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44年5月6月中旬实施对欧洲大陆的登陆作战——霸王计划

1944年5月6月中旬实施对欧洲大陆的登陆作战——霸王计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778 更新时间:2024/2/13 21:37:16

1943年的世界战争局势发生了重大转折。美英盟军取得了北非战役的胜利,日军在太平洋地区一溃千里,意大利被迫退出战争,德国法西斯也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和退却。在这种形势下,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于1943年8月匆匆来到加拿大魁北克,会唔的主要议题是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日期。最后决定于1944年5月6月中旬实施对欧洲大陆的登陆作战。军事代号为“霸计划”。

霸王计划的核心内容就是美英盟军跨越英吉利海峡,从法国北部沿海登陆,将战争推德国本土,直捣法西斯的心脏。

霸王计划是世界军事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两栖登陆作战。

指挥这次作战行动的是艾森豪威尔将军。

艾森豪威尔探望101空降师

这位53岁的美国军人,自西点军校毕业后,一直在机关作参谋工作,在战场上连一个连的兵力也未曾指挥过。如今,在他麾下已集聚了美、英、法、加等国的几百万军队。艾森豪威尔上任后,面临的第一项选择是在哪一片海滩上登陆。

当时适合登陆作战的有三片海滩,康坦丁半岛、加莱地区和诺曼底地区。

康坦丁半岛抢滩登陆比较容易,但上岛后,不利于大兵团向大陆纵深快速推进。因为岛上地形狭窄,沟壑纵横,装甲部队行动困难。

加莱地区是双方都看好的登陆地点,航程短,海峡最窄处只有33公里,便于实施空中保护。这是德军重点设防地段。希特勒在这里集中了15个精锐师,并用几百万吨钢筋水泥建筑了数不清的防御工事。

诺曼底地区,渡海航程较远,但滩头平缓,地势开阔,适合装甲部队行动。海滩后面的海岸适于开辟机场。敌军防守较弱,如炸断塞纳河桥梁可使德军增援困难。权衡利弊,美英盟军选定了这片海滩为进攻欧洲大陆的首选地。

盟军选定的诺曼底地区对面,英国西南海岸港口较多,交通方便,是英伦三岛铁路比较密集的地区之一,便于盟军集结兵力和战略物质。

艾森豪威尔是制订军事计划的专家,对于数据数字的计算是他的习惯。

艾森豪威尔曾写信给他的妻子说:“每次战争发动前,都要计算许多数字,每组数字的计算都是艰难的,但没有比计算孩子们的伤亡数字更令人痛苦。我多么希望战争早一点结束啊!”

战争与死亡相伴,战争又与政治和政权相联。英国首相丘吉尔曾对艾森豪威尔说:“每当我想起诺曼底滩头挤满了英美两国的优秀青年,我产生了怀疑,如果诺曼底登陆失败,我不能做首相,你也做不成最高统帅了。”

战争是危险的的政治火把。为了增加保险系数,丘吉尔将手下最出色的将军送到艾森豪威尔麾下。

蒙哥马利,二战著名的战将之一。英国人心目中的胜将军。盟军统帅部的地面部队司令。

越海作战,海军是关键之一。海军司令拉齐,智力惊人,沉着静,是敦克尔克大撤退的组织者,精通多兵种联合作战。遗憾的是,他没有活到战争结束,1945年1月因飞机失事而遇难。

空军是现代战争中最重要的兵种。盟军统帅部空军司令利·马洛里也是一位重要的将军。在诺曼底登陆作战中,把飞机的使用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每天出动飞机一万架次以上。很少有过差错,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发挥了巨大威力,为胜利奠定了基础。

副司令彼得,原为英国皇家空军部长,在地中海作战区时,任空军司令。此次官升一级,成国盟军统帅的助手。

盟军统帅麾下可谓良将云集,但能否击败敌手,艾森豪威尔还不能说稳操胜券。因为海峡对面的德军为准备这场战争已策划了4年。尤其是北非战场结束后,德军将领意识到西欧即将降临一场军事风暴,所以不断调兵遣将。法国的公路上,几乎天天能看到德军向北开赴的队伍。

