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万历皇帝宠妃郑贵妃一生为儿子谋划,他却成为了最惨的王爷

万历皇帝宠妃郑贵妃一生为儿子谋划,他却成为了最惨的王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656 更新时间:2023/12/5 5:12:34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郑贵妃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在后宫之中,妃子能得到皇帝的宠爱,就已经是万分幸运的事情了。如果能生下一儿半女,在后半生也算有了依靠。对于儿子,既是宠妃们生存的资本,也是她们无怨无悔付出的对象。就像天底下所有的母亲一样,妃嫔对于自己的儿子,也是用尽了一生去爱。

明神宗万历皇帝的宠妃郑贵妃就是如此,她进宫之后,迅速夺取了年轻皇帝的专宠,只在短短数年之内,就从普通的嫔,升为了仅次于皇后的皇贵妃。郑贵妃仗着万历的宠爱,在宫中只手遮天,遍布耳目,成为实际上的六宫之主。王皇后仅仅就是虚有其表,徒有其名,根本不敢与郑贵妃相争。

人都是不知足的,郑贵妃已经有了如此的地位,自然想当皇后。但是,她更希望看到的,还是自己的儿子朱常洵能够当上太子,成为储君。这不单单是母以子贵的想法,更多的还是对于儿子的爱。

这个愿望,也得到了万历的支持。爱屋及乌是人之常情,即便是帝王也有七情六欲,明神宗也希望自己最爱的女人所生的儿子,能够继承自己的大业。只不过,朱常洵并不是长子,更不是嫡子,太子应该由年纪更长的朱常洛担任。

明朝的官员,并不将这当作皇家的私事,他们认为,如果不按照长幼有序的原则,天下将会乱套,许多藩王将会虎视眈眈。因此极力维护嫡长制,旗帜鲜明地支持朱常洛。但是,万历在郑贵妃的推波助澜下,硬着头皮要立朱常洵为太子。这就拉开了持续十五年的“国本之争”序幕。

国本之争,表面上来看是太子之争,实际上是在制度和感情之间的选择。郑贵妃无疑是最为积极的,她使用浑身解数,就是要明神宗破坏规矩,甚至还得到了皇帝的手谕,要立他的儿子为太子。然而,朝臣却发挥了令人惊讶的战斗力,四位首辅因此事黯然下野,先后有三百名高官卷入其中,一百多名官员被廷杖、免官、流放。

但最终万历和郑贵妃还是输了,皇帝不得不按照臣子的意见,立朱常洛为太子。为了安抚郑贵妃,他又将朱常洵封为福王,并将封国定在富庶的洛阳。而且,他还违反明朝祖制,让朱常洵留在京师,长期不让其就藩。

明朝规定,藩王成年之后,必须就藩。万历显然是受不了郑贵妃的枕边风,强留朱常洵。但是,这样一来,谣言四起,很多人认为太子地位不稳,万历随时准备换人。太子也胆战心惊,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后来还是万历的母亲李太后出面,指责郑贵妃的私心,这才让福王于万历四十二年迁往洛阳。临走之时,郑贵妃泪眼婆娑,心中有一千个一万个不舍,两鬓斑白的万历也泪流满面。

福王就藩之后,过着相当富足的生活。明神宗在世时,就不断地赐给他田地、钱财,让他的生活品质比一般藩王好得多。史书上记载,娇生惯养的福王离开父母后,终日闭门饮酒,所爱之事只有妇女和歌舞。然而,他却不知道,一场巨大的灾难已经到来。

那是在崇祯十三年,明神宗驾崩后,明朝皇帝在短短二十多年时间内换了三个,天下局势更是大变。李自成的部队逼近洛阳,守城将领纷纷传言,福王家产百万,却让我们白白送命。

最开始,福王仍然不以为意,他认为抵抗农民军是皇帝自己的事情,王爷就是享乐的。直到兵临城下时,他才慌了神,散尽千金募集勇士。可此时已经无力回天,明朝总兵官王绍禹开城投降,福王朱常洵也被起义军生擒。

关于福王朱常洵的死,历史上有很多种说法,在老百姓中流传得最多的,还是明末清初彭孙贻所著《流寇志》中所记载的:

王见自成,色怖乞生,内官崔昇年十三,劝王宁死勿屈,抱王不去,并见言于西关周公庙。贼置酒大会,脔王为俎,杂鹿肉以食之,号福禄酒。尸王城下,承奉二人乞葬王而就死,自成许之。敛王于西关,遂自尽于侧。

也就是说,福王被李自成砍下一大块肉,并以鹿肉夹杂,成为福禄酒。剩下的尸首,就地安葬。当然还有说法是福王整个都成为了起义军的盘中餐,如果是那样,就太惨了。郑贵妃对自己儿子付出了一生来爱,他却得到了这样的结局。

标签: 郑贵妃明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末年有多少个藩王?养这些藩王需要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藩王,明朝,历史解密

    明朝末年的藩王数量十分巨大,而且占有全国多数的土地,一些藩王,比如福王,甚至还享有一定区域的盐铁专卖权,可以说富得流油。当年朱元璋实行这个制度,本意是让自己的子孙不要像自己一样过苦日子。虽然朱元璋对于臣子极尽刻薄,但是对于自己的孩子,可谓是溺爱至极。朱元璋规定,凡是朱氏宗亲,都能获得朝廷优厚的俸禄,

