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党项族的起源是什么?最后又是怎么灭亡的

党项族的起源是什么?最后又是怎么灭亡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425 更新时间:2023/12/30 5:29:07

民族起源

最早的汉文文献记载党项为汉朝西羌的后裔。自远古以来,羌人就占据着青海湖周围的草原和青海湖以南,黄河、大通河、湟水源头附近的山地。在这一片地区的边缘地带,就是位于吐蕃东北部,习惯上称作安多的地方,早期党项和吐蕃的先民们大概都混杂居住在这一地区。对党项语言的研究证实,就分类而言,操党项语的人可以归为藏缅民族的古代成员。而就其文化来说,党项人则具有其他羌族族群的许多特点。

古代羌族是一个大系,有很多的分支,有因地域划分的,如:白兰羌、宕昌羌等等;也有因族群划分的,如:党项羌、吐谷浑羌等等。

南北朝末期

南北朝末期(6世纪后期)开始活动于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上游和四川松潘以西山谷地带。当时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

《隋书·党项传》记载:党项"每姓别为部落,大者五千余骑,小者千余骑","俗尚武力,无法令,各为生业,有战阵则相屯聚,无徭赋,不相往来。牧养牦牛、羊、猪以供食,不知稼墙"。

[4]

也就是说早期的党项人不事农业,衣、食、住皆仰赖畜牧,无文字历法,以草木枯荣计算岁月,崇拜天神,死后火葬。党项人尚武而勇猛。同氏族的人须互相帮助,当受到外族人伤害时,必须复仇,未复仇前,蓬首垢面赤足,禁食肉类,直到斩杀仇人,才能恢复常态。此外。党项人还特别崇尚白色,故自称“大白上国”。

隋唐时期

隋文帝开皇四年(584年)有千余家党项羌人归属隋国。次年,党项族领导人拓跋宁丛等,各率部落到旭州(今甘肃临潭县境)请求内附,隋朝授拓跋宁丛为大将军。

开皇十六年(596年)党项首领进攻会州(今甘肃靖远县东北),兵败纷纷降附,并遣子弟入朝谢罪,向隋朝贡。

唐初武德年间(618—626年)党项相率归属唐朝。党项羌中著名的有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利氏、米擒氏、拓拔氏等八个部落,此外还有黑党项、雪山党项等部落。其中拓拔部落最为强大。

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唐朝南会州都督郑元踌招谕党项归附,党项首领之一细封步赖率所部归唐,唐朝在其地设轨州(今四川松潘县西),授细封步赖为刺史。其他党项部落,亦纷纷响应,又设崌、奉、岩、远四州,并以原来各部酋长分别担任各州刺史。

贞观九年(635年),唐下诏遣使开河曲地为16州,党项内附者34万口。当时曾与吐谷浑王慕容伏允结为姻亲的党项拓跋部酋长拓跋赤辞,也在与唐作战兵败、众叛亲离的情况下归附唐朝。唐就其地分设懿、嵯、麟、可等32州,任命归附的部落首领作刺史,以拓跋赤辞为西戎州都督,赐姓李氏,受松州都督府节制,封为平西公。

唐初崛兴于西藏高原上的吐蕃国,日益向外扩张,北上并灭了吐谷浑,并侵袭威逼党项羌。散居在今甘肃南部和青海境内的党项部落南迁,唐移静边州都督府至庆州(今甘肃庆阳县),辖下的25个党项州,也随着一道迁徙。党项族原住地为吐蕃占领,留下来的党项居民为吐蕃贵族所役属,吐蕃称这些人为"弭药"。

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吐蕃人取代早先吐谷浑在青海湖地区的地位,迫使众多的党项人逃离故土。

唐广德二年(764年),河北副元帅仆固怀恩自恃平定安史之乱有大功,对唐朝所给的待遇不满,起兵反叛,并煽动党项、吐谷浑等族叛唐作乱。朔方(驻今宁夏灵武县西南)节度使郭子仪为了防范党项等族受其煽动,建议唐王朝将居住在静边等六府的党项迁到银州(今陕西米脂县西北)以北、夏州(今陕西横山县西)以东一带居住;另将居住在宁朔州(今陕西榆林县境)的吐谷浑迁移到夏州以西。唐朝宗采纳了郭子仪的建议,召党项族大首领、左羽林大将军拓跋朝光、拓跋乞梅等五人人朝,亲自接见,并厚加赏赐,让他们返回各自部落,安抚部众。从此拓跋乞梅居庆州,号东山部;拓跋朝光居银、夏,号平夏部。

