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朱瞻基时期对漠北地区有哪些管理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明成祖朱棣五征漠北为什么不把漠北纳入大明版图?这个是典型的明知故问。试问:如果明成祖朱棣将漠北纳入大明版图,那明朝岂不是成了远离前线的大后方?那还怎么“天子守国门”?这不是打脸吗?作为历史上第一...明朝撤销努尔干都司,就不管理东北了吗?他是个爷爷迷,认为他的爷爷朱元璋定都南京有若干好处,所以在位这10个月,没干别的,整天就在研究如何迁都,结果忽略了奴儿干都司地区的变局。10个月以后,明.
明宣宗在位时期的北方边境还是比较平静的。这种暂时平静之所以出现是因为阿鲁台对东蒙古人的无可争辩的领导已被明成祖的五次征讨所破坏。结果,部落领袖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对立。到朱棣去世时,阿鲁台已经江河日下,因为重新振兴的瓦剌人在脱懽(死于1439年或1440年)的领导下屡次侵入他的领地,迫使他东移。这样,蒙古联盟一分为二:阿鲁台领导东蒙古人,脱懽领导西面的瓦剌诸部落。
双方战争不断。阿鲁台的领导权还受到在他控制下的兀良哈惕各卫的蒙古人的挑战。在明仁宗明宣宗统治时期,阿鲁台每年派遣纳贡使团去北京,中国人则以珍贵的丝绸、缎子和其他的礼品回赠。明廷希望瓦剌万一进攻时能够从其处得到帮助,但阿鲁台十分虚弱,不能成为一个有力的盟友。由于阿鲁台的无能,兀良哈惕蒙古人受到鼓舞,不时威胁中国边境。宣德三年(1428年)十月,当这伙人袭击中国领土时,恰好明宣宗率领3千骑兵视察边境,亲自击退了蒙古军队。
后来明宣宗对边防作了一些变动,在战略要地开平卫之南,明朝军队在薛禄的率领下在一些城市构筑防御工事。宣德五年(1430年)五月,工事完成后,薛禄建议把边境防务集中在此,放弃开平的前沿戍区,以便缩短供应线。这个决定后来被认为是一个严重的战略错误,因为它把几百英里的地方暴露在蒙古人面前,同时又限制了明朝军队,使他们越来越采取守势。
同时在西面,瓦剌已经强大,并在宣德六年(1431年)击败阿鲁台。此事促使兀良哈惕再次造反,但没有成功。宣德九年(1434年)九月的母纳山之战中,脱懽领导下的瓦剌部击溃了阿鲁台并把他杀死。瓦剌无可争辩地成了蒙古的支配力量。这次胜利后,脱懽保持着与明廷的友好关系。当他野心勃勃的儿子也先(死于1455年)继任瓦剌的领导权后,立即试图在蒙古腹地建立瓦剌部落的霸权,局势就完全改变了。
香烟网
关于“朱瞻基时期对漠北地区有哪些管理”的问题
明成祖朱棣五征漠北为什么不把漠北纳入大明版图?
这个是典型的明知故问。试问:如果明成祖朱棣将漠北纳入大明版图,那明朝岂不是成了远离前线的大后方?那还怎么“天子守国门”?这不是打脸吗?作为历史上第一...
明朝撤销努尔干都司,就不管理东北了吗?
他是个爷爷迷,认为他的爷爷朱元璋定都南京有若干好处,所以在位这10个月,没干别的,整天就在研究如何迁都,结果忽略了奴儿干都司地区的变局。10个月以后,明...第。
明代的卫所制度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
大家好,我是唐岛渔夫。我来简单谈谈明代的卫所制度。众所周知,明代的地方行政设置有“三司”,这样一个地方分权的特殊行政方式。其中的都指挥使司,主要掌管...
距离永乐盛世仅仅过了二十多年,盛世大明为何会发生土木堡之变?
纵观全局,明军有一战之力,但王振的瞎指挥却成了覆灭明军的罪魁祸首。其实,即便明军在撤退途中,能组织起一场有效的反击战,未必便不能胜!但,谁让指挥者是...明英。
历史上有哪些帝王御驾亲征成功?
自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称皇帝之后,到清朝灭亡前,中国历史上一共产生了422位皇帝,在这些皇帝中,能够御驾亲征的皇帝本来就屈指可数,而御驾亲征并且成功了的皇...
历史上的朱瞻基给大明朝留下了怎样的隐患?
要说隐患,不得不提的就是明朝灭亡的原因,而穷、党派之争和北方建州女真崛起就都是绕不开的话题,而要说起来这一切的根源还真都是从朱瞻基这一朝开始的,但要说...
明宣宗朱祁镇被蒙古人掠走一年多,在那里过着怎样的生活?
先指出题干错误:朱祁镇是明英宗,明宣宗是他爹朱瞻基。正统十四年八月,土木堡事变发生,明英宗朱祁镇做了蒙古瓦剌部的俘虏。到景泰元年八月被迎回北京,朱祁...皇。
明朝内阁_作业帮
明朝内阁制度是在明朝永乐时期建立的.内阁制在最初的时候只是皇帝秘书性质的机构,但很快到了大明宣德朝时期权力开始上升(三杨辅政),虽有大明正统朝。
朱棣五次亲征蒙古皆获胜,为什么明朝反而丧失了对塞外的控制?
应邀。朱棣五征漠北皆获胜那是他自己说的,靖难成功后国内的舆论一边倒的偏向建文帝,哪怕他再不称职,做叔叔的你可以教育他,引导他,可你却篡了侄子皇位,这和...而。
明朝永乐盛世与仁宣之治?
理念...下令息兵养民,并停止宝船下西洋,停止皇家采办珠宝等行为。这些做法,使社会矛盾缓和,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生产力得到发展,开启了一个稳定、强盛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