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艾因贾鲁战役中蒙古是怎么惨败的?马穆鲁克为什么如此强(马穆鲁克王朝)

艾因贾鲁战役中蒙古是怎么惨败的?马穆鲁克为什么如此强(马穆鲁克王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863 更新时间:2023/12/23 8:03:13

13世纪,被史学界称为蒙古人的世纪,蒙古人依靠着他们战无不胜的骑兵将一个又一个明古国踏于马下,金帝国、西辽、西夏、宋帝国、花剌子模乃至远在天边的匈牙利和诺夫哥罗德,都在蒙古的铁蹄之下化为了灰烬。蒙古人一路西,凡是其走过的地方,留下的只有寡妇的哀嚎和累累的白骨。春风得意的蒙古人不会想到,帝国的西征将在一个叫埃及的地方戛然而止,他们战无不胜的骑兵将在那支军队面前溃不成军,而那支军队将不仅战胜他们一次,还将战胜他们很多次,并彻底粉碎他们继续征服世界的计划。

1257年春,旭烈兀按照原计划开始西征,一路上,旭烈兀战无不胜,一连攻克了穆斯林的重城巴格达、大马士革和阿勒颇,连穆斯林世界名义上的领袖哈里发都被旭烈兀活活饿死,败退的穆斯林在蒙古人的驱赶下纷纷逃入了埃及。就在旭烈兀准备兵伐穆斯林最后的阵地埃及时,东方却传来蒙哥去世的消息,旭烈兀为了争夺汗位,便命怯的不花率领2万人留守叙利亚,自己率领其余部队返回蒙古。怯的不花忠于旭烈兀的命令,再加上自己也是个景教徒(基督教的东方分支),便立即开始备战,准备征伐埃及。埃及的苏丹拜尔巴斯见蒙古人已有功伐埃及的打算,索性先下手为强,率领自己的精锐部队——马穆鲁克奴隶军开赴叙利亚,与怯的不花决战。

最终两军在一个叫艾因贾鲁的平原相遇(巴利斯坦北部),这一战,怯的不花带来了2万蒙古骑兵和2000亚美尼亚铁甲骑兵,而拜尔巴斯则有1万名马穆鲁克和2000阿拉伯残军(12万的说法是19世纪末的一位英国史学家多抄了一个0才造成了这种谬误。)人数上,蒙古军队略占优势。

骄傲的怯的不花根本没把埃及人放在眼里,毕竟西征的路上,蒙古军队一直是高唱凯歌,从未吃过败仗,怯的不花相信,对面的埃及人很快就会溃败。怯的不花一声令下,2个蒙古万人队随即以亚美尼亚铁甲骑兵为先锋,向埃及人的两翼冲来,蒙古人在进攻途中纷纷搭弓射箭,向马穆鲁克发起远程打击,而马穆鲁克也毫不逊色,立即用弓箭予以还击。在一段时间的射击后,蒙古人与马穆鲁克厮杀在了一起,毕竟是身经百战的蒙古人,马穆鲁克在蒙古的冲击下逐渐向后退却,埃及军队开始浮现溃败的迹象。见到自己的军队士气低落,埃及苏丹拜尔巴斯一马当先,用大马士革弯刀接连砍杀数名蒙古兵,拜尔巴斯的英勇重新唤起了马穆鲁克的勇气,他们重新返回战场,拔出大马士革弯刀和钉头锤,与蒙古人绞杀在了一起。战场局势逐渐开始逆转,蒙古骑兵因为盔甲和训练的劣势而纷纷倒下,原来,马穆鲁克骑兵并不逊于蒙古人,之前的退却仅仅是因为胆怯,一旦有了勇气,战局便即刻逆转。