1944年4月,隆美尔率部检查滩头防卫工事。

1944年4月,隆美尔率部检查滩头防卫工事。

德军构筑的 “大西洋壁垒‘

这里是法国北部沿海的德军前沿阵地。德军的第一道防线从低潮线与高潮线之间的潮间地带开始,沙滩上布满了向海倾斜的木桩和铁桩,桩上挂满了水雷。

第二道防线是钢筋混凝土筑成的,难以名状的“比利时牛棚站”、“捷克式巨马”等抗登陆障碍物。

第三道防线是壁厚达四米的岸炮掩体、碉堡群以及防空雷达站。

为加强德军在西欧的防御力量,迎击盟军的进攻,希特勒从苏联战场抽调一个装甲集团军布置在“大西洋壁垒”的后面。并派隆美尔元帅出任西线德军前线司令。

隆美尔到任后,走遍了从丹麦到西班牙一线的“大西洋壁垒”防御工事。他主张把盟军消灭在海滩上。但隆美尔在盟军在什么地方登陆方面犯了错误,他认为是加莱地区。德军的其他将领的判断也是这样。

隆美尔和希特勒

第一个提出正确判断的是希特勒。1944年3月,希特勒在一次军事会议上“预感”盟军的登陆地点是诺曼底而不是加莱。他强调把加莱地区的德军调往诺曼底。

盟军进攻诺曼底前一个月,希特勒用手敲着地图,“我赞成把西线所有军事都调到诺曼底。”

在这片海峡岸边等待4年之久的德军元帅,69岁的龙得斯泰德元帅根本没把希特勒的判断放在眼里。他认为越海作战,稍有常识的人一定会选择海峡最狭窄的地方做为抢滩登陆的地点。加莱地区是整个英吉利海峡最窄的地方,宽度只有33公里,盟军一定会选择加莱。

德军还在猜测、判断,美军已有近百万士兵源源不断地开赴英格兰。

临时塔起的帐逢,简易房和活动房屋布满了诺曼底对面的英格兰乡间城郊。

先进的美式坦克也通过远洋货轮运到英国,仓库堆满了,只好暴露在田野。

英国士兵有的徒步,有的乘火车向英格兰西南海岸进发。英国小伙子英姿勃发,决心洗雪敦克尔利大撤退时的耻辱。

英格兰南部堆满世界上最先进的坦克、飞机、大炮。一位占地记者说:这简直是武器装备大展览。

进攻欧洲大陆的部队主要是装甲部队,为解决燃料供应,盟军准备了穿越英吉利海峡的海底输油管道,每天可以把100万吨汽油运往海峡对岸。

盟军考虑诺曼底地区没有港口,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建造了两个人工码头。这两个码头外形很像两艘巨型舰船。每个人工码头所需钢筋和混凝土100万吨以上。全部设计十分宏伟。每天能卸载12000吨战略物资。

到1944年5月,美英两国建造了6000多艘舰船。包括战列舰、炮舰扫雷挺等。有人用美国式的幽默说:“如果不是天空上的气球拽着英伦岛,恐怕英伦三岛早就被这些武器装备压到大海底下去了。”

蒙哥马利为鼓舞军工部门加紧生产,他常去工厂讲演。不过大体总是那几句话:“同胞们,大战即将打响,在这非常的时刻,不论是工人还是兵,我们同属一支伟大的军队,我们的任务是连成一体的,共同的,那就是摧毁德国统治欧洲大陆的野心。”

