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阮朝与中国的关系怎么样?阮朝有着怎样的文化

阮朝与中国的关系怎么样?阮朝有着怎样的文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222 更新时间:2024/1/28 15:53:16

外交方面,阮朝恢复与中国清朝的宗藩关系,与法国从交好到交恶,在印度支那半岛则积极增加影响力。嘉隆帝立国之始,便派使到清,求封为“南越国”,清朝嘉庆帝不认同“南越”二字,改封阮福映为“越南国王”,于是开始以“越南”为国名。

对于法国,因嘉隆帝在开国战争中求助于法人,故此阮朝初年优待朝中的法籍人士,并让法国商船到越南贸易。但对于《越法凡尔赛条约》,嘉隆则称法国政府并未履行为由而作废。明命时,禁止欧洲传教士在越南传教,越法关系转差,法国人便对明命有所不满,批评他“将法国人的恩惠抛之脑后,与欧洲人为敌”。对印支半岛上邻国高棉,阮朝继承阮主时期的入侵政策,嘉隆时期便迫使其成为朝贡国,由阮廷册封高棉国王。暹罗(今泰国)亦企图干涉高棉内政,嘉隆乃派军进驻高棉,由其亲信黎悦负责率领,又在南荣(即金边)修建城池,以“詟服”暹人,达至阮朝“保护”高棉的目的。到明命时改变高棉的行政区划,使之同化于越南。此外,明命又与暹罗争夺老挝国土,经多次用兵后,阮朝将国界扩至湄公河,与暹罗接壤。绍治时因南掌寇边,阮廷采取“民聚地辟,边备日完”的方针,在边地增设官署,招募兵勇、土民、清朝商人开垦该区及防范南掌。基于阮廷的积极经略,其领土有所扩张,史称阮朝“奄有安南,一统舆图,幅??所暨,南抵暹、腊,北夹清国,东至海,西逾哀牢。”

对于外商及对外贸易,阮朝有相关措施。如据《大南实录》载,嘉隆帝规定,外国商船在嘉定经商离开时,官府须对船上每人卖给一百斤米,代价为每人三缗钱。明命时,有意招俫外商,乃对外来商船酌量宽减税项,以示“柔怀远人”。

文化

阮朝统治时期,文化发展蓬勃,当时士大夫自诩为中国文化的继承者,甚至认为越南是“华”非“夷”。阮朝文学得到长足发展,代表作品有阮攸编撰的《金云翘传》,该作品运用字喃及越南独有的“六八体”写成,语言优美,在越南文学史占重要地位。阮朝汉文小说盛行,出现多个类型的作品,著名的有历史演义类《越南开国志传》(阮榜中撰)、《皇黎一统志》(吴俧撰,吴悠续,吴任辑编),传奇类作品《新传奇录》(范贵适撰),笔记小说类作品《见闻录》(武贞撰)、《桑沧偶录》(范廷琥、阮案撰),志怪类《慈廉县天王事迹》、《士王事迹》(作者不详)等等。女性文学有著名诗人胡春香,其作品具有捍卫女性尊严、批判封建道德的思想。在史学方面,有《皇越一统舆地志》(嘉隆时修)、《钦定越史通鉴纲目》(嗣德时修)、每代纂修的《大南实录》,以及辉注所撰的《历朝宪章类志》等等。在建筑方面,阮朝国都顺化京城(即富春)模仿中国北京城的规划,皇宫紫禁城亦参考中国紫禁城兴建,规模约为其四份之三,在后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标签: 阮朝越南

更多文章

  • 阮朝是如何建立的?最后又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阮朝,越南

    王朝前身广南国(Qu?ng Nam Qu?c,公元1558年至公元1777年)是阮朝的前身,公元1777年一度被西山朝灭亡。广南国君主虽然是后黎朝属下的异姓王,但黎皇对之毫无影响力。广南国成为一个实质上的独立王国。公元1558年,阮潢借守顺化之机,奠定了阮氏广南国的基础。阮主政权并没有将国号定为“广

  • 阮朝:越南历史上最后的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阮朝,越南

    阮朝(越南语:Nhà Nguy?n/家阮)是越南历史上最后的朝代,1802年至1839年使用国号越南(越南语:Vi?t Nam/越南,1804年废除原大越国号),1839年,明命帝阮福晈改国号为大南(越南语:??i Nam/大南)。其割据广南的时期为1558年至1777年,统一越南后的时期为1802

