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埃及文化的来世是什么?建造金字塔的目的是什么?

古埃及文化的来世是什么?建造金字塔的目的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755 更新时间:2023/12/30 17:25:12

古埃及是一个特别注重来世的国家,他们把来世看得比现世重要。说到底,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古埃及遗物,及博物馆中古埃及的藏品,大都同他们的来世崇拜有关。首先,古埃及人把来世复活的理想寄托在来世神奥西里斯身上。关于奥西里斯有一个凄美的传说:他本来是埃及大地上的一位国,贤明而又睿智,颇受民众拥戴,名声远播。但他的弟弟塞特对他的盛名颇为嫉妒,一直想取而代之。后来,塞特设计把奥西里斯活活密封于棺材中,扔到尼罗河里。奥西里斯的妻子伊西斯悲痛欲绝,历尽千辛万苦,遍寻丈夫体,最后在叙利亚找到,秘密藏匿于三角洲丛林之中。但在伊西斯外出时,塞特又发现了尸体,命人将其斫为数段,扔到尼罗河中。

伊西斯归来见状,悲痛万分,收拢了奥西里斯的碎尸后便放声大哭。她的哭声传达到天庭,感动了太阳神,于是太阳神派阿努比斯等神祇前来相助。他们把奥西里斯的残肢断体合在一起,并用麻布包起来,成古埃及历史上第一个木乃伊。然后,会法术的伊西斯煽动自己的翅膀念出咒语:这是我的哥哥,来吧,让我们托起他的头,来吧,让我们接上他的骨,来吧,让我们复原他的肢,来吧,让我们消除他的痛,我们竭尽所能,让他不再烦恼。让他的灵重新滋润!让沟渠因你而重新灌满,让河流因你而重新命名!

奥西里斯,醒来吧!给奥西里斯注入生命的气流。奥西里斯复活了,成了冥界的国王和审判神。在古埃及人的描绘中,奥西里斯端坐在国王的宝座上,审判死者的灵魂,在他面前摆放着天平秤,秤的一端放着真理女神的羽,一端放着死者的心脏,通过称量来决定一个人死后的去处。奥西里斯死而复活,为埃及人提供了样板,只要人们都遵奉奥西里斯,跟随他走过的道路,就一定能够达成来世的复活。古埃及人关于来世复活的理念,也体现在他们独特的人格构成上。在古埃及人的认识中,活着的人是由两种成分构成的。一是人的肉体,一是叫做“卡”的东西,我们把它翻译成“灵”。人一出生,“卡”就存在,而且人死后仍然继续存在。

平时,“卡”存在于人体之中,靠身体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来供养。人死后,只要尸体存在,也还需要对其供养,生者要在坟墓中提供它所需要的东西。人死后,除了尸体之外,还会产生一种“巴”,我们翻译为“魂”。它长着人手人脸,却是鸟的形状,一直盘旋在木乃伊的上方。他同“卡”一样,也需要营养品。所以,死者是由“巴”和尸体所构成的。人死后,可以化身为“巴”,继续存活。但是,古埃及人并不满足于在来世继续存活,而是更加执著于复活。在他们眼里,无论是灵还是魂,都不能离开食物、饮料等营养品,都不能脱离肉体,因而,只要生者一直不间断地为死者供奉物品,只要妥善保存尸体,那么,一旦“卡”或“巴”重新进入人体,人便能真正复活。为了日后复活,最重要的是要将尸体保存完整,以便游荡的灵魂重新同肉体结合。

为此,古埃及人生前把大量的精力花费在如使尸体保存完整上。首先第一步是要建造坚固的陵墓。大规模建造高大的金字塔就是出于这样的目的。金字塔的出现有一个发展过程最初王陵的样式是马斯塔巴式,即形同凳子的立方梯形。但是,法老们觉得这样的坟墓也不保险,要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加高,最后便形成了埃及特有的金字塔形状。同马斯塔巴式样相比,金字塔更加巍峨高大,墓室结构更加复杂。为了建造它,法老们不惜耗费大量财富,动用几十万民工,花十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由于历代不断修建金字塔,因而在埃及形成著名的金字塔群,成为人类历史上的建筑奇迹。宏伟的金字塔虽然很雄伟坚固,但也更加显眼,很容易吸引盗墓者,这与法老长久保存自己尸体的初衷相去甚远。于是,金字塔的建造在延丽。

