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土木之变也消灭不了明朝?如果想灭亡明朝,他应该怎么做?

为何土木之变也消灭不了明朝?如果想灭亡明朝,他应该怎么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935 更新时间:2024/1/26 5:53:15

[摘要]:为何土木之变也消灭不了明朝?如果想灭亡明朝,他应该怎么做?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土木堡之变,明军二十万精锐灰飞烟灭,明军为何不堪一击?土木堡之变,本是一场明军占据绝对优势的战争,但出人意料的是,数倍于瓦剌的明军却最终败北,精锐部队几乎损失殆尽,就连御驾亲征的皇帝朱祁镇都成了瓦剌人的俘...土木堡之变,明朝损失20万大军,天子被俘,为何没有亡国呢?正统年间乃明朝“全盛天下”之时,蒙古人早就被打的俯首称臣,从皇帝到士兵谁也没想到,御驾亲征的皇帝会败的如此之惨,惨到全军覆没,一干

土木堡之变是明朝立国以来,最可怕的一场灾难,二十万明军死伤过半,面对瓦剌铁骑,败得是一塌糊涂。跟随朱祁镇亲征的明军都是精锐之师,战败后京城防卫空虚,而且皇帝朱祁镇被俘,事态迫在眉睫,然而在于谦的统领下,明军再次集结完成,化解了这场旷世危局。

那么为何土木堡之变,也先无法覆灭明朝?

一、明朝实力尚存

要想覆灭大明,绝非一场战役就可解决的,况且朱元璋朱棣的余威尚在,瓦剌也先此次发动战争的目的,也并非要灭了谁,而只是为了抢钱抢东西。

得知也先大举入侵明境,在王振的怂恿下,朱祁镇决定亲征,公元1449年,八月十五日,明军在土木堡遭遇大败。王振死在乱军之中,朱祁镇被俘,一国君主被俘,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引起举国震动,就在千钧一发之刻,明廷干脆地换了皇帝。

史料记载“王惊谢至再。谦扬言曰:「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王乃受命。”

现成的朱祁钰就在眼前,而且在朱祁镇出兵之前,就命其监国,在大臣们强烈要求下,朱祁钰勉为其难做了皇帝。事实上,不在于谁做皇帝,重要的是,明廷可以在危机时刻,迅速做出决断,新旧交替,快速稳定局势,这就是国力强盛的一种表现。

如果国家松散不堪,内部尔我诈,那么必定会出现皇位争端,一旦内部混乱,那么外敌就有了可趁之机,国家也将不复存在。除此之外,土木堡损伤二十万精锐,而在短短两个月内,于谦就从容地调兵二十二万,从新组建了新的防御体系。

几十万军队在极短的时间内集结完毕,而且粮草、物资、武器一应俱全,这明显不是一个弱小国家能够做到的。在绝对实力面前,瓦剌也只得低头认输。

二、于谦运筹帷幄,力挽狂澜

如果没有于谦,或许北京城仍可以保住,但绝不会这么顺利,于谦在北京保卫战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朱祁钰将全国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了于谦,从军队调动、物资调运,到防御部署,全是于谦一手操纵。

史料记载“当军马倥偬,变在俄顷,谦目视指屈,口具章奏,悉合机宜。僚吏受成,相顾骇服。”

也可以说,当时于谦的权力甚至超过了皇帝,全国武装力量都在他一人控制之下,于谦以最高的行政效力高速运行,将京城防御力量,调配得合理得当,而在此之前,于谦只是个兵部侍郎,他从来没有亲临战场,也没有指挥过战斗。

冥冥之中,或许于谦就是上天派来拯救大明的,明军士气大振,重新找回了复仇的决心,随即一战就将瓦剌大军击溃。

三、如果想灭亡明朝,也先应该怎么做?

(一)不给明军反应时间,迅速进攻京城

土木堡之变中,明军损失惨重,二十万军在冷兵器时代,无论如何也不能小觑,而且这可是二十万精锐正规军,土木之变后,不仅从士气上,还是军兵素质上,都大不如前。

如果能直接率兵进攻京城,不给明廷反应时间,那么京城将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就算于谦水平再高,实力再强,他也只是人,不是神,他调动军队,统筹武装力量,也是需要时间的,如果没有时间,他什么都做不了。

运输粮食需要时间,勤王部队到京需要时间,制作武器装备需要时间,提升军兵士气也需要时间,于谦可以在短短两个月内完成这一切,但如果也先不给他这个时间呢?一切可能都无从谈起。

土木堡之变后,瓦剌大军在做什么呢?一方面他们需要消化这数量众多的战利品,辎重、粮草,这些都是瓦剌人急需的东西;另一方面他们还在京畿地区抢掠一番,毕竟他们当时并没有预料到这么大的胜利,胜利也冲昏了他们的头脑。

