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川中岛合战对日本都具体有些什么影响?

川中岛合战对日本都具体有些什么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028 更新时间:2024/1/17 8:54:16

川中岛合战是日本战国时代甲斐国大名武田信玄与越后国大名上杉谦信之间,在北信浓川中岛地区进行五次大小战役的总称,下面是中国历史故事网网小编分享的川中岛合战的影响,一起来看看吧。

川中岛合战在历史上是一次非重大的战争,为了信浓地区以及周边领土的问题,,武田信上杉信谦之间发生了争端,并且在此之后爆发了五次战争,这五次战争被合称为川中岛合战。另外因为第四次战争是所有战争中过程最激烈最具有代表性的,所以人们也会将这场战争单独称为川中岛合战,而这一次的川中岛合战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那么川中岛合战的影响是什么呢?

在这一次的川中岛合战中上杉信谦和武田信玄之间爆发了激烈的战争,武田军队在得到支援后一鼓作气,上杉信谦无法与之抗衡,他知道如果再不撤退可能会面临全军覆没的局面,于是带领军队善光寺撤去。尽管最后是上杉信谦先撤兵,但是武田军方面几位著名的将领都战死在战场上,使得武田信玄元气大伤,伤亡人数达到了一万多人,而上杉信谦方面也是损失惨重,总之这一次战争让双方都受到了比较大的伤害,因此这次川中岛合战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另外川中岛合战的影响还在于武田信玄成为实质上最大的胜利者。上杉谦信虽然有些亲人在战争中失去了生命,但是还是因为让武田军队死伤无数而感到十分的高兴,于是在军队中进行论功行赏,以此来感谢战士们的浴血奋战。尽管表面上上杉信谦伤亡较少,但是在战争之后武田信赖得到了上杉谦信的一部分势力,由此可以看出本质上还是武田信玄属于胜利的一方的。

川中岛合战 兵力对比

提起川中岛合战人们总会想到上杉谦信和武田信玄生死对决的画面,实际上在所有川中岛合战中,第四次战争是所有战争中最激烈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也被人们称为是八幡原之战,同时也是日本战争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战争。所以通常人们提到这次战争的时候会将它独立的称为川中岛合战。这次川中岛合战兵力对比、战略行军两方都是平分秋色,那么川中岛合战兵力对比是什么情况呢?

川中岛合战兵力对比情况还要从战争双方来说起。在1561年川中岛合战终于爆发了,在爆发前两个月上杉谦信刚刚从关东回来,而他的援军也到了越后支援他,于是他让长尾政景带领两万士兵留在春日城守护,而上杉谦信本人带着一万六千人的军队向信浓地区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在途中金国善光寺的时候留下了三千人作为后勤和替补人员,而其他一万三千人则作为主力部队继续前进。这一次表面看上去上杉谦信似乎是信心十足,所以才会让一万三千人在战场上厮杀,但与此同时他将自己的后方布置得万无一失。

而武田信玄知道了谦信要向信浓进发的消息之后,亲自带领一万八千人向北信浓发起支援。也就是说双方在川中岛合战中兵力对比是相差无几的。上杉谦信和武田信赖都是抱着同样的心思,在合战之中兵力对比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士气变得非常重要,而不管过程是怎样的惨烈但是结果却是再一次出现了平局的局面。

川中岛合战的结果

著名的川中岛合战总共分为五次战争,而这五次川中岛合战的结果除了第一次之外其四次都形成了平局。上杉谦信和武田信玄因为信浓地区及其周围领土问题而产生纠纷和矛盾,所以才引发了川中岛合战,在所有川中岛合战中第四次的八幡原之战是所有战争中最为激烈最具有代表性的战争,所以人们提起川中岛合战的时候也会有时候单指这第四次战争,那么这次川中岛合战的结果是怎样的呢?

在这次战争中上杉谦信除了留下的后勤人员外带领着一万三千人上了战场,而武田信玄方面则是一万八千人的兵力,在开始的对决指着那个武田军还是无法避免的陷入激战之中,后来得到支援后致使上杉方面无法抵抗只能像善光寺撤退。尽管表面上看武田军占了优势,然而这次川中岛合战的结果却依旧让武田军丧失了一些著名的将领,以至于最后元气大伤。

经过了二十多天的对决,川中岛合战的结果是双方死伤皆是不计其数,若是普通的战役伤亡基本上不会超过三分之一的兵力,然而这次战争上杉军队死亡人数达到了三千多人,而受伤的士兵则达到了六千人之多,武田军的损失更为严重死亡人数四千五百人,而受伤的则是上杉军队受伤人数的两倍。这次战争是双方都无法避免的,如果一不小心可能就会被对方毁灭,尽管结果伤亡有所不同,但是仍被人们视作双方达成平局。也正是因为如此这次战争才被称为是世上最悲惨的战争之一。

标签: 川中岛合战

更多文章

  • 丙子之役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丙子之役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朝鲜,后金,丙子之役

