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对于签订穿鼻条约的琦善来说 琦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对于签订穿鼻条约的琦善来说 琦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907 更新时间:2024/1/19 6:51:40

琦善(1786年-1854年),字静庵,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大臣,曾任直隶总督。1840年,英舰北犯大沽,他奉命与义律谈判,旋任钦差大臣抵广州,主张对英妥协,后被革职。1853年再任钦差大臣,建立江北大营对抗太平军。咸丰四年(1854年)病死军中,赠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依总督例赐恤,谥勤。

历史学家陶元珍指出“琦善在外交方面应受责备的地方似乎比值得称赞的地方还要多”。他对政府缺乏起码的诚实,对外人“不免卑屈”,对敌方的认识除了船炮的利害而外是“一无所知”,对汉奸式或烟棍式的人物鲍鹏“根本就不该用”。“琦善之未能坚持烟禁便是琦善外交的失败”。

历史学家蒋廷黻先生评价:琦善与鸦片战争的关系,在军事方面,无可称赞,亦无可责备。在外交方面,他实在是远超时人,因为他审察中外强弱的形势和权衡利害的轻重,远在时人之上。虽然,琦善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不能算重要,宣宗以后又赦免了他,使他作了一任陕甘总督,一任云贵总督。他既知中国不如英国之强,他应该提倡自强如同治时代的文祥及曾、左、诸人,但他对于国家的自强竟不提及。林则徐虽同有此病,但林于中外的形势实不及琦善那样的明白。

1841年,当英军到达天津,琦善临危受命,去广州处理外务,在经过调查确信打不过的情况下,与英方签订《穿鼻草约》,但清政府不同意。一年后,清政府在炮火下签订了《南京条约》。对比《南京条约》和《穿鼻条约》我们看到琦善的外交胜利。前者完全割让香港,开五口通商;后者割让香港,但保留在香港的关税权利;前者赔款二千一百万,后者赔款六百万。二者虽同样丧权辱国,但论得失,后者较好。

鸦片战争的失败,导致不平等条约签订,时人总要找个替罪羊,总要找个借口,此时琦善正好处在这个风口浪尖上,是个不二人选。时人还说他接受洋人大量的金银贿赂,可后面清流们也进行的调查,均无证据和口实,只是猜测而已。最主要的是皇帝本人的态度,当时为闭众人口,把琦善革职查办,甚至抄家,不过后来过了风口,又把他起用,不得不说当时处理琦善只是在替领导背黑锅。

琦善这个人其实有本领、能干事,但生在了那个积贫积弱的时代,在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当了一个弱国的官,在一个崇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年代,他不能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又改变什么,只能在一个受控的环境里,做违背自己内心的事,所以说他和李鸿章一样,是个人的悲哀,也是时代给予的悲哀。

标签: 清朝鸦片战争穿鼻条约

更多文章

  • 穿鼻条约有什么特殊性 为什么双方都不承认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英国,穿鼻条约

    清朝晚期的时候有非常多的不平等条约,在这么多的条约中,有一个条约是最特殊的那就是穿鼻条约。为什么说它特殊呢就是因为这个条约清政府不承认英国政府也不承认。很多人都很不解,既然是双方签订的条约,为什么他们都不承认呢因为这个条约就是一个假条,也从来没有签订过,为什么要承认呢签订条约的逻辑时双方都认可才会签

  • 曼施坦因计划到底有多狡猾 为什么希特勒对该计划都心动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第二次世界大战,曼施坦因,希特勒,曼施坦因计划

    二战爆发之后,德国国内‘倒希派’的头目勃劳希奇元帅是不希望与其他国家开战的,也算是个求和派。可是这与希特勒的初衷大大不同。为了阻止希特勒的计划,勃劳希奇元帅还把想要献计的曼施坦因参谋员给踢出了参谋部。天意弄人,希特勒突然表示出于对陆军的尊重,他要亲自召见新成立的五个军的军长,曼施坦因就是其中之一。1

  • 曼施坦因计划为什么会成为二战中最完美的军事计划 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德国,英国,曼施坦因,曼施坦因计划

