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日韩合并条约是什么时候失效的?对历史有着怎样的影响(乙巳条约)

日韩合并条约是什么时候失效的?对历史有着怎样的影响(乙巳条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602 更新时间:2023/12/10 21:35:27

后续

《日韩合并条约》其实是秘密签订的,签订后这一条约在韩国并未公开,因此绝大部分韩国人还不知道亡国的消息。1910年8月25日,警务总监明石元二郎召见各社会团体负责人,命令他们在一星期内解散本团体,并宣布以后不准再组织任的结社或集会。一进会也不例外,遭到了解散。8月29日,纯宗皇帝坧颁布了让与诏书,宣布退位。这一天,汉城的日本军、警、宪继22日后再度全员出动,在城门和要冲处戒严,韩国统监府公布了《日韩合并条约》全。与《日韩合并条约》同时公布的还有明治天皇的《合并诏书》、纯宗皇帝的《让与诏书》和寺内正毅的《谕告》,又在当天发布了一系列法令,其中第一项就是“韩国国号自今日改称朝鲜”,自此韩国在日本的命令下又恢复了“朝鲜”的称呼。日本天皇的诏书中还宣布册封纯宗为昌德宫李,高宗为德寿宫李太王,皇太子李垠为李王世子,均列入日本皇族。

1910年9月2日,日本又中、美、法、俄、英等11个与前大韩帝国有外交关系的国家发表《宣言》,又对瑞士、西班牙等13个与前韩国无外交关系但与日本建交的国家发表《通告》,宣布《日韩合并条约》内容,并允诺保护外国侨民、保持他们原有的在韩特权等。1910年10月1日,日本正式建立朝鲜总督府,开始了对朝鲜半岛的殖民统治。又发布了总督府官制,寺内正毅为日本帝国第一任朝鲜总督,总督府中的各要职都由日本人担任,像李完用等朝鲜亲日派只能担任中枢院顾问这样的虚职。各道长官分别由7名日本人及6名朝鲜人担任,参与官均为朝鲜人。10月7日,日本又发布了朝鲜贵族令,封李完用、宋秉畯等前大韩帝国皇族及大臣76人为日本华族,授以爵位,还赐予了恩赐金(部分人士拒绝接受爵位及恩赐金)。日本在朝鲜的殖民统治完全确立了。

1945年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投降,朝鲜半岛也获得解放,推翻了日本的殖民统治。1965年,随着《日韩基本条约》的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失效。

影响

《日韩合并条约》的签订是朝鲜半岛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标志着大韩帝国的灭亡,并开了日本对朝鲜半岛长达36年的殖民统治。对日本而言,这个条约意味着日本得到了继台湾之后的第二个殖民地,是明治维新以后对外扩张的重要成果。日本透过对朝鲜残酷的剥削和奴役使自己国力大增,并为以后进一步侵略提供了可能。寺内正毅在庆祝《日韩合并条约》缔结的晚宴上感慨道:“小早川(小早川隆景)、加藤(加藤清正)、小西(小西行长)若在世,如何见今宵之月乎?”而英国驻日代理公使朗博尔德(Horace

George Montagu Rumbold)则在日记中对《日韩合并条约》评论道:“日本现已成为大陆国家(Continental

Power),而我不知道她是否符合其角色。日本像德国一样,践行现实政治(real-politik)路线,并拥有强大的陆海军。”

对朝鲜而言,《日韩合并条约》则意味着开始进入36年的殖民地社会,全体朝鲜人都沦为了亡国奴,因此这一条约的签订被称为“庚戌国耻”。他们饱受日本的政治压迫、经济剥削和精神摧残,甚至为日本不断同化,被迫为日本人在战场上卖命,为日本的对外侵略扩张效力(抗日战争期间不少朝鲜人被征入侵华日军)。但大部分朝鲜人都坚决反对日本的殖民统治,为了祖国的解放而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同时从客观上来说,《日韩合并条约》签订后,日本引入了大量新式技术和体制,同时也废除了朝鲜的身份制度、建立了朝鲜的教育体系、完善了朝鲜的城乡建设,在一定程度促进了朝鲜的近代化。

对国际局势而言,受《日韩合并条约》影响最大的第三国就是中国。当时中国清朝政府听说《日韩合并条约》的消息后,十分震惊,海军大臣载洵在向清廷报告这一条约时惊呼:“现查日人将有大不利于我之举动,危急存亡,间不容发。我国庶政若再不加改革,亟为预备,窃恐覆辙之,祸在眉睫,不胜恐惧迫切之至。”而梁启超等人也开始关注朝鲜,不断撰文反思朝鲜亡国问题,并以此作为中国之鉴。事实上在《日韩合并条约》签订前夕日本就已经开始借“间岛问题”准备占领中国东北部分地区,不过没有成功,但其野心已昭然若揭。朝鲜被吞并使中国东北直接暴露在日本面前,为后来日本按照“大陆政策”进军满蒙并侵略中国创造了条件。

更多文章

  • 绍熙内禅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绍熙内禅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朝,宋光宗,赵扩,绍熙内禅

