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别列津纳河战役什么时候发生的?其背景是什么?

别列津纳河战役什么时候发生的?其背景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541 更新时间:2024/1/3 21:45:32

别列津纳河战役是指拿破仑的军队1812年从莫斯科撤退到斯摩棱斯克后,抢渡别列津纳河时,被俄军从三路发动袭击的战役。法军大损后才渡过了别列津纳河。

背景

拿破仑从莫斯科撤退后,一路上又有许多人死于寒风当中,再加上俄军的哥萨克骑兵不断袭击,以及补给线过长等,等到拿破仑撤退到斯摩棱斯克时,其实已经岌岌可危。

俄军除了不断袭扰之外,还不断的切断法军剩的补给线,并且原先是补给基地的斯摩棱斯克,原有的补给却已由之前驻军消耗殆尽,原先拿破仑也想撤往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但就在即将开拔之时,却传来明斯克已经被夺走,在这个时候,拿破仑不得已只好率军退往别列津纳河一带,以便从鲍里索夫城渡河。

情势危殆

才开始撤退不久,就在克拉斯诺被挡住了去路,拿破仑动用达武军近卫军才与欧仁亲共同击退俄军。而内伊指挥的后卫部队也一度被俄军切断,经过一翻苦战才终于杀出重围,与主力会合,但在抢渡第聂伯河时,却又因冰裂而跌入水中溺死或冻死,原先六千人的部队仅剩八百人。

11月21日,就在法军正撤退往河边时,却传来鲍里索夫城被奇恰戈夫攻占的消息,虽然不久后被乌迪诺军夺回,但原先被俄军烧毁的桥梁,却因为对方仍占据对岸而无法进行修复。更要命的是,天气居然回暖,冰河融化,别列津纳河水泛滥,大块浮冰顺流而下,使得法军无法跋涉过河。法军残部在此面临着全军覆没的危机。

抢渡准备

拿破仑临危镇定,他故意装出一副仍然要在鲍里索夫架桥渡河的样子以迷惑俄军,暗中却委派一名在华格姆战役中成功架桥的炮兵将军去更北边的上游河段寻找架桥位置,他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地点,法军将少量的哥萨克巡逻队驱散,夺取了该渡河点。尽管寒风凛冽,冰水刺骨,法军炮兵和工兵还是克服重重的困难,在11月25日建起了两座救命之桥,一座供步兵通过,另一座让火炮和运输车辆通过。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今天11月26日 拿破仑强渡别列津纳河(别列津纳河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上的今天,历史上的今天11月26日,别列津纳河战役

    1812年11月26日 拿破仑强渡别列津纳河在202年前的今天,1812年11月26日 (农历十月廿三),拿破仑强渡别列津纳河。1812年11月26日,别列津纳河战役打响,此时法军还有4万士兵和4万非战斗人员,围追堵截的俄军有11万(其中库图佐夫亲自指挥5万军队)。拿破仑在退路被俄军切断的情况下,以

  • 美国自认为的流氓国家有哪些?都有着哪些相同点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流氓国家,美国

    流氓国家是美国对某些国家的贬称。按美国的意思,流氓国家或称为无赖政权,用来指违背其他国家的愿望。试图获得其他国家设法控制的武器、对内或对外挑起其他国家憎恶的战争、进行反人类的罪行、窝藏恐怖份子、容许其他国家缉拿的犯罪活动、或者寻求颠覆或损害其他国家的政治实体。美国政府曾经使用流氓国家一词十多年之久,

  • 迪亚特洛夫事件指的是什么 事件死亡原因猜测解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死亡事件,迪亚特洛夫事件

    Dyatlov事件是上世纪发生的超自然事件,死亡事件的原因至今都无法解释。帐篷为何从内部割开,死者衣服为何会有放射线,5米高的树枝为何会折断。太多太多难以解释的谜题了,下面小编就带你去一探究竟吧。Dyatlov事件是什么?Dyatlov事件是指1959年2月2日晚发生在乌拉尔山脉北部的9位滑雪登山者

