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关于离婚的法律规定

唐朝关于离婚的法律规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33 更新时间:2024/1/16 11:29:25

[摘要]:唐朝关于离婚的法律规定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唐朝时有关婚姻的法律是如何照顾女性的,在唐朝女人离婚还能再嫁吗?唐朝俩人儿离婚跟今天一样,平常的很!尤其是大唐的婚姻法允许女人提出离婚,也就是“和离”。这还不算,为了更好地保护女性,唐代婚姻制度规定:如果丈夫出去“...4。古代可以离婚的七种理由是什么?七出,七去(也称七弃)是在中国古代的法律、礼制和习俗中,规定夫妻离婚所时所要具备的七种条件,当妻子符合其中一种条件时,丈夫及其家族便可以要求休妻

《唐律·户婚》对离婚有三种规定。一、协议离婚。指男女双方自愿离异的所谓“和离”:“若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二、促裁离婚。指由夫方提出的强制离婚,即所谓“出妻”。

《礼记》曾为出妻规定了七条理由:不顾父母、无子、淫、妒、恶疾、哆言、窃盗。

《唐律》也大致袭用这些规定,妻子若犯了其中一条,丈夫就可名正言顺地休妻,不必经官判断,只要作成文书,由双方父母和证人署名,即可解除婚姻关系。但同时,《唐律》又承袭古代对子女“三不去”的定则,即曾为舅姑服丧三年者不得去,娶时贫贱后来富贵者不得去,如今无家可归者不得去妻。有“三不去”中任何一条,虽犯“七出”,丈夫也不能提出离婚。三、强制离婚。夫妻凡发现有“义绝”和“违律结婚”者,必须强制离婚。“义绝”包括夫对妻族、妻对夫族的殴杀罪、奸杀罪和谋害罪。经官府判断,认为一方犯了义绝的,法律即强制离婚,并处罚不肯离异者。对于“违律为婚而妄冒已成者”,也强制离婚。

《唐律》的这些规定,不言而喻,其本质是为了强化封建宗法制度,巩固家长制下的夫权。在强调女子从一而终的封建时代,能够以法律形式明文规定夫妻“不相安谐”即可离异,这是前代和后代所罕见的,《唐律》对妻无“七出”和“义绝”之状,或虽犯“七出”而属“三不去”者,不准其夫擅自提出离婚,否则处一年有期徒刑。这无疑对夫权是一个限制,对妇女利益是一种保护。另外,对妇女离婚改嫁和夫死再嫁,法律也没有约束和限制,这就从法律上为婚姻的相对自由制造了一定的条件。

(一)唐代婚姻制度中,对于婚姻的成立,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维护“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的原则,强调尊长对卑幼的主婚权,“诸嫁娶违律,祖父母、父母主婚者,独坐主婚”,即使卑幼在外地已自行订婚,只要尚未结婚,也必须服从尊长的安排,如违反尊长意志者,依律“杖一百”。

第二,婚书、聘财为婚姻成立的要件,“诸许嫁女,已报婚书及有私约而辄悔者,杖六十”。或者虽无“许婚之书”,但女家已接受男家聘财,亦不得悔婚,否则,同样处杖刑六十。又规定,“男家自悔者不坐”。

第三,对婚姻的缔结有限制,规定同姓不婚,违者各徒二年。非同姓但有血缘关系的尊卑之间不得为婚,违者“以奸论”;严禁与逃亡女子为婚,监临官不得娶监临女子为妾,良贱之间不得为婚,违者均处以刑罚。

第四,维护“一夫一妻”为基础的多妾制。惩治有妻更娶,“诸有妻者,徒一年;女家,减一等。若欺妄而娶者,徒一年半;女家不坐,各离之。”惩治乱妻妾位,“诸以妻为妾”,“徒二年”。

