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信当年穷得吃不上饭,他为什么不去打工?

韩信当年穷得吃不上饭,他为什么不去打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508 更新时间:2023/12/10 19:02:03

西汉淮阴侯韩信年轻时不过是一普通的平头百姓。

当时的韩信,没有任何人的举荐,所以不能被推择为吏,又没任何人自助本钱,所以没法去经商,韩信还没田地,所以不能在家务农,最后穷得连饭都吃不上,整天四处吃白食,受尽了白眼。

据记载,韩信身材高大,照理说,身材高大的人一般都一把子力气,最起码是可以靠一身力气吃饭的,可韩信为什么宁愿挨白眼,也要吃白食呢?韩信为什么不去打工赚钱,靠自己的一双手养活自己.

其实,韩信的行为,在那个时代还是比较普遍的。

我们都听说过战国四君子,即中学语文课文《过秦论》中所说的,“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这四人善养士,所谓养士,即有钱人供有本事者衣食住行,有本事者在有钱人需要的时候出一份力。

据说,只要有一技之长,即便是鸡鸣狗盗之辈,都能成为有钱人的士,受有钱人供养。

韩信生于战国时代,成长于大一统的秦,死于刘邦所开创的西汉。韩信年轻时,有钱人养士的风气应当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流行着的,韩信也想凭借自己的特殊的军事才能而成为别人的士,从而一生衣食无忧,故此,韩信宁愿受人白眼也要吃白食,因为在韩信的思维里,凭自己的本事吃白食,跟凭自己的力气做苦力是一样的,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其实不只是韩信,刘邦另一重要谋臣陈平也有吃白食的时候。

陈平年轻时,家里也穷,穷到什么程度呢?连房门都没有,只能用炕席来当门。但陈平比起韩信来,有一个优势,这个优势是陈平有哥哥,陈平的哥哥叫陈伯。

陈伯是个普通人,没什么本事,只知道种地,陈家有三十亩地,陈伯年年耕种,也只有陈伯在耕种,因为陈平不喜欢种地,所以家里的地只能陈伯一个人耕种。

最后,陈伯的妻子看不下去了,觉得小叔子就是个吃白食的,于是怒气冲冲地说,“有这样的小叔子,还不如没有”,最后陈伯的妻子就失去了陈平这个小叔子,因为陈伯把妻子休了,以便陈平可以继续吃陈伯的白食。

同样是吃白食,陈平吃的是大哥陈伯的,陈平吃着吃着,又吃出一个有钱的老丈人,而韩信最终只吃到了胯下之辱,吃到了漂母的施舍。

差距啊。

不止是陈平,就连高祖刘邦也吃过白食。

据记载,刘邦年轻的时候,经常到嫂嫂家去吃白食,有一回,刘邦带着一帮人去嫂嫂家吃白食,嫂嫂远远地望见小叔子过来,气不打一处来,于是假装在家刮锅,刘邦等人一进门,见嫂嫂在刮锅,以为嫂嫂家没饭了,开始刷锅了,于是四散开去。

除了去嫂嫂家吃白食,刘邦还经常去酒馆吃白食。刘邦做亭长的时候,好酒及色,好酒就去家乡的一些酒馆里去喝,去就赊账,等年底一起结,但一到年底,酒馆常常把刘邦欠的酒帐一笔勾销,因为酒馆发现,每次刘邦去喝酒,酒馆的生意都比往常好太多,与其说刘邦欠酒馆酒帐,不如说刘邦照顾了酒馆生意。

刘邦活到四十左右岁的时候,仍旧喜欢吃白食,有一回,刘邦所在的沛县搬来一户吕姓人家,大摆筵席,但规定只有出一千钱红包的,才能进去,刘邦一分钱没带,却高喊,刘邦出一万钱的红包,然后混了一个上座,筵席结束后又直接成了吕家的女婿。

同样是吃白食,刘邦吃到嫂子厌,吃酒馆喜,吃出一个白富美的媳妇,而韩信只吃到了晨炊耨食,吃到了胯下之辱,吃到了一饭之恩。

为什么差距这样大呢?只能说是运气吧。

虽说吃白食的行为在当时是较为平常的,但吃白食的风气也是越来越小的,对韩信有一饭之恩的漂母就教训过韩信:

我老婆子可怜你一个大男人不能自食其力,才把饭给你吃,哪里是图你的报答呦?!