唐德宗即位以后,担心党项族进一步强大,会危害到唐王朝的安全,于是下令禁止商人以牛、马、军器等物资和党项族进行贸易。贞元十五年(799年),永安城镇将阿史那思昧向党项族索取驼、马等物,并经常对银、夏一带的党项族进行骚掠,党项不堪忍受,举部渡黄河躲避。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唐复设宥州(今陕西靖边县西),以保护党项,党项得以迁回。元和十五年(820年),唐宪宗命太子中允李寮为宣抚党项使。自此以后,党项部落再度繁盛,远近的商人都带着货物到该地与党项族人民交换羊、马等牲畜。

唐文宗太和、开成(827—840年)年间,该地藩镇的一些统治者放任当地豪强、商人肆意掠夺党项族居民的羊、马财产,引起党项居民的极度不满,纷纷举行起义。其中以灵州(今宁夏灵武县西南)、盐州(今宁夏盐池县北)一带的规模最大,断绝了交通,给唐朝统治者以有力的打击。唐武宗为了平息党项部民的反抗,多次下令安抚,并以侍御史崔君会、李鄂和郑贺分别为灵、延(今陕西延安市)、麟(今陕西神木县北)等地的安抚使。党项族的起义逐渐平息。

唐末宋初以来,拓拔部和被称为平夏部的夏州部落首领,接受唐、宋封授的官职,并且入居州衙通过贡赐的方式,接受了汉族的物质生活和文化。他们以这种特殊的地位,在对外作战时召集各部落形成暂时的联合。宋朝皇室也通过他们来控制党项各部落的对外掳掠。

宋朝时期

宋朝初建,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彝殷即附宋,并助兵对北汉作战。宋朝亦对夏州李氏政权羁縻统治。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传至李继捧,发生了党项贵族内部争夺权位的斗争。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李继捧率族人投附宋朝,献夏、绥、银、宥、静五州之地。宋封继捧为彰德军节度使,留居京城,党项族内部由此引起了急剧的分裂。继捧弟李继迁采纳部下张浦的建策,率领贵族逃入夏州东北300里的地斤泽,抗宋自立。

北宋淳化五年(994年),北宋惟恐党项人“居城自雄”,下诏毁了“统万城”,将20万党项人迁到绥、银等州,也就是现在的横山、米脂、绥德一带。从此,党项族便居于银、夏、绥、宥、静五州(一说是四州,没有静州)。至此,拥有近600年历史的“统万城”渐渐沉寂在毛乌素沙漠之中。

西夏时期

西夏建国

宋初赵匡胤削藩镇的兵权,引起拓跋李氏的不满。虽然他们一开始服从宋的命令,但两者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李德明时,依附宋朝,转而对回鹘、吐蕃部落展开大规模的攻掠,极大地加强了党项奴隶主贵族的力量,扩展了统治的领域。党项割据政权经李继迁之子李德明一代的休养生息,已经具备了立国的基础。

北宋天圣十年(1032年)李德明之子李元昊继夏国公位,开始积极准备脱离宋。他首先弃李姓,自称嵬名氏。第二年以避父讳为名改宋明道年号为显道。开始了西夏自己的年号。在其后几年内他建宫殿,立文武班,规定官民服侍,定兵制,立军名。北宋景祐三年(1036年),仿汉字创制西夏文,并汇编字书十二卷,定为“国书”。北宋宝元元年(1038年)10月11日,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

西夏建国后,党项族的势力不断发展,其疆域方圆二万余里,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今内蒙古阿拉善戈壁与鄂尔多斯草原及西部的巴盟、包头一带,皆属西夏所辖。著名的西夏遗址有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百眼窑石窟寺、阿盟额济纳旗西夏黑城、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城塔古城及巴盟临河高油房古城等。

