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芝事件为何会发生?影响如何?

东芝事件为何会发生?影响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964 更新时间:2024/1/22 14:54:54

1987年5月27日,日本警视厅逮捕了日本东芝机械公司铸造部部长林隆二机床事业部部长谷村弘明。东芝机械公司与挪威康士堡公司合谋,非法前苏联出口大型铣床等高技术产品,林隆二和谷村弘明被指控在这起高科技走私案中负有直接责任。此案引起国际舆论一片哗然,这就是战期间对西方国家安全危害最大的军用敏感高科技走私案件之一---东芝事件。

奥西波夫的来头很大,他实际上就是日本公司驻苏联代表处人员口中的"K帮"人物("K帮"是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的代称)。在莫斯科搞贸易的人都知道,奥西波夫是有权批准任贸易协定的重要人物,他的话具有绝对的权威,哪家公司如果违抗了他的意愿,它在莫斯科甚至苏联的业务就得宣告终止。

酒会还没结束,一份加急电传就被迅速发回东京东芝公司总部:"火速寻找加工螺旋桨推进器的数控机床!"几天后,东芝公司产品部的高级职员就携带着拥有最新技术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各种数据及结构蓝图飞往莫斯科。

日本公司驻莫斯科的业务代表们都有一句口头禅:"杀价,杀价,再杀价,还你两成是奇迹,五成成交是事。"在东芝公司和苏联就这种数控机床讨价还价的过程中,东芝总部认为这笔交易风险太大,特意打电报指示其驻莫斯科的商业代表,如果苏方杀价太狠,则无须达成交易。

东芝公司的报价是每部母机10亿日元(按当时汇率,约为500万美元),苏方的反应非常意外,他们要一次购买4部母机,并超量购买配件,而杀价的幅度却破天荒地仅为两成。东芝公司的代表虽然差点高兴得笑出来,表面却还是不肯同意苏方的价格。为了增加谈判的筹码,东芝公司的职员说:"除了我们东芝,任何资本主义国家都不可能有此种胆量!"据说,这是东芝在对苏贸易中唯一一次吊苏联人的胃口。

最后,交易以87折成交,东芝都不相信,4部数控机床能卖到35亿日元。然而,这场交易中真正得利的还是苏联:他们得到的产品是不能以价格来衡量的。因为这些技术的应用在海军舰艇方面使北约和美国一下子失去了原有的优势。

在当时冷战的背景下,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出口,要受到"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由除冰岛以外的北约国家与日本等国组成)的限制。"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在当时属于最先进的工业技术产品,苏联根本无法自行设计制造。由于该设备可用于加工军用舰艇的螺旋桨,大大减少舰艇的噪音,明显属于被"巴黎统筹委员会"禁止向苏联出口的机械设备。

东芝和克格勃都非常清楚这种限制,因此,在商业谈判完成后,双方就开始考虑,如何把电脑工作母机顺利运往苏联。

莫斯科很快指示,把挪威作为转运地。东芝先将数控机床出口到挪威,挪威也是北约国家,这样做不违反"巴统"规定。实际上,挪威早就向苏联提供了火炮自动瞄准计算机,而这种计算机也是"巴统"严格禁止向苏联出口的。可见,苏联和挪威之间早就建立了送交特殊货物的秘密渠道。

根据合同,东芝公司必须负责4部母机的安装、调试,直到正常运转。同时,还要训练苏方的技术人员,直到他们能完全操作为止。苏方扣下10%的价款,直到东芝完成合同所规定的条款后才给付这笔尾款。但苏联军方后来临时改变主意,只要求东芝公司安装两台机械,剩下的两部坚持由他们自己的技术人员来处理。

在安装第一部机器的时候,日本的技术人员很快发现,参加安装工作的苏联技术人员,常常一大早就疲态百出,这令他们觉得非常蹊跷。几天后,体格强壮的苏联工人眼眶发黑,整个人几乎都要累垮了。后来,日本的技术人员才知道,这些苏联技术人员,白天帮日本人装机器,晚上还要挑灯夜战,凭白天学到的方法去装配另一部机器。