也就是说,在底层百姓看来,吃白食是可耻的,所以韩信才总是遭人白眼,也会被淮阴屠中少年当街挑衅,韩信为了息事宁人,不得不受胯下之辱。

韩信年轻时不能自食其力的行为,对其日后的发展也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韩信终其一生,都只能四处寻找“饭食”,年轻时寻找一餐一饭,楚汉相争中寻找能给他兵卒的主公,由王而侯又寻找能赏他造反机会的同僚,最后也因配合陈豨的谋反而被杀,可悲可叹。

标签: 韩信汉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世界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索布扎二世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非洲,斯威士兰,历史解密

    一夫多妻、买卖婚姻作为一种文明的陋习,曾经长期存在于世界各国的历史当中。只是到了近代,随着男女平等思想的深入人心,加之各国立法禁绝重婚现象,这陋习才在多数国家得以消失。然而在某些亚非国家,由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这陋习却顽固的保持下来,并不断焕发新生。在这些国家,女人数量的多少,往往是衡量一个男人财富

  • 他身为康熙的皇长子,却被圈禁26年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康熙,清朝,历史解密

    清朝的第四个皇帝,也是入关后的第二个皇帝爱新觉罗·玄烨,也就是康熙皇帝,在整个大清朝的皇帝当中绝对算得上是首屈一指的皇帝,这位六岁登基,十五岁就收拾了辅政大臣也是著名的权臣鳌拜,接着就是力排众议也是历经艰险的平定三藩,剿灭葛尔丹,收复台湾,并且在治理黄河,疏通漕运,休生养息,让百姓安居乐业方面也是做

  • 前凉是如何经营西域的?为何西域如此服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南北朝,五湖十六国,历史解密

    西域作为中国领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受到了中国古代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其中十六国时期的前凉就是其中经营西域的佼佼者,前凉经营西域的这一时期在西域发展的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那么,前凉是如何经营西域的?它的经营举措对西域及西域与中原的交流起到了哪些作用?01 扎根凉州从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置西域

  • 鼎盛于东晋及南北朝前期:门阀制度的兴起与没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门阀制度,晋朝,历史解密

    门阀制度(System of Dominant Family),是封建地主阶级特权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密切的关系。中国中古的门阀制度,整个看来,最主要特征在于按门第高下选拔与任用官吏;至于士族免徭役,婚姻论门第,"士庶之际,实

  • 蜡烛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古代蜡烛用什么做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蜡烛分多个品种,常见的有黄蜡、白蜡、石蜡。黄蜡就是蜂蜡、蜜蜡;而白蜡则是白蜡虫的分泌物,常见于女贞树上;石蜡是石油的提炼物,人们收集蜡汁,经过加工熬制,提炼出制作蜡烛的材料。古人以蜡做灯烛照明、祭祀、治疗疾病、印染布料......现代人发现,蜡还能应用于军事、工业、医药等诸多领域。白蜡是我国的特产,

  • 幕藩体制对日本来说有着怎样的利弊?关于它的评价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幕藩体制,德川家康,历史解密

    继德川吉宗之后,明和4年至天明6年(公元1767年—公元1786年),田沼意次(公元1719年—公元1788年)、意知(公元1749年—公元1784年)父子分任老中和若年寄,执掌幕政,推进吉宗改革后期的增产兴业政策。首先是继续开垦新田事业,安永六年(公元1777年)颁布新田开发令鼓励江户、大阪商人出

  • 出世的道家是怎么治世的?跟儒家有什么不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治世,汉朝,历史解密

    道家,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其代表人物就是老子和庄子,而老子和庄子主张无为自化,逍遥处世,所以道家给大家的印象就是出世,不适应现实社会。事实上,如果对道家做深入的了解,我们会发现对道家和老子庄子的理解都太狭隘,我们很多时候误会了道家。一、道家是讲入世的首先,道家和儒墨名法等其它诸子百家一样,都起源于春秋

  • 皇子有生母,为什么一般生下来都要奶妈抚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比如大家都知道,皇帝的那些孩子,基本上都不是由生母来抚养,很小的时候,就由奶妈带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关于这件事,很多人认为,古代很多的富贵人家,都会有奶妈的存在,皇帝之家自然也毫不例外。事实上,皇家的奶妈,比普通民间的奶妈,有更多的规矩和约束。作为皇帝来说,他之所以会要庞大的后宫,这里面除了

  • 项羽一生最耻辱的一次败仗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项羽,汉朝,历史解密

    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有着太多的英雄们陨落其中,他们每一位都是在历史上留下着光辉的事迹的,也许有的只是短暂的出现过,但是他们却深深的被人们记在了心中。今天就带着大家来研究一下,项羽最耻辱的一次败仗,为何是因为自己的慌张逃跑,导致了自己损失兵力十万,更是彻底的失败,自己也因此自刎,来看看这段历史吧。那个时

  • 陈霸先为什么不传位给儿子 而是传给自己的侄子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陈朝,陈霸先,历史解密

    陈霸先为什么不传位给儿子,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建立陈朝的陈霸先,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英明皇帝。陈霸先一生有四个儿子,三个儿子早夭,一个叫陈昌的儿子活了下来。在陈霸先去世的时候,他那个唯一活下来的儿子陈昌已经22岁了。而且据史料记载,陈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