  • 宸濠之乱由明王朝朱姓皇族内部积压已久的仇恨爆发(平宸濠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建文帝,明朝,朱宸濠,朱厚照,平宸濠之乱

    明朝的历史中,从建文帝之时就开辟了藩王夺权的先河,这样一个开头导致而后的明朝历程中各地封王作乱的事件屡见不鲜。而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地方封王作乱事件为宸濠之乱,这是一个大部分读者十分熟悉却又比较陌生的明朝动乱事件。让我们通过史料,走进历史,再一次还原这次事件的真相历程。开头提到这是一个读者熟悉的动乱事件

  • 明朝宸濠之乱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平宸濠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宸濠之乱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平宸濠之乱

    宁王之乱又称为宸濠之乱,是1519年由明朝当时的宁王朱宸濠发动的叛乱,是当时统治阶级内部发生的对皇权的争斗,宁王是世袭的王位,宁王这一王位是朱元璋的第十七子朱权的后裔,之所以会发生宁王之乱是因为宁王一支长期以来与皇权的真正拥有者有着很大的矛盾,是双方矛盾日积月累的结果,下面介绍一下宁王之乱背景。宁王

  • 宁王朱宸濠叛乱被平之谜:王阳明用兵真如神(平宸濠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阳明,朱宸濠,正德,平宸濠之乱

    动心为耻明弘治元年(1488年),江西布政使参议诸养和的千金小姐出嫁。拜堂之时,却四处寻不见新郎。第二天早上,找到旌阳真君的铁柱宫,发现新郎如泥胎一般,和一位道长学习打坐。这位新郎就是王阳明,自幼读书,常静坐凝思,问塾师:“何为第一等事?”老师说:“读书登第。”王阳明说:“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

  • 于七是什么人?清朝于七生平简介(于七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于七起义

    于七, 汉族。 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郑成功为了恢复明王朝,挥师抗清,激发了北方各地农民的起义。 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秋,于七第二次领导农民在锯齿牙山起义抗清,登莱二府人民纷起响应,反清烈火燃遍胶东。70岁时被举为方丈,他享高寿,老死在华严庵。现华严寺(华严庵)善和的墓塔已修复,寺外

  • 清朝于七两次起义,为什么朝廷的态度完全不同(于七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于七起义,清朝

    在胶东地区,于七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历史人物。尤其是在两大山区,栖霞牙山和青岛崂山周边,都流传着众多与其相关的传说故事。于七之所以广为人知,是因为在清朝初年,他曾发动了两次反清起义。在古代,胶东半岛地处海表边陲,鲜有大的战事。而于七起义,算是胶东古代史上比较轰动的大事件。关于于七起义的经过,此前业内已

  • 于七起义之后,此人表现堪称重义气典范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于七起义

    “大厦将倾,众人各自散去,仅剩主家孑然一身。”这样的场景,是小说里描写一个大家庭遭逢变故时屡见不鲜的桥段。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因此当主人家遭难的时候,大多数仆人会“大难临头各自飞”。不过,在历史上,有一位栖霞仆人在遇到类似情形时,却坚守一个“义”字,在青史里留下了光彩的一笔。这位栖霞仆人的名字叫林之

  • 莱克星顿的枪声的结果如何 莱克星顿的枪声的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美国,莱克星顿,莱克星顿的枪声

    具体经过1775年4月18日晚,天空漆黑一片,两匹快马从波士顿向康科德方向急驰而去。马背上的两个人,一个叫保尔·瑞维尔,一个叫威廉·戴维斯。他俩都是北美争取民族解放的秘密组织“自由之子社”的民兵战士。他们在波士顿打探到总督兼英国驻军总司令盖奇即将派军队到康科德搜查反英秘密组织的军火仓库,并要逮捕爱国

  • 莱克星顿的枪声参战的国家有哪些 莱克星顿的枪声的经过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美国,莱克星顿,莱克星顿的枪声

    今天我要讲的历史事件是莱克星顿的枪声。这个历史事件可以说是闻名遐迩!为什么会如此说呢?因为莱克星顿枪声的这个历史事件,可以说在世界历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它是英国在北美殖民地统治的彻底破产。它也是一场民族解放的战争。所以说莱克星顿的枪声在世界历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莱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