军队的指挥官们深入到连队布置训练任务,介绍法国沿岸的德军火力配置,作战特点,包括德军作息时间。

盟军的战前准备工作做得极其认真,训练更是艰苦,登陆部队每天清晨起来都是全副武装登船出发。每一次都和真的一样。连笨重的坦克、装甲车也一样天天在不停地上船下船。

海上登陆艇的训练最为艰苦,为克服士兵晕船,登陆部队进行长期、重要的登陆演习。越是风大浪急时,训练越不间歇。

除水上训练,攻夺碉堡的训练与实战相差无几。诺曼底有一片海滩礁石较多,岸边是悬崖峭壁,部队进行模拟训练。

现代战争必须用现代装备去打。针对德军的抗登陆障碍物,盟军发明了各种稀奇古怪装备。这些特殊坦克在后来实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临战前的等待是难熬的。士兵可以面对牺牲和负伤,但对于战争一无所知,不知道什么时候出发,不知道进攻那片海滩,盲目的等待,使士兵的心理感到受了无法忍受的伤害。

等待,是一种令人生厌的消磨,消磨着时间,也消磨着斗志。在消磨之中,滋生了许多无聊和焦虑。

6月4日,盟军统帅部决定进攻的前一天,发生了一件令人骨悚然的失密事件。这天是星期天,一位美联社电报打字员练习打字,不加思索地打出了下述电

美联社:尼克·布莱什:艾森豪威尔指挥部宣布盟军已在法国沿海登陆。

这位打字员没想到电报机是开着的。幸运的是,德军破译机关没有重视上述电文,他们认为这是盟军的骗术。但这一消息传到统帅部,空气都凝固了。霸王计划不仅对敌人,对总统夫人都是保密的。在美国一亿三千五百万人口中充其量只有10个人了解此事。

更令盟军统帅烦心的是天气。6月份,英吉利海峡进入了暴风雨季节。

霸王计划的行动时间只有几天了,暴风雨不仅摇晃着舰船,也撕扯着盟军统帅们的神经。

越海登陆风浪大危险就大,雨天飞机又难以起飞。抢滩部队又要求潮汐高潮时登陆才能使伤亡减少到最小限度。

空军要求有月光,海军要求浪小,抢滩部队要求潮汐。暴风雨季节到哪里去找这样的天气呢?

盟军统帅部的气氛更加紧张。

6月5日凌晨4点,气象官报告,有个低气压将在未来24小时内被填塞,会出现24小时的好天气。

盟军这些统帅们活跃了起来。艾森豪威尔沉默了5分钟,果断地说:上帝只给我们24小时,我们就抓住这24小时,行动吧!”

一场空前的立体战争就这样被敲定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实施霸王计划 艾森豪威尔都做了哪些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艾森豪威尔,华盛顿,霸王计划

    艾森豪威尔的这次华盛顿之行,名义上是休假,实际上是在运筹“霸王”战役。因此,即使艾森豪威尔呆在华盛顿的陆军部里,他还是念念不忘有关“霸王”行动的计划制订,艾森豪威尔电令参谋长史密斯将军提前去伦敦,仔细研究一下由英国弗雷德里克·摩根中将制订的计划。该计划是摩根在艾森豪威尔1942年“围捕”计划的基础上

  • 霸王计划制定了这么久 为什么最后被海王星所替代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诺曼底登陆,德国,霸王计划

    有人说诺曼底登陆计划是不是突发奇想的,所以德国人才没有察觉,没有泄密。听起来好像有道理,300万人的大行动,事先德国人真的没有任何觉察,没有加强防范么,要不然怎么会轻易被盟军突破方向。事实上不是如此,诺曼底登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不可能一拍脑袋就实施,加上这是一个涉及多国部队的联合作战方案,更不可能有

  • 历史上三次柏林危机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三次危机都是怎么解决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苏联,英国,柏林危机

    三次柏林危机之所以会出现柏林危机,是因为在二战之后,苏联以及英法美这几个国家获得了分别掌控德国和柏林的权力,然而他们之间却不断地产生纷争,最终促使了柏林危机的发生。柏林危机总共发生了三次,那么三次柏林危机的情况是怎样的呢?第一次柏林危机图片可以说三次柏林危机在历史上都有着很大的影响,第一次是发生在1

