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武灵王被困沙丘三个月,为何竟无一人去救?

赵武灵王被困沙丘三个月,为何竟无一人去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590 更新时间:2024/1/10 21:44:29

赵武王通过胡服骑射等一系列变革,便弱小的赵国,不管是经济还是军事上,都能比肩当时强大的秦国,因此深得国人敬重。然而,后来他被围困在沙丘3个月,竟然没一个人去救他,这是怎么回事呢?

赵武灵王先后有两位王后。一位是是韩王后,给他生下赵章,但不久病逝了;另一位就是王后孟姚,给他生下赵何后,也病逝了。

本来,赵武灵王按“有嫡立嫡”的传承制,早早就把赵章立为太子,并着意培养他的才干。

赵章也很优秀,是个文武全才,且战功显赫。不论在军中还是在朝堂上,都很有威望,将来接赵国的班,显然是很合适的。

结果孟姚在临死前,仗着赵武灵王对她的宠爱,要他答应改立赵何为太子。自然,面对即将离世的孟姚,心碎的赵武灵王,一口应承了下来。

于是,尽管朝臣百般阻挠,可怜的赵章还是在没有任何过错的情况下,被赵武灵王废掉了太子之位,并改立赵何为太子。

公元前299年,41岁的赵武灵王突然宣布退位,让赵何继位称君。赵武灵王这么做,自然不合“父死子继”的制度,因此再次遭到群臣阻挠。

赵武灵王却有他的打算,他认为让赵何继位,可以主内,而他就可以放开手脚,一心称霸中原。另外,赵国前几任国君继位,都发生了内乱。他想到他长年征战在外,万一死在了战场上,那么势必会由于新君继位,王权不固,引发内乱。如果能提前谋定,岂不更好?

于是,赵何便提前继位称君。而赵武灵王为了让他能早担大任,还特意命忠心耿耿的肥义做赵何的辅臣。

赵何很聪明,再加上有肥义在旁边指导,很快就显露出治国的才干,这让赵武灵王非常高兴。

可是,赵武灵王看到被废太子的赵章,成天萎靡不振,还要向赵何行君臣之礼时,心里就难受了。

毕竟赵章也是个优秀的好儿子,他被废后,从没有怨言,还是和以前一样孝顺赵武灵王。另外赵章的生母韩夫人温柔贤慧,也和赵武灵王有很深的感情。

赵武灵王不希望看到平日里平起平坐的兄弟俩,因为弟弟成了国君,哥哥就要跪在地上向弟弟行礼。

出于亏欠的心理,赵武灵王对赵章非常关心,衣食住行,都命人按他的规格,为赵章也备一份。同时,还让赵章担任统率中军的重任,随自己四处征战。

赵章很有武略勇谋,所以屡立奇功,国人对他称颂不已。

在把威胁赵国的中山国、林胡和楼烦消灭后,赵武灵王雄心勃勃,准备称霸中原。可是,他尴尬地发现,做了几年国君的赵何,群臣已经唯他的命令是从。也就是说,赵武灵王此时无权无势,假设称霸中原成功,他也没有办法做上霸主之位。

为了实现伟大的理想,赵武灵王决计夺回权力和名位。

于是,赵武灵王提出要把赵国一分为二,这样赵章和赵何都能为王。

赵武灵王的决定,再次遭到以肥义为首的大臣们的反对。他们认为,赵武灵王这样做,无疑是把赵国分成两个小国,无形中削弱了赵国的势力。不仅会遭致别的国家的攻打,赵国也会因二王同在,发生内乱。

赵武灵王见一计不成,于是找到赵章,把想立他为王,却遭到赵何拒绝的事情,添油加醋地告诉他,希望他能和赵何争斗。这样,自己就可以乘机夺回权力和王位了。

果然,赵章听后好生怨恨,一心想要诛杀赵何。

赵武灵王故意安慰他,并和他定下了一条毒计。

次日,赵武灵王通知赵何,说要他和赵章与他一同到沙丘选陵寝。

待到了沙丘后,赵武灵王便和赵章居一行宫,而赵何则单独居一行宫。

随后,田不礼便拿着赵武灵王的符节去请赵何。

肥义认为有危险,于是替赵何前往。并在临走时,向赵何一再叮嘱,要他加强防卫。同时他还告诉赵何,已经通知公子成和大将李兑率军驻扎在沙丘附近,万一遇到危险,一定要让他们来勤王。

结果,肥义的这番叮嘱,竟成了遗言。原来赵章和田不礼见用赵武灵王的符节都不能使赵何落入圈套,于是一不做二不休,杀了肥义。

接着,又派使者去请赵何。他要是再不来的话,就直接冲到他的行宫中去杀了他。

赵何见肥义果然没有回来,知道事情不妙,立刻通知了公子成和李兑,然后率军冲进赵武灵王的行宫,以“谋反”的罪名,诛杀了赵章和田不礼。

但是,赵武灵王的特殊身份,让公子成等人不敢下手。于是,在公子成的授意下,赵军包围了赵武灵王的行宫。赵武灵王数次想要杀出重围,大家都合力把他逼回了行宫。

可怜赵武灵王被困在行宫中,既没有吃也没有喝,在他挣扎了3个月后,竟活活饿死。

赵何听说赵武灵王去世后,第一时间冲进行宫,抱着赵武灵王的尸身,放声大哭,随后予以厚葬。

那么,在3个月之久的这么长时间里,为何没有人救赵武灵王呢?