蒙古人的形势越来越绝望,怯的不花此时表现出了一个蒙古人的勇气,他一次又一次的冲入敌阵,拼命砍杀,左右的士兵劝他撤退,他却这样回答:“宁可死去也决不能撤退,如果你们有幸见到旭烈兀,可告诉他,怯的不花不愿可耻的撤退,宁愿以身殉职,希望可汗不要为损失一支蒙军而悲伤,就当士兵的妻子一年未曾怀孕,马群的母马一年未曾怀驹,祝可汗幸福。”随后,怯的不花便发起了最后的决死冲锋,并兵败被俘。

怯的不花双手被绑带到忽都思面前,忽都思想侮辱他:“你打倒了许多朝,现在你落网了!”怯的不花的回答是:“如果我死在你手中,我认为这是天意,而不在于你。别为片刻的胜利而陶醉。当我死的消息传给旭烈兀汗时,他的愤怒将像沸腾的大海,从阿哲儿拜占(今阿塞拜疆)直到埃及的大门口的土地将被蒙古马蹄踏平!”拜尔巴斯随后判了怯的不花死刑,怯的不花不知道,他的大汗和他的同胞将永远无法为他报仇了,因为他们始终没能降服骁勇善战的马穆鲁克,并最终将叙利亚白白丢给了埃及。

二、马穆鲁克为如此之强

艾因贾鲁之后,拜尔巴斯乘胜追击,迅速收复了叙利亚,之后,旭烈兀派出了一支6000人的蒙古军队打算收复叙利亚,但是在霍姆斯被马穆鲁克全歼。之后拜尔巴斯死,盖拉温篡位成为埃及苏丹,此时蒙古人的伊尔汗国趁埃及内乱派出8万大军征伐埃及,其中包括5万蒙古骑兵,盖拉温也从埃及带来了8万军队包括1万马穆鲁克迎战伊尔汗,此战,盖拉温以诈降之计成功突袭了蒙古主帅蒙哥帖木儿的本部,并导致蒙哥帖木儿坠马而逃,蒙古军由此打败,埃及人得以收复叙利亚全境,之后,蒙古人又多次征伐马穆鲁克,但都遭遇了惨败。直到伊尔汗国灭亡,蒙古人也没能再次染指叙利亚。

马穆鲁克为何能连续击败横扫欧亚的蒙古军队,是什么让马穆鲁克如此之强?这还要从他们的身份说起。马穆鲁克的兵源,其实并非是埃及境内的自由人,而是从市场上买来的奴隶。

穆斯林世界自古就有豢养奴隶作为战士的习惯,从阿巴斯王朝开始,哈里发为了应付各种内乱就组建了专由奴隶组成的部队——古拉姆。古拉姆主要来自中亚地区的突厥奴隶和战俘,他们在少年时就被卖给苏丹,并且从小就被灌输伊斯兰教,并进行武艺训练。在长期的洗脑和刻苦的训练下,这些奴隶成为无与伦比的战士,他们会被派到帝国各地服兵役,如果表现出色,还能出将入相,成为帝国的重臣。

但是后来,由于穆斯林世界的战争日趋频繁,很多领主为了迅速培养军队,往往部队古拉姆进行严格的训练和洗脑教育,由此导致古拉姆在后来缩水严重,以至于连连败于十字军之手。到了阿尤布王朝统治埃及时,便决定重新拾起这一穆斯林的传统,培养出更为强大的奴隶军——马穆鲁克。而拜尔巴斯则更是将其发扬光大。

在拜尔巴斯的改造下,马穆鲁克骑兵成为了真正可怕的战争机器,马穆鲁克的骑兵同时掌握近战和射箭两种技艺,他们不但箭术高超,而且全身披挂双层铁甲,并配备著名的大马士革弯刀和钉头锤,也是绝顶可怕的重装骑兵。除了能作为双重骑兵使用外,马穆鲁克还具备一定的步战技巧,因此,在关键时刻还能下马构建防御阵线,作为重步兵予以使用。马穆鲁克不仅是一流的骑兵,还是一流的步兵,不仅是一流的冲击骑兵,还是一流的骑兵射手。