  • 迪亚特洛夫事件——世界十大未解之谜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迪亚特洛夫事件,俄罗斯

    这件事情至今都没有科学能研究出来,据说被一起神秘力量给造成的,目前人类还不能找到原因,真相是被世人隐藏了,还是另有原因,我们也不得而知,事情是这样的。Dyatlov事件是指1959年2月2日晚发生在乌拉尔山脉北部的9位滑雪登山者离奇死亡的事件。这个团队的队长叫做Dyatlov,他们在登“死亡之山”的

  • 迪亚特洛夫事件:根据真实事件而改变的电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迪亚特洛夫事件

    我是当一部纪录片来看的,谁知道特么最后是一部恐怖片……即使阅片无数,没有做好心理准备还是出现了一大片心理阴影。话说俩人穿越回去后,摄像机里的视频片段是怎么留给后人的…这部《迪亚特洛夫事件》前半段虽然沉闷,但是后半段节奏很快。前面每一处伏笔都设置的恰到好处,很好的帮助观众理解完整的故事。比如一开始女主

  • 华清宫在哪里?唐朝华清池的历史变迁(唐华清宫)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清宫,唐华清宫

    唐华清宫,是唐代封建帝王游幸的别宫。后也称“华清池”,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背山面渭,倚骊峰山势而筑,规模宏大,建筑壮丽,楼台馆殿,遍布骊山上下。初名“汤泉宫”,后改名温泉宫。唐玄宗更华清宫,因在骊山,又叫骊山宫,亦称骊宫、绣岭宫。华清宫始建于唐初,鼎盛于唐玄宗执政以后。唐玄宗悉心经营建起如此宏大

  • 杨贵妃在华清宫温泉沐浴时为何必须戴浴帽?(唐华清宫)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杨贵妃,唐华清宫

    陕西是温泉之乡,全国发现最早的第一口温泉就在陕西境内。“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亲承恩泽时”。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描写杨贵妃垂青东华清池温泉的著名诗句。网络配图华清宫温泉水称之为“天下第一御泉”,因为曾经周秦、汉、隋、唐等历代帝王均在此修建温泉行宫。它水质纯净温和、芳流

  • 揭秘:让唐玄宗从此不早朝的华清宫究竟什么样?(唐华清宫)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玄宗,华清宫,唐华清宫

    让唐玄宗不早朝的华清宫:中国古代的皇帝制度其实是个非常残忍的制度。一个人只要当了皇帝,就只能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基本上没有退休的可能。但是,虽然死而后已是常态,鞠躬尽瘁可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一代明君唐玄宗也是如此。天宝十一载,李林甫病死,唐玄宗任命杨国忠当了宰相。这个任命是在哪里做出的?就是在华

  • 函谷关之战为什么秦攻五国而齐不选择营救?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函谷关之战为什么秦攻五国而齐不选择营救

    周慎靓王三年(公元前318年),在合纵攻秦之战中,魏、赵、韩、燕、楚五国联军在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北)进攻秦军的作战。函谷关之战秦国的东向扩张和张仪的连横策略,严重威胁到东方各国。二年,在齐、楚、燕、赵、韩等国支持下,魏王驱逐张仪,改用公孙衍为相,行“合纵”之策。次年,在公孙衍的推动下,魏、赵、韩、燕

  • 解析函谷关之战春秋五霸之一的齐国为何不参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函谷关之战

    战国函谷关之战是公元前三百一十八年的时候,赵、楚、魏、韩、燕等五国联合起来攻打秦国的一场战斗。函谷关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所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场所。若当时战国函谷关之战联合的诸国万众一心攻破函谷关,那么历史将会被改写。函谷关因为当时秦国在日益的强大之后便开始向东扩张,并且还有张仪的连横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