(二)关于婚姻关系的解除,唐律规定出妻、义绝、和离三种类型。

1、出妻即“七出”,唐律的“七出”自是源于礼制,但在内容上有变动,在顺序上也有较大的调整。《大戴礼记.本命篇》:“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而依唐代律令,七出的顺序为:一无子,二淫佚,三不事舅姑,四口舌,五盗窃,六妒忌,七恶疾。七出是法律赋予男子单方面的权利,但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国古代社会,法律置子女卑幼的地位,因而出妻的特权往往操之于男方父母,有时并不完全出于本人的意愿。下面分别介绍出妻的七个法定条件。

无子。在古代家族社会,血缘是联系族人的纽带,婚姻的目的、功能和最高价值被界定在“合两姓之好,上以事宗宙,下以继后世”的范围内,在儒家经典中,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舜悖礼擅娶也不为过。娶妻的目的就是生育出承祖传宗的男性继承人,这也是妻的应有职责。这一礼制观念历代相沿,至唐未改。唐律强调妻的这一生育职责,将无子出妻列为七出首,实是将生育责任片面归于妻。

淫佚。淫佚即纵欲放荡。按照《大戴礼记·本命》的解释,礼设淫去,是因为其乱族,古代中国是一个血缘聚居的家族社会,它强调血缘的纯正和亲疏远近之别,由此决定家族内部的等级以至推衍出社会的等级。淫佚乱族,此为家族大忌。当然这一禁条仅仅是对妻而言的,对夫并无丝毫的要求,它标志着夫及其家族对妻的性专权。

从史实来看,唐代离婚再嫁是较为容易的。离婚当然是由夫方提出离异者为多。女子色衰爱弛、男子一朝发迹,都可以成为弃妻更娶的缘由,甚至有因细小事故而轻出妻者。男子离婚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妻子的命运系于丈夫和公婆的喜怒之间。正如白居易诗云:“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

然而由妻方提出离异者也不少。有因夫坐罪而求离婚者,有因本家有故而求离婚者,有因夫患病而离异者。还有民间女子因对婚姻不满意而离婚的事。这表明,唐代离婚较为自由;不仅为法律允许,而且不受社会舆论非议。

另外,再嫁也不为失节。这从唐代妇女不以屡嫁为耻中看得很明显。唐代公主再嫁、三嫁者甚多。仅以肃宗以前诸帝公主计,再嫁者23人,三嫁者4人。

离婚再嫁的难易和贞节观念的强弱,是衡量婚姻关系自由开放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从唐代看,离婚改嫁和夫死再嫁习以为常,并未受贞节观念的严重束缚,它与前朝的“从一而终”和后代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形成鲜明的对照。

在唐代上层社会的男子中,较普遍地实行着各种形式的多偶制。皇帝嫔妃如云,成百上千;贵族达官也借种种口实,广置妻妾。就连与妻子情爱甚深的白居易也不例外,除纳妾之外,士大夫阶层还有狎妓的乐子。

与男子的纳妾嫖妓、寻花问柳相对应,在上流社会的妇女中,也常演出许多蓄养情人、婚外私通的艳事来。以武则天为例,早在她作太宗才人时,就与太子李治发生了暧昧关系,当皇帝后,更广置面首,大选美少年为内侍。《开元天宝遗事》中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杨国忠出使于江浙。其妻思念至深。忽昼梦与国忠交而孕,后生男名助。国忠使归,其妻具述梦中之事。国忠曰:‘此盖夫妻相念情感所至。’时人无不高笑也。”“梦中有孕”不过是骗人的幌子,而杨国忠对妻子的这种行为不仅不怪罪,反而为其开脱,这除了顾及自己的名声外,只能说明夫妻间有一种不相禁忌的默契。

上层如此,下层也是如此。社会上一般妇女私奔、私通之事,不乏其例。唐人笔记小说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例子。这些事例说明,在唐代婚姻中,一夫一妻制不仅对丈夫,而且对妻子的限制也并不十分严格,女子在“不相禁忌”的形势下,常常享有同男子同等的婚外偷情的自由。

关于“唐朝关于离婚的法律规定”的问题

唐朝时有关婚姻的法律是如何照顾女性的,在唐朝女人离婚还能再嫁吗?

