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朝梁武帝萧衍之死:揭秘梁武帝饿死寺庙之谜 (萧衍篡齐)

南朝梁武帝萧衍之死:揭秘梁武帝饿死寺庙之谜 (萧衍篡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501 更新时间:2024/1/29 2:29:06

导读:南北朝时期,民族混战,天下分裂,北方少数民族屡屡南下,汉族朝廷偏安江南,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佛教在这一时期传入中国,并在一片混战的局势中迅速传播开来,贫民百姓将它当作乞求来生的期望和寄托,达官贵族将它当作逃避现实的借口和托辞,朝廷更是屡屡将佛教定为国教,广建寺庙,重金资助,从而造成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兴盛局面,僧尼数量也大大增加。

其中,梁朝的萧衍皇帝堪称推崇佛教的典型,他不仅倾巨资支持佛教事业的发展,经常请大批和尚到宫中讲解佛法,一住就是几个月,期间连朝事也不再过问,甚至亲自出家做和尚,潜心研究佛法,成为历代皇帝中最为特立独行的一个。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崇信佛教的皇帝,最后却饿死于内宫,不禁让人惊诧万分。

萧衍(公元464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曾任雍州刺史,镇守襄阳,后乘齐内乱,起兵夺取帝位,建立梁朝,是为梁武帝。萧衍夺取帝位后,曾改定“百家谱”,重用士族,制九流常选,又立国学,招五馆生,不限门第设立雅馆、士林馆等。据《梁书》记载,武帝萧衍为了广泛纳谏,最大限度地用好人才,下令在门前设立两个盒子(当时叫函),一个是谤木函,一个是肺石函。如果功臣和有才之人,没有因功受到赏赐和提拔,或者觉得自己的才能未尽其用,可以往肺石函里投书信;如果是一般的百姓,想要给国家提什么建议,可以往谤木函里投书。萧衍还下令颁行新历《大明历》,此历由著名学者祖冲之于50年前刘宋大明年间制定,相当精密,直到此时才得以颁布发行。由于萧衍的励精图治,南梁初期社会获得了比较好的发展。

但是这种局势并没有维持下去,梁武帝安顿好江山社稷,消除种种后患之后,很快便沉溺于佛教而不能自拔。他下令广建寺庙,全民奉佛,并亲自主持修建了大爱敬寺、大智度寺、同泰寺等,座座规模宏大,极尽壮丽,耗费无数钱财。在他的带动下,举国上下争相修造,到处都是寺院。他还下诏优待僧尼,出巨资资助各地僧尼研习佛法、聚众讲经。据《梁书》记载,在梁武帝的支持下,各地寺庙多达2846座,僧尼82万余人,从而造就了佛教的鼎盛时期。不仅如此,梁武帝还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公元527年,萧衍舍身进入同泰寺,当了三天和尚,回宫后,下令大赦天下,并改元大通。公元529年,萧衍第二次进入同泰寺,这一次他脱下御衣衮服,在寺中沐浴洗去凡尘后穿上法衣袈裟,长住于寺中,自号三宝奴,并亲自主持法会,向五万善男信女讲解《涅经》。朝中大臣非常惶恐,最终四处凑集了一亿万钱(古代一亿是十万,一亿万相当于现在的十亿)才将“皇帝菩萨”赎回,但梁武帝执意出家,不肯回宫,群臣无奈,便一起跪于同泰寺外反复磕头,叩请皇帝还宫理政。在寺中和尚的劝请下,他才极不情愿地回到朝廷。萧衍迷恋于佛教,就这样反复四次舍身寺院,追随佛法。

