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奥地利帝国是怎么建立的?又是怎么扩张的

奥地利帝国是怎么建立的?又是怎么扩张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846 更新时间:2024/1/16 18:16:28

诞生与发展

东法兰克国经过一系列扩张,于公元962年改称神圣罗马帝国,该帝国是一个联邦性质的帝国,最初是由拥有实权的皇帝进行统治。其疆域鼎盛之时,包括了今德国、奥地利、捷克、丹麦南部,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意大利北部和中部,以及法国东北部和中部的一些领土。

在德语中,奥地利意为“东部边区”,起初只是一个模糊的地理概念,泛指帝国巴伐利亚、斯提里亚东部的边疆领土。

1156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在位期间,对帝国内部的大国进行了拆解,其中对巴伐利亚的拆解使用了小特权方案,奥地利由边区提升为公国,正式建国。

1282年起,哈布斯堡王朝开始统治奥地利,并在不久后被选举成为帝国皇帝,其后二百年,奥地利逐步吞并了斯提里亚,蒂罗尔等地,使国土面积增加了三倍,成为神圣罗马帝国境内首屈一指的大邦国。

扩张与崛起

被瓜分前夕的勃艮第

1454年,奥地利公爵艾伯特和利奥波德签定协议,将国家一分为二,交由他们的子孙分别掌管,北部是统治上奥地利地区的奥地利公国,南部则是斯提里亚公国,君主同时兼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1453年,英法结束了百年战争,法国开始着手国家的统一,大举进攻西欧的大国勃艮第。

勃艮第公国名义上属于法兰西王国,但在百年战争时期获得了实质上的独立。1477年,被称为“大胆的查理”的勃艮第公爵死于乱军之中,奥地利的马克西米连一世趁机迎娶了查理的女儿,并于1479年在吉内加特战役击败法军。法国仅收回了法语区约27%的土地,整个低地、法国东北部以及中部的一些领土则由奥地利获得。

对勃艮第的瓜分使奥地利的领土扩大了一倍有,一举跻身欧洲列强行列。

1490年,上奥地利统治者绝嗣,奥地利和斯提里亚合并,再次由一位公爵统治。

外交联姻

卡斯蒂利亚的公主伊莎贝拉与阿拉贡王子斐迪南的婚礼,使两个国家逐步融合,成为了一个新的国家——西班牙,他们的子嗣却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疯女胡安娜。1496年,马克西米连一世通过巧妙的在婚姻安排,以当时英俊著称,后来被称为腓力一世的奥地利王子将其迎娶。他们的子嗣同时获得了西班牙、荷兰、奥地利诸国的继承权。

1521年,斐迪南一世迎娶波希米亚公主安妮,1522年,斐迪南的妹妹玛利亚嫁予匈牙利兼波希米亚国王拉约什二世,这两段婚姻为日后奥地利吞并波希米亚和匈牙利埋下伏线。

争霸时期

15世纪末,日益强大的法国发现自身领土被哈布斯堡的家族领土所包围,于是在1494年发动意大利战争,先后夺取了米兰、萨伏依等地,但对那不勒斯王国的侵略却被挫败,此后两个世纪,那不勒斯王国一直受哈布斯堡统治。1513年,哈布斯堡转入反攻,夺取米兰。1525年,查理五世于帕维亚战役大败法国,生擒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1529年,米兰划归哈布斯堡。1544年,查理五世围攻巴黎,虽因奥斯曼帝国进逼维也纳而撤军,但仍帮助萨伏依重获独立。1557年,哈布斯堡于圣康坦战役中击溃法国,双方签定卡托-康布雷齐和约,结束了绵延半个世纪的意大利战争,哈布斯堡将法国势力彻底逐出意大利,巩固了在南意大利的统治,获得了米兰以及法国东北部的一些土地。

在东边,奥地利则要面对更加强大的敌人——奥斯曼帝国,在苏莱曼一世的领导下,奥斯曼进入到鼎盛时期,先后击败匈牙利-波希米亚、波兰立陶宛联邦以及中东强国波斯,让整个基督教世界都大感威胁。

查理五世的敌人们组成了“渎圣同盟”,由信奉天主教的法国和信奉伊斯兰的奥斯曼帝国共同领导。1526年,苏莱曼一世亲征匈牙利,击溃波希米亚—匈牙利联军,占领匈牙利大部,并于1529年和1532年两次率军围攻维也纳,从侧翼支援法国,但是均被天主教同盟击退。这场战争后,由于波希米亚—匈牙利国王战死,查理五世加冕匈牙利国王和波希米亚国王,获得了匈牙利北部和整个波希米亚。