李元昊死后,他不满2岁的儿子李谅祚成为皇帝,由其母没藏氏专政。辽攻西夏,夏大败,向辽称臣。李谅祚子李秉常即位后被其母梁太后幽禁。西夏拱化元年(1063年)吐蕃禹藏花麻归夏。梁氏又发动与宋的战争。失败后被迫让权于李秉常。李秉常死后他三岁的儿子李乾顺即位,梁氏再揽大权。重新发动与宋和辽的战争。李乾顺亲政后采取依附辽,于宋修和的策略。战争逐年减少,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西夏雍宁二年(1115年)金朝立国,开始发动对辽的进攻。

西夏元德五年(1123年)辽天祚皇帝兵败逃到西夏。同时金使到西夏劝李乾顺将辽帝擒拿送往金,以保障西夏不被金攻击。李乾顺看到辽灭已不可挽回,答应了金的条件。从此西夏归服金。金侵北宋时西夏随其尾迹而入,获得了数千里的土地。

李乾顺死后其子李仁孝即位,西夏境内发生了强大的饥荒和地震,民不聊生,以此发生了巨大的人民起义。李仁孝的改革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持了社会的稳定。

从桓宗到神宗

李仁孝死后,其子李纯佑即位,政治腐败,国势日益衰落。西夏应天元年(1206年),他的堂兄李安全篡位,杀李纯佑。李安全改变了与朝贡金朝的政策,开始朝贡此时不断强大起来的蒙古族。他发动了与金长达十多年的战争,使两个国家被削弱,而且,他统治时期,西夏百姓十分贫困,军队非常衰弱,政治腐败到极点,而李安全自己却十分腐败,沉湎于酒色之中,整日不理朝政,四处怨声载道。再说李安全附蒙抗金的策略并没有给他带来蒙古的友好。早在西夏天庆十二年(1205年)大蒙古国就开始进攻西夏。至西夏应天四年(1209年)蒙古三次出征西夏。夏无以抵挡。

西夏皇建二年(1211年)西夏内部发生宫廷政变,李遵顼篡位,李遵顼仍然保持着襄宗(李安全)的作风,西夏政治更加腐败。

西夏光定六年(1216年)西夏因不肯派兵帮助成吉思汗西征,触怒了蒙古汗国,次年大蒙古国第四次进攻西夏。

西夏光定十三年(1223年),由于李遵顼声称自己不愿做亡国之君,便让位给太子李德旺。

西夏的灭亡

西夏在襄宗、神宗一再的腐败下,终于病入膏肓,无可救药,虽然夏献宗李德旺是治国之才,仍然挽不回西夏政权覆灭命运。李德旺打算趁大蒙古国成吉思汗西征之际抗击蒙古国。不料机密泄露,西夏乾定二年(1224年)蒙古攻克兴庆(银川)。李德旺向蒙古投降,送人质,才得免灭国。

西夏乾定三年(1225年)成吉思汗西征得胜后又开始对西夏的进攻。

西夏乾定四年(1226年)李德旺病死,他的侄子李睍被推为皇帝。

西夏保义二年(1227年)李睍投降蒙古汗国,成吉思汗此时已死,但密不发丧,以免西夏反悔。李睍投降后,窝阔台大汗按照成吉思汗遗嘱将其杀掉,西夏皇族乃至党项全族也被灭族。西夏灭亡。

西夏亡国之后,夏国的拓拔贵族带领部分民众迁徙到了现在西藏甘孜一带的藏区木雅,重新建立了西吴王国。这个历史上的西吴王国,有专家考证出就是西夏王国的延续。至今,西藏甘孜地区还流传着西吴王的传说。

标签: 党项族西夏宋朝

更多文章

  • 党项族: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属西羌族的一支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党项族,西夏,宋朝

    党项族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属西羌族的一支,故有“党项羌”的称谓。 据载,羌族发源于“赐支”或者“析支”,即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一带。汉朝时,羌族大量内迁至河陇及关中一带。此时的党项族过着不知稼穑、草木记岁的原始游牧部落生活。他们以部落为划分单位,以姓氏作为部落名称,逐渐形成了著名的党项八部,其中以

  • 西夏灭亡后为何“党项族”就神秘消失了?党项人都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西夏国,党项族

    西夏——是11—13世纪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李元昊在中国西北部(今宁夏、甘肃、山西北部一带)建立的一个政权。本名“大夏”,因地处西部,宋人称之为“西夏”。之后被成吉思汗灭国,历经十二位皇帝,享国196年。然而,西夏灭亡之后,党项人都哪里去了呢?如今的民族中怎么没有“党项族”呢?这个问题一直都备受人们争

