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你心目中的中国古代五大盛世排名是怎样的?

你心目中的中国古代五大盛世排名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476 更新时间:2023/12/8 1:22:04

按汉典的解释,所谓盛世,指中国历史上社会发展中一些特定的阶段,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的时期。具体而言:盛世即一个国家内政外交均有建树时的状况。其中,内政方面,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思想活跃,文化昌盛;外交方面,军事强大,贸易繁荣,影响力大等。

按照这个标准,永宣盛世、开元盛世、汉武盛世、开皇盛世、昭宣盛世可以位居前五。我非常喜欢的仁宗盛治就不能入选了,军事不够强大。康乾盛世也不能入选,科技不发达,文字狱盛行,经济也不繁荣。

1.永宣盛世。永宣盛世指明朝前期的永乐盛世和仁宣之治,为中国历史上的五大盛世之一。明太祖朱元璋一统天下后,励精图治30多年,开创了洪武之治,又经永乐、洪熙、宣德三代人七八十年的励精图治,出现了“永宣盛世”的繁盛局面,明王朝的统治进入鼎盛时期。

“永宣盛世”期间,明成祖北建故宫,南修武当,疏浚大运河,营建十三陵,修筑明长城,铸造世界最大青铜钟。修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寺院,为百寺之首的大报恩寺。五征蒙古,征服安南。对云南和贵州进行大规模移民和武力镇压,并实行改土归流,使云南贵州永远纳入中华版图。派郑和七下西洋,宣扬国威,并多次派遣陈诚、李达等人出使西域及西亚诸国。

此外,朱棣组织编纂《永乐大典》,空前规模地、系统地、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作了一次大整理、大总结,并且是毫无删改的,这比清朝修的四库全书强多了。大明永宣年间,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商业发达,外贸兴盛,人才鼎盛,史称永宣盛世,特别是在明仁宗、明宣宗时期,明朝国力最强、政治最清明,“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帝国达到顶峰状态。大明永宣年间,版图达到极盛约1200万平方公里,并有逻、朝鲜等30多个属国,年年来贡,岁岁来朝,为历史之最。

永宣年间,共有4个国家的国王7次来华,其中3个国王来了不愿离开中国,最后死在中国,葬在中国,成为中外友好交往的佳话。这也有力地表明,当时的中外交往是何等之盛。这种万邦来朝,祯祥毕集的盛况,正是永宣盛世的一个典型表现。

正如明史所云,明成祖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受朝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史实表明,永宣年间是明代历史上最多姿多彩的时代,就是在整个中国历史上,这种盛世景象也是不多见的。

2.开元盛世。开元盛世指的是唐朝在唐玄宗治理下出现的盛世。唐玄宗以道家清静无为思想为宗提倡文教,开元年间,唐玄宗在政治上任用贤能,励精图治,加大财政收入,制订新的经济措施,严厉打击豪门士族,解放劳动力;改革实施封制度,减轻人民负担;打击佛教势力,大力发展农业。他还对兵制进行改革,在边疆大力发展屯田,提高军队战斗力,扩张疆域,此时的大唐,疆域辽阔,达到1076万平方公里。

唐玄宗对外实行和解的民族政策,改善民族关系,使国家得到进一步统一,这对唐朝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也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唐玄宗开元年间,天下大治,经济迅速发展,此时的唐朝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国力空前强盛,社会经济空前繁荣,国家财政收入稳定。

此外,那时的唐朝商业非常发达,国内交通四通八达,城市更为繁华,对外贸易不断增长,波斯、大食商人纷至沓来,长安和广州等大都市商贾云集,各种肤色、不同语言的商人身穿不同的服装来来往往,唐朝由此进入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达到巅峰状态,史称“开元盛世”。唐玄宗后面开始昏庸起来,爆发安史之乱,唐帝国开始分崩离析,藩镇林立,也致使中华帝国开始走下坡路,要不然开元盛世还可以百尺竿头再进一步,排第一的。

3.汉武盛世。汉武盛世是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盛世,在这一时期,西汉进入鼎盛局面,在当时世界也处于领先地位。汉武帝攘夷拓土,东并朝鲜,南伐百越,西征大宛,北击匈奴,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另外开辟丝绸之路,实行屯田创举,并建年号、颁太初历、兴办太学,影响极为深远。

不过由于汉武帝的好大喜功、残忍好杀等,造成西汉国力、社会经济、人口锐减,使人民生活陷于水深火热,被司马迁班固和司马光等多有批判。

不过瑕不掩瑜,汉武盛世时期,我国文学、史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等学科,都有大的发展。汉武帝是雄才伟略的大政治家,刘彻时代所产生的政治思想与规划,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汉武帝让他的国号成为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符号,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在这个时期也基本形成,开了中国文明富强的序幕。刘彻时代的政治体制、经济形式和文化格局,对后世影响巨大。

4.开皇盛世。开皇盛世指的是隋文帝杨坚在位二十多年时开创的盛事局面,当时的中国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定。隋文帝在位期间,倡导节俭,节省政府内开支、废除了不必要的杂税,并在全国各地设置了谷仓储存食粮,到唐朝初年还吃不完。

隋文帝统一天下后,即以富国为首要目标,轻徭薄赋,在确保国家赋税收入之同时,稳定民生,减轻人民负担,促进国家农业生产,并作全国性户口调查,增加国家税收,改善经济发展,出现开皇盛世。

历史学家研究表明,隋朝的富饶既非重敛于民,与全国推行均田制有关。均田制既可增加赋税,又可稳定经济发展,且南朝士族亦渐由衰弱至于消灭。可以说,均田制能顺利推行,对隋初经济发展收益甚大。

