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伯温为何反对朱元璋远征日本呢 反对的原因是什么

刘伯温为何反对朱元璋远征日本呢 反对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335 更新时间:2023/12/12 17:23:59

朱元璋登基之后,为了得到日本的承认,曾派遣使者前往日本,主要就是通知一下日本,元朝已经灭亡,让日本改变外交对象。而这一次派出的使者却没有成功抵达日本,而是在五岛附近“遇贼遭害”,使者所携带的诏书也被“毁溺”。按照朱元璋的强硬手段,一定会大发雷霆,.刘伯温作为皇帝身边的重臣,对出兵日本提出了异议。

这里需要注意,洪武八年(1375)刘伯温就去世了,前几年刘伯温就被赐还乡了。洪武十九年(1386)明州卫指挥林贤通倭,乃至于胡惟庸案,明、日来往断绝,和刘伯温都没什么关系。所以刘伯温经历的这次和日本的外交危机其实很小,甚至只是一个使臣没有按时返回的问题。

明朝初年和日本的外交可以说一塌糊涂,大概两方面原因,一方面中国的山东屡受海盗侵扰,一定程度影响了朱元璋对日本的态度。另一方面日本当时正处于南北分治的时期,并没有能代表日本接受明朝国书的“国”。日本自己的沿海也不太平,这才会出现明朝第一批使者遇害的情况。

明朝初期,明军根本没有东征日本的实力和条件,国内刚刚经历内战,造船业也没发展起来。加上元朝两次东征日本,两次遇上飓风的前车之鉴。在这个时候冒险去进行东征显然是不划算的,固然由于日本国内的原因,此时东征会有一定优势,但所获得的利益并不能弥补东征所带来的的风险。

刘伯温以神机妙算闻名于世,一旦明朝对日宣战,无论输赢对国内的影响一定是消极的。经过数年战乱,国内百姓一定希望获得一段休养生息的机会,生产力也需要逐渐恢复,东征日本需要用到的造船业更需要时间整顿。这一点相信刘伯温看得非常清楚,但也许刘伯温的这些说辞并没有派上用场,就现在的研究,朱元璋在明朝初年对日本的态度还是以和为主。

这一点可以从朱元璋随后的诏书中看出,朱元璋在洪武三年(1370)发出的诏书中为日本找足了理由。首先针对明朝派往日本的使者被杀害这件事,明朝方面用一句“不知王朝兴替”淡化了这件事情,同时也解释了日本没能及时来朝的原因。

朱元璋此时需要通过万国来朝的局面彰显自己的正统地位,日本在这个环节站的位置就非常关键了。前面提到元朝和日本并不交好,朱元璋就把日本与元朝的矛盾,说成了日本为维护中华正统而不向元朝朝贡。从这一点看,朱元璋不但不会攻打日本,反而会竭力与日本“国王”建立关系,使得自己的目的尽快达到。

由于种种原因,明朝初年对日本的外交活动确实非常混乱,刘伯温作为明朝初年非常具有前瞻性思维的谋士,反对朱元璋对外用兵也非常正常。而此时朱元璋的心也在安内,而不是平外。

更多文章

  • 帽子在古代是什么样的存在?古代身份的象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帽子,清朝,历史解密

    “帽”不惊人,它可是古代身份的象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今天小编想和您说说帽子。戴帽子在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礼仪,戴帽子在过去是社会身份的象征。最初的帽子并不是为了保暖、防晒,主要是起装饰作用,为少数人所专用。在西方,女帽和男帽出现的时间几乎相同

  • 战国最厉害的奸臣,四大名将被他害了俩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郭开,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在战国时代,由于战争的原因,所以那个时代特别盛产名将,例如像我们心目中熟知的大人物白起,同时也有和白起并列四大名将之称的另外三大高手,这些人物在长时间的战争对弈之中,掌握到了战争的基本规律,他们每一个人都非常的厉害,可以说若是只凭战场上的决斗,他们完全能够打遍天下毫不虚弱,不过我们也要意识到一个问题