  • 第一次“柏林危机”爆发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柏林,柏林危机

    1948年6月18日,美英法三国公布了“关于改革植国货币制度的法令”;6月21日,正式在西占区实行货币改革,发行了“B”记德国马克。这一行动成为第一次柏林危机爆发的导火线。6月22日,苏联宣布在东占区和整个大柏林实行币制改革,发行“D”德国马克。当天夜里,西方派员将“B”记马克带入西柏林。次日,两种

  • 第一次柏林危机的结果如何 第一次柏林危机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德国,柏林,第一次柏林危机

    事件过程1948年2月至6月,美国、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召开伦敦外长会议,提出所谓的“伦敦建议”,内容为法占德区与英美占德区协调经济政策,共同管制对外贸易,并共同制宪,成立西德国家,以西德为中心复兴欧洲。1948年6月18日,美英法三国公布了“关于改革植国货币制度的法令”;6月21日

  • 第一次柏林危机德意志是怎么一分为二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第一次柏林危机,苏联

    1948年2月,美、英、法、荷、比利时、卢森堡6国在伦敦召开外长级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美国代表提议在德国西方占领区建立德意志国家。由于美国在德国问题上的主导地位,他的这一主张得到了其他5国的赞同。这次会议完全是在美国的操控之下进行的,持续了近4个月。6月7日,伦敦会议才告一段落,参会的国家在会后发表

  • 独孤皇后为何能与隋文帝并称“二圣”,独孤皇后对隋朝有哪些贡献?(隋朝二圣)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隋朝,独孤皇后,隋文帝,隋朝二圣

    隋文帝的独孤皇后,是北周大司马、河内公独孤信的女儿,名字叫独孤伽罗。历史上,她与文帝被称作“二圣”。作为一个皇后,其地位竟然与皇上等量齐观,这是什么原因呢?史书记载,独孤皇后“家世贵盛而能谦恭,雅好读书,言事多与隋主意合”。可见,独孤皇后不仅出身名门望族,而且知书达理、见解不凡,很有政治才干。北周时

  • 独孤伽罗为什么和杨坚一起被称为“二圣”?(隋朝二圣)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独孤伽罗,杨坚,二圣,隋朝二圣

    独孤皇后为名叫独孤伽罗,是北周大司马独孤信之女,我们都知道鲜卑族崇尚佛教,所以她的名字富有佛教色彩为伽罗。独孤信看中杨坚仪表非凡,将十四岁的女儿独孤伽罗许配给他。后来杨坚称帝,建立隋朝,独孤伽罗就是独孤皇后,谥号“文献”,所以也称文献皇后,与杨坚并称“二圣”。独孤皇后知书达礼,英明果决。杨戬为北周大

  • 隋朝开国二圣:古代“一夫一妻”制的先行者(隋朝二圣)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隋朝二圣

    在封建时代的统治下,几乎人人都奉行着“男尊女卑”的思想,认为男子就应该三妻四妾,而女子则需要做到三从四德只有做到这样父亲生活才算美满和睦,而这样也使的他们的后宫之中妃嫔各种明争暗斗勾心斗角。网络配图但其实并非所有帝王也是这样三妻四妾,在隋朝时期就有这样一位皇帝皇后,他们不仅开创了一个“隋唐盛世”,还

  • 德国骷髅师到底有多猛?苏联说没有五倍兵力打不下来(党卫军骷髅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德国骷髅师,二战,党卫军骷髅师

    党卫军第三“骷髅”师是纳粹德国的一支装甲部队。波兰战役之后,德军组建了一些新的党卫军作战师,其中就有党卫军部队中臭名昭著的第3“骷髅”师。党卫队中的反人类罪大多数是这类部队犯下的。随着盟军的不断推进,该师于1945年5月9日向美军投降,但作为战俘被移交给了苏军。其中大部分人员在二战之后的审判中被处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