    绍熙内禅,也称宋光宗内禅,是指宋光宗赵惇在绍熙五年(1194)被迫禅位给儿子赵扩的一起历史事件。背景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宋高宗死于德寿宫中,宋孝宗表示要服丧三年,为了服丧,让太子赵惇参预政事。淳熙十六年二月初二(1189年2月18日)又禅让于太子,太子即位后,是为宋光宗。孝宗被尊为寿皇圣帝

  • 什么是“绍熙内禅”?宋光宗究竟为什么要禅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光宗,宋朝,绍熙内禅

    绍熙内禅,也称宋光宗内禅,是指宋光宗赵惇在绍熙五年(1194)被迫禅位给儿子赵扩的一起历史事件。1背景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宋高宗死於德寿宫中,宋孝宗表示要服丧三年,为了服丧,让太子赵惇参预政事。淳熙十六年二月初二(1189年2月18日)又禅让于太子,太子即位后,是为宋光宗。孝宗被尊为寿皇圣

  • 朝鲜为什么会发生壬午兵变?壬午兵变的起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壬午兵变,朝鲜

    壬午兵变是19世纪末(特别是1876年开港以后)朝鲜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1873年12月,朝鲜王妃闵妃以“国王亲政”为由发动宫廷政变,原先执政的兴宣大院君李昰应(朝鲜国王李熙的生父)被迫引退下野。此后,名义上是国王李熙(朝鲜高宗)掌权,实际上却是以骊兴闵氏为核心的闵妃集团统治朝鲜。闵妃外戚集

  • 解析日本壬午兵变经过 壬午兵变的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壬午兵变

    日本明治维新运动之后,实行脱亚入欧向西方学习,也是东亚唯一一个成为资本主义的国家,一举成为东亚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开始向亚洲大陆进行扩展,妄称要建立东亚共荣圈,其中朝鲜是其进入东亚腹地的桥头堡,在日本的侵略下,朝鲜王朝统治者成为日本在朝鲜扶持的傀儡政权。壬午兵变壬午兵变经过和其他兵变的模式一样,都

  • 东晋名士谢万的故事体现出他什么样的品行(谢万北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东晋名士谢万,谢万北征

    谢万是东晋名士,关于谢万简介,《晋书谢万传》中也有提及。通过谢万简介得知,谢万是东晋时期著名的学者。公元320年,谢万在陈郡阳夏出生。谢万年轻时,就有很高的才气,加上谢万懂得推销展示自己,所以很多人都知道谢万此人。谢万二十岁时,他被东晋朝廷选任为司徒掾,而后朝廷让谢万担任右西属一职,但是谢万谢绝了朝

  • 谢安的弟弟“大将”谢万:东晋不靠谱的名门之后(谢万北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谢安,东晋,名门,,谢万北征

    魏晋时期,陈郡谢氏能人辈出,谢尚、谢奕、谢安都是名满天下的名士,但在这些“龙兄”的背后,还有位志大才疏的“鼠弟”——谢万。尽管谢万才气、器度都不如几位哥哥,但他擅长自我吹嘘,加上有“龙兄”谢安罩着,仕途走得顺风顺水,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对于这位毛病不少的兄弟,谢安确实费了很多心思,老是为他收拾残局。

  • 昭莫多之战胜败原因分析 昭莫多之战中清军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清军,康熙,噶尔丹,昭莫多之战

    清朝清军取胜的成功之处:一是出兵迅速,攻其不备。噶尔丹自乌兰木通战败,自知不敌清军。于是,再度兴兵叛乱时,只在漠北掳民占地,不复南下。自恃有大漠这道天然屏障,清军对他也无可奈何。针对噶尔丹的自负心理,康熙帝决定亲率三路大军征伐。噶尔丹没想到清军真的会长途跋涉越过大漠来攻,更没想到康熙帝会率军亲征,思

  • 昭莫多之战过程简介 昭莫多之战的结果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昭莫多之战,清朝,平定准噶尔

    进军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二月至五月,在清平噶尔丹叛乱战争中,康熙帝亲率清军进征准噶尔汗噶尔丹,由西路军大败噶尔丹于昭莫多(今蒙古乌兰巴托南宗英德)的作战。噶尔丹自康熙二十九年于乌兰布通败遁(参见乌兰布通之战)后,仍入犯喀尔喀,屡书索土谢图汗和哲布尊丹巴,且害及使臣,又阴诱内蒙古各部叛附,扬言

  • 昭莫多之战的具体过程是什么,为什么准噶尔部会大败于清军?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清朝,康熙,昭莫多之战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清朝与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战于昭莫多,这场战役是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唯一一次亲征,并歼灭了噶尔丹的主力,史称“昭莫多之战”。准噶尔部属于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居住在今新疆西北一带。噶尔丹本与清朝有着频繁的马市,清初在平定国内叛乱的战争中对战马的需求量很高,而噶尔丹为了发展当地生产,

  • 尼尼微有着怎样的文化成就?生活方式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尼尼微,亚述帝国

    尼尼微是亚述帝国的都城和文化中心,以巨大的建筑著称。神庙和王宫规模雄伟。公元前606年被迦勒底人、波斯人和米底联军攻陷时,化为废墟。考古学家曾掘获其巨大的王宫废墟和亚述巴尼拔王统治时(公元前668年-625年在位)的图书馆。萨尔贡王宫建在高约130米的台基上,有二百十一间大厅和三十个庭院,饰以异兽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