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康熙时期对日本是什么态度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康熙对日本的评价?《康熙朝起居注》中:康熙多次评论日本人。他并不叫他们为日本国,而只叫“倭子国”,他说:“倭子国,最是反复无常之国。其人,甚卑贱,不知世上有恩谊,只一味...康熙帝为何对日本提不起兴趣?古代中国统治者普遍缺少海权战略思维。农耕思维的导向下认为陆地是最重要的。海没什么用,并且古代航海技术不行,海岸线就像天然屏障一样,阻止很多入侵者。陆对。日本人是如何看待满清入关的?日本人在历史中受
清朝统一台湾后,康熙由郑氏那里了解到对日贸易的众多好处,于是清政府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正式废除了“迁海令”,颁布了“展海令”,允许人民出海经商。这一政策致使赴长崎的唐船骤增三、四倍以上,互市之盛堪称空前。甚至中国还做转手生意,把从欧洲进口的布匹出口转销日本。
同年,日本政府颁布“贞享令”,规定每年去长崎贸易的总额:中国船贸易额不得超过白银六千贯,荷兰船不得超过三千贯。贸易总额超过白银六千贯后,即禁止此后该年入港的其他中国船舶进行贸易,勒令运回货物。故来得较晚的中国商船常被禁止入港,不得不驶回中国,不过不少中国船就在日本沿海进行走私贸易。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赴日唐船达117艘,而该返回中国而从事走私贸易的船达22艘。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日本政府限定赴日贸易的唐船为80艘。直至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为防止日本产铜原料之外流,幕府公布“正德新令”,限止每岁赴日唐船为30艘,此令一出,唐船抵长崎者锐减。
关于“康熙时期对日本是什么态度”的问题
康熙对日本的评价?
《康熙朝起居注》中:康熙多次评论日本人。他并不叫他们为日本国,而只叫“倭子国”,他说:“倭子国,最是反复无常之国。其人,甚卑贱,不知世上有恩谊,只一味...
康熙帝为何对日本提不起兴趣?
古代中国统治者普遍缺少海权战略思维。农耕思维的导向下认为陆地是最重要的。海没什么用,并且古代航海技术不行,海岸线就像天然屏障一样,阻止很多入侵者。陆对。
日本人是如何看待满清入关的?
日本人在历史中受唐朝的影响非常深远,他们所使用的文字、武士刀、服饰、建筑、礼仪、茶道等等很多重要的事物,都差不多是从我们唐朝的时候流传到他们国家的。...
为何康熙不直接灭了沙皇俄国?
康熙为什么不直接灭掉沙俄,主要是沙俄距离自己太远,如果派军队远征,显然不合算,还不如稳固自己边疆。康熙在位期间,清朝处于最鼎盛时期,同一时期沙俄,也...如果。
雍正王朝日本评价?
“日本应该有雍正皇帝那样的人!现在的年轻人很可能不知道,当年的电视剧《雍正王朝》有多火。拍摄于1997年的《雍正王朝》一经开播,用万人空巷形容也不过分,...
俄罗斯占清朝多少国土?
慈禧执政期间,丢失土地最多咸丰死后,大清王朝实际上是由慈禧统治,同治和光绪只不过是她的两颗棋子,而在这个期间,大清被俄侵占土地是最多的。同治期间被...
如何从安倍晋三来看日本这个民族?
谢谢邀请,我记得美国总统罗斯福说过“日本是最卑鄙最无耻的民族”。看看安培晋三做的事,两面三刀,口蜜腹剑,衣冠禽兽,阴险狡诈,笑里藏刀,两面三刀,人面...那是。
为何历史上的强盛王朝没有选择去征服日本的领土?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几个朝代想要去征服日本,尤其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元朝历史上的数次东征日本,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自然和人为的原因而失败了。对日本而言,它最。
假如康熙对沙俄战争后,对西方通商交流建交,当时会如何?
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这年的康熙皇帝已经63岁了,在他的统治下,大清国已承平日久。只是,本着居安思危的精神,康熙仍在不断审视着他的帝国,找出那些可...
康熙五十四年发生了什么?
1715年是一个平年,是农历乙未年,是羊年。年号:清圣祖康熙五十四年。它的第一天在星期二开始。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个较普通的一年,在外国,毛里求斯被法占领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