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国本之争的历史影响

国本之争的历史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622 更新时间:2023/12/25 22:51:17

[摘要]:国本之争的历史影响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大礼仪之争和国本之争?嘉靖朝的“大礼仪之争”和万历朝的“国本之争”,是士大夫们为了维护礼制而做出的极力斗争,虽然封建礼制在今天看来是一种迂腐的制度,但是在封建社会它就是维护。1603年中国历史?有两个朝代:明朝末年(1603—1636年)、清朝初年(1636—1644年)。基本简介1、明朝明朝(1368-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历经...有。万历十五年的政治

国本之争对万历政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是造成皇权事实上的下降。明神宗不理朝政,以至于最后对内阁、地方官员的缺官现象视而不见,给晚明政治的正常运行造成极大的破坏,而他又大兴敛财之道,派用的矿监、税监为害百姓,以致激起民变。

其次,国本之争是使得明末形成了党争的重要原因之一。明神宗对于储位的模糊态度,使得官场乃至地方的人,妄加揣测,政局混乱,出现宣、昆、齐、楚、浙五党和东林党两大派明争暗斗,[17]之后东林党又与阉党斗争的局面,为一己之私不惜牺牲国家大义,使得晚明的政局混乱不堪,更是成为明末三大案的诱因,这种局面自然使得政府的行政效率下降。

再次,明神宗希望大权独揽,而又放任缺官不补,使得内阁势力被削弱;明神宗近三十年长居深宫不理朝政,司礼监因拥有“批红”的权利,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地位自然会有所上升;因明神宗对郑贵妃的宠爱,此时外戚的实力也得到了发展,而且出现内监以郑贵妃为内主的现象。

皇帝怠政昏晕,廷臣党争攻讦,政府机构涣散,此时言官因对朝政的不满争相上疏,抨击时政,实力也得到提高;而地方上仕途不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出现了“山人”群体,之后又有了东林书院,文人关注时政,最后有东林党之称,万历末年的民变,乃至最后后金的兴起,又代表了地方势力的崛起。

在朝臣和明神宗长达数十年的斗争过程中,言官这一重要的政治力量以群体性的行动在维护正统的皇位继承原则,稳定统治秩序,制衡皇权以及弘扬官僚正气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国本之争”,决定了万历以后明朝政治的走向,成为晚明三大案的诱因,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党争的形成,甚至加速了明朝的灭亡,是晚明最具影响的政治事件之一。

国本之争历史争议

曾经为明神宗付出过青春和爱情的郑皇贵妃,一直为后人所唾骂。即使史学家也未必给予这个悲剧性女人公正的评价。“女人乃亡国之祸水”,同样是对郑皇贵妃的结论。在国本之争这个主题上,尚有为数众多的历史研究者,其观点依然站在万历一朝的臣僚一边。

似乎郑皇贵妃天生就该安分守己地做任人宰割的妃嫔,而不应有做皇后的非分之想;万历皇帝天生就该和王恭妃恩恩爱爱,不应有真正的爱情。这些有悖常情的论断大多出于一种僵化、保守、人云亦云的思想驱使,无疑有失公允,弄得是非渐已分明的历史,再度蒙上了一层难以辨认的锈迹。

关于“国本之争的历史影响”的问题

大礼仪之争和国本之争?

嘉靖朝的“大礼仪之争”和万历朝的“国本之争”,是士大夫们为了维护礼制而做出的极力斗争,虽然封建礼制在今天看来是一种迂腐的制度,但是在封建社会它就是维护。

1603年中国历史?

有两个朝代:明朝末年(1603—1636年)、清朝初年(1636—1644年)。基本简介1、明朝明朝(1368-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历经...有。

万历十五年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万历十五年》背景材料(国内部分)以下为读此书时整理的资料,包括1587年左右女真的发展,明缅战争,和世界主要国家的情况,供各位参考。女真的发展万历十。

光宗的意思?

明代皇帝朱常洛的庙号。明光宗朱常洛,明朝第十四位皇帝(1620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在位)。明神宗朱翊钧长子,母孝靖皇后王氏。万历十年出生,从小不得父。

土木之变,明英宗被俘,对明朝历史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土木之变亦称土木堡之变,是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兵败被俘的事变,该事件差点使明王朝重蹈北宋的覆辙,走在了亡国的边缘。此时于谦挺身而。

尼布楚条约是中国获利了还是俄国获利了?

怎么看,都是俄国获利了!清政府因为短视放弃了西伯利亚清朝曾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可能征服西伯利亚的朝代,但最终却因为统治者的短视而将西伯利亚让给了俄国。...

永乐时期国本之争的原因真的是因为朱棣更喜爱朱高煦吗?

朝史暮想:永乐年间,朱棣对于太子的选择,谈不上“国本之争”,相对后来万历朝立储问题的激烈程度和拉锯时间,朱高炽算是幸运很多了。但朱棣的确对最终人选是...

明神宗儿子谥号?

明光宗朱常洛,谥号为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明光宗朱常洛(1582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汉族,明朝第十四位皇帝(1620年8月28日~1620...

正宫皇后和下一任皇帝的生母,谁的地位高?

