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面向“00后”,怎么讲好中国历史

面向“00后”,怎么讲好中国历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961 更新时间:2023/12/15 3:48:33

作者:赵思渊

中国历史绵长复杂,是创作者取之不竭的宝山。但也正因如此,写史者容易迷失其中,更容易为其中的种种曲折所遮蔽。如今的写史者面对的“00后”读史者,是视野更开阔的一代中国新青年。如何在向他们传递历史经验乃至前人教训的同时,又能感受浩瀚中国历史的温度与情怀?

《历史的荣耀:中央帝国的时运、铁血与霸业》历史研习社编著天地出版社出版

《历史的荣耀:中央帝国的时运、铁血与霸业》一书对此做出了探索。本书创作团队“历史研习社”由历史学科班出身的硕士生、博士生,乃至“青椒”,以及非历史学专业的“票友”构成。就他们的创作来看,有一点是共通的:尊重历史,面向“00后”讲有温度有情怀的中国历史。

“00后”一代对中国历史的认知来源空前多元丰富。一些追求流量为王的新媒体,极尽刺激读者感官,这种写作很容易陷入扭曲史实以谄媚读者的“爽”。同时,还有更多的新媒体形式影响着“00后”一代对历史的感知。例如“爆款”手机游戏《王者荣耀》中就不乏以历史人物作为游戏素材。沪上史学名宿葛剑雄先生曾对此评论:“我早就说过,游戏就是游戏,只要价值观念正确,具体内容和手段不妨自由发挥。学历史还得通过历史书,不能靠游戏。我同意担任学术顾问,主要是在历史价值观方面提出意见,同时也希望具体情节符合历史时期基本的逻辑关系。”

正如葛剑雄所谈及的,文化生产中对历史题材进行一定的再创作在所难免,也不必苛求。但是,这种创作应当以真诚、开放、健康的心态面对历史,需要对历史有基本的同情与理解。那么,如何以正确的价值观与逻辑关系解读中国历史呢?这就需要积极吸收中国历史学研究的深厚积淀。过去几十年中,中国历史学界在各个领域都形成了一批扎实的研究,有着社会科学领域的“中国气派”。这些研究通过使用大量专业概念、研究范式以及量化、质性的分析工具,大大深入推进了我们的历史学专业研究,但这样的专业研究与普通读者是有所疏离的,这当然不利于我们的年轻一代建立健康的历史认知体系。

我读《历史的荣耀》,最深的感受就是创作团队既能“接地气”,又大量吸收了中国历史学界的优秀研究成果。比如前几年曾经有一部电视剧《军师联盟之虎啸龙吟》大热,这样的艺术创作以史实为基础,当然也包含了相当的虚构成分。不过若拿捏得当,仍可以从中导向对严肃历史的探讨。本书中专门有一篇谈曹操的文章就叫《军师联盟:如何操盘才能颠覆曹魏政权?》。这题目听起来很像是网络爽文套路或所谓“厚黑学”,其实本文却是这样开篇的:“陈寅恪先生曾指出:‘魏、晋的兴亡递嬗,不是司马、曹两姓的胜败问题,而是儒家豪族与非儒家的寒族的胜败问题。’我们应当怎样理解这句话呢?”

如此,现象级影视作品所勾出的问题,就很平顺地引向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最为深厚的一个领域,也就是中古大族门阀问题。写中国历史,必须保持敬畏、温情、真诚,文字可以戏谑顽皮、轻松幽默,历史论述则必须严谨无误,符合历史学规范。正如创作团队所自陈:“我们对自己的文章,都是以写论文的严谨态度来创作,每一篇文章都要有详细的史料支撑,严密的逻辑架构……同时,我们也力求文字的优美,像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一样,去除掉佶屈聱牙的学究气,为读者带来无障碍阅读的体验。毕竟,我们提供的是精神食粮,不是催眠药品。”

本书所收录的文章也善于从人们习见的历史中引申出更深一层的思考。比如,如何看待刘备这样的人物呢?由于《三国演义》的深远影响,刘备所谓“仁君”的一面显然是被过分拔高了。特别是《三国演义》中写他率领荆州百姓躲避曹军的追击,以“保全苍生”为己任而舍生忘死。然而究其根本,刘备毕竟是一个传统王朝的君主,参与天下争霸,权力才是他所心心念念之所在。但是,我们对历史的认知是否要倒向另一个极端,否定刘备,将他的一切行为都归于伪善?