马穆鲁克卓越的战斗技巧得益于他们多年的刻苦训练,马穆鲁克骑兵拥有自己专门的训练手册,这一点与近代军队如出一辙。在手册中写道:“在对付敌人骑兵时,要射人先射马,等到敌人接近到一定距离,再开弓放箭,以保持箭支的杀伤力,而一旦敌人直冲过来,则保持距离进行对射,消耗其锐气,在攻击时,要先关注敌人的重装骑兵,应该先把他们收拾掉。”马穆鲁克奴隶兵从小就接受如此严苛专业的训练,也难怪能战胜横扫欧亚的蒙古军队。

相比于马穆鲁克,无论是欧洲分封采邑的半职业化骑士,还是蒙古部落民组成的骑兵,在战斗技巧和团队配合上,都比马穆鲁克略逊一筹。在经济相对落后,军事资源有限的古代,从小豢养的奴隶兵往往意味着更多的训练和更多的战斗经验,而这马穆鲁克如此强大的真正原因。

三、马穆鲁克的衰亡

虽然马穆鲁克如此强大,但是依然逃不过时代的变迁,随着火器的应用以及近代化军事思想的普及,马穆鲁克开始退出历史舞台。

16世纪,奥斯曼帝国挥师南下,意欲征服埃及,埃及苏丹遂率领马穆鲁克主力在叙利亚北部迎战奥斯曼军队。在奥斯曼军队的火器轰击和多兵种的打击下,虽然马穆鲁克作战英勇,甚至冲垮了奥斯曼的前锋,但依然难逃失败的命运。埃及很快沦为了奥斯曼的一个省。

19世纪,当拿破仑率领法军抵达埃及时,马穆鲁克再次被枪炮凌厉、训练有素的法军击败,而在战斗中,还发生了好几次法军骑兵和马穆鲁克骑兵的交锋。虽然马穆鲁克拥有出色的个人技艺,但是其配合远远不如受过近代军事训练的法军骑兵,在法军骑兵的墙式冲锋和密切配合下,马穆鲁克被打的四散而逃。就像拿破仑说的:“三个法军骑兵一定打不过两个马穆鲁克,一百个法军骑兵能和马穆鲁克打成平手,一千个法军骑兵绝对能战胜一千个马穆鲁克。”马穆鲁克无论是在战斗方式还是团体配合上,已经远远落后于受过近代军事训练的法军骑兵。

马穆鲁克的衰亡告诉我们,就算是古代最为强大的军队,只要故步自封,不思进取,就一定会被时代的洪流所抛弃,沦为新时代别国百般讽刺的笑柄。沉浸在过去的荣耀之中终究不是办法,梦总是会醒的。

更多文章

  • 加里波利之战背景:协约国为何要进攻加里波利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加里波利之战,意大利,登陆战,

    在1914年的马恩河战役之后,协约国和同盟国在法国北方和比利时一角的战线上陷入了僵持状态。法国大臣推荐采取“外围战略”的办法打破僵局。1914年11月英国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提出凭借英国海军的实力打开达达尼尔海峡登陆,然后在加里波利登陆,直取奥斯曼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把土耳其逐出战

  • 加里波利之战简介:一战中最大规模的登陆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一战,加里波利之战,土耳其,

    加里波利之战(英文:Battle of Gallipoli),又称达达尼尔战役(Dardanelles Campaign),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土耳其加里波利(Gelibolu)半岛的一场战役。它始于一个英国法国联盟的海军行动,目的是强行闯入达达尼尔海峡,打通博斯普鲁斯海峡,然后占领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

  • 加里波利之战:致使丘吉尔下台的“滑铁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加里波里之战,丘吉尔,一战,加里波利之战

    1915年3月18日,塞伊特·阿里·恰布克感到肌肉酸痛颤抖,好像要散架了。这名勇敢的土耳其士兵正在填装一枚275公斤重的炮弹。这枚炮弹加入了由数百枚炮弹组成的弹雨,飞向了英法盟军的16艘战舰。西班牙《世界报》8月17日称,遭遇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炮火攻击的是英国最大规模的海军部署。英法盟军进攻达达尼尔海