苏联的技术人员对操作程序还不够了解,又不敢完全信赖日本人,便展开了对负责转运这4部机器的挪威康克斯佩鲁克公司派到苏联的电脑技师-波路斯塔特的"争取"工作。这位出身于挪威乡下30岁的技师,由于天生木讷,外貌也算不上英俊,曾被女人骗过好几次,以至于对天底下所有的女人都有强烈的不信任感。但是,当波路斯塔特来到苏联后,很快就遇到了"迟到的春天",不到两个月,他就跟一位美丽的苏联女性结婚了。

这位挪威技师的婚姻,显然是克格勃导演的"作品"。苏联人想以美色牵住这位在情场上很不得志的技师。当然,这项"人色交易"事先必须得到波路斯塔特的宣誓效忠,因为苏联人不会干"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事。在波路斯塔特的结婚典礼上,有许多苏联的高官前来捧场,东芝公司的人还被蒙在鼓里,显然,其中有不方便让日本人知道的事。

本来,东芝公司和苏联的交易确实做得相当漂亮,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国家,无一发现从日本装运出去的机械竟然对苏联舰艇的制造技术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北约各国的海军纷纷报告,苏联潜艇和军舰螺旋桨的噪声明显下降,跟踪难度加大,这使得美国开始怀疑,苏联是否获得了什么先进的技术,但是却苦于没有什么证据。一直到1985年12月,苏、日秘密协议当事人之一、日本和光公司的熊谷独因与他的雇主发生纠纷而辞职,并愤而向"巴统"主席盖尼尔·陶瑞格揭发了东芝事件。陶瑞格立即要求日方调查此事。日本通产省对东芝公司进行调查时,东芝公司以预先签署的假合同和其它技术件为证,对此事矢口否认。经过进一步调查,1987年初,美国人掌握了苏联从日本获取精密机床的真凭实据。在美国的压力下,日本警视厅对东芝公司进行突击检查,查获了全部有关秘密资料,并逮捕了涉案人员。在以后的几个月里,美国朝野群情激愤,再三谴责日本,并对东芝公司进行了制裁。当时的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不得不向美国表示道歉,日本方面还花1亿日元在美国的50多家报纸上整版刊登"悔罪广告"。心惊胆颤的挪威政府除了向美国保证今后决不再发生类似事件外,还关闭了康士堡公司驻莫斯科办事处,并停止了该公司正在与东欧国家进行的全部贸易。不久后,挪威又以从事窃取科技情报的间谍活动为由,驱逐了苏联一名外交官和三名贸易代表。

标签: 东芝事件日本美国

更多文章

  • 东芝事件什么时候发生的?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东芝事件,日本,美国

    1987年5月27日,日本警视厅逮捕了日本东芝机械公司铸造部部长林隆二和机床事业部部长谷村弘明。东芝机械公司曾与挪威康士堡公司合谋,非法向前苏联出口大型铣床等高技术产品,林隆二和谷村弘明被指控在这起高科技走私案中负有直接责任。此案引起国际舆论一片哗然,这就是冷战期间对西方国家安全危害最大的军用敏感高

  • 阮朝为什么会成为法国在亚洲的殖民地?建立时已埋下祸根(殖民主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阮朝,越南,殖民主义

    为何法国会选择越南作为自己亚洲侵略对象呢?之所以要入侵越南,大致可分四个因素。第一、经济、土地之侵掠。越南土产丰富,使法国欲在此进行经济掠夺,以及明命时开始的封闭政策,不许法人来贸易,使法人损失了一个财源。且法皇拿破仑三世(1852-1873)行海外扩张政策,为了夺取市场及膏腴之地,便须对越用兵。第

  • 西班牙帝国:世界上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帝国和殖民帝国之一(殖民主义)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西班牙帝国,殖民,殖民主义

    西班牙帝国(西班牙语:Imperio Espa?ol)或西班牙殖民帝国(西班牙语:Imperio colonial espa?ol)是世界上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帝国和殖民帝国之一,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帝国之一,被认为是第一个日不落帝国。16世纪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是欧洲环球探险和殖民扩张的先驱,并在