在制作木乃伊的过程中,还有一个插曲也是很有趣的。当制作木乃伊的师傅把死者的尸体切割完成后,其他的助手便用石头投掷师傅,并把他赶出木乃伊室。这一仪式说明,制作干尸是保存尸体必不可少的步骤,但是切割尸体本身又是对尸体完整这一观念的冒犯,所以要举行这一仪式来化解这一矛盾。另外一个反映古埃及注重来世的证据便是亡灵书》。在古埃及的传说中,木乃伊和亡灵进入冥界后,要面对各式各样的恶魔,后者会阻挠亡灵通“奥西里斯王国”。人们只能通过颂念骚特(是自我创造之神,传说为亡灵撰写的祭都出自他的手笔)咒语来保护自己。很久以前古埃及相信太阳神之所以能长生不老,就是因为骚特赐予他一个众人都不知道的名字。每天早上太阳神都会受到一个叫“阿柏”的恶魔胁迫才升上山梁的,而恶魔则待在太阳升起的地方,随时都可能将太阳神吞下。太阳神凭借自己的力量无法将恶魔赶走,但骚特赐予他一套咒语,一经颂念,便会麻痹恶魔的四肢。尽管神灵仁慈地对待众生但也无法将亡灵从恶魔手中解脱出来,所以亡灵们便祈求骚特来帮助他们,得他的咒语的保护。受到骚特咒语的发,古埃及祭司们编写了大量的祭文。

这些祭文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广泛运用,一直到公元1世纪的时候还很流行。所有这些经文汇集在第一编人类文明初登舞亡灵书》,或者称《死者之书》,大体是指古代抄录一起便形成了《亡灵书》员所作的所有经文,包括咒语、赞美诗、冗长的解释、各类礼仪真言、神名等,一般被镂刻或者书写在金字塔或者坟墓的壁上,有的则印在棺椁或镂刻于清美的石棺之上。从某种意义上说,《亡灵书》这一标题并不确切,甚至是误导,因为它最初并没有汇集成为一本书,也不是写于同一时代,同时它们的特征也千差万别。这个标题是19世纪埃及学者在发现了很多祭文后而赋予的名称,只是当时他们根本就不通晓这些祭文的真正含义。

这个标题也很可能来自盗墓者,他们发现木乃伊旁边放置着许多书籍,便形象地称之为“亡灵看的书”,亡灵书的名字即由此而来。在众多的古埃及亡灵书中,《阿尼的纸早》定最有名。该纸草总长78英尺,宽1.3英尺,共有10470张。《阿尼的纸草》包含了《亡灵书》绝大部分内容,每一章节均附有插图,一般是经文在上而插图在下。该纸草没有注明年代,但我们推测大致成书于公元前1450年至公元前1400年间。阿尼的身份我们无从得知,但是他具有的身份包括“王室抄录员”“一切神灵的抄录员和祭品记录者”“谷物管理者”“祭品统计员”等。《阿尼的纸草》主要有两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主要包括:写给拉和奥西里斯的赞美诗,对审判大殿的描述,同时描述真理女神玛特、奥西里斯、荷鲁斯等。

第二部分是内容众多的零零散散的咒文。阿尼以自己为例详细记载进入“奥西里斯冥界”的各种程序、咒语以及一些神话,告诉死者要说什么咒语以及要在什么时候说。死者要说出42位神的名字,并且要举例说出自己没有犯众神所关切的罪行。如果没有通过考验,心脏被吃掉,就不能复活了。当然,除了《阿尼的纸草》外,还有很多纸草,它们一起构成了埃及的《死者之书》。其中著名的有《勒ト舍尼的纸草《努的纸草》《亨尼弗的纸草》和《克拉的纸草》《哈奈弗的纸草》《安赫的纸草》等。这些纸草中的内容有许多是重复的,也有不同的片断,说明当时这些祭文有某种程式化的特点,是人们约定俗成的殡葬仪式中不可或缺的圣书。

标签: 古埃及文化埃及

更多文章

  • 世界史:古埃及文化的宗教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古埃及文化,埃及

    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著作对于古代埃及的历史与文化,作了最为充分的概述。希罗多德那部渊博的历史著作的第二卷专门叙述古代埃及。希罗多德不通晓古埃及语,因而有时不得不从很不熟悉情况的人们那里汲取报道。可是希罗多德对于金字塔古国的文化的浓厚兴趣,他那特殊的历史叙述才能和他那想批判地对待某些历史报道的试图,

  • 古埃及文化维持了多久?历史发展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古埃及文化,埃及

    古埃及文明是指在尼罗河第一瀑布至三角洲地区,时间断限为公元前5000年的塔萨文化到公元641年阿拉伯人征服埃及的历史。专家们实际探讨古埃及文化的时间范围,是公元前3100年埃及南、北王国的首次联合,到公元前30年罗马帝国屋大维攻占埃及,克利奥帕特拉七世自杀,托勒密王朝覆灭,埃及并入罗马帝国。亦即通常