  • 揭秘同治中兴出现的原因 同治中兴的评价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同治中兴

    1644年明朝没落,满族入关建立了大清王朝。从皇太极到康熙雍正乾隆朝代,大体上是封建鼎盛时期。到了咸丰时期,朝政开始逐步松懈,地方出现了许多反清组织。其中太平天国运动最为广泛,此时还有沙俄侵占北方大片土地,外忧内患下的清朝到了同治时期却出现了短暂的中兴。同治中兴出现的原因有哪些呢?同治中兴同治时期,

  • “同治中兴”是什么意思?同治是怎样建立外交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同治,清朝,同治中兴

    “同治中兴”简单直白的来说,就是清朝在同治帝统治时期,相较于前三位君主,国力有了一些恢复,政治上也出现了一些鸣音。若是具体来说,就要从此次中兴,为政者的举措,以及当时的社会大环境来看了。公约1862年吗,到公元1874年,为清朝后叶,是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统治的时期。同治皇帝当政期间,推出新政,开

  • 揭秘:什么是同治中兴?同治中兴为什么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同治中兴,清朝

    什么是同治中兴?在清朝建朝开始历经皇太极康熙雍正乾隆数代的繁荣鼎盛,成为了封建晚期最后的繁华时代。之后清朝长期积累的政治问题经济军事问题全面爆发,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强大,发动了入侵中国的鸦片战争。落后的清朝内部还出现了各地的农民起义以及民间的邪教组织运动。咸丰时期遭遇鸦片战争,之后同治时期却

  • 中世纪欧洲历史:条顿骑士团不为人知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条顿骑士团,欧洲

    熟悉欧洲中世纪条顿骑士团的朋友都知道,条顿骑士团出现于中世纪的十字军东侵期间、系西欧封建主为保卫他们在东方所侵占的领地而建立的宗教性封建军事组织。历史上著名的三大骑士团,即善堂骑士团(又称圣骑士或医护骑士团)(12世纪初)、殿骑士团和条顿骑士团(1198年),其使命是镇压十字军国家中人民的反抗、与毗

  • 三大骑士团之一:条顿骑士团的兴起和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条顿骑士团,欧洲

    198年3月5日,条顿骑士团成立于阿卡(Acre),今以色列境内,其后一直以阿卡作为总部至1291年。条顿骑士团,早期成员全来自德意志民族,骑士团屈服波兰后被迫接受波兰人。条顿骑士团是三大骑士团中最后成立的一个。1187年哈丁战役之后,圣城耶路撒冷很快被萨拉丁的军队攻克(耶路撒冷围攻战)。教廷号召发

  • 欧洲三大骑士团之一,条顿骑士团怎么覆灭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大骑士团,欧洲,条顿骑士团

    作为中世纪欧洲军事力量的主心骨,骑士的作用一直以为容易被人们所低估。近代以来,战争的核心长期为步兵所承担,商人与平民阶层的社会地位提升。都让作为封建时代标志的骑士,不受人待见。然而在中世纪发生的众多关键性战役中,骑士所发挥的作用一直非比寻常。一支欧洲军队表现的好坏,往往就取决于军中骑士力量的发挥如何

  • 为什么会发生库页岛战役?斯大林的恐怖手段让日本人至今都有阴影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库页岛战役,世界

    北方四岛,这几个岛屿从面积来说并不是很大,仅仅只有5000平方公里,寸金寸土,资源呢至今也没有探明,但是从地理位置来看处于苏联和中国,日本的中间,谁拥有这个位置,那么谁就有了战略前线,可以远看其他国家的一些部署,尤其是战时,这个地方尤为重要。在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俄国战败,北方四岛被日本人统治,

  • 库页岛战役苏联胜利后,在岛上日本人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库页岛战役,世界

    库页岛战役,是1945年2月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之间签订“雅尔塔协定”后,苏联于8月8日撕毁之前和日本签订的为期5年的中立协定,对日宣战。而作为对于苏联在中国东北、库页岛,以及千岛群岛与日本战斗的补偿,盟军许诺苏联收回之前已经失去的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苏军于1945年8月9日展开“八月风暴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