就在梁武帝萧衍沉溺于佛教不能自拔的时候,侯景之乱爆发了。侯景是个已经被鲜卑族同化的羯族人,曾担任过北朝东魏怀朔镇的外兵使,据《南史?侯景传》记载:侯景“少而不羁,见惮乡里。及长,骁勇有膂力,善骑射。狡猾多计,反覆难知”。后因在东魏斗争中失势而欲投靠西魏,西魏不肯收留他,他于是转而投靠南朝萧梁。梁武帝不听众人劝阻,执意接受侯景来附,并授侯景大将军、封河南王,并都督河南诸军事。岂料侯景一到河南,便举兵反叛,四处宣告说南梁朝廷亲信小人,朝政昏聩,又广建寺庙,不问耕织,致使百姓民生凋敝、苦不堪言,迅速召集了十万余众,一举攻破南梁都城建康(今南京)。梁武帝萧衍转眼间成为瓮中之鳖,被侯景囚禁于台城净居殿,不许与人接近。开始的时候,侯景还派人送些粗茶淡饭给萧衍吃,后来连粗食也不给他送了,这时萧衍已经八十六岁,被困时仍然念经诵佛、斋戒不辍,由于没有足够的食物营养,便被活活饿死了,下场可谓凄惨。

这是一般流传的萧衍饿死的说法,但有人认为他并非饿死。据《资治通鉴》记载,侯景攻破南京后,进宫面见梁武帝萧衍,“入城见武帝于太极殿,以甲士五百人自卫,带剑上殿拜谒”,萧衍神色自若,对侯景说:“卿在戎日久,无乃为劳。”让人带他到三公的座上。侯景非常惶恐,便对左右说:“吾踞鞍临敌,矢石交下,未曾怖畏,今见萧公,使人畏惧不已!”也就是说侯景攻破皇宫见到梁武帝时非常恐惧,被梁武帝的从容自若镇住了,于是便把他软禁在台城,不敢再去见他。后来侯景派王纶给萧衍送去了几百粒鸡子让他吃,因此梁武帝不可能是饿死的。

关于梁武帝之死,《资治通鉴》是这样记载的:“(梁武帝)疾久口苦,索蜜不得,再曰:‘荷,荷。’遂崩。”就是说梁武帝生病久了觉得嘴巴苦,想要吃蜂蜜而不能,于是大喊“嗬嗬”数声而死。根据这段记载,萧衍是“疾久口苦”,也就是得了重病,嘴巴苦说明梁武帝并非空腹,而他想吃蜂蜜说明他并非肚子饿,而且送去的鸡子有数百粒之多,就知道其他吃的东西一定都齐备。其实当时梁武帝已经八十六岁,眼见国破家亡,恶人横行,禁不住忧愤成疾,而自身又被软禁,无人搭理照料,因此病情日益恶化,最终死去,是很自然的事情。

梁武帝到底是饿死的还是病死的,恐怕今人已经很难明察,因为时隔久远,而且当时萧衍是被软禁,身边人员稀少,关于他的行踪不可能有很准确的记载。但无论他是饿死还是病死,自身都要负主要责任,因为他之所以死乃是由于侯景之乱,而侯景之乱则是由于他过于崇信佛教,以致朝政废弛,国库亏空,老百姓民不聊生,从而对朝廷心生怨恨。据《梁书》、《资治通鉴》记载,侯景从采石渡过长江的时候,兵马总共只有八千多人,到攻破台城时却已经发展到十几万人了,也就是侯景在南朝是得到百姓的强烈拥护的。而百姓拥护侯景的原因,也正是侯景所宣扬的,萧梁沉溺佛法、僧尼泛滥,朝纲废弛、民生凋敝。

虽然侯景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却在客观上迎合了百姓的要求,因而获得了广泛的支持,所以迅速打败了南梁的三十万兵马,让梁武帝萧衍成为阶下囚。可见梁武帝崇信佛法,并四次舍身侍佛并没有获得佛祖的保佑,反而落了个国破身亡的结局。

更多文章

  • 梁武帝萧衍简介 在位政绩显著 南梁的建立者(萧衍篡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梁武帝萧衍,南北朝皇帝,萧衍篡齐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万绥村)人。南梁政权的建立者,庙号高祖。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丹阳尹知事,母张尚柔。他原来是南齐的官员,南齐中兴二年(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萧衍,

  • 传说中的巴士底狱关押有多少政治犯 巴士底狱里总共有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法国,巴黎,巴士底狱

    巴士底狱是巴黎的一座中世纪城堡和监狱,是关押政治犯的地方,巴黎人民不堪国王的残暴统治,经过与军队的激烈战斗后,终于攻占了巴士底狱。攻占巴士底狱是法国大革命暴发的象征。——这是我们从历史书上学到的攻占巴士底狱,可事实真相却是:1789年7月14日,在用大炮轰断了吊桥铁链之后,暴动的民众冲进了巴士底狱。