  • 屯门海战:中国第一次抗击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屯门海战,明朝,葡萄牙,殖民主义

    古老的中国对西方列强的第一战,并不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也不是1633年郑芝龙火烧荷兰舰队。真正的第一战是距离鸦片战争300年前,明嘉靖年间,针对葡萄牙殖民者的驱除战役“屯门海战”。明朝时期一般称呼那些西方来的海上贸易者为番夷,1493年(明弘治六年),一批番夷侵扰广东东莞,东莞领兵千户袁光率兵围

  • “房谋杜断”的真实来历,唐太宗李世民用人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房谋杜断”

    房玄龄和杜如晦是李世民的谋臣,同时也是他的左右手,李对他们极为重视。在李还是秦王时,杜如晦经房玄龄推荐进去了秦王府做了参军,后来因为李世民屡次建功立业,声名在外,太子就特别的嫉妒,于是就唆使高祖皇帝将他的部下们都调到了别的地方,杜如晦被调到了陕州做长史。当时王府的幕僚很多都被迫调到了别的地方当官,李

  • 房谋杜断:为何两位唐朝名相会被冠以这样的称谓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世民,房玄龄,杜如晦,房谋杜断

    古称玄龄善谋,如晦善断。盖谋与断当兼备而不可一缺者。予于事,多有见之极明,而持之不武,以此致误。常悔之恨之。故禅门贵悲智双足,而谋与断,俱智所摄。谋而乏断,正能见而不能持也,此终是智浅而不深,偏而不全耳。大宜勉旃。译文古人称,房玄龄精通谋略,杜如晦善能决断,其实谋略与决断应当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我平

  • 唐高宗是唐朝最辉煌的大帝 却总是被史家忽视(唐朝二圣)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高宗,李治,唐朝二圣

    说到唐朝皇帝之中的有为之君,史家最多提到的是“马上打出唐世界、马下治宏李乾坤”的唐太宗李世民,缔造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再者就是扭转安史之乱后颓势的唐德宗李适和号称元和中兴的唐宪宗李纯。对唐朝前期的一位不亚于李世民的皇帝——唐高宗李治,却往往采取忽略、贬低的态度,诚然李治晚年策略失当,造成了武氏篡

  • 武则天是怎样当上皇帝的?有唐高宗的功劳吗(唐朝二圣)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则天,唐朝,皇帝,唐高宗,唐朝二圣

    唐高宗李治即位后,做了又一件震动朝野的事,那就是他执意废掉了原来的皇后王氏,改立他宠爱的武昭仪为皇后。这位武昭仪后来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则天是她退位后,唐中宗给她上的尊号,也是她死后的谥号。武则天十四岁时,被唐太宗召入宫,封为才人(唐代一种妃嫔的称号),赐号武媚。她称帝后,又特地造了一

  • 武媚娘掌权史:从二圣共掌朝政到则天独唱主角(唐朝二圣)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媚娘,唐朝,唐朝二圣

    当上皇后之后,武则天并没有就此罢休,反而变本加厉向更高权位迈进。显庆五年(公元660年)十月,李治因为风疾发作,不能处理国家大事,武则天借机自荐帮忙处理朝政。李治最开始统一大权便放开手让武则天处理,但经过一段时间发现,武则天权力欲望太强,甚至差点夺得自己的帝权,李治心生不满,于是与武则天之间感情出现

  • 文化种族主义是什么?“优秀品质”是种族和民族特征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种族主义,民族主义

    1870年代初,德国、奥地利、瑞士和比利时的教育当局向下属的学校发放了同一内容的问卷,要求学生填写,内容是有关他们头发、眼睛和皮肤的颜色。问卷的说明是,近些年来,印欧人种或者雅利安人种纯洁性的观点受到了质疑,有人说这个起源于亚洲的人种早已和欧洲本土的人种混合了。纯种印欧或者雅利安人应该是金发、蓝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