    德军侵占波兰后,立刻加紧准备进攻西欧各国。1939年10月,德国统帅部制定了入侵西欧的“黄色方案”。德军的目标是:“尽量歼灭法国作战部队以及与其并肩作战的同盟国部队,同时在荷兰、比利时和法国北部尽可能地多占领土地,作为对英国进行空战和海战的有利基地,以及作为经济要地鲁尔的广阔保护区。”方案的具体作战

  • 曼施坦因计划时间 曼施坦因计划实施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曼施坦因,曼施坦因计划

    曼施坦因计划不仅是德国对法战争中的出色方案,更是享誉全世界的制敌战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德国曼施坦因计划闻名全世界,被冠以最厉害闪电战的称号。德国通过曼施坦因计划的实施,不仅达到了战胜法国的目的,更是向全世界展示了德国的强大实力,曼施坦因计划虽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在该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德国也付

  • 前燕雄主慕容儁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慕容儁(慕容儁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慕容儁,皇帝,五胡十六国,慕容儁称帝

    慕容儁(319年-360年),一名慕容俊,字宣英,小字贺赖跋,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二子 ,十六国时期前燕第二位皇帝。慕容儁即位时名义上仍为东晋的燕王,然而于352年正式称帝独立。慕容儁在位期间消灭了冉魏,入据原本由后赵所占领的中原地区,并移都邺城,大燕进入鼎盛时期,终

  • 慕容儁怎么读 慕容儁生平简介 慕容儁是怎么死的(慕容儁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慕容儁,皇帝,五胡十六国,慕容儁称帝

    慕容儁(319年-360年),一名慕容俊,字宣英,小字贺赖跋,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二子 ,十六国时期前燕第二位皇帝。慕容儁即位时名义上仍为东晋的燕王,然而于352年正式称帝独立。慕容儁在位期间消灭了冉魏,入据原本由后赵所占领的中原地区,并移都邺城,大燕进入鼎盛时期,终

  • 前燕雄主慕容儁:击败冉闵扑灭中原汉人最后反扑(慕容儁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慕容儁,前燕,冉闵,,慕容儁称帝

    慕容儁(319年-360年),一名慕容俊,字宣英,小字贺赖跋,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二子 ,十六国时期前燕第二位皇帝。慕容儁即位时名义上仍为东晋的燕王,然而于352年正式称帝独立。慕容儁在位期间消灭了冉魏,入据原本由后赵所占领的中原地区,并移都邺城,大燕进入鼎盛时期,终

  • 关于陶顿战役的评价是怎么样的?对历史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陶顿战役,英国

    从1455年开始,玫瑰战争见证了亨利六世国王和失宠的约克公爵理查德之间的王朝冲突。亨利容易精神错乱,他的事业主要是由他的妻子安茹的玛格丽特倡导的,她试图保护他们的儿子,威斯敏斯特的爱德华的长子权利。1460年,约克派军队赢得了北安普顿战役并夺取了亨利,战争升级。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理查德试图在胜利后

  • 陶顿战役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陶顿战役,英国

    1461年3月29日,决定英格兰命运的时刻,终于到来。双方几乎是同时出动,朝着对手的营地前进。兰开斯特王朝一边的总指挥,是年轻的萨默塞特公爵亨利·博福特。他的部队经过了沿途的搜罗和四处的征集,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号称多达20万人。实际上,兰开斯特军的数量不会超过3万5千,但已经多于约克军。同样

  • 陶顿战役的背景是怎样的?陶顿战役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陶顿战役,英国

    英国玫瑰战争中的决定性战役,发生于1461年3月29日,约克派大获全胜,是蔷薇战争中伤亡最惨重的会战,使得兰开斯特家族几乎遭受灭顶之灾。英国玫瑰战争中的一次战役,发生在1461年3月29日,约克派在大风雪中获胜。为玫瑰战争伤亡最惨重的战役。兰开斯特家族的进击约克公爵三世理查·金雀花被亨利六世的王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