唐朝俩人儿离婚跟今天一样,平常的很!尤其是大唐的婚姻法允许女人提出离婚,也就是“和离”。这还不算,为了更好地保护女性,唐代婚姻制度规定:如果丈夫出去“...4。

古代可以离婚的七种理由是什么?

七出,七去(也称七弃)是在中国古代的法律、礼制和习俗中,规定夫妻离婚所时所要具备的七种条件,当妻子符合其中一种条件时,丈夫及其家族便可以要求休妻(即离...南。

我想了解下唐朝的离婚协议是怎样的啊?

唐朝离婚协议,称为“房妻书”。1、从敦煌的一个山洞里就出土过很多份唐代的“放妻书”,其中有一份这样写道:凡为夫妇之因,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夫。

中国古代的离婚方式?

古代的离婚包括:休妻,和离。休妻的名声不好。和离相对还好一些。在古代除非女人犯了七出,或是被冤枉的一般都是不休妻的。第一种指夫妻任何一方对。

唐代的婚姻是遵守“你若无心各自飞”吗?-Fioonna的回答-...

随着法律制度的健全,离婚协议书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法律公文,很多人也以为离婚协议书是近代才出现的新生物。实际上,在我国唐朝时就已经出现了“离婚协议书”。。

清朝和离是什么意思?

唐清律规定:"若夫妇不相安偕而和离者,不坐。"所谓和离就是夫妻双方合意离婚。唐代以前,已有和离现象,单用法律规定和离,则自唐律开始,这是相当进步的措施。。

古代历史里的七出罪是保护妇女吗?

金陵少年作答。七出保护妇女?无稽之谈,我认为七出是男子控制女子的伦理道德和手段,是压迫女子的工具。01.首先看什么是妇女“七出”:“七出”又叫做“七去...

协议离婚制度始于什么时候?

历史上允许女性提出离婚的法律,早在唐朝已经有了。出自敦煌山洞出土的唐朝人“放妻协议”(唐代称离婚为“放妻”)。这份离婚协议书的主要内容是:“凡为夫妇。

古代离婚是什么样的,有哪些名人离过婚?

古人的婚姻大都是男人为主的婚姻。在婚姻中如果女人犯了“七出”,七去(也称七弃)是中国古代的“婚姻法”、礼制和习俗中,规定的夫妻离婚时,所具备的七中条...七。

南宋结婚礼仪知识?

以男十六岁、女十四岁为起婚年龄。这当然为法定婚龄而已。王肃据《孔子家语》、《服经》等,以为“男十六可娶,女十四可嫁”。司马光也说:“男子十六精通,女子。

标签: 唐代唐朝婚姻

更多文章

  • 有多少吃货始于宋代?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东坡,北宋,饺子

    [摘要]:有多少吃货始于宋代?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古代人每天都吃什么,比如宋朝,元朝,清朝?大家好,这里是南岭说史,以下是我的答案:导语:《孟子》中有言:“食色性也”。吃,是人类以及所有生命的天性,俗话又说“食为天”。我们“大吃货国”自古以...而。有哪些文人是吃货?礼记上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

  • 先天政变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儿子,武则天,神龙

    [摘要]:先天政变的背景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神龙政变是怎么一回事?公元698年9月,武则天立自己的三儿子李显为太子;公元705年2月,李显伙同宰相张柬之和崔玄暐等人发动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史称“神龙政变”。提起“神龙政变...实。为什么武则天要杀死自己的两个儿子?武则天和高宗李治生有四个儿子,大

  •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冯道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不倒翁,后唐,长乐