我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宗室贵族不愿意救。

胡服骑射的改革,一开始就遭到了公子成等王亲贵族们的极力反对。但赵武灵王锐意改革,虽说做通了公子成等人的思想工作,但他在位的时间,却并不重用公子成等人。

同时为了训练一支强悍的骑兵队伍,赵武灵王还打破了“华夏贵,狄戎卑”的传统观念,大量起用了身份卑贱的狄戎人。为了激励他们立功,赵武灵王还设立了军功制,而这也成了赵国军民求富贵的主要途径。

另外,他还为了保证税源和劳动力,对赵国进行人口普查。把宗氏贵族们隐藏不报的人口悉数登记,并对宗氏贵族们进行打压,使得他们原本享有的权力,一再被削弱。

因此,在赵武灵王被困沙丘后,宗氏贵族们才不愿意冒险来救他。

二、朝中大臣不愿意救。

从赵武灵王改立太子到壮年禅让,再到打算一国立二王……总之,朝臣们一直在反对,没有人赞成赵武灵王这么干。

当赵武灵王被围后,大家一方面觉得他这是自作自受,另一方面也觉得去救他风险太大。毕竟此时的国君是赵何,谁敢冒风险去救他呢?

既然大家都不愿意去就,赵武灵王就只能被活活饿死了。

标签: 赵武灵王春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驸马冤死,公主不伤心还连夜召见4位男宠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古代,唐朝,野史秘闻

    古代女子地位卑微,她们一生都依附于男子,甚至在有些朝代,她们几乎沦为了生育工具,不过凡事总有例外,在唐朝,女性就异常活跃,比如说一代女皇武则天,还有一心想当女皇的韦后、安乐公主等,今天要说的她也十分有名,她是太平公主。驸马被母亲冤死后,公主痛失夫君,就此与母亲生了嫌隙,此后生活极为放肆,甚至有一次公

  • 楚汉争霸时期项羽的战败原因是什么?与哪三个人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项羽,秦朝,风云人物

    在秦末时期,我国出现了一个被称为千古无二的战神,他就是项羽。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彭城之战后,刘邦惨败之下心灰意冷,张良则向刘邦提出了一个利用矛盾、联兵破楚的计策,“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郄;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

  • 历史上曹操是否大度?他对陈琳与杨修的态度有何鲜明对比?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操,陈琳,文史百科

    对于曹操的评价,各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有很多比较偏激,比如认为曹操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奸臣,不可饶恕,也有认为曹操就是当时的英雄,雄才大略无人能及。这样的看法都不准确,都只是曹操多面中的一个方面。曹操曾经原谅了杀死自己首席护卫和最满意的儿子的张绣,那么真实历史上的曹操,当真是一个非常大度的人吗?下

  • 武艺高强的李存孝为何最后以“叛将”的身份埋葬?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史风云

    熟悉古代名将的读者,对这样一句话应该不陌生,“王不过项,力不过霸,将不过李,拳不过金”。这句话一直流传至今,常常出现在演义小说中,话里面的四个人分别是:项羽、李元霸、李存孝、金台。今天笔者给大家介绍“将不过李”的李存孝的故事。李存孝,唐末名臣李克用众多义子中的一个,由于排行十三,因此称为“十三太保”

  • 左宗棠是晚清的重臣,他最后是怎么死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左宗棠,历史解密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左宗棠曾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二十岁乡试中举,虽此后在会试中屡试不第,但留意农事,遍读群书

  • 袁天罡是谁?他见了幼年的武则天脸色吓得煞白?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袁天罡,唐朝,野史秘闻

    袁天罡在唐朝有两把刷子,所以四处给别人算卦,然后来赚取一点饭钱,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是袁天罡喜欢云游四海,所以经常给别人算卦并且不收钱。收不收钱无所谓了,问题的关键在于某一日袁天罡突然走到了武则天的家里面,并且这个时候武则天仅仅是在一个襁褓之中,换句话来说,武则天还是个娃娃。然后有武则天的家人便把她的哥

  • 李处耘时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风云人物

    李处耘是五代至北宋初年将领,也是北宋的开国元勋之一。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有些时候,一个人即使对国家对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可能因为一件突如其来的决定,而为世人所唾骂,甚至是遗臭万年,比如北宋开国将领李处耘,此人便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李处耘是宋太宗继室皇后李氏的父亲,曾经帮助赵匡胤平定南楚,

  • 为何说“康乾盛世”的水分很大?其实是雍正遗留下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康乾盛世,雍正,文史百科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的的英雄,也有很多的罪人,我国历史浩瀚,其中,我们能找到的罪人是数不胜数的,有不少人说乾隆太过于好大喜功,才导致清朝走向衰落。但是要是说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罪的人的话,那也太过武断了。我们一般在看清朝电视剧的时候,一般都是在康熙、乾隆和雍正的那个时代。我们把康熙和乾隆两

  • 柴荣的第一次御驾亲征,最后结果怎么样?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战史风云

    说到柴荣,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五代中皇帝众多,可是唯一被后世称为明君的就只有柴荣一人,本文就来说说我们的皇帝柴荣的第一次御驾亲征。对战双方:柴荣vs刘崇柴荣(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即后周世宗(954年-959年在位),是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在

  • 李世民当上皇帝之后为什么没有杀重臣?不杀他们百利而无一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世民,唐朝,历史解密

    李世民,又称李二;他出生在武功别馆,就是山西省的武功县。他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说到这个皇位,它原本是和皇位无缘的。但是李世民策划了玄武门之变,一夜之间飞上枝头当上了凤凰。在这一天,李世民在玄武门附近把他的哥哥李建成(太子),还有弟弟李元吉都射杀了;由于是在玄武门,所以史称“玄武门之变”。回去后,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