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平灭数国的盖世雄豪拓跋珪:北魏因为他而崛起(拓跋珪复国)

平灭数国的盖世雄豪拓跋珪:北魏因为他而崛起(拓跋珪复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623 更新时间:2024/1/8 14:53:08

拓跋珪在攻灭刘卫辰部的战争中,共获良马三十多万匹,牛羊四百多万头,奠定了国家繁盛的物质基础,周围各部落纷纷降服。

天下大乱时大败燕国的出世英雄苻坚攻伐东晋失败后,北中国狼烟四起,从前的部族蜂拥叛乱,大家打得不亦乐乎。慕容垂乘苻坚败兵之际收复了前燕的失地,自己称帝,恢复了燕朝(史称后燕)。慕容垂立国后,先拿自己的亲戚开刀,灭掉同是慕容氏的西燕。西燕国主慕容永在都城即将被围之际,一面向晋朝求援,一面向当时还是后燕附庸国的北魏乞求救助。拓跋珪也知道之唇亡齿寒的道理,犹豫之下还是派兵去救援西燕。军队走到秀容,慕容永的西燕已经灭亡。早些时候,拓跋珪为了巴结慕容垂,曾派弟弟拓跋觚向后燕进贡,慕容氏的年轻后生们知道北魏多良马,就扣下拓跋觚当人质。拓跋珪做事也很刚狠,坚决不向燕国献马,两国的关系也就陷入断绝的地步。

既然撕破脸皮,一不做二不休,拓跋珪不时派兵袭扰燕国边境,侵逼那些降附后燕的部落。这些事情攒在一处,最后气得老英雄慕容垂派太子慕容宝、辽西王慕容农、赵王慕容麟率八万精兵自五原发兵伐魏。此时的后燕连战连胜,锐气无比,且人强马壮,铠坚矛利,拓跋珪初闻燕军伐魏也吓得不轻。幸运的是,燕军统领、太子慕容宝完完全全是个绣花枕头。此人“少而轻果,无志操,喜人佞己”,他的继母段氏就曾对慕容垂讲过:“慕容宝资质虽雍容华贵,但柔而无断,太平时期能为仁明之主,乱世战时可不是济世救国的雄才。如要托之以国家大业,他不一定能承负得起啊。而且,赵王慕容麟奸诈任性,总有看不起太子的意思,恐怕以后要弄出事端。”(可怜段后一派忠言,慕容宝登基后马上派慕容麟逼迫这位母后自杀。段氏临死怒骂:“你们兄弟连母后都逼死,怎能保全国家。我不是惜死,只是想我们燕国临灭亡也不久啊。”)

可能慕容垂临老变得昏庸,没能听得进贤后和大臣之言,仍派慕容宝率兵灭魏,也想让这位太子兵胜立威,日后更顺理成章地承继帝位。其间,燕国大臣高湖也谏劝:“魏国与燕国世为婚姻通好。为了索要马匹我们不让拓跋珪的弟弟回国,本来就理亏在我。加之拓跋珪沉勇有谋,从小就历经艰难,志气果锐,现在他手下兵精马壮,不是容易战胜的对手。我们的太子年纪太轻,现在让他专任一方统帅,他肯定会轻视小看魏军,万一得不了胜,可能会严重损毁太子的威望!”

北魏大将张兖听说燕军来攻,就上言魏王拓跋珪:“燕军新近破翟钊于滑台,灭慕容永于长子,现倾国而来,肯定有轻我之心。我们应该假装害怕,退兵回避,让对方产生骄傲轻敌之心,才有机会战胜燕国。”拓跋珪依计,把部落国人全部向西迁移,渡黄河千余里,以避燕军兵锋。燕军一路皆捷,在五原收降魏国别部三万余家,停车造船,准备渡河一举攻灭魏国。