  • 为什么说后周皇族是历史上亡国皇族中最幸福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后周,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话说李唐之后的五代十国乱世到后周时期因为圣明之主柴荣的出现隐然有一统之势,奈何柴荣时运不济,统一大业尚未完成之时,旧日河山正待整理之际,便溘然长逝,临终之时柴荣将走上正轨的后周交给了自己年仅7岁的儿子柴宗训。不过后周因为孤儿寡母的缘故,并未保住柴荣留下了的江山,最终江山被赵匡胤夺了去。那么赵匡胤是怎

  • 秦军能不能击破马其顿方阵?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军,历史解密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东征,军队规模是“3万步兵、5000骑兵、160艘战船”。仅仅凭借这么一些兵力,亚历山大就征服了三个文明古国。在征服中亚之后,本想征服中国,但因为迷路而走到了印度,让中国“逃过一劫”。如果亚历山大来到中国,能否征服中国?众所周知,秦国位于最西边,想要征服中国,首先要

  • 李郭之乱后刘协逃出长安,身边带了什么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郭之乱,历史解密

    作为一国之君,就算是有名无实的刘协也是有很多朝臣保护的。毕竟皇帝在则朝廷在!作为依附着朝廷而存在的大臣们,皇帝跑路自然自己也要跟着跑路。而本来应该是举朝搬家的汉廷,由于李傕、郭汜之乱,很多大臣都被郭汜挟持了,所以刘协出宫时带的人也就不会太多,至少百官就是不可能的了。刘协出长安到洛阳,我把这段路程分为

  • 乾隆在富察皇后葬礼上,为什么要打压很多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乾隆,清朝,历史解密

    乾隆皇帝在称帝第十三年的时候,由于自己的皇后富察皇后去世。乾隆皇帝以大臣们对待富察皇后的葬礼,在礼节上不到位为名,对大臣们进行大肆削职,甚至冷血斩杀,掀起了一场官场风暴。那么,不过就是一场葬礼而已,为何乾隆要大动干戈,严厉打压大臣们呢?我们先来看看在富察皇后的葬礼上,乾隆皇帝有哪些不满的地方。乾隆皇

  • 程昱早就识破火烧赤壁的阴谋,为何曹操还是大败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程昱,火烧赤壁,曹操,历史解密

    章回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连环计想必大家不陌生,在赤壁之战之前,周瑜派庞统前往曹营献连环计,使曹操的战舰互相勾连。然后周瑜和诸葛亮而后纵火焚之,曹军几乎全军覆没。程昱曰:“船皆连锁,固是平稳,但彼若用火攻,难以回避,不可不 防。”操大笑曰:“程仲德虽有远虑,却还有见不到处。”荀攸曰:“仲德之言甚 是,

  • 在马嵬坡后,太子李亨为什么要与玄宗分道扬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亨,唐朝,历史解密

    太子李亨是在李隆基老糊涂的状态下担任太子的,李隆基重用李林甫、杨国忠使得藩镇势力越做越大,终成尾大不掉之势。再加上军府制没落后必然导致募兵制崛起,藩镇势力越来越大,在朝廷昏聩下,没有安禄山、史思明,也有李禄山、王禄山。在此情况下,李亨成为人们的希望。正如《长安十二时辰》所表现的那样,包括贺知章、李泌

  • 成吉思汗把敌人的妻子占为己有,为什么这些女子不敢报仇?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成吉思汗,宋朝,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成吉思汗一生征战,取得了辉煌的战绩,据说他本人特别喜欢带兵打仗这种感觉,应该是他认为带兵打仗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不止能够夺得金银财宝还可以抢夺他们的妻子,曾经成吉思汗有一句举世闻名的名言:“人生最大之乐,即在胜敌、逐敌,夺其所有,见其最亲之人以泪洗面,乘其马,纳其妻女也。”有了这句话

  • 陆逊:破关羽、烧刘备,晚年却被主公逼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陆逊,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三国之中的吴国经历孙坚、孙策、孙权三人几十年的苦心经营方才建立起来,从吴国建立到强大的过程中曾有两次面临着灭顶之灾,但所幸这两次大灾难都有人出来力挽狂澜,凭借一己之力救了整个吴国。东吴第一次面临大灾难是曹操为了山河统一而亲率百万大军南下,曹操欲灭掉东吴,在这危机时刻是站周瑜出来带领东吴水师打败了曹操

  • 中世纪文学的主要特点有几点 发展的过程中衍生出了哪些系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欧洲,基督教,历史解密

    主要特点第一:基督教思想基督教信仰影响着中世纪文化。虽然当时的作家所受的影响有深浅的不同,但是,在基督教思想逐渐深入到各个文化领域,并成为中世纪精神支柱的过程中,各类文学无不打上了它的印迹。有些文学作品公开宣扬禁欲主义和虔诚思想,表现了封建领主和地主阶级及其精神上的代表僧侣阶级的意识形态特征。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