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日本战国时代的一场战争:稻生之战的过程及结果

日本战国时代的一场战争:稻生之战的过程及结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61 更新时间:2024/2/8 6:10:27

稻生之战,又称为稻生原之战。是日本战国时代1556年9月27日(弘治2年8月24日)的一场战争。当时尾织田信长与织田信胜(信行)在稻生(今爱知县名古屋市西区)交锋。稻生是尾张国春日井郡庄内川的一个地名。

战前

对于研究日本战国史中有着重要意义的献《信长公记》中记载着这样一个传说:在那古野城西面的比良城东,有一个名为尼池的小池塘,弘治二年,也就是1556年,有农民声称在池塘中发现如蛇般的怪物。据说此怪蛇的头部像五色的无角鹿,眼睛像星辰一样闪闪发光,舌头伸出来如火一样艳红,身体如木桶一般粗大。对于新奇事物有着浓厚兴趣的信长,在听到消息之后立刻组织农民捕蛇,但是结果却是只见到一条大鱼,而非蛇。为什么在此说这么一则故事,因为这很可能是一场阴谋,比良城乃是信行派干将佐佐成政的居城,信行一派很可能借捕蛇之机邀请信长去比良城休息,然后寻机刺杀,毕竟当时支持信长的家臣是少数,如果信长一死,信行登位必是众望所归,但是信长当时丢下了一句话"真是愚蠢!"便迅速回归自己居城,可见其对于当时形势已经有了一定的判断。

战时

捕蛇事件之后不久,信行便揭起反旗,由织田家头号猛将柴田胜家以及家老林秀贞指挥约1700人的部队进攻信长,信行军连克春日井、守山等要隘,几乎逼到清州城下,但是本应有所准备的信长却仅仅只拉出六七百人的队伍与之相抗,这是个非奇怪的事情,信行等人的行为在众人看来是迟早之事,但是信长却看起来很是匆忙,准备不足。

战场定在清州城东附近名为稻生的地方。信长方面的兵力约700左右,当中包括了拥护信长的直臣(佐久间盛重、佐久间信盛、前田利家、丹羽长秀等)。至于信行方面的规模达1700多人,兵力差距超过2倍。

战事初期,信长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先是先锋佐佐孙介突袭柴田胜家本阵之时,中伏战死,接着信长本人也被迫撤退,好在此时荒子城主前田利昌(前田利家之父)带领四百农民动员兵加入,接着其他各处赶来的农民动员兵二百人也加入信长一方,信长重新作,并制定方略,主攻信行军主力柴田胜家军,先是利用农民兵引诱胜家出战,然后将本方武士投入战斗,力图达到奇袭效果,然而柴田胜家作为家中头号猛将实力并非是白给的,靠着勇猛作战竟然扳回了劣势(柴田胜家军约1000人),就在信长军即将崩溃之时,身穿火红色披风的信长一声大喝,带着四十名旗本武士出现在阵前,这个可真有点受不了,一般家主大将出战之时都在后边,关键时刻信长却冲了出来,信长在当时据说是一位伟男子,这一声大喝使得柴田胜家军的士兵都惊愕不已,毕竟他们面对的是按照祖辈以来的规矩需要至死效忠的主公,而面对主公的飒爽英姿,实在与'尾张的大傻瓜"的称号联系不起来,戏剧性一幕出现了,处于顺势的柴田胜家军中开始有人倒戈,部队竟然瞬间崩溃,胜家对此亦是无奈。

接着信长马不停蹄,带领胜利之师支援部下黑田半正,亲自击败林美作守,顺便砍了他的脑袋,接着围困弟弟,也就是叛军首领信行的居城末森城,信行在母亲极力哀求之下保住一命(信长信行为同母兄弟)。

战后

战后,信行的部下林通胜柴田胜家则织田信长请罪、当时二人已经有切腹的觉悟,但是信长却饶恕了包括二人在内所有叛乱武将,使得织田家避免了一次重大的削弱,同时也赢得家中上下一致的支持,然而,织田信行之后再度谋反,此次谋反被柴田胜家发现报告给信长,1557年11月(弘治3年)信行遭到河尻秀隆暗杀而死。

可以说,信长的武运始于稻生合战,此时他才真正完成了胜幡织田氏内部真正的统一,之后的尾张统一战,桶狭间之战的顺利也与此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他也以此为起点,逐渐成长为一位沉着静,统帅有方的家主与将领。

1580年织田信长将林秀贞问罪并放逐,其中一个的原因是在稻生之战中曾经背叛信长。

标签: 稻生之战日本

更多文章

  • 稻生之战什么时候发生的?稻生之战爆发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稻生之战,日本

    稻生之战,又称为稻生原之战。是日本战国时代1556年9月27日(弘治2年8月24日)的一场战争。当时尾张国织田信长与织田信胜(信行)在稻生(今爱知县名古屋市西区)交锋。稻生是尾张国春日井郡庄内川的一个地名。战因织田信长及信胜的父亲织田信秀在尾张国开始抬头,领土与今川氏、斋藤氏及松平氏邻接,势力范围急

