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爱尔兰内战伦斯特为什么会招来杀人之祸 他做了什么事情

爱尔兰内战伦斯特为什么会招来杀人之祸 他做了什么事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99 更新时间:2023/12/7 8:06:32

公元十一世纪的爱尔兰拥有统一的语言、宗教、化与法律。统治阶级通行中古爱尔兰语,这种盖尔语言吸收了一些来自挪威的诺斯人所操“古西诺斯语(Old

West

Norse)”的词汇;教会人士通行拉丁语,但其中多数人也喜爱使用中古爱尔兰语。爱尔兰作家和诗人,早在六世纪末·七世纪初便开始用爱尔兰语创作了许多诗歌、戏剧、传奇史诗及民间故事。爱尔兰人是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民族中,最早用自己的语言创作大量文学作品的。这种文化上的优势地位,在诺曼人(Normans)入侵爱尔兰后起到了重大的现实作用。

1166年,在爱尔兰内部战争中陷入孤立无援境地的伦斯特国逃往不列颠求援。当他从威尔士带来的诺曼人冒险家陆续登上爱尔兰岛,几十人、四百人、上千人……“诺曼人入侵”就此开始了。最高国王为了应对入侵而召集的爱尔兰联军拥有庞大的兵力以及北欧雇佣军的相助,却在6百诺曼骑兵的突袭下被一举击溃。连1千来号诺曼冒险家都打不过,况对阵于1171年率领4千军队登陆的英王亨利二世(Henry

II)呢?

▲英王亨利二世

爱尔兰统治阶级选择了暂时归顺,之后数个世纪中的多数英王也正如爱尔兰人在归顺前所预计的那样、基本无暇大张旗鼓介入爱尔兰事务。而无论在军事技术还是军事战术上都远远领先于爱尔兰人的诺曼人殖民者,则在英王“投机性封赠”的刺激下疯狂占据土地。英王或者将某块属于爱尔兰王公贵族的土地赐给殖民者,促使其攻占;或者在殖民者夺取某块爱尔兰人的土地后,予以事后承认。合法化的殖民侵略把爱尔兰带上了封建化轨道。坚持斗争的爱尔兰贵族虽则一时被逼进西部的偏远荒地,时不时的却还是能取得一些军事胜利。

更关键的、说法语的诺曼人最终也拜倒在爱尔兰的文化优势之下。音乐和文学作品掳获了诺曼人的心灵,同凯尔特人·诺斯人不断的通婚淡化了诺曼人的血统。随着改说爱尔兰语、穿着爱尔兰服饰、遵循爱尔兰习俗、给后代取爱尔兰风的名字……又一群侵略者逐步被同化·融合,成了爱尔兰人的一份子。

▲爱尔兰文化之都—戈尔韦

当然,诺曼人殖民者给爱尔兰人造成的苦难亦很大。岛内长期的混乱形势,带来了大面积的饥饿与死亡。英王政府既不满于只能直接统治都柏林一郡之地,又不满于英国殖民者一步步爱尔兰化。于是抓住一切机会爱尔兰岛内施加影响力:1228年,强制用英国法律和惯例替代爱尔兰法律;1297年,建立了其中半个爱尔兰人都没有的爱尔兰议会;鼓励英格兰化的殖民者进入爱尔兰;不断发出歧视爱尔兰人,以避免殖民者爱尔兰化的法令……以至“杀死一个爱尔兰人等于杀死一条狗”。然而这些措施的作用都不大,时间似乎站在爱尔兰人一边——不幸的是,这只是一个幻觉。

▲诺曼骑士

十六世纪,英王亨利八世(Henry

VIII)的宗教改革带来了新的殖民方式。英格兰国教会与苏格兰长老会的信徒,作为新教教徒与爱尔兰人这些天主教徒有着不可调和的宗教矛盾,难以被同化·融合。再加上英国迅速增长的综合国力,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各类差别只会越来越大。亨利八世之后的历代英国统治者借助显著的国力差距进行残酷镇压,加大殖民力度。其中的“集大成”者是护国公奥利弗·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