  • 严岛合战:日本战国时代"西国第一智将"毛利元就的得意之作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严岛合战,日本

    日本战国有三大经典奇袭战役,后北条三代家督氏康的河越夜袭,尾张国大魔王织田信长的桶狭间合战,还有就是号称“谋略之神”——毛利元就的严岛合战。这场战役发生在天文二十年,与毛利元就演对手戏的不是别人,正是有着“西国无双侍大将”的战国名人——陶晴贤。就像提起毛利元就就会提起有名的“三矢训”一样,只要一提到

  • 严岛合战的详细过程介绍,严岛合战的结果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严岛合战,日本

    严岛合战是日本战国三大奇袭战之一。其余两个分别为:河越夜战、桶狭间之战。 严岛又名宫岛,是个周长30.9公里,面积仅30.17平方公里的小岛,距离对岸的大野,也不过1.8公里而已。昔日平家曾在此修建了严岛神社,岛遂以社名。弘治元年(1555年)春,毛利元就派兵在严岛西北部的有之浦(又名宫尾地)筑城。

  • 严岛合战什么时候爆发的?严岛合战的起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严岛合战,日本

    严岛合战是日本战国三大奇袭战之一。其余两个分别为:河越夜战、桶狭间之战。 严岛又名宫岛,是个周长30.9公里,面积仅30.17平方公里的小岛,距离对岸的大野,也不过1.8公里而已。昔日平家曾在此修建了严岛神社,岛遂以社名。战事的起因天文二十年(1551)九月,周防、长门的大内家发生叛乱。大内家臣--

  • 揭秘严岛合战作战双方为何差距如此悬殊?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严岛合战

    严岛合战起因比较复杂,不过主要还是因为战争双方的势力发生变化。在1551年的时候,日本的大内家发生了叛乱,其中大内家族中掌握实权的陶晴县在暗地里将大内主隆杀掉了,因此大内家便没有领导人了,于是陶晴贤将大内义长从大友家中迎接到大内家做大内家的家督,但是大内义长和大内家的关系并不是很亲近。严岛合战图片在

  • 笈多王朝有着怎样的宗教信仰?笈多王朝有着怎样的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笈多王朝,印度

    笈多王朝时印度教兴起,大乘佛教盛行,然宗教可自由发展,大臣和将领就有信奉佛教及湿婆教。大乘佛教中心那烂陀寺由鸠摩罗笈多一世修建,其后成为笈多文化的学术中心。笈多朝初期,信奉婆罗门教,对佛教并不重视。当时佛教对统治者的态度,像《涅盘经》中所表示的,只要求国王给予外护就可以了。从佛教立场来谈政治的《王法

  • 笈多王朝有着怎样的政治制度?笈多王朝是怎么发展经济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笈多王朝,印度

    笈多王朝时期的印度社会组织仍以农村公社为主,而长期建立的奴隶制度正走到尽头并被封建制度取代。在公元最初几世纪的《政事论》中已提及不要把自由民变为奴隶的要求,并制定释放奴隶的条件,包括能够交回赎金的奴隶应被释放,以出租地他人耕种征收一部分收成取代奴隶制度。中国赴印度求法的高僧法显在《佛国记》中透露印度

  • 笈多王朝是怎么建立的?又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笈多王朝,印度

    建立公元三世纪以后,贵霜帝国逐渐衰落,南亚次大陆的西北部和北部地区分裂成许多小国。这些小国一部分被笈多王朝统一,另一部分则被北方的嚈哒人(白匈奴人)所灭。当时恒河上游地区一个小国君主室利笈多(?ri-Gupta)家族逐渐强盛,制服附近小国并自称“摩诃罗阇”(Mahārāja),意为众王之王。室利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