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典故的成语有哪些

历史典故的成语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365 更新时间:2023/12/24 11:11:23

  伯乐相马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延续到现在。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干里的骏马。

  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连素以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都仔细寻访,辛苦倍至,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

  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即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

  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大傻瓜,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拍拍马的脖颈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马像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

  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愚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

  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楚王一听,有点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神骏。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楚王对伯乐更加敬重。初出茅庐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并拜为军师。

  而关羽张飞对柴油以为然。没过多久,曹操派大将夏侯敦领十万大军打新野,刘备找诸葛亮商议,诸葛亮说:"怕众将不听我令,愿借主公印剑一用。"刘备忙将印剑交给诸葛亮。诸葛亮开始集众点将。命关羽带一千人马埋伏在豫山,放过敌人先头部队,看到起火,迅速出击。

  张飞带一千人马埋伏在山谷里,待起火后,杀向博望城。关平刘封带五百人马,在博望坡后面分两路等候,敌军一到,立刻放火。又把赵云从樊城调来当先锋,只许败不许胜。刘备带一千人马作后援。关羽忍不住问:"我们都去打仗,先生干什么?"诸葛亮说:"我在城中坐等。

  "张飞大笑说:"我们都去拼命,先生你好逍遥!"诸葛亮说:"印剑在此,违令者斩!"关羽、张飞无话,冷笑着走了。在战斗中,各将按诸葛亮吩咐行事,直杀得曹兵丢盔弃甲。诸葛亮初次用兵,神机妙算,大获全胜。使关羽、张飞等佩服得五体投地。后生可畏源于《论语·子罕》。

  相传孔子到东方游历,在荆山下碰到了三个小孩。其中两个在一起玩耍,另一个小孩站得远远的。孔子对此非常奇怪,他问站在一边的小孩为什么不去玩耍。那个小孩回答说,激烈的打闹能伤害人命,拉拉扯扯的玩耍会伤害人的身体,退一步说,即使不伤害身体,有时也可能撕破衣服,总之没有任何好处。

  后来,又有一个小孩用泥土堆积成一座城,他自己坐在里面,眼看孔子的车子要过来,他还不躲避。孔子忍不住问他,为什么不避让车子呢。这小孩振振有词地说,他只听说过车子避城,还没听说过城避车子的。孔子只得让自己的车子绕过这座“土城”。后来,孔子觉得小孩的话很有意思,于是又返回来询问小孩的姓名,赞扬小孩虽然年纪不大,但是知道的道理还不少。

  这个小孩听到孔子说自己年龄小后,有些不高兴,就反问孔子道:“我听说鱼生下三天,就能在江海中潜游;兔子生下来三天,就能在三亩地的范围内活动;马生下三天,就能跟在母马后面行走;人生下三个月就能认识父母。这些都是天地间的自然现象,有什么大惊小讶的呢?”孔子听后惊讶地说:“好啊,好啊,我现在才知道少年人实在可怕啊!”现在,人们用“后生可畏”来称赞少年晚辈人聪敏努力,有光明远大的前途。

标签:历史有关的成语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有什么历史故事的成语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1。不可救药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  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

  • 成语历史故事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退避三舍tuìbìsānshě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  忽然楚王问重耳:“

  •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有那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鞠躬尽瘁,暗渡陈仓,破釜沉舟,一鸣惊人,运筹帷幄,未雨绸缪,哀鸿遍野,暗箭难防,金口玉言,白驹过隙,居安思危,退避三舍,洛阳纸贵,草木皆兵,按图索骥,后来居上,邯郸学步,守株待兔,如火如荼,望梅止渴,探骊得珠,望洋兴叹,掩耳盗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请君入瓮,高山流水,胸有成竹,唇亡齿寒,闻鸡起舞,

  • 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不胜枚举,中国的成语很大一部分出自历史的典故。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故事出自《国语·吴语》。成语“如火如荼”,形容某种人群或事物阵容之大,气势之盛。故事见于《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天授二年》。  成语“请君入瓮”,比喻用某人整治他自己。故事出自《

  • 关于古代历史的成语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退避三舍tuìbìsānshě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  忽然楚王问重耳:“

  • 对牛弹琴是历史成语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对牛弹琴是历史成语。出处:《对牛弹琴》是东汉学者牟融的代表作之一,选自《牟子理惑论》,讲述了战国时期公明仪为牛弹奏乐曲的故事。寓意:对牛弹琴比喻对不讲道理的人讲道理,对不懂得美的人讲风雅。也用来讥讽人讲话时不看对象。作品原文: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①,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转为蚊虻之声、

  • 有哪些成语是关于历史故事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故事出自《国语·吴语》。成语“如火如荼”,形容某种人群或事物阵容之大,气势之盛。故事见于《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天授二年》。  成语“请君入瓮”,比喻用某人整治他自己。故事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成语“

  • 历史故事的关于善良的成语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形容善良的成语善良设身处地于心何忍安分规行矩步浑俗和光既来之,则安之乐天知命绳趋尺步束身自好随遇而安厚道情怨理遣温柔敦厚仁慈仁至义尽仁言利博仁心仁闻万家生佛和善和颜悦色和蔼可亲菩萨低眉善气迎人温润平易近人软玉温香温良恭俭让温润而泽忍耐忍气吞声忍辱含羞忍辱负重唾面自干委曲求全其他人弃我取山高水长知书达

  • 出自历史的成语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破釜沉舟】公元前206年的巨鹿之战,当时项羽大败章邯。这场战争有两个意义:一是消灭了秦军主力,农民军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二是项羽由一个将军一跃成为联军统帅,战争开始由灭秦之战逐渐向楚汉战争转变。【坚壁清野】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魏书·荀傕(yù)传》。东汉末年,曹操在镇压黄巾军占领了兖(yǎn

  • 紧急征求与风险管理有关的名言、古语、成语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征求与风险管理有关的名言、古语,孔子、孙子等语录,还有成语等,今天下午4点前截止,谢谢下面凑字数高科技风险投资项目中的风险规避与管理(来源:时间:2007.04.17浏览次数:973)摘要:文章对高科技风险投资项目中风险产生的原因、特征进行了阐述,对高科技风险投资项目中的风险进行了分类,并对战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