成立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哈布斯堡王朝同法国关系恶化,先后三次参加反法联盟,均为拿破仑·波拿巴击败,失去本土西部、意大利北部、西加里西亚和南斯拉夫等领地,神圣罗马帝国已彻底瓦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的崛起加剧了德国诸城邦的分化,帝国的前景并不乐观。

1804年5月18日,法国第一执政拿破仑称帝。有见及此,在拿破仑称帝三个月后的8月11日,弗朗茨二世将他统治下的奥地利大公国、波西米亚王国、匈牙利王国以及位于意大利和波兰等处的领土合并为奥地利帝国,自称为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一世,以回应拿破仑,并借机整合哈布斯堡王朝的领地,是为奥地利帝国之始。

1806年,奥地利再次被拿破仑击败,弗兰茨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

1809年任命克莱门斯·策尔·冯·梅特涅为首相,奥地利的反法政策改为策略性与法合作。

1810年弗兰茨一世将女儿玛丽亚·路易丝嫁给拿破仑一世,以巩固奥地利的地位。

1812年拿破仑一世侵俄失败,奥地利又转而与法作战,莱比锡战役以后,[于1814年3月]攻入巴黎。在同年召开的维也纳会议上,梅特涅施展外交手腕,使奥地利收复所失领地,并得到了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威尼斯和米兰,后组成以奥地利为首的德意志邦联,奥地利的大国地位得到恢复。

1815年,奥地利发起成立神圣同盟,成为复辟势力的代表,联合欧洲各君主国反对各国自由主义,维护专制制度,充当欧洲宪兵。

失去霸权

由普鲁士主导建立的德意志关税同盟建立后,德意志邦联中的各邦国纷纷参加,梅特涅的力量一蹶不

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后,3月13日维也纳群众在学生领导下爆发起义,梅特涅被迫辞职。在维也纳革命影响下,匈牙利和捷克先后发生革命,斯拉夫人问题日益尖锐化,全国各地革命一触即发。奥军在俄罗斯帮助下成功镇压了1848年匈牙利革命,加剧了匈牙利对奥地利政府统治的不满。

1849年起,奥地利与普鲁士为争夺德意志霸权展开尖锐斗争。奥地利首相费利克斯·施瓦岑贝格在俄国的支持下迫使普鲁士签订奥尔米茨条约,奥地利再德意志邦联中的盟主地位暂时得到稳定。

1859年的意大利独立战争使奥地利失去在意大利的所有领地。

1864年奥、普联合对丹麦作战,奥地利获得荷尔斯泰因。

1866年普奥战争爆发,奥军被击败,被迫放弃荷尔斯泰因,将威尼斯归还意大利,并同意解散德意志邦联,结束了哈布斯堡家族统领德意志各城邦的时代以及在北意大利的优势地位。此后,德意志走上以普鲁士为首的自上而下的统一道路,奥地利被排除在外。奥地利被迫转巴尔干等地发展,对国内日益尖锐的民族矛盾采取让步政策。

政体改革

奥地利帝国成立以后,国内多民族的纷争和对外战争的失败令哈布斯堡-洛林皇朝的势力再被削弱。匈牙利对维也纳的统治非不满,国内其它许多地区民族主义思想也不断加强。

在一些政府官员劝告下,奥皇弗朗茨·约瑟夫决定与所有民族运动家谈判。虽然如此,但帝国内各部分以匈牙利贵族的势力最为强大,而他们只肯接受一个他们与奥地利传统贵族之间的二元体。纵使维也纳担心单独与匈牙利贵族谈判会遭到其它民族更大的反对,但最终仅与匈牙利的贵族协商,而奥匈二元帝国则正式建立。

自此,奥地利帝国成为奥匈帝国的主要组成部分,直至1918年奥匈帝国瓦解。而奥地利帝国的主体,奥地利皇室领地,成为奥地利共和国,直到其1938年被纳粹德国兼并。

1914年,奥地利在新吞并的波斯尼亚举行军演,皇储斐迪南大公遭塞尔维亚一名叫普林西普的青年刺杀,是谓萨拉热窝事件。之后,一战爆发。一战后奥地利帝国分裂,哈布斯堡王朝垮台。

标签: 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

更多文章

  • 奥地利帝国:欧洲传统的五大强国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

    奥地利帝国(德语:Kaisertum ?sterreich、英语:Austrian Empire,1804年-1918年),是一个地跨中欧、南欧、东欧和东南欧部分地区的庞大帝国,国土面积约65万平方公里(1804年),人口约2120万人(1804年)。领土包括现在的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

  • 东帝汶——一个不为人知的国家(东帝汶屠杀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东帝汶,世界,东帝汶屠杀事件