八月,拓跋珪治兵于黄河南岸。九月,进军于岸边。燕国太子慕容宝整军准备渡河决战,忽然暴风大起,数十艘军船漂往南岸。魏国俘获燕军甲士三百多,全部释放,让他们归回燕军阵垒。慕容宝出发时,慕容垂已经得了重病。到五原后,拓跋珪派人在路上截守,把燕国所有往来的使者尽皆抓获,又押着这些人隔河对慕容宝大喊:“你爸爸已经死了,还不早点回去争位!”慕容宝等人非常忧恐,兵士也心中骇动。魏、燕两军相持几十天,赵王慕容麟手下将领慕容嵩认定老皇帝已死,暗中作乱,想杀了慕容宝奉戴慕容麟为皇帝,自己抢个新皇功臣当当。事情败露,慕容嵩等被杀,慕容宝、慕容麟兄弟两人暗中也互相猜疑。十月,燕军烧船夜遁。当时黄河尚未结冰,慕容宝认为魏军没有船不能追击,就不设断后的军队,慢慢后撤。十一月,寒流忽至,一夜暴风,黄河结冰。拓跋珪亲自引兵从冰上过河,不带辎重,只选精兵二万骑急追燕军。

燕军行至一个叫参合陂的地方,忽遇大风,黑气如堤,自后而前,飘忽于军营之上。随军一个叫支昙猛的和尚劝慕容宝:“风气暴迅,可能魏军要追上我军,应该派兵防御。”慕容宝认为已经离魏军很远,笑笑没有答应。支昙猛坚持要派兵御卫。慕容麟一旁大怒:“以殿下神勇,兵士强盛,足以横行沙漠,魏军怎么敢追击我们!再妄言惑众,定斩不饶!”和尚激动得直哭,谏道:“苻坚以百万之众,败于淮南,还不是因为恃众轻敌啊。”司徒慕容德劝慕容宝派兵护卫,不得已,慕容宝派三万军士殿后。派出的巡逻兵也大不以为然,骑行十多里地,就各自跳下马鞍躺在草地上睡起大觉来。

魏军昼夜兼行,四天后于夜幕中到达参合陂西面。当时燕军在参合陂东面的蟠羊山水边扎营。拓跋珪连夜分派诸将,马束口、兵衔枚偷偷逼临燕军。日出时,燕军起营将要东还,回头猛一望瞧见山上鬼神一般静静站立的魏军,顿时大惊扰乱。拓跋珪纵兵击之,自上而下冲杀,燕兵赴水淹死、被人马践踏而死就有万余人。北魏略阳公拓跋遵率军上前,堵住刚刚游过河的燕军,四五万燕军一时懵住,都放下兵仗束手就擒,迸散逃走的不过几千人。太子慕容宝、赵王慕容麟等人因所骑的马好仅以身免,单骑逃出,燕国陈留王慕容绍等数千将吏不是被杀就是被俘。魏王拓跋珪挑选了有才的燕臣后,想对被俘的四五万魏军派发衣粮遣还。中部大人王建劝道:“燕国强大,现倾国而来攻打我们,我们侥幸大胜,不如都把这些人活埋掉,燕国就空虚易取了。” 拓跋珪听此言有理,就把近五万魏兵全部活埋。这个数字为中国历史上活埋敌军的第四名。第一是秦将白起在长平“坑赵卒四十万”,第二是楚霸王项羽坑投降秦军二十万。第三是唐朝名将薛仁贵活埋铁勒军十三万。唐太宗时,铁勒九姓在天山反叛,薛仁贵领军来战,对方派数十个勇士挑战,薛仁贵临阵拔箭射杀三人,吓得十几万敌军齐齐下马投降,旋即被坑杀。当时军中传唱:“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说来也怪,古人一直认为“杀降不祥”,白起最后被秦王迫逼自刎,项羽自杀于垓下,道武帝拓跋珪被儿子杀死,惟独薛仁贵于七十之年善终。