本书中的一篇文章《刘备携民渡江是不是在作秀?》就回应了这个问题。文中写道:“生死关头,刘备的确还是那个珍惜生命的枭雄。然而,如果我们以此站在道德的高地指责刘备假仁假义、惺惺作态,那就大错特错了。不攻襄阳,这是刘备的义;带百姓跑,这是刘备的仁。从逻辑上说,‘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一个人做了好事,但没有做尽好事,他还是个好人。”对历史人物以平衡的方式论述,这就是对历史的敬意与温情。

近年来网络中有关中国历史的论述,还有另一种值得注意的动向。不少人热衷于争执中国历史上的各个王朝孰优孰劣,其实这是很无谓的。从中国人的立场说,中国历史的每个时代都如同人生历程的一部分,如何一定争出个上下高低?如果有些人内心的真实想法就是想把别的人群划出中国人的范畴,那就在立意上已经走入邪路,更不可论了。有些影视作品刻意迎合这样的心态,比如注意到人们推崇秦朝“大一统”的历史功绩,就要将秦朝的各个方面都演绎到极致,甚至将秦朝拔高到“开天下万世之太平,为黎民百姓谋安生”,这就严重背离了历史。秦二世而亡,陈胜吴广揭竿起义而天下景从,这是为什么呢?万世太平与百姓安生又从何谈起呢?

以通俗手法写历史,还有一个容易陷入的陷阱是简单类比历史。每一段历史,都有其发生的具体情境,身处其中的人与事,也都有其不能不如此的难处。要体味到这一层,讲出来的历史故事才允合中道,有益于世道人心。比如所谓“入关学”曾经在网络上火过一阵,就是纯粹以“爽文”思维类比当下与明末清初的历史。其实这之间有巨大的鸿沟。明、清是两个传统农业社会中王朝之间的竞争,不论他们各自权力结构的差异,其维护统治的意识形态都必然走向儒家思想体系。努尔哈赤崛起,可以算是“局外人”,这是明朝以建州三卫控制东北的体制失灵的结果。但他及其背后的满洲军事贵族们,不仅熟稔东亚局势,对儒家思想很早就有了解。清朝建立后,几代皇帝都特别注重维护程朱理学的权威地位。这种种历史情境,“入关学”的鼓吹者们都不曾一顾,这样的情况下,爽文短时间吸引了流量,追随的年轻人却很快陷入迷茫和纠结。

总之,好的历史普及写作,先要能正心诚意。对历史公平,对读者公正。写历史人物与王朝兴替,排座次,品评优劣,自然容易“引战”,有了流量却败坏了年轻人观察历史的口味。本书的贡献,正在于始终坚持解读中国历史的品味与门槛,又能以更符合“00后”一代思维方式的写作形式呈现。放眼世界历史,传统中国确是一个空前而独特的大一统帝国。“大一统”的中国如何持久运作?具有怎样的底层逻辑?本书怀着温情与敬意讲述这些故事,由此推演出的,正是所谓“历史的荣耀”。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来源:文汇报

标签:中国历史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水浒传》里的梁山108将中,来自山东的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山东,自古以来,民风飙悍,闯关东,下南洋,讲义气,爱交友,人称颂,美名扬。随唐时,山东道上,谁不知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忠义之人秦琼啊!他结交天下朋友三十六,瓦岗寨上显身手,扶助唐王李世民,南征北战立战功,古今响马第一人。《水浒传》,描写的是北宋末年,君昏臣奸,民不聊生,逼上梁山,拉旗造反。梁山,山东境内