    丙子虏乱又称丙子之役指的是1636年至1637年之间,清军为了攻打明朝解除后顾之忧而发兵朝鲜的一场战争。这是后金第二次入侵朝鲜,在韩国史书中又被称为丙子胡乱(병자호란)。丙子胡乱又与之前发生的丁卯胡乱统称为丙丁虏乱(병정노란)。1636年12月2日,大明登莱巡抚袁可立仅仅去世三年,皇太极亲自统帅十万

  • 丙子之役——朝鲜从此成为了清朝的附属国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高句丽,朝鲜,皇太极,丙子之役

    众所周知以前的高句丽就是如今的韩国和朝鲜,他们在历史上就一直属于中国的附属国,直到近代后才与中国划清了关系。在清朝统治中国北方之后,朝鲜有一段时间不归顺于清朝,也拒绝顺从清朝,直到后来的一场战争才又归顺清朝,这场战争也算是清朝最拿得出手的漂亮仗了。在1636年4月,也就是中国的丙子,清朝要推翻明朝后

  • 丙子之役议和之后 清朝还掳掠了50万的朝鲜人带到国内当做奴隶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皇太极,朝鲜,丙子之役

    在清朝的皇太极统治时期,皇太极曾经两次血洗过一个国家,第一次这个国家的好几座城市被屠城,第二次竟然还抢来了这个国家50万奴隶。那么,这个国家到底是哪一个国家呢?小编告诉你,那就是朝鲜。具体是什么情况,且听小编细细道来。丁卯之役“丁卯之役”是皇太极第一次血洗朝鲜的历史事件的称呼,在朝鲜被称作“丁卯胡乱

  • 丰臣五大老之一 :前田利家,也是日本战国时代著名武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前田利家,日本,丰臣五大老

    前田利家(天文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庆长四年闰三月三日,即1538年1月15日-1599年4月27日),日本安土桃山时代武将,战国大名,加贺藩之祖。出生于尾张国(今爱知县西部)海东郡荒子城,幼名犬千代,元服名前田又左卫门利家。丰臣政权的五大老之一 。幼时年少不羁,担任织田信长赤母衣众笔头时,曾将信长异

  • 丰臣五大老是哪五个人?丰臣五大老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丰臣五大老.日本

    五大老是日本丰臣政权末期制定的职务,担任者是丰臣政权下五大有力的大名。1593年丰臣秀吉幼子出生,在丰臣秀赖出生之前,尚有一兄鹤松,但很早就夭折了。原本秀吉以为自己年事已高,恐怕没有孩子的命了。不料在五十七岁时,竟又得一子,使秀吉对原本收养的继承人关白丰臣秀次开始冷淡,夺回赐给秀次的权力,使秀次自杀

  • 丰臣五大老之一:小早川隆景的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小早川隆景,日本,丰臣五大老

    小早川隆景(日语:こばやかわ たかかげ;1533年4月26日-1597年7月26日),战国智将毛利元就第三子、丰臣五大老之一。战国到安土桃山时代时期名将,曾任中务大辅,官至从三位·权中纳言,幼名德寿丸,号又四郎。天文十三年(1544年)过继给竹原小早川氏成为养子,继承了小早川家。与吉川元春并称"毛利

  • 白羊王朝是怎么败于奥斯曼土耳其的?是因为武器装备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白羊王朝,波斯

    1472年8月11日,在小亚细亚半岛北部的山区高原上,12000名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士兵战死沙场。帝国的安纳托利亚省总督也在混乱之中被敌军骑兵阵斩当场。如此强悍的攻势来自和土耳其人同属突厥语民族的土库曼人,他们的白羊帝国已经成为了当时中亚与西亚地区的强大霸主。然而土耳其军队还是在征服者苏丹默罕默德二

  • 白羊王朝是如何建立的?白羊王朝又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白羊王朝,波斯

    1453年乌宗·哈桑(Uzun Hasan,约1420~1478)继位,在他统治期间,王朝进一步扩大疆域,国势发展到极盛。乌宗·哈桑重视内政建设,他即位之初便尝试着以一套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代替以往的部落贵族,为此具有治国才能的波斯人得到了重用。同时采取减免赋税,兴修水利的经济政策,从国库之中拿出大笔

  • 白羊王朝:土克曼族游牧部落在波斯建立的封建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白羊王朝,波斯

    白羊王朝 (White Sheep Dynasty;Ak Koyunlu Dynasty),土克曼族游牧部落在波斯建立的封建王朝。1378~ 1502年统治土耳其东部、波斯中西部、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伊拉克北部一带。因旗帜以白羊为标志,故名。14世纪中叶,白羊部落联盟崛起于小亚细亚东部迪亚巴克尔,建

  • 马其顿战争总共分几次? 马其顿战争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马其顿战争,世界

    马其顿位于古希腊最北部,马其顿国王阿古劳斯(前419~前399)时期,马其顿国家初具规模。腓力二世时期(约前336~前323)加强了专制王权,曾远征波斯及印度河流域。亚历山大大帝死后,由于帝国没有有力的继承者,帝国被几个主要部下分割。马其顿地区位于巴尔干半岛中南部。古代马其顿兴起于此。公元前4世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