逃窜回国的太子慕容宝深以参合陂兵败为耻,劝慕容垂让他再次统兵击魏。慕容德也劝慕容垂:“魏国击败太子,陛下您应该亲自挂帅伐魏,以免后患。”慕容垂于是召集各处精兵,准备转年大举击魏。三月,慕容垂以古稀之年,皇帝之尊,不得不亲自帅兵攻打魏国。姜是老的辣,慕容垂引兵密发,越过青岭,经天门,凿山通道,出其不意,直奔云中。驻守龙城的魏国拓跋虔认为燕军新败,不值畏惧,不料燕军未打过败战的隆城兵勇锐争先,直攻平城,拓跋虔一战败死,部下皆降。这下轮到魏王拓跋珪肝胆俱裂,吓得他想从都城逃跑,可当时属下诸部落听说拓跋虔败死的消息,都怀有贰心,拓跋珪又急又怕,不知能往哪个地方逃窜。也是天不亡魏。燕军经过参合陂,见到积骨如山,残尸遍野,被活埋杀掉的燕军父子兄弟见此惨状,放声大哭,声震山谷。慕容垂悲从中来,惭愤吐血,在距平城三十里的地方旧疾复发。十天后,死于军中,拓跋珪想引军蹑追,但他又怕慕容垂假死,慑于老英雄威名,这位魏王退至阴山等候消息。“死诸葛”能走“活仲达”,看来老而又死的慕容垂也能吓得年轻英武的拓跋珪不敢动弹。

平灭数国、气势如虹的盖世雄豪

慕容宝听说老爹驾崩,慌忙退军,至中山即位。这位草包登上皇帝之位,燕国国势不判而知。同年(396)七月,魏王拓跋珪称帝,改元。八月,他亲率四十万大军伐燕。魏军南出马邑,络绎两千余里,鼓行前进,民屋皆震。转年二月败燕国冀州刺史慕容凤,进至信都。这一来,吓得幕容宝把家里的珍宝全部拿出来招募兵士抵御。397年二月下旬,拓跋珪扎营于巨鹿,晚间被慕容宝的军队偷营成功,大火烧及行宫,这位魏帝来不及穿衣戴帽,光着脚丫子击鼓招兵。天亮后,魏国将士缓过神来,列队成行,以骑兵冲击慕容宝军队,燕军大败,万余人被斩首,又有十二三万将士逃入山中忽遇大风,冻饿而死。慕容宝一路败将下来,中间子侄兄弟相互攻杀,这位燕朝皇帝四处流浪,皇皇如丧家之犬,于398年被自己的舅舅兰汗诱杀于龙城。至此,后燕在北中国已不是北魏的对手。不久,它又分裂为辽东的北燕和山东的南燕两个小国,慕容氏至此一蹶不振。

399年,魏军又大破高车三十多部落,俘获七万军士,得马匹十多万,牛羊一百四十多万。卫王拓跋仪统三万多骑横行沙漠千余里,又破高车逃迸七个部落,俘二万多人、五万多匹马、牛羊二十多万。在以后的八九年中,北魏四处兴兵,征伐不已,成为北方强国。

标签: 拓跋珪北魏灭国拓跋珪复国

更多文章

  •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简介 遇刺身亡,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复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南北朝皇帝,北魏皇帝,道武帝,拓跋珪复国

    北魏道武帝(371年—409年),又名涉珪、什翼圭、翼圭、开,北魏开国皇帝,鲜卑族人。他是代王拓跋什翼犍的孙子,献明帝拓跋寔的儿子,太武帝拓跋焘的爷爷。376年,拓跋珪被其母亲贺兰氏携走出逃。385年,15岁的拓跋珪趁乱重兴代国,在盛乐即位为王。又在次年即386年改国号“魏”,是为北魏,改元“登国”

  • 立花四天王之一:十时连贞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十时连贞,日本,立花四天王

    十时连贞(弘治3年(1556年)-1644年),日本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的武将。通称摄津守,孙右卫门、晚年号雪斋。十时惟次次子。立花家老,为立花四天王之一。十时氏为九州丰后国之中的国人众,仕于其中势力较大的户次氏,并且依附统领丰后的大友家。 连贞之父惟次(通称十时摄津)所属的十时氏跟随主君户次鉴连