瓦剌的骑兵虽然厉害,但起初他们并没有灭亡明朝打算,常年在塞外吃草啃沙子,见到如此多的战利品,当然不会轻易离开,所以瓦剌大军耽搁的不少时间。

其次,也先在土木堡轻易战胜明军,也让也先生出了轻敌之意,于是他们不慌不忙地抢东西,在也先看来,北京城的明军和土木堡的明军没有什么区别,主要踹上一脚,城池就马上会被攻破。

瓦剌大军没有继续进攻,反而给了明廷宝贵的时间,恰巧于谦发挥专长,才让京城转危为安。京城是一国的首都,只要京城被攻克,就意味着王朝灭亡。当然了,或许也先意识到了时间的重要性,想来于谦也有拖延时间的办法,毕竟搞权谋诡计,游牧民族一般都不是对手。

(二)在其他地区,利用朱祁镇建立傀儡政权

也先手中了另一张王牌就是朱祁镇,明朝的皇帝陛下被敌人俘虏,如果也先运用得当,可大有所为。然而,也先只把朱祁镇当成了提款机和通行证。

史料记载“是日,皇太后遣使赍重宝文绮,载以八骑,皇后钱氏尽括宫中物佐之,诣也先营请还车驾。不报。”

朱祁镇很值钱,这一点也先也很明白,但也先从朱祁镇身上划拉了多少钱?大概也只有钱皇后对其不离不弃,将所有财物送到了也先军营,想以此赎回朱祁镇。事实上,当时土木堡之变,朱祁镇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就连大臣们对朱祁镇也有些不屑一顾。

明朝换了皇帝,原来这个就成了过期货,但朱祁镇好歹也是太上皇,如果充分利用,还是有很大价值的。假若也先利用朱祁镇在其他地区建立傀儡政权,以此分裂明朝政府,顺便蹭吃蹭喝,捞点油水,以朱祁镇之名,必定会有人前来投奔,等到时机成熟,没准真的能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把大明搞个四分五裂。

参考资料:《明史·列传第五十八》

关于“为何土木之变也消灭不了明朝?如果想灭亡明朝,他应该怎么做?”的问题

土木堡之变,明军二十万精锐灰飞烟灭,明军为何不堪一击?

土木堡之变,本是一场明军占据绝对优势的战争,但出人意料的是,数倍于瓦剌的明军却最终败北,精锐部队几乎损失殆尽,就连御驾亲征的皇帝朱祁镇都成了瓦剌人的俘...

土木堡之变,明朝损失20万大军,天子被俘,为何没有亡国呢?

正统年间乃明朝“全盛天下”之时,蒙古人早就被打的俯首称臣,从皇帝到士兵谁也没想到,御驾亲征的皇帝会败的如此之惨,惨到全军覆没,一干勋戚将臣全都战死,连...首。

为什么土木堡后也先灭不了明朝?如果想灭亡明朝,也先应该怎么做?

从后来历史的发展来看,也先在土木堡大胜明军主力之后,携胜继续南下叩关,直取北京,其实是有机可趁的。但也先在绑走了明英宗朱祁镇,掠夺了大量物资之后,第一...仅。

土木堡大败以后明朝何时恢复国力?

土木之变,亦称土木堡之变、土木之祸,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9月1日)第四次明英宗北伐时,朱祁镇因情报失灵兵败瓦剌的事变。正统十四年(1449年)六月...

土木堡战役明朝损失多大?

土木堡之变绝对是明朝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这场变故中,明朝最为精锐的三大营部队被毁,明朝军火武器研发被大大阻碍,明朝皇帝被俘,明朝开国武人勋贵集团和靖。

明代究竟是损失于靖难之役还是损失于土木堡之变?

馆主来了,我是無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了解下这两场战役:靖难之役建文元年(1399年),当时的燕王朱棣在燕京起兵,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建...在。

明朝衰落的根源,是在朱元璋还是在朱棣?

明朝十六帝,如果要说谁该为明朝的灭亡负责,我想大家恐怕很难达成一致意见,而如果要说明朝衰落的根源,个人认为这个责任恐怕要落在明宣宗朱瞻基身上了。朱瞻基...

土木堡之变明朝精锐为何不堪一击?

土木堡之变亦称土木之祸,正统十四年六月,瓦剌太师也先侵犯他人领地,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不顾群臣劝阻,把年仅两岁的皇子朱见深立为皇太子,令异。

北宋靖康之耻和明朝土木堡之变,过程差不多,结果为何大不相同?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北宋靖康之耻和明朝土木堡之变,都是两个朝代的最重大的事件,都是面对亡国之危。但其中又本质的不同,靖康...

明朝几代灭亡?