  • 攻占巴士底狱的影响:将法国的封建王朝推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攻占巴士底狱

    攻占巴士底狱简介,攻占巴士底狱是发生在一七八九年七月十四日巴士底狱监狱的武装起义事件,攻占巴士底狱在法国大革命中影响深远,是法国大革命的重要进程之一。攻占巴士底狱攻占巴士底狱简介介绍,巴士底狱是十四世纪建造,关了跟多政治犯,是封建王权的象征,一直到十八世纪都是被法国封建王室控制。凡是反对封建统治的人

  • 伏尔泰几次入巴士底狱?伏尔泰与启蒙运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伏尔泰,法国,巴士底狱

    伏尔泰是法国18世纪启蒙运动的领袖,也是狄德罗、卢梭、孔狄亚克、布封等人的导师,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那么伏尔泰是男是女呢?伏尔泰原名叫做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而伏尔泰是他的笔名,因此从名字中就可以发现,这是一个法国男性专用的名字。伏尔泰出身环境良好,父亲是一位律师,母亲也是贵族之后,因此伏尔泰从

  • 揭秘:“美国猴子案件”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美国猴子案件,美国

    斯科普斯被代顿广告效应委员会说服,做了一帖救急用的“催化剂”,虽然他自己都不能肯定是否教授过进化论。1925年斯科普斯审判案将进化论推上了田纳西州的审判庭,庭审现场名人汇集,媒体也蜂拥而至。1859年,查尔斯·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到1900年,几乎所有的人都相信地球已经存在了千百万年。但到了二

  • 美国猴子案件——禁授“人是从低等动物进化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美国猴子案件,美国

    众所周知,达尔文在其巨著《物种起源》中,阐述了著名的“进化论”学说,完成了人类认识自然界的一次飞跃。然而,在1925年,美国田纳西州的一项发令,却轰动了美国乃至整个世界。在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社会兴起了一场由民主党政客布赖恩领导的反进化论运动。然而,这股潮流随之发展后对美国政治的影响之大,堪比美

  • 揭秘美国猴子案件的两个起因分别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揭秘美国猴子案件的两个起因分别是什么

    如果光看“美国猴子案件”这六个字,谁能想象得到这是一起与进化论有关的案件呢?那么到底美国猴子案件是讲的什么呢?美国猴子案件图片美国猴子案件指的是田纳西州的物理教师斯科普斯在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唆使之下,以身试验1925年3月23日在 美国田纳西州颁布的“禁止在课堂上讲授‘人是从低等动物进化来的’”的法律

  • 雅尔塔协定提到的内容有哪些 雅尔塔协定的影响及性质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德国,苏联,欧洲战争,雅尔塔协定

    雅尔塔协定内容对苏联:所有被俘的苏联公民被遣返苏联,不论他们愿不愿意。在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後二至三个月之内,苏联依据以下条件协助同盟国参加对日战争:1.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2.对1904年由于日本背信攻击(日俄战争)所受侵害的帝俄旧有权利,应予恢复如下:(a)库页岛南部及其邻

  • 雅尔塔协定中的会议涉及的内容有哪些 雅尔塔协定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德国,英国,苏联,德黑兰会议,雅尔塔协定

    雅尔塔会议(又称克里木会议)是美国、英国和苏联三个大国在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之间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胜利之际在黑海北部的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皇宫内举行的一次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一次关键性的秘密首脑会议。会后签订了《苏美英三国关于日本的协定》,瓜分了战后远东势力范围

  • 雅尔塔协定里面写着什么 为什么北方四岛会交由苏联管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北方四岛,日本,库页岛,雅尔塔协定

    题主所谓的《雅尔塔协定》规定北方四岛给苏联的观点,是概念和逻辑不严格、不严密,事实上没有这么简单。北方四岛到底是不是属于千岛群岛要想真正确认北方四岛是不是属于千岛群岛,就必须将1945年的《雅尔塔协定》和1875年日本和俄罗斯的土地互换约定《库页岛千岛群岛交换条约》联系一起看。1945年的《雅尔塔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