  • 安东家忠——立花四天王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安东家忠,日本,立花四天王

    安东家忠(あんどう いえただ、(1515年)? -庆长4年?(1599年)?)通称纪伊介,一名宗忠。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的武将。立花家老,立花四天王之一。安东家忠,安东连末之子,弟为安东家贞(安东和泉守),安东家久(安东周防守),子为安东连实(安东善内兵卫)、安东连忠(安东常陆介、纪伊守雪贡),孙

  • 立花四天王是哪四个人?立花四天王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安东家忠,日本,立花四天王

    高野大膳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的武将。立花家老,立花四天王之一。高野氏是位于九州丰后藤北郡的一处国人众,和户次、安东、十时等当地的国人众互相支持,并自战国时代仕于丰后望族户次家并依附统领丰后的大友家。高野大膳于户次军纪中比较明显的记载是在永禄11年大友军攻打立花山城之时,原先立花城主的立花鉴载在居城

  • 古埃及国王为什么要将坟墓修成金字塔形状?是因为宗教信仰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古埃及,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坟墓,因其形似汉字的“金”字,中国人称之为“金字塔”。金字塔的建造始于第3王朝第一个国王乔赛尔。当时,他让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伊蒙霍特普为他设计一个坟墓,伊蒙霍特普最初设计建造了一个巨大的石造马斯塔巴,地点在萨卡拉。但乔赛尔和伊蒙霍特普自己都不满意,觉得不够庄严雄伟。于是伊蒙霍特普

  • 古埃及的具体位置在哪里?古埃及人有怎样的外貌特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古埃及,文明古国

    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今中东地区),起初在尼罗河流域,直到国力强盛时候,才达到当今的埃及领土。它北临地中海,东濒红海,南邻努比亚(今埃塞俄比亚和苏丹),西接利比亚。从地理上看,埃及的东西两面均为沙漠,南边有几个大险滩,同外界交往甚难,只有通过东北端的西奈半岛与西亚来往较为方便。所以,古代埃及具有较大

  • 古埃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形成于6000年前左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古埃及,文明古国

    古埃及(阿拉伯文:مصر القديمة‎),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中下游地区。古埃及文明形成于6000年前(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前王朝开始于5100年前(前3100年)左右时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终止于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埃及托勒密王朝。古埃及文明形成于前3150

  • 揭秘:安土桃山时代的建筑风格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安土桃山时代,日本

    日本室町幕府灭亡后,由织田信长统一天下的西元1573年开始,到德川家康在江户开设幕府的西元1603年(或为丰臣氏灭亡的西元1615年)史上称为「安土、桃山时代」,为武士当权的社会、政治稳定、城市经济发达、国际往来亦频繁的时代。此时期的造形美术活动相当活跃,特色是豪华气派,装饰上喜以金银色为主调,在构

  • 安土桃山时代的文化解析:“安土桃山文化”的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安土桃山时代,日本

    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统治时期的文化通称为“安土桃山文化”,在文化史上这个时代被叫作“安土桃山时代”(公元1573年—公元1603年)。安土在今滋贺县,公元1576年织田倍长在此建城。桃山在今京都南郊伏见区,16世纪后半期丰臣秀吉在此掌握政权约20年,因这里多桃树,故有桃山之称。这个时代的文化特点是佛教

  • 安土桃山时代什么时候建立的?安土桃山时代的发展史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安土桃山时代,日本

    安土桃山时代又称织丰时代,是1573年(或1568年)至1603年之间,织田信长与丰臣秀吉称霸日本的时代。始于织田信长驱逐最后一个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昭,终于德川家康建立江户幕府。以织田信长的本城安土城和丰臣秀吉的本城桃山城(又称"伏见城")为名。时代特征是由战国时代的分裂走向丰臣、德川时代的统一,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