▲亨利八世

在英王查理一世(Charles

I)与英国国会的冲突中,爱尔兰民众妄图通过支持查理一世来建立一个天主教的爱尔兰国家。1649年内战结束、保王派失败后,作为虔诚清教徒的克伦威尔旋即带兵征服了爱尔兰。在英军的铁蹄下,短短三年里,约150万人口的爱尔兰岛就由于屠杀·饥荒·疾病·移民而减少了41万。英国国会为了解决军队欠饷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土地要求,更是没收与拍卖了爱尔兰全部2千万英亩耕地中的1千1百万英亩。之后的日子愈发难过:1648年,爱尔兰天主教徒还拥有全爱尔兰土地的59%,到了1751年,他们手中只剩下全爱尔兰土地的5%。他们还不能雇佣两名以上的学徒,不能出国留学,不能在大学申请学位和奖学金,不能担任公职、陪审员、律师和教师,不能出席议会,没有选举权,不准购买土地,甚至连个人财产价值都受到限制(譬如不能拥有价值超过5英镑的马匹)。

▲查理一世

爱尔兰被禁止向海外输出商品,工业基础(比如曾经发达的纺工业)被摧毁,完全沦为农业国。更糟的是,这种农业国地位甚至都是附属的。为了保证工业发展所需的粮食供应,英国完全控制了爱尔兰的粮食出口,绝大部分大麦·小麦·燕麦等都必须提供给英国,而爱尔兰农民只能依靠高产而又廉价的马铃薯果腹。这简直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政府·地主·工厂主·教区牧师联手竭力把面包从工人餐桌上夺走的情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逼迫劳工改变饮食习惯、以马铃薯为主食,这样就能保证在尽可能压低工资之后、劳工还能活得下去。而“节约”下来的粮食,则可以用来满足英国国内不断增长的(有足够购买力的)需求,做到利润最大化。

▲处决查理一世时,“围观”的数百新模范军

爱尔兰人并非没有进行反抗。当发现国王靠不住后,爱尔兰的民族解放运动开始向较高层次发展。特别是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后,激起了爱尔兰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独立·共和·革命”的理念就此形成。虽然历次起义都由于各种因素而失败,但精神的确在一点点传承下去、力量的确在一点点积累起来。英国政府也看到了这一点,于是慌忙采取措施试图解决问题。结果却只是让爱尔兰人进一步认清现实:1801年英爱合并后,英国政府根本无意推动爱尔兰像苏格兰和威尔士那样与英格兰融合。爱尔兰的殖民地地位丝毫没有改变,殖民当局依然将爱尔兰人视作被殖民者来残酷剥削。

▲1789年法国大革命

1817年英爱各自的国库实行合并。由于英国政府强迫爱尔兰将因爱尔兰人举行起义而产生的一切费用,以及法国大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期间“理应”由爱尔兰提供的军费,作为单方面债务承担下来。爱尔兰的债务竟然从225万英镑飙升至1亿1千3百万英镑。许诺了很久的解放天主教徒法案,到1829年才被英国国会通过。这不仅是一个不完全的解放法案,法案中还将选民的收入要求由原先的40先令大幅提高到10英镑,爱尔兰天主教徒选民的人数因此从23万锐减至1万4千。“英国人永远指望不上。”而1845~1849年的爱尔兰大饥荒,则用无尽的血与泪进一步教育了爱尔兰人民。

▲一伙爱尔兰新教徒志愿骑兵(Yeomanry)正准备绞死一名爱尔兰反抗者。这种私刑在英军镇压1798年5月24日~9月24日的联合爱尔兰人起义(United

Irishmen Rebellion of 1798)中,是常见的

常言道“读史可以使人明智,鉴以往可以知未来”。但历史的作用可能真的不是让我们遇见未来这么简单,读到深处的人一定明白,读史只不过让我们有更大的自由和能动性去创造未来。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在高晓松的歌词里,我们除了体验了一把文艺情结,更重要的是追求内心的自由与情怀。诗歌为我们缔造了一个精神的乌托邦,而史哲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现实,我们不仅要活在现在,更要活在未来。跟着这些经典,遵循着历史的足迹,一点点掀开面纱,还原真实的场景,感受时光的流逝,追逐着哲人的思想,一点点探究人类的精神世界,一天天遇到更智慧的自己。

标签: 英国爱尔兰爱尔兰内战

更多文章

  • 是什么样的事情造成了爱尔兰内战的 内战从什么地方说起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爱尔兰内战,英爱条约

    爱尔兰内战指的是发生在1922年的一次国家内部战争,在一年以前国家曾经签订了英爱条约,而支持这件事和反对这件事的人之间发生了很大的矛盾。这次内战出现了非常严重的伤亡,甚至比英爱战争还要大,并且在国家内部造成了非常大的裂缝,直到如今还对这个国际爱有着重大影响。而爱尔兰内战背景则是促使这次内战爆发的原因