    当人们问我在东南亚的哪个地方时,每当我提到我在东帝汶的旅行经历或者在该国,东帝汶人都知道的时候,我常常会一片空白。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个国家本身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几乎是不为人知的,因为它相对较新,仅在2002年从印度尼西亚获得独立。东帝汶位于印度尼西亚西帝汶和巴布亚之间,后者又将该国置于东南亚集团内

  • 揭秘:东帝汶艰辛独立之路有多艰难(东帝汶屠杀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东帝汶,世界,东帝汶屠杀事件

    澳大利亚随军士兵1999年10月9日拍摄于东帝汶边界,时值“东帝汶危机”期间。当时澳大利亚步兵排与印尼步兵排正在例行巡逻,双方激烈交战了数分钟之久,直到双方将领意识到原来是个“误会”,于是他们走到马路中间“签署了”停火协议,握手言和,幸好此次交战没有酿成重大事故。在东帝汶危机开始时,一些反对独立的武

  • 东帝汶屠杀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伤亡情况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东帝汶屠杀事件,世界

    =x你知道东帝汶屠杀事件是怎么一回事吗?东帝汶其实是一个国家(东帝汶民主共和国),也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小编估计很多都不知道有这个国家的存在的。那么东帝汶屠杀事件其实就是指的一场侵略性质的战役,罪魁祸首是印度。东帝汶屠杀事件是指发生在1975年-1999年共24年时间内,印度尼西亚对东帝汶实施了长达

  • 红溪惨案荷兰人屠杀华侨达10万,为什么乾隆大骂华侨死得活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红溪惨案,世界

    自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以后,中国被迫逐渐开放门户融入国际社会,为了博取国际同情,争取有利的国际舆论,拉拢列强,所以历代政府都十分重视维护自己的国际形象,甚至晚清政府也是一反常态,为止做了不少努力。但在鸦片战争之前,可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大清帝国的统治者仍被所谓“康乾盛世”麻痹着,闭目塞听,以天朝上国自

  • 红溪惨案荷兰人屠杀上万华人,为什么最后他们又来向乾隆请罪?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红溪惨案,世界

    对于清朝乾隆皇帝,如今很多人都说好,但我相信有一群人肯定认为乾隆是昏君。这群人就在东南亚地区,尤其是1740年10月惨遭屠杀而丧命的上万冤魂,死则死也,但却迎来乾隆几乎是“杀得好”的评价!17世纪初,荷兰成立东印度公司,在爪哇岛的巴达维亚(即雅加达)建立公司总部,积极开展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为此,荷

  • “红溪惨案”——数万族人在印尼被屠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红溪惨案,世界

    雅加达作为东南亚一座现代化大都市,是印尼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面积650多平方公里,拥有近千万人口。作为曾经亚洲“四小虎”之一国家首都,雅加达有着一种异样的繁华。而就在这片繁华之下,却渗透着华人四百年的血泪史。历史上中国曾把包括马来群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也包括中南半岛沿海、马来半岛等地在

  • 铭记历史 红溪惨案:荷兰人屠杀上万华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红溪惨案,荷兰

    红溪惨案(Angke Massacre)也称巴城大屠杀,是指1740年10月,荷属东印度当局在爪哇的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大规模屠杀华人的事件。因肇事地点之一为城西一条名为红溪的河,故称为红溪惨案。过程1619年,荷兰殖民者占领雅加达,当地劳动力甚缺,荷兰殖民者不择手段从各地诱骗华侨,甚至到中国东南沿

  • 波希米亚人:用来指称以前波西米亚王国的居民(波希米亚王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波希米亚人,波希米亚王国

    波西米亚人是用来指称以前波西米亚王国的居民,波西米亚王国的领土目前位于捷克共和国境内。这个名字是源自于居住在这里的凯尔特部落的拉丁名词Boii。波西米亚是吉普赛人的聚居地(法国人因此称吉普赛人为波西米亚人)。今天,对于说捷克语的人来说,Bohemian这个字常常是Czech这个字的同义字,只不过它使

  • 波希米亚王国是怎么建立的?又是如何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波希米亚王国,神圣罗马帝国

    起源波希米亚这个名称最早来源于“Boii”, 公元前500年,波希米亚地区在罗马帝国时期为一支叫波希人的凯尔特人的聚居地。公元前1世纪,日耳曼人迁入占据了此地,但这个名字却留了下来。公元6世纪,从东部迁来的斯拉夫人建起波希米亚王国就开始了它漫长而坎坷的历史,并繁衍出灿烂的文化。波希米亚大地上形成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