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政府官员的生活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清朝官员靠俸禄养不活家人,奢靡的生活是如何支撑的呢?其实这个不仅仅是清政府的问题,历史上历朝历代或多或少都存在这个问题,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一手制造明初三大案,杀了十几万大大小小的官员,除了其中的一部......正一品文官年薪俸银180两,正七品知县45两,正九品官员33...小部分作为各级衙门的办公经费,大部分被各级官员据为己有.“大州上县,每正赋一两”,额外加征“银一钱五分,二钱不等”;部
清朝末期有个大臣叫恽毓鼎,他是光绪十五年进士,历任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讲,国史馆总纂,文渊阁校理等职务,担任清末宫廷史官长达十九年之久。他通过自己这么多年在工作中对晚清官场的观察,写了一本《恽毓鼎澄斋日记》,这本日记篇幅浩瀚,共计120万字,详细地记录了他在清末宫廷官场的种种见闻。恽毓鼎身为宫廷史官,使得他有机会近距离地观察慈禧太后、光绪皇帝以及朝廷大臣的言行。那么清政府官员到底有多累?在他看来,上班上朝不太累,下班了却要人命,整日需要为了前途奔波,迎来送往令人疲惫不堪。
清朝有着严格的早朝制度,虽然到了清朝末期随着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早朝制度早已名存实亡,可朝廷官员们依然不敢马虎,仍旧每天到宫门外候旨。恽毓鼎在日记中对自己的早朝经历也有着详细记载,在他看来,上朝其实并不太累,因为大多数时间都是去混日子的,往往连续十天半月都没有旨意传下来。
恽毓鼎觉得上早朝轻松,那是因为他当时正值壮年,可是对于大多数朝廷官员来说,上早朝其实也挺辛苦的。恽毓鼎在日记中说,自己每天凌晨三点就要起床准备去参加早朝,因为家住的离皇城很远,通常要走个把时辰才能到,万一要是耽误了早朝,生怕太后怪罪。
清朝时期能够参加早朝的官员,大多数年龄都不小了,像恽毓鼎这样正值壮年的官员还是不多的,更多的是那些年龄较大的官员。他们身老体衰,走个把时辰的路对于他们来说确实是件困难事,至于骑马坐轿,只有那些三品以上的朝廷大员才有条件这样去上朝,大多数朝廷官员都是迈着两条腿走到皇城的。
其实这些官员们也知道,去参加早朝不过是例行公事,因为大多数时候朝廷都没有旨意传下来。就算是有大事发生,慈禧太后也不会跟他们商议,而是会找领班军机大臣与领班总理衙门来商议,例如李鸿章、奕訢这些人。大多数的朝廷官员,他们去参加早朝不过是例行公事罢了,打酱油一般的存在,基本没有机会参与到朝廷核心事务中去。
凌晨三点钟,大多数人都还在睡梦中呢,朝廷官员们却不得不去参加一场注定没有结果的早朝。而且这场早朝的主要人物光绪皇帝,已经连续很多年没有出现在乾清宫和养心殿了。
官员们下了朝之后,除了少数官员会返回所属的衙门当值,大多数官员都是直接打道回府的。他们每天的工作也就剩下上朝了,上完朝之后就无事可做。可能有人觉得那不是很清闲了吗?实际上一点也不清闲,他们下班之后同样需要为自己的前途而奔波,需要扩大自己的人脉,结交同乡官员,巴结上级官员。
1908年,也就是光绪帝去世那一年,恽毓鼎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时事日非,而京朝官车马衣服,酒食征逐,日繁日侈。”对于同乡官员互相结党的现象,恽毓鼎在日记中写道:“非攀裙带则无以任官”。也就是说,朝廷官员们下了朝之后同样忙的不可开交,都在为自己的前途奔走应酬,这一点就连恽毓鼎也无法避免。