  • 王安石推行青苗法到达哪三个要求 三个要求分别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宋朝,王安石,宋神宗,青苗法

    王安石推行青苗法,从指导思想上来看是要达到三个要求:其一即细上已提及的,要使并之家不得乘农民之急大搞高利盘剥,这体现了他念念不忘的抑兼并、乏的思想。其二使农民“时趋事,发展农业生产,这体现了他的“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通过发展生产以增加社会财富的理财思楚。其三是使国家财政收入得以增加,这是他理财

  • 王安石的青苗法为什么没有持续下去 没有持续下去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王安石变法,宋朝,宋神宗,青苗法

    王安石执政后,于熙宁二年八月壬午(1069年9月21日)实行青苗法,规定凡州县各等民户,在每年夏秋两收前,可到当地官府借贷现钱或粮谷,以补助耕作。青苗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官方向民间发放的贷款。国家为啥这么搞,因为农民手里没钱,春天想种地却没有种子肥料耕牛等生产资料,种不了地就会导致土地荒芜,土地荒了就

  • 王安石推行的青苗法为何没得到百姓的支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安石,宋朝,青苗法

    北宋时,民间高利贷非常猖獗。那些放高利贷者,贷给穷人的利息,往往是本钱的两倍或三倍,以致造成许多下等户农夫破产。实施“青苗法”的本义,是为了实现国家与农民互惠互利。该法规定,如有需要,农民可在每年夏秋两收前,到当地官府借贷现钱(青苗钱)或粮谷,以补助耕作,收获了再附带一部分利息偿还官府,一来使资金周

  • 出土文物显示:河姆渡人可能是食人族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河姆渡人

    据媒体报道,近日考古人员在河南信阳的楚墓中,发现了几个装有牛前肢骨的大鼎。对先秦用鼎的烹饪方式稍有了解,便可知这原是一锅肥美的牛肉汤。当然,“钟鸣鼎食”的贵族式享受,亡故之人自然不可能真正享用到,今天的人也只能对着几根牛骨头想入非非,去脑补当年那“原来的配方,原来的味道”了。近日河南信阳楚墓出土的牛

  • 世界关注的焦点:河姆渡遗址的发掘(河姆渡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河姆渡,河姆渡人

    1973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了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的典型文化遗址-河姆渡文化遗址。网络配图这座遗址的发现,纯属偶然,是当地人民修建排涝工程时发现的。河姆渡是河姆村和渡头村的合称,位于风景如画的四明山麓的宁绍平原,流经平原的姚江将河姆村与渡头村一分为二。1973年7月,红星大队接受了

  • 河姆渡遗址位于什么流域?河姆渡遗址距今有多久(河姆渡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河姆渡遗址,历史,,河姆渡人

    河姆渡遗址(Hemudu Site )中国晚期旧石器时代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余姚市河姆渡镇(1954年前属于浙江慈溪市),面积约4万平方米,1973年开始发掘,是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在余姚,甚至全国都有盛誉!1982年国务院公布河姆渡遗址为第二

  • 日本人漫画中的中华帝国是什么样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华帝国,世界

    众所周知,日本自古以来就以中华文明为母体,不断汲取营养。因此在日本的各种书籍和文化物当中从来都不乏中华文明的影子,比如在当前日本的第一文化产品漫画当中,尤为如此。比如,中华联邦就是是日本动漫中以中国为原型虚构的国家,出自日本动画《Code Geass 反叛的鲁路修》世界的三大超级大国之一。领土包括除

  • 如果自秦朝以来中华帝国没丢一块土地,现在为止它的面积会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华帝国,世界

    大家知道,自我国奴隶社会开始,我国的领土面积就在不断的扩大,在夏商周三朝,我们的国土面积是非常小的,仅仅局限在河南河北山东一带,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又派兵南征北讨,终于奠定了中华帝国的版图,从秦朝开始,历代王朝都忙着扩张土地,尤其是西汉王朝,对中国领土面积的贡献最大,汉武帝多次派大将北上驱赶匈奴,最

  • 他创建中华帝国堪称千古一帝 为何得千古骂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秦始皇,中华帝国

    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应该是毋用置疑的。在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当皇帝者大有人在,但像秦始皇一样,不但改朝换代,而且建立一种全新的政治制度、文化和经济制度,并且使这种制度的影响垂二千年久,今天的中国人在生活中还深受其影响,的确后无来者,以此论之,始皇可谓千古一帝!网络配图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便以亘古未有的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