  • 清朝历史前期与后期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清朝历史前期与后期区别,光从女子发型就能看出,很有讲究和说法。电视中每天都播放着各种各样的清宫剧,无论是几年以前的甄嬛传,还是去年暑假热播的延禧攻略,都有着很高的收视率。这些电视剧的主线也都是围绕着一个历史中的后宫女子来展开描述的。除了她们与皇帝之间的种种之外,最热闹的莫过于后宫女人们之间激烈的宫斗

  • 杨贵妃的生理缺陷连宫女都受不了 为什么唐玄宗会对此痴迷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杨贵妃,唐玄宗,历史解密

    杨贵妃的生理缺陷为什么杨唐玄宗会痴迷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我们今天要说的杨贵妃,她的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妃子中都是非常少见的,被后世誉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而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中的羞花,就是指杨贵妃。而

  • 朱棣有能力,朱元璋为什么放弃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棣,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朱元璋的一生可以说是非常的精彩,他凭借自己的个人能力从一个贫苦人家,带领劳苦大众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并且在有生之年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这样一个凭借赤手空拳就能打下万里江山的人物却因为选错了继承了,最终导致叔侄之间的战争,并且靖难之役的爆发让百姓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什么说朱元璋选错了继承人呢?洪武元年,

  • 三国时期和曹冲一般的神童,聪明反倒被聪明?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周不疑有异才,这一异才,很最该反复推敲。三国志上说他所著“文论四首”,看上去好像是相关文学类阐述的诗作。但要是他是1个寻章摘句的腐儒,好似荆州的王粲之流,要来三国曹操絕對不容易对其这般避讳。但在征柳城时,周不疑进献十计,很将会有李左车那么的“异智”,并且刘先又以前为其择师不可。周不疑是荆州人,总角古

  • 邓国是真实存在的吗?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邓国,商朝,历史解密

    春秋时期邓国依然活跃,邓与郑、楚等国保持有婚姻往来。《春秋》记载,鲁桓公七年,邓侯吾离千里迢迢到鲁国访问。鲁桓公九年邓国与楚、巴二国发生纠纷,引发楚巴联军伐邓,结果邓师大败。鲁庄公六年(前688年),楚文王伐申经过邓国,受到了祈侯的招待,邓国大夫提出借机杀掉雄心勃勃的楚文王,邓侯不听。第二年,楚文伐

  • 古代中原地区到底有多大 这个地方主要包括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古代,中原,历史解密

    古代中国人是非常自恋的一个民族,认为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就是世界中心,因此有了中国、中华、中夏、中原等自称。而对于周边的少数民族,古代汉人则用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进行蔑称。中原,又称中土、中州。中原一词最早见于《诗经》,例如《小雅·南有嘉鱼之什·吉日》:“漆沮之从,天子之所。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广义

  • 王怀隐:北宋医学家,宋州睢阳人,初为道士,精通医药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王怀隐,宋朝医学家,历史解密

    王怀隐,古代医家名。睢阳(今河南商丘)人,其初曾为道士,居京师津隆观,并以医术知名。后宋太宗于太平兴国初诏其为官,初任尚药奉御,后迁翰林医官使,并尝治愈吴越王之子钱惟浚之疾,深受赏识。时太宗留心医药,尝以所藏之方千首出示,并命翰林医官院搜集各种方剂达万余首,由王怀隐会同副使王祐、郑奇并医官陈昭遇等人

  • 樊迟向孔子请教问题,为什么孔子却要骂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樊迟,春秋,历史解密

    孔子是咱们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大圣人,兴办教育,因材施教,弟子遍及天下。这样一位受人尊重的老师,为何会在弟子态度恭敬地请教问题后,转身就大骂其小人呢?今天咱们就来详细说说!大家都知道孔子教育讲究因材施教,就是根据弟子不同的性格,教授最符合弟子的知识。孔子一生鞠躬尽瘁,教授出了3000多名弟子,其中又以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