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由鲜卑人建立的北魏为什么被称为“正统王朝”?(北魏建国)

由鲜卑人建立的北魏为什么被称为“正统王朝”?(北魏建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557 更新时间:2024/2/8 14:21:36

公元386年由鲜卑人拓跋珪在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重建其先祖所创立的代国,同年,又改国号为“魏”。398年,拓跋珪又迁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正式称帝,是为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

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只不过这两个都属于短命朝廷,分别在550年和557年宣告灭亡。北魏从386年道武帝建国开始,至534年分裂,共历20帝(列入正史本纪者12位),享国148年。

北魏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鲜卑族建立起来的正统王朝。所谓正统,史称:“道先王,法五帝,尊周为正”,也就是说华夏血统一脉相承。

商周以来,华夏民族尊王攘夷,驱逐了许多的少数民族,建立起了一代又一代的正统王朝,正统就是权威,就是合法的存在,有着无比巨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正统王朝还指一个政权依照秦始皇时期所建立起的最高掌权者称帝,建天子行宫、用天子仪卫,置后宫,立皇储为太子,建父死子承相传制度,并设立文武百官。

当时正值五胡十六国时代,有着诸多的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他们无一不在争着正统的地位。他们或缘于赐爵封地,或是缘于联姻,或曰灵异之兆,以此来牵强附会地和汉王朝搭上关系来做国名,以示自己的正统。

匈奴人刘渊本来不姓刘,却因有昭君出塞的故事,乃自称是汉朝外甥,所以改姓刘,建立的国号名为汉国。其它的还有秦字号、燕字号、凉字号、赵字号等,也都是向中原的华夏民族靠拢,可他们没多久都以失败告终。

而鲜卑人拓跋氏所建立起来的北魏王朝就是一个很成功的正统王朝,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他们早先自称是黄帝之后,与汉人同宗;后来又说他们的始祖拓跋力微(174年—277年)为天女所生,是真命天子;接着又由于拓跋猗卢(?—316年)曾在魏晋时期被封为代王。

所以,到拓跋珪建国时,称国号为“魏”,就是为了与周代的魏国和三国时代的曹魏政权接上情缘,以使自己一步步地向汉族的正统王朝靠拢。

拓跋珪定都平城后,正式称帝,他尊儒崇孔,大量起用汉人,并以太牢之礼(即以牛羊猪为牲祭之礼)祭孔子。还建立太学,大兴文教,并命鲜卑子弟入学,认真学习汉文化。

同时,拓跋珪还离散部落,分土定居,也就是取消原来的部落,按土地让他们成为编计在册的居民,实行计口授田,给耕牛,让他们务农。

就这样,拓跋珪使鲜卑族从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的转换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从而成为胡情汉制,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正统王朝。

标签: 北魏北魏建国

更多文章

  • 阿拉伯半岛统一战争是怎么胜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阿拉伯半岛统一战争,阿拉伯

    阿拉伯半岛统一战争之所以在短时间内取得胜利,其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首先,以宗教革命为动力阿拉伯半岛统一战争是以宗教革命为动力,打破部落割据,制止了血亲仇杀,适应了阿拉伯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进程,使阿拉伯半岛由分散走向统一,从而促进了阿拉伯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并为商业活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因此得到了社会

  • 阿拉伯半岛统一战争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阿拉伯半岛统一战争,阿拉伯

    阿拉伯半岛统一战争,发生于公元7世纪20年代至632年。穆罕默德复兴了伊斯兰教,率领阿拉伯人统一了阿拉伯半岛,为日后的阿拉伯对外征服战争奠定了基础。公元6—7世纪,阿拉伯半岛正处在社会激烈动荡和变革时期,奴隶主与奴隶之间、各氏族部落之间、民族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特别是拜占庭、波斯和阿比西尼亚等帝国长

  • 解密:阿拉伯帝国是如何在阿拉伯半岛兴起的?(阿拉伯半岛统一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阿拉伯帝国,阿拉伯,伊斯兰国家,,阿拉伯半岛统一战争