    [摘要]: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冯道是一段五代十国的历史,生逢乱世朝不保夕,为何冯道却能成为十朝元老?冯道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绝无仅有的十朝元老,先后为五代的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的十位皇帝效力,无论如何改朝换代,无论如何战乱迭起,始终身处高位,堪称五代“...2。冯道最精辟的一句话?冯道(882

  • 海陵王完颜亮弑杀金熙宗篡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女真,完颜,金国

    [摘要]:海陵王完颜亮弑杀金熙宗篡位是一段辽金西夏的历史,在历史中,金兀术是不是被岳飞手下牛皋气死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历史上,金兀术是病逝的,跟牛皋一点关系都没有,金兀术被牛皋气死不过是《说岳全传》中的一厢情愿;在清代钱彩的《说岳全传》中岳飞的次子岳雷率领岳家军余部...完颜雍是如何上台的?金熙宗(

  • 宋太祖的大国风范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宋代,朝代,赵匡胤

    [摘要]:宋太祖的大国风范是一段五代十国的历史,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为什么没演变成流血事件,这一朝君臣为何那么独特?昨天在和一个朋友聊历史创作的时候,有感而发,专注一个领域的历史问题,容易变得孤陋寡闻。我就结合了宋代历史来举例,宋代的历史很复杂,认真读起来,也不算...一。历史上中国哪个朝代在整个世界

  • 隋朝名将杨素成全的三个爱情佳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红拂女,钟情,隋朝

    [摘要]:隋朝名将杨素成全的三个爱情佳话是一段隋朝历史的历史,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一见钟情的爱情故事?一见钟情也罢,两见钟情也罢,我觉得最重要的是钟情两个字,见几次不是最重要的。人真的是感情的动物,即使最强势的人,其实也是需要感情的,而且也能付出感情。...第。杨素为隋朝建功立业,并帮助杨广当上皇帝,最

  • 五代汉隐帝拒听劝阻而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宰相,自己的,高平

    [摘要]:五代汉隐帝拒听劝阻而覆灭是一段五代十国的历史,后汉隐帝清理托孤重臣的时候为何没有顺便办掉宰相?我是涛说乱世史,我来回答。首先事实是,五代十国“骄兵悍将”,武人地位极高,宰相纯属摆设,三省六部在后汉形同虚设;主要的两名文人宰相:苏逢集、苏禹珪在...然后。高平之战让以少胜多的柴荣一夜成名,很

  • 女人系列:一个妒妇的表象背后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争斗,红楼梦,驸马

    [摘要]:女人系列:一个妒妇的表象背后是一段隋朝历史的历史,造成潘金莲悲剧的是她本身太着相了,你认为如何?水浒中的潘金莲,是一位结局悲惨的女子。很多人都会分析潘金莲,想弄明白她的悲剧到底是什么造成的。有人说怪武大郎,有人说怪西门庆,也有人说罪魁祸首是王婆,...贾琏喜不喜欢王熙凤?他为什么不断“偷嘴

  • 你所不知道的宋朝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北宋,南宋,宋朝

    [摘要]:你所不知道的宋朝历史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关于宋朝历史你知道多少?宋朝是文人的最好朝代,其历史也很有意思。事实上,真实的杨家将没有那么悲壮,杨家也没有那么多寡妇,但“杨六郎”曾打得契丹人叫爸爸。提到杨家将几乎每个人...宋朝都有哪些有趣的事?那就挑几件宋朝的趣事说一说吧。宋朝的时候已经有“

  • 黄巢起义发生在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公元,农民起义,黄巢起义

    [摘要]:黄巢起义发生在什么时候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黄巢起义什么时候开始?公元787年,唐朝末年黄巢发动起义,起义军提出“均平”的政治口号。公元881年,起义军攻下唐朝都城长安,建立了农民革命政权,国号“大齐”,也叫“齐”。后来起义。历史事件黄巢起义,黄巢是哪里人,发生在什么朝代?黄巢起义指的是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