  • 白马寺地位特殊 和武则天薛怀义有什么关联?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武则天,白马寺

    古都洛阳是个风景优美。文风鼎沸的地方。春夏之际来,牡丹是必须要看的。而深秋季节来最值的是看什么呢?在绵绵秋雨中。我走进了洛阳白马寺。白马寺并不是很大,占地两百多亩,但却历经沧桑。近2000年的岁月中几经重建,现在仅有山门的部分券石为汉代遗存,这是白马寺内现存最久远的文物。网络配图白马寺坐落洛阳城东1

  • 武则天为何经常光顾白马寺 只为寺中一和尚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武则天,白马寺

    古代至高的皇权是许多人追逐的目标,坐上皇位的人说其呼风唤雨有些夸张,但能掌握全国人命运确实事实,而中华千年历史中,仅仅诞生了一位女皇,其生活的时代,自然也常被人议论纷纷,她的私生活也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而她的男宠薛怀义,又是如何成为其最爱呢?网络配图薛怀义本名叫冯小宝,据说,他身材高大,相貌英俊

  • 白马寺中称雄豪:揭开武则天与和尚的浪漫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武则天,女皇,白马寺

    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汉明帝梦见有头顶放光的六丈金人,自西而来殿庭飞旋。廷臣傅毅释梦为“西方有神称为佛,就如陛下梦见的这般“。明帝喜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出使西域拜求佛经佛法。三年后,使者与印度高僧白马驮经返洛阳。明帝亲迎仪式隆重,并请贵管入住国家礼宾馆鸿泸寺。这是佛教进入中原皇家的正式发端。公元6

  • 揭秘:历史上骆宾王兵败于灵隐寺而后竟削发出家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骆宾王,灵隐寺,出家

    宋之问是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一个天高云淡的秋日,他来到杭州灵隐寺。这儿登楼可观沧海,出门即见江湖;寺内建筑典雅秀气,如诗如画。夜色阑珊,皎洁如水的月光洒在山涧溪流之上,波光粼粼,若明若暗,像一幅美丽而多彩的画图,秀色可餐,怡人舒心。伴随着略有凉意的夜风,宋之问闲庭信步,触景生情,信口吟道:“岭边树色

  • 骑士制度:一种全欧洲的机制,它起源于法国的南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骑士制度,西欧封建制度

    最早的蛮族动乱结束后,法兰克人、凯尔特人、汪达尔人纷纷建立各自的国家。条顿征服席卷了整个西北欧,他们的武士几乎全是步卒,从塔西陀(Tacitus)的文集中,可以发现当时的日耳曼部落中有很隆重的成人典礼。全族的男子聚到一起,适龄的青年由部落首领或者其父亲授予一矛一盾,正式成为战士。在当时的高卢人中间,

  • 埃及阿里王朝开国君主:穆罕默德·阿里的生平简介(穆罕默德·阿里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穆罕默德·阿里,埃及,穆罕默德·阿里王朝

    穆罕默德·阿里(MuharomadAli,1769~1849年8月)19世纪奥斯曼帝国的埃及总督,埃及阿里王朝的创建者。全名穆罕默德·阿里·本·易卜拉欣。原系阿尔巴尼亚人,1801年应征入伍后,曾两次被派往埃及抗击入侵法军,因能征善战,被擢升为阿尔巴尼亚军团主要将领之一,留驻埃及。1804年开罗人民

  • 世界史:解析穆罕默德·阿里王朝的政治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穆罕默德·阿里王朝,埃及

    1802年3月,英法等国签订亚眠和约,实现了欧洲大陆的休战。次年3月,在法国和其他一些强国不断施加压力之下,英军终于被迫撤出埃及。但是,英国仍继续支持马木路克中的亲英势力在埃及一些地区实行武装割据,以便为日后再次干涉埃及作好准备。奥斯曼帝国政府一直把妄图卷土重来的马木路克视为眼中钉,竭力限制、打击其

  • 十九世纪埃及穆罕默德·阿里王朝的一位将军:易卜拉欣帕夏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易卜拉欣帕夏,穆罕默德·阿里统治时期,穆罕默德·阿里王朝

    易卜拉欣帕夏(英语:Ibrahim Pasha)是十九世纪埃及穆罕默德·阿里王朝的一位将军,他是穆罕默德·阿里的儿子,在1848年7月至11月作为摄政王领导国家。易卜拉欣出生于奥斯曼帝国鲁米利亚的德拉玛(Drama),位于当今的希腊马其顿地区,母亲是一位希腊基督徒,父母已离婚。 母亲下嫁穆罕默德·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