明朝经历了十六代。明朝在1368年由朱元璋建立到1644年崇祯皇帝上吊自杀,一共传位了十六个皇帝,经历了二百七十六年,明朝是一个完全由汉人建立和执政的大一统。

标签: 之变土木明朝

更多文章

  • 苏历游说白起:神箭手要懂得休息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名将,战国,的人

    [摘要]:苏历游说白起:神箭手要懂得休息是一段周朝历史的历史,攻的城比白起多,杀的人比白起少,蒙骜为何与战国四大名将无缘?如果要说战国四大名将,那么首先要搞清楚这个称谓是哪里来的。战国四大名将的来源是南朝编写的《千字文》中提到的“起翦颇牧,用兵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秦始皇为什么派扶苏去边

  • 清朝不发展火器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清朝,火器

    [摘要]:清朝不发展火器的原因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明清时期军队都有火器部队,但为何最终没能全军普及?明亡清兴的六十年间,由于西方殖民主义者及传教士的东来,加之战争的催化作用,交战双方的目光几乎同时聚焦到原本不被重视的火器身上,火器的制造和使用重又起步。为什么清朝没有大力发展火药?清朝统治者始终认为

  • 明朝的皇后为何大都来自民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大明,明朝,皇后

    [摘要]:明朝的皇后为何大都来自民间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明朝的皇后都是出身于什么样的家庭?这位知友,明朝的皇后都是出身于贵族家庭,平民百姓哪能和皇族(皇上)攀亲啊!这就是所谓的门当户对、皇亲国戚!这位知友,明朝的皇后都是出身于贵族家庭,平民百姓。明朝时为什么外戚成不了气候?对于历代王朝来说,外戚干

  • 1457年2月16日 于谦以谋逆罪被冤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于谦,岳飞,明朝

    [摘要]:1457年2月16日于谦以谋逆罪被冤杀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历史上的于谦为何一心为国却不得善终?于谦的问题是一个沉重的政治学问题,他和岳飞一样。这是规律。于谦(1398-1457)是明代的一个清官,也是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正统十四年(1449)北方游牧。【英雄于谦作文】作业帮远逝的画

  • 齐国社鼠恶犬为患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女娲,汉武帝,礼义

    [摘要]:齐国社鼠恶犬为患是一段周朝历史的历史,秦国丞相李斯之所以能发迹,真的是从两只老鼠身上得到的启示吗?可荀子又说,“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正因为人性趋利避害,所以只有化性起伪才能成为圣人。可...当年。《封神演义》中女娲娘娘命轩辕坟三

  • 元朝开始确定北京中轴线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轴线,元代,北京

    [摘要]:元朝开始确定北京中轴线是一段元朝历史的历史,元明清北京的中轴线一样吗?明清两朝的中轴线在一条线上,这个沒有疑问。明朝在北京定都时,紫禁城的中轴线是否与元朝的中轴线重合呢?据考古结果,明代北京城的中轴线就是在元大都的中轴线。故宫中轴线怎么确定的?北京中轴线是自元代至今以来北京城市东西对称建筑

  • 华夏族最早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基因,部落

    [摘要]:华夏族最早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什么?是一段上古时代的历史,鬼方、犬戎、猃狁、义渠、白狄、赤狄、山戎、孤竹、鲜虞、林胡、楼烦有何关系?先谈戎族戎族分支颇多,有大戎、小戎、陆洋之戎、九州之戎、骊戎、犬戎、扬拒、泉皋、伊雒之戎、姜戎、茅戎、北戎(又称山戎)无终等名称。主要介绍犬戎,义...此。华

  • 火烧邺城、元上都被废: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名城彻底消失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古都,邯郸,都城

    [摘要]:火烧邺城、元上都被废: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名城彻底消失了?是一段元朝历史的历史,中国历史名城的别称?1、长安(丰京和镐京)长安是西安的古称,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也是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周文王时就定都于此,筑设丰京,武王即位后...七六朝古都?古都指古代王朝的政治中心,也

  • 八卦史记之四十五:棠梨树下的贤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南山,自己的,都会

    [摘要]:八卦史记之四十五:棠梨树下的贤人是一段周朝历史的历史,种柳长江边的典故?而大家此刻因为种植的欢笑,随着时间流逝,也许会变成一段佳话。今时今日都会变成往昔,就像自己的曾经,多么得意或者多么艰辛,都会过去。而这些柳树小苗,终...三门峡市召公路的由来?这条路位于南站商务区,东起南山附近,西与苍

  • 梁鼎芬“崇陵雪水”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光绪,建筑,的人

    [摘要]:梁鼎芬“崇陵雪水”的故事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为什么梁鼎芬能够陪葬在光绪陵?以毛猴看来,梁鼎芬并非作为光绪的陪葬,只是在崇陵附近选择了一个埋葬地。且当时作为帝师,作为最忠心的清朝遗老,作为最为拥护清政府的人,他葬在溥仪旁边最。梁鼎芬为何被光绪发配?梁鼎芬出生于广东,他童年时就分别失去了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