恽毓鼎踏入仕途后一直从事的是宫廷史官的工作,也没有人会来巴结他,可是他下了朝之后同样很忙。除了要整理史料之外,恽毓鼎还有各种各样的爱好,例如研究史书、医术、天文星象等,这些都花费了很多时间。可这些都是恽毓鼎喜欢做的事,所以并不觉得如何辛苦,真正令他感到劳累的是每日都要应付前来拜访他的人。
恽毓鼎在日记中曾记载了这么一件事,有一次他生病了,感觉身体十分劳累,可是下午仍然有不少人来拜访他,而他也只能强忍着病痛来接待这些人。因为他处在这圈子中,就无法进行逃避,如果他闭门谢客,那可能就会被其他人渐渐疏远。所以,虽然恽毓鼎不喜应酬,可仍然要打起精神接待这些来客。
人生在世,是很难做到独善其身的,特别是对于那些不喜欢社交的人来说,比如恽毓鼎,交际应酬确实是令他非常头疼的一件事。可他却无法进行选择,除非他真的打算辞官回乡,不然还是脱离不了京城这个大染缸。而且在朝为官,还有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若是哪天不小心惹皇帝不高兴或者是被御史参了一本,说不定就要被罢官夺爵诛九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伴君如伴虎。
关于“清政府官员的生活”的问题
清朝官员靠俸禄养不活家人,奢靡的生活是如何支撑的呢?
其实这个不仅仅是清政府的问题,历史上历朝历代或多或少都存在这个问题,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一手制造明初三大案,杀了十几万大大小小的官员,除了其中的一部...
...正一品文官年薪俸银180两,正七品知县45两,正九品官员33...
小部分作为各级衙门的办公经费,大部分被各级官员据为己有.“大州上县,每正赋一两”,额外加征“银一钱五分,二钱不等”;部分州县“数倍于正额”,以致引发民变.雍。
清朝时期,如何区分官员官职的高低?
在清朝时期,要区分官员官职的高低,主要从其着装的冠帽、外衣等上看。着装也称补服,不同品级的官员,是有着不同的冠帽、补服的。清朝官员的官帽称为“顶子”...
清朝末年百姓在做什么?为何百姓并不维护清朝统治?
因为从秦朝开始一直到清朝灭亡,老百姓从来没有表现出对哪一个王朝有过什么感情。因为从秦朝开始,历朝历代本质上就是一个镇压型政权,它和老百姓的关系可不是什。
清朝乾隆年间,官员的贪腐,真的有这么厉害吗?
导言乾隆时期的腐败极其严重。在司法领域,从案件受理、审讯、量刑到监押执行,每一个环节都存在腐败;在行政管理领域,官员的腐败主要表现为克扣钱粮;科举领...乾。
清政府真的是穷,落后吗?为什么灭亡?
自从吴三桂放清军入关,满族建立清朝以来,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200多年的印迹,并且还在这个过程中创造了康熙盛世等辉煌的时刻,但清朝的盛世没有维持多久,从道...13。
晚清政府为何那么腐败?
2.到了中后期,阶级固化,社会趋于一种惯性稳定,财富积垒,威胁皇权的敌对势力消失,统治者内部的主要矛盾是争权夺利,结党营私,外戚专权,宦官干政,番镇割据...著。
清朝被推翻之后,那些大臣都是什么样的结局?
从武昌起义到宣统退位,中间有四个月的混乱期。因此在清朝灭亡的前后,官员的结局也是不一样的。首先是宣统退位之前,由于清政府在理论上还没有完蛋,因此各省督...
清末总理衙门和外务部有什么区别?
清末时期的《总理衙门》和《外务部》都是负责对外交涉的机构,也是近代中国外交机构的开端。要说两者的区别,我们可以从两个机构成立的背景和组织形式以及管理范。
为何面对太平天国很多清朝官员宁死不屈?
面对太平天国,只有极少数清朝官员宁死不屈,大多数还是能屈能伸的。对此,小编准备拿刘长佑进军江西为例,先说说封疆大吏以下的地方官是如何面对太平天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