  • 梁山108将,其实力的排名到底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刀墓观点:梁山好汉武功排名,指的是综合排名,而且要在原著中都要提到的,以此为准。这个当然不能作为一个标准,这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一种比较。首先推出的第一名,毋庸置疑,卢俊义河北玉麒麟排名梁山第一估计没有什么疑义。卢俊义的武力可比三国中的吕布更要容易说明,像吕布也有拿不下的武将,例如张飞。而卢俊义

  • 水浒的108将是如何聚在一起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要说108好汉怎样上梁山,众人一定会脱口而出:逼上梁山的!说明北宋社会的黑暗才有官逼民反,话虽如此,但却有多种形式。比如最典型的林冲,放着好端端的八十万禁军教头不做,只因妻美惹祸,一忍再忍,被高衙内逼得走投无路,无奈才上得梁山。而同样还有"铁券丹书”护身符的皇族柴进,偏有殷天锡仗势欺人,强占皇叔花园

  • 梁山好汉108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108将排名及绰号排名:1天魁星呼保义宋江2天罡星玉麒麟卢俊义3天机星智多星吴用4天闲星入云龙公孙胜5天勇星大刀关胜6天雄星豹子头林冲7天猛星霹雳火秦明8天威星双鞭呼延灼9天英星小李广花荣10天贵星小旋风柴进11天富星扑天雕李应12天満星美髯公朱仝13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14天伤星行者武松15天立星双

  • 有哪些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成语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成语:约定俗成的中国固用词语。有些来源于:古代寓言、历史故事等。绝大多数为四字组成,也有十几个字的、只有几个是“三个字”的成语。介绍几例如下!📒[莫须有]:此三个字的成语源于秦桧。当年秦桧谋害岳飞,将军韩世中指问秦桧:“岳飞何罪之有?”秦桧连连说到:“莫须有,莫须有……”。莫须有就是:也许有,

  • 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历史典故的四字成语?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路过,看到“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历史典故的四字成语?”很感兴趣,也有心作答!只是此题目过于浩大,这“历史典故的四字成语”确切的说来实在是数不胜数啊,就是尽其最大的努力罗列也不及十之为一。我们说《成语典故》也可算为我中华文化的瑰宝吧,从中我们不但可以学到丰富的历史知识,而且还会使我们从中懂得很多为人处事

  •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有:三顾茅庐、负荆请罪、亡羊补牢、滥竽充数、掩耳盗铃。1、三顾茅庐[sāngùmáolú]: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出处]元·马致远《荐福碑》:“我信着半间儿草舍;再谁承望三顾茅庐。”2、负荆请罪[fùjīngqǐngzuì]

  • 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大家知道哪些?可以分享一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40个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1、一鼓作气(曹刿)2、一字千金(吕不韦)3、一字之师(郑谷)4、一饭千金(韩信)5、东山再起(谢安)6、图穷匕见(荆轲)7、纸上谈兵(赵括)8、负荆请罪(廉颇)9、卧薪尝胆(勾践)10、接竿而起(陈胜)11、三顾茅庐(刘备)12、孺子可教(张良)13、四面楚歌(项羽)14

  • 历史人物相关成语八十条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1、一鼓作气(曹刿)2、一字千金(吕不韦)3、一字之师(郑谷)4、一饭千金(韩信)5、东山再起(谢安)6、图穷匕见(荆轲)7、纸上谈兵(赵括)8、负荆请罪(廉颇)9、卧薪尝胆(勾践)10、接竿而起(陈胜)11、三顾茅庐(刘备)12、孺子可教(张良)13、四面楚歌(项羽)14、老当益壮(马援)15、投

  • 六十六个历史故事成语(包含主人公)你了解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历史故事类成语成语中的人物主角完壁归赵(蔺相如)背水一战(韩信)负荆请罪(廉颇)望梅止渴(曹操)四面楚歌(项羽)初出茅庐(诸葛亮)破釜沉舟(项羽)卧薪尝胆(勾践)纸上谈兵(赵括)指鹿为马(赵高)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东窗事发(秦桧)如鱼得水(刘备)退避三舍(重耳)初出茅庐(诸葛亮)图穷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