子孙一共有35个人,其中14个是儿子,21个是女儿。他们的子孙后代主要聚居在现如今的湖北省李家村附近。但其实从实际情况上来说,李世民的子孙后代由。李世民湖北后代?李世民的后代子孙一共有35个人,其中14个是

  • 匈奴单于冒顿写信调戏吕后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邦,匈奴,单于

    [摘要]:匈奴单于冒顿写信调戏吕后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据说匈奴单于曾写信调戏吕后,这事儿的背景是什么?怎么解决的?汉朝初期有两个奇耻大辱,一个是汉高帝刘邦的白登之围,另一个就是吕后受辱了!刘邦死后冒顿单于写给太后吕雉的一封情书差点挑起汉帝国和匈奴的大规模战争。我们。冒顿单于为何在刘邦去世之后,会给

  • 《庄子》有云:“夏虫不可语于冰”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不可以,井蛙,庄子

    [摘要]:《庄子》有云:“夏虫不可语于冰”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夏虫不可语于冰,下句内容是什么】作业帮“夏虫不可语于冰,井蛙不可语于海”出自:庄子《秋水》还有很有名的一对:“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四句的意思都差不多.“夏虫不可语于冰,井蛙。【《秋水》中“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的寓意是什麽】作业

  • 十六国时期才女苏惠简介,苏惠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上,才女,璇玑

    [摘要]:十六国时期才女苏惠简介,苏惠是怎么死的?是一段晋朝历史的历史,我国古代十大才女都有谁?1词国俊杰——李清照李清照,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的美誉。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上。一副《璇玑图》800多字却组成了7000多首诗

  • 曹操的继子何晏为何被视为神童?何晏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七岁,何晏,南阳

    [摘要]:曹操的继子何晏为何被视为神童?何晏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一段三国历史的历史,何晏的品质?何晏聪明机智不喜欢宫廷生活的特点原文何晏七岁的时候,聪明伶俐就像是神童,魏武帝非常喜欢他,因为何晏住在宫里,就想收他做义子。何晏于是在地上画了一个。刘义庆写的《世说新语》里面的《何晏七岁》的意思讲的什么事,

  • 张说赐婢,书生报恩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上官,婉儿,李白

    [摘要]:张说赐婢,书生报恩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成语“飞黄腾达”的“飞黄”指什么?之前的文章曾经说过,成语与四字词语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其文化。成语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或者典故,而且往往还能引申出其他意思,比如杯水车薪、叶公好龙等等。...一代女宰相上官婉儿为何惨遭黥刑?武则天与男宠张昌宗兄弟同桌吃饭

  • 唐玄宗:惜福就应该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天皇,安徽,最多

    [摘要]:唐玄宗:惜福就应该这样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日本历史上绯闻最多的女天皇是谁?我是@俗人何金水,让我们一起来聊聊到底日本历史上哪位女天皇绯闻最多。日本历史上一共有八位女天皇,其中据野史记载,绯闻最多的应该是第六位的【孝谦天皇】。。长得漂亮有用吗?为什么?是,她男朋友有钱一点,也只有一点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