按古代礼法,皇帝的嫡母肯定要比生母的地位高,但出于血缘之亲,哪个皇帝甘心自己的生母给嫡母下跪?由此一场亲情与法理的旷世之争拉开帷幕。从西周开始,中国...于。

名词解释,楚汉之争和文景之治?

秦:一统六合、焚书坑儒、沙丘之变汉:楚汉之争、诸吕之乱、七国之乱文景之治、丝绸之路、巫蛊之祸昭宣中兴、王莽改制、光武中兴党锢之祸、黄巾起义、群雄割据。

标签: 之争国本明朝

更多文章

  • 明朝国力强盛为何却没有收复西域地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王朝,西域

    [摘要]:明朝国力强盛为何却没有收复西域地区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明朝276年没有把西域纳入版图,是没实力还是不感兴趣?从题目来看,明朝应该不会没有兴趣把西域纳入版图,一个皇帝不可能对扩大领土不感兴趣。那么就是没实力吗?也不能这么武断就下结论,具体情况我们一起往下看。...从。为何清朝要收复自唐代以

  • 清朝的犯人发配宁古塔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之地,清朝,犯人

    [摘要]:清朝的犯人发配宁古塔的原因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为什么清朝对违法违制者发配到宁古塔而不是西北?其实这个问题他本身是有一点错误,首先,并不是所有的流放都是到宁古塔的。清朝主要流放犯人的地方还有很多,像福建,台湾之类的,因为那时候这些地方都还是不毛...宁古塔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古代犯人都怕被分

  • 明朝火器究竟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时期,明朝,火器

    [摘要]:明朝火器究竟有多厉害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明朝军队装备了大量的火器,口径和威力为何会越来越小?明朝的火器威力一直是一个具有争议的话题,一提到明朝的火器,必然会有一部分皇汉高潮,认为明朝火器威力强大,反而到了明末对农民及满清的战斗中效果反而不明显...明朝的火器有多强大?明朝的火器处于世界领

  • 清朝皇帝上朝说的语言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语,清朝,皇帝

    [摘要]:清朝皇帝上朝说的语言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清朝皇帝上朝说什么话?清朝皇帝在入关前说满语,入关初期满汉混用,中期汉语为主,后期全是汉语。东北满人在明朝时期,明朝在东北建有建州三卫,设立辽东指挥使司管理东北,后努尔哈...清。明清皇帝上朝是说北京话吗?中国国土广阔,各地均有方言,为交流,行政,

  • 清代的侍卫机构分得有多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侍卫,清朝,皇帝

    [摘要]:清代的侍卫机构分得有多细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清代时期,真正的大清侍卫是什么样的?近些年来清宫剧那是相当的火,康熙、雍正、乾隆简直被翻来覆去拍了“八百遍”,但凡拍摄皇室大型活动,那排场绝对是够够的,动辄就是几千几万名士兵,里。请问,清代的侍卫一般多大岁数外放?侍卫,听起来就跟古代宫廷保安一

  • 明朝末年经历天灾为什么李自成会有粮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北京城,崇祯,明朝

    [摘要]:明朝末年经历天灾为什么李自成会有粮草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古代赈灾为什么一般都是熬粥而不是做干饭?古代赈灾都是熬粥的而非制作干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粮食不足!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可能很难理解粮食不足而带来的饥饿恐慌有多么的可怕。而古代的统治者更担心粮。明末的时候,经济状况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

  • 明朝竟然有3个首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南京,明朝,首都

    [摘要]:明朝竟然有3个首都?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明朝有几个首都,分别是哪里?明太祖朱元璋建国时在南京,第三任明成祖朱棣由于之前被封为燕王,夺了帝位后就兴建了北京城定为首都.不过南京一直保留着一个名义上的行政班子,叫南。明朝古都?明朝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

  • 国本之争的事件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万历,国本,明朝

    [摘要]:国本之争的事件背景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明朝万历时期的国本之争,持续了五十年,这个国本之争到底争的是什么?自古以来,便有“太子者,国之根本”之说,而在册立太子之时,则一贯坚持“立嫡立长”的原则。然而,明神宗朱翊钧因长子朱常洛是宫女所生而不喜,又因宠爱郑贵妃...于。明末三大疑案?一《梃击案

  • 1323年9月4日 元英宗在南坡店被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元朝,皇帝,蒙古族

    [摘要]:1323年9月4日元英宗在南坡店被刺是一段元朝历史的历史,大元治至二年是哪一年?大元至治二年为公元1322年。至正二年为公元1342年至治:为元英宗年号,1303年至1323年,本名孛尔只斤.硕德八剌,元朝第五位皇帝。登基后推行“以儒治国"的政策。元朝大汗排序?1、忽必烈孛儿只斤·忽必烈(

  • 晏子治东阿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东阿,寡人,晏子

    [摘要]:晏子治东阿是一段周朝历史的历史,晏子治东阿字词解释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治:治理数:责备以:以为,认为察:反省大诛:大大的责罚对:回答易:改变死:处死明年:第二年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您治理东阿很好啊反:反倒事:讨好乞骸骨,。古文《宴子治东阿》原文及翻译?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