    狭义的阿拉伯民族是指源于阿拉伯半岛沙漠和半沙漠地带的游牧民族,不论是根据犹太教的《圣经》和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中的记载,都认为他们和犹太人有血缘关系,语言分类中也同属于闪含语系。原来都是一些分散在阿拉伯半岛中的以家族为基础的部落。从6世纪后半叶开始,由于埃及的混乱以及拜占廷和波斯之间的连年战争,使得

  • 高卢战争凯撒为什么能取得胜利?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高卢战争,凯撒

    高卢战争,是高卢总督恺撒发动的一场征服高卢的战争。从公元前58年开始,到公元前51年结束。高卢战争共包括8次军事远征,战争的结果是高卢被纳入了罗马共和国的版图。高卢战争是恺撒一生的转折点,其结果是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解体和走向帝制的步伐。这场战争对罗马共和国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刺激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 高卢战争中 凯撒有过几次远征?详细经过分别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高卢战争,凯撒

    高卢战争包括8次军事远征。恺撒上任伊始即大举扩张。第一次远征发生在公元前58年,在比布拉克特战役中,恺撒的4个军团击败了企图从当代的瑞士地区向西南迁徙的人数最多的高卢部落之一——赫尔维蒂人。第二次远征同年,恺撒进行第二次远征,击败了由斯韦夫人的首领阿里奥维斯特指挥的各日耳曼部落联军,将其赶过雷努斯河

  • 高卢战争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高卢战争,凯撒

    高卢是罗马共和国北部的一大片土地,包括当代的意大利北部、法国、卢森堡、比利时、德国以及荷兰和瑞士的一部分。公元前1世纪,罗马共和制面临危机,以苏拉为首的元老派同以马略和秦纳为首的 民主派为争夺政权展开了殊死搏斗,双方兵戎相见,互相报复,意大利血流成河。斗争 的结果是苏拉派勉强维持了元老派统治,推行民

  • 石虎:历史上最巧妙的谋朝篡位当上了皇帝(石虎乱政)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石虎,谋朝篡权,皇帝,石虎乱政

    谋权篡位,历史上比比皆是,比如:被逼无奈,起兵造反;皇帝无道,取而代之;对先帝安排不满,起兵造反……等等。可在五胡十六国后赵却有这样一位谋权篡位的高手,他的安排堪称史上最最巧妙的谋权篡位。后赵建平四年,后赵明帝石勒去世,石勒侄儿石虎逼迫皇太子石弘让他坐在殿前,下令逮捕曾经劝石勒杀掉石虎的程遐、徐光,

  • 后赵血腥的皇室内乱:石虎残忍诛杀叔父石勒的儿子(石虎乱政)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后赵,石勒,石虎,,石虎乱政

    石勒的太子石弘已是弱冠(二十岁)之年了,就在东宫帮着父亲处理一些军国大事,凡是尚书请奏,大多数由太子决定。石勒之子、骠骑大将军、大单于、秦王石宏也可以干预政事。石虎在邺城守卫多年了,看到石宏被封为大单于,心里很不平衡,常常发牢骚。仆射程遐和徐光进言石勒:必须早日除了石虎,不然必是养虎为患。但是石勒不

  • 石虎简介 十六国时期后赵太祖武皇帝石虎生平(石虎乱政)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石虎,晋朝,后赵皇帝,石虎乱政

    后赵太祖武皇帝石虎(295-349),字季龙,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人。羯族。十六国时期后赵君主,公元334-349年在位,后赵开国君主石勒的侄儿。333年,石勒驾崩,皇位由儿子石弘继承。翌年,石虎废杀石弘,自称为居摄赵天王。至335年,其首都由襄国(今河北邢台)迁至邺(今河北临漳西南)。337年

  • 反纳比斯战争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反纳比斯战争,罗马帝国

    纳比斯征召了10000名公民加入他的军队并额外雇佣了3000名雇佣兵。纳比斯的得益于他领土内海军基地的克里特联盟军,除开已经赴斯巴达增援的1000人外又派遣了1000名特别挑选的战士。纳比斯害怕罗马人的接近会鼓动他的属民造反,决定将八十名有影响的公民执行死刑以恐吓他们。当弗拉米尼努斯离开基地突然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