5.昭宣盛世。昭宣盛世指的是汉昭帝和汉宣帝时期出现的中兴局面,此时的汉朝国力最盛,版图最大。西汉昭宣二帝在位期间,他们励精图治,继续推行汉武帝以来的政策,着力任用贤能,名臣辈出,并重视吏治,反对专任儒术。

为维护法律正常行使,汉宣帝时期,设置了治御史,专门负责审核廷尉量刑轻重。此外,还设置了廷尉平至地方鞠狱,规定全国各地呈报狱囚被笞瘐死名数,在重视民命之余,又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此外,汉宣帝又召集当时全国各地著名儒生,在未央宫讲论五经异同。昭宣二帝,还多次下诏减轻农民负担,废除苛法,减免田租、口赋等税收,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各种负担,恢复和发展了汉朝的农业生产。

昭宣二帝时期的这些政治、经济措施的实行,使汉武帝中晚年一度衰退的国力又兴盛起来。史称“昭宣盛世”。

标签:中国历史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翻看中国史书,哪段历史让你触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至今40余年改革开放的历史,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让人感触极大,使人刻骨铭心。国人欣慰欢腾,世人赞叹不止!📒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改放”的决策,是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转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实现伟

  • 考古家说人类的历史在200万年前就开始,为什么中国才有“上下5000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因为华夏开始形成一个整体是从公元前三千多年炎帝黄帝开始的,在那之前都是分散的部落,每个部落之间无联系并有独立的文化,华夏文明的形成也是一个不懂融合的过程,大约在八千多年前,甘肃大地湾文化向东传播,与中原各地的原文化融合为仰韶文化,为陕西的半坡文化、河南裴李岗文化等,后来又演变成公元前三千年前的龙山文

  • 中国为什么称为五千年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奴隶社会:炎黄:公元前2697年-约前2599年、尧唐:约前2357年-约前2262年舜虞:约前2262年-约前2029年蒲阪、夏朝:约前2029年-约前1981年约前1933年-约前1559年有穷:约前1981年-约前1973年鉏、寒朝:约前1973年-约前1933年商(殷)朝:约前1559年-约

  • 中国上下五千年,我们应该铭记哪一段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答:中国上下五千年,我们最应该铭记的历史,是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一九四九年建立伟大的新中国🇨🇳,在这几十年风起云涌的大革命时代,以毛泽东主席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探索发展道路,与压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做艰苦卓绝的斗争,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理想,抛头颅洒鲜血,为了追求民族解放

  • 东海鲛人(短篇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第一幕地点:东海人物:公子凌郁枫,公子朋友欧阳漓;鲛人若蔷,鲛人姐姐甲,鲛人哥哥乙,贪婪的船家(月光朦胧,柔和地照在被黑暗笼罩的东海上。有一只船在海上前行……)欧阳漓:我们真的会遇见鲛人吗?凌郁枫:(眉头紧锁)我也不太确定,也许很难碰到,但还是要找。欧阳漓:(叹气)我看就算让你碰上了,也不会得到你想

  • 一代文史巨匠司马迁是如何炼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司马迁的青年时期主要受到家族传承,和父亲司马谈的影响。成年之后主要是受汉帝国发展和汉武帝所影响,司马迁的成就是一个家族以及一个时代的产物。司马家在历史上,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祖先重黎氏掌管天地,周朝数百年间,掌管天下典籍。汉帝国安定的社会环境为司马家族传承祖业提供了机会,其父司马谈因博学被汉武帝认命为

  • 【连载】成语时光轴(一部用成语串联起来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历史像一条不尽的长河,成语典故就是长河中的航标灯,时隐时现,明明灭灭,引导着我们走进那遥远的从前。在这条长河中,涌现过多少出类拔萃的人物、决胜千里的计谋、可歌可泣的事迹,就出现过多少寓意隽永的成语。成语是历史的浓缩。成语是一面小巧玲珑的、和浩瀚的史书一样能让人正衣冠、鉴兴亡的镜子。我们通过这面镜子,

  • 成语“郑人造祖”对这个时代伪文化的反讽(转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作者:清乐堂2020-04-09历史的潮流滚滚向前,生活中总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我们也偶尔会买到假货,但有一种造假却引起“人神共愤”,那就是在历史文化领域的造假。史纲不正,何以国正?国内某些利益集团瞄上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以拜祖之名图利益之实。今天的主人公就是近些年声名鹊起的河

  • 台湾将「三隻小豬」收录成語辭典,「自自冉冉」失落(转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台湾将「三隻小豬」收录成語辭典,「自自冉冉」失落2018年04月07日英國有牛津字典,美國有韋氏大辭典,台灣有“教育部”國語辭典!不過,有關成語典的使用,今又出現新話題。有媒體發現,備受爭議的成語「三隻小豬」,仍穩坐台灣的成語典,倒是前兩年喧騰一時的「自自冉冉」仍未被選入,此標準所謂何來,該辭典修訂

  • 河南事业单位人文部分考点-成语典故篇(转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1、与“鸡鸣狗盗”的故事有关的历史人物是:【2017年卷--单选】A、齐国孟尝君B、魏国信陵君C、赵国平原君D、楚国春申君1.【答案】A。解析:“鸡鸣狗盗”据《史记》记载,是齐国孟尝君与座下宾客们在秦国被秦昭王软禁扣留,为了保命求助于秦昭王最宠爱的妃子,投其所好答应送给她一件价值连城的白色裘皮大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