  • 乍得内战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乍得内战的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乍得内战,非洲

    别国介入1980年3月,哈布雷和古库尼两派又在首都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乍得再度陷入全面内战。6月,古库尼同利比亚签订“友好同盟条约”。11月,利比亚出兵乍得,帮助古库尼把哈布雷派武装赶出首都。1981年1月,利比亚同古库尼临时团结过渡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宣布双方进行合作。利比亚通过这种手段,控制了乍得

  • 乍得内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法国干预乍得内战又是怎么一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非洲,法国,乍得内战

    乍得内战起因乍得内战起因是什么?造成这场内战的原因有很多,早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埋下了伏笔。早在法国进入乍得之前,这个国家的南北冲突就非常尖锐。北方的穆斯林王国一直都想要到南方抢夺奴隶,频繁地发动了袭击活动。这样的掠夺让南部地区的人们对北方充满了仇恨。法国的统治让南北矛盾不断加剧。南方黑人当时约有占得一

  • 乍得内战发生过一件让人啼笑皆非的黑色幽默事件 事情的经过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乍得内战,非洲

    新到40套防空导弹 20名士兵却早已反水 瞄准自己的司令官扣动扳机从70年代开始,非洲就内战不断,尤其是在乍得这一地区,从70年代的部落冲突逐渐演变成90年代的其他国家干预战,战争从未停止过。而乍得内战的情势十分混乱,真应了那句话战场上没有真正的朋友,全部是利益优先。在乍得内战时曾发生过一件让人啼笑

  • 语素文字是什么意思?除了中文还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语素文字

    语素文字,又称表意文字,是表示词或语素(语言的最小语义单位)的文字。历史上发展成熟而又代表高度文化的语素文字有西亚的楔形文字、埃及的圣书字和东亚的汉字。概念语素文字(英语:logogram,来自古希腊文:λ?γο?“词”和γρ?μμα“字符”),又称表语文字,是表示词或语素(语言的最小语义单位)的文

  • 语素文字,又称表意文字-最科学的文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语素文字

    语素文字,又称表意文字,是表示词或语素(语言的最小语义单位)的文字。西亚的楔形文字、埃及的圣书字和汉字就是具有高度文化程度的语素文字。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把汉字定性为语素文字,美国语言学家列·布龙菲尔德在《语言论》中赞同了他的观点,并进一步把“表意文字”这个概念改为“表词文字”(word—w

  • 汉字为什么是世界上仅存的语素文字?世界各国文字的起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语素文字

    汉语文字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语言。在中国从小使用汉语交谈的国人也难说能窥起一二,大概很难想象,自己所使用的这种语言的书面形式是多麼的奇怪。汉字已经成为世界上代表高度发达文明的硕果仅存的一种象形文字(学名“语素文字”)书面文字。除日语还少量使用表音性能很差的汉字以外,世界上的主要语言都已经投向了表音文字的

  • 新自由主义的主要内容有什么?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新自由主义,英国

    新自由主义是一种经济和政治学思潮,它反对国家和政府对经济的不必要干预,强调自由市场的重要性。但不同于经典自由主义,它提倡社会市场经济,即政府只对经济起调节以及规定市场活动框架条件的作用。在国际政策上,强调开放国际市场,支持全球性的自由贸易和国际分工。新自由主义者反对社会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环境保护主

  • 三教九流的起源于什么地方 代表人物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儒家,道教,三教九流

    三教九流,旧指宗教或学术上的各种流派。也泛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本是古代中国对人的地位和职业名称划分的等级,按照等级的不同来审视规范道德行为,化解单一的道德规范引发的潜在社会矛盾,此词本无褒贬。而在古代白话小说中,往往含有贬义。三教三教指三大传统宗教—— 儒 、释、道三教,就是儒教、佛教、道教。1、

  • 三教九流的起源时间是在哪一年 主张的观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儒教,道教,三教九流

    经常听到“三教九流”这四个字,那么这三教和九流分别指的是什么?儒教、道教、佛教就是所说的三教。儒教是春秋时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儒教发源自尧舜禹的五教,尧舜即注重"敬敷五教,《尚书·皋陶谟》曰:"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因此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之教即是儒教。"儒教以"儒家思想"为最高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