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于和硕特汗国的评价如何?对历史有什么影响

关于和硕特汗国的评价如何?对历史有什么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987 更新时间:2023/12/19 8:33:07

归于大清

1635年起进入宗主制版图、1646进入清朝的主权版图、1705年起进入清朝的具体事务管理版图,等等,硕特汗国主动纳入清朝,为多民族国家做出重大贡献。

独尊黄教

改变了西藏的诸教派地位关系,独尊格鲁派(黄教)。

和硕特汗国进入西藏之前,是噶举派的藏巴汗当政,后来快速推翻了一般区域的噶举派政权,但其它地方的噶举派政权没有被征服,形成独立局面。

噶举派不丹

不丹是噶举派当政,和硕特汗国时期打仗,但没征服该地的噶举派政权,后来才归附清朝。不丹后来因为内战受到西藏调停而勉强承认西藏是宗教意义上的宗主国,而政治上只视大清为宗主国,对格鲁派当政的西藏一般区域形成自主状态。

噶举派拉达克

和硕特汗国多次征战噶举派传统的拉达克,没有完全成功,因此拉达克长期独立(在藏巴汗时期拉达克就是小国),后来才成为藩属(异于里区域那种管理),受驻藏大臣节制,而非管理(在西藏一般区域是管理)。拉达克地区孤单力薄,因此1834年被得到英国支持的锡克帝国侵占。后来,格鲁派在拉达克一些地方居领导地位,拉达克最大的寺庙提可色寺由噶举派寺庙变为格鲁派寺庙。

锡金是宁玛派当政,另一种情况。

标签: 和硕特汗国清朝

更多文章

  • 和硕特汗国有着怎样的制度体系?和硕特汗国和蒙古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和硕特汗国,清朝

    兵力的分布青海:固始汗将八个儿子留在青海,护卫汗国,史称八台吉。青海部分划分为 左翼、右翼。玉树等四十族出名。西藏:有很多和硕特部的旗,其中在阿里和藏北区域的达木八旗,是军事要地,后来在卫藏战争(1727-1728)时期支持颇罗鼐平乱而闻名。康区:待补充。另外:藏北霍尔三十九族 在西藏板块之外。达木

  • 和硕特汗国的疆域有多大?和硕特汗国是如何扩张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和硕特汗国,清朝

    天山北麓的部落固始汗的祖父博贝密尔咱、父哈尼诺颜洪果尔世为厄鲁特汗(卫拉特汗,其实是盟主),有的说只是首领而非汗(真正的汗是集权领导,而盟主没有集权)。祖父博贝密尔咱为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图哈萨尔十七世孙。固始汗开始在天山北麓。迁移到天山南麓固始汗原游牧于天山北麓,后受到准噶尔部的排挤,转移至天山南麓发

  • 和硕特汗国:卫拉特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建立的汗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和硕特汗国,清朝

    和硕特汗国:一般指卫拉特(厄鲁特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建立的汗国,臣属于后金和随后的清朝。前期是天山地带的部落级酋邦,后期是青藏高原巨大汗国。清朝的属国:1635年起进入清朝的藩属国。前期:固始汗(顾实汗)是蒙古成吉思汗之弟的后代,他年少时单骑去化解卫拉特与青海北部喀尔喀蒙古之冲突,被黄教活佛东科

  • 沙苑之役简介 沙苑之役的过程是什么样的(沙苑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高欢,宇文泰,南北朝,沙苑之战

    沙苑之役指的是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东魏天平四年(公元537年)十月,东魏丞相高欢亲率二十万军队至蒲津攻打西魏,西魏帝派遣宇文泰前来迎击,当时宇文泰的军队不满万人,但他力排众议,率军轻骑急进,在沙苑一举击溃东魏军队,高欢狼狈而逃。沙苑之役指的是在南北朝时期的东、西魏第二场大战。东魏天平四年(537年)十

  • 东魏西魏间的沙苑之役 沙苑之役的结果分析(沙苑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沙苑之役 ,沙苑之战

    沙苑之役,发生于东魏天平四年,也即公元537年,当时处于南北朝时期的东魏西魏之间爆发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沙苑之役的参战双方分别是东魏丞相高欢亲率的二十万军队,西魏宇文泰领兵的不足万人的轻骑军队,双方在沙苑一带展开激战,西魏宇文泰一举得胜,大败东魏高欢率领的二十万大军,高欢公带随从数骑逃脱。沙苑之役 路

  • 沙苑之役结果如何 对沙苑之役的分析(沙苑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沙苑之役,沙苑之战

    沙苑之役,是发生于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的东魏西魏之间的一场大规模战役,沙苑之役中,西魏以不足万人的兵力,力克东魏二十万之众的兵力,大获全胜。沙苑之役结果非常反转,是一场以智谋,奇谋取胜的经典伏击战。沙苑之役 旧址沙苑之役,爆发于东魏西魏之间冲突不断的大环境下,在沙苑之役之前,东魏西魏之间,已经有过一

  • 东西魏沙苑之战:战局稍有变化都将改变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宇文觉,高欢,沙苑之战,

    沙苑大战,是东西魏对峙时期一场至关重要的战役,即便放在整个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下审视,此战也具有极深远的意义。我们若做个不负责任的假设,把当时的胜方与败方对调一下,则不仅南北朝的进程将被完全改变,数十年后开启的隋唐盛世也将不复存在。历史如果可以重来一次的话,不知身为当事人的高欢与宇文泰,会作什么感想。宇

  • 箕谷之战有什么历史影响 箕谷之战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云,曹魏,马谡,诸葛亮,三国,张郃,箕谷之战

    历史影响赵云箕谷疑兵成功吸引到了曹魏主力,给攻打陇右的诸葛亮争取了很大的机会,但马谡在街亭被魏将张郃击败,诸葛亮选择撤兵,赵云在箕谷的疑兵也失去了意义。建兴六年(228年),也就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同年十月,诸葛亮再次北伐,赵云先前告诉诸葛亮军资绢帛可以留在冬天赐给将士们,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是冬天,正好

  • 箕谷之战是在什么样的背景发生的 箕谷之战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北伐,赵云,魏国,曹真,箕谷之战

    箕(jī)谷之战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蜀汉赵云与魏国曹真发生的一场战斗。赵云在箕谷率领少量军队作为疑兵,吸引曹真率领的魏国主力,使得诸葛亮放心在祁山战场作战。但马谡在街亭被张郃击败,赵云的疑兵也被暴露,从而导致整个北伐的失败。箕谷之战蜀汉主帅为赵云,主要将领为邓芝;曹魏主帅为曹真,参战将领不详。此战

  • 箕谷之战中赵云的五千疑兵为何能挡住曹真的主力五万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蜀汉,赵云,曹魏,诸葛亮,箕谷之战

    蜀汉建兴六年(228年)春天,诸葛亮向后主刘禅上书之后,开始第一次北伐,诸葛亮挥师两支,一支由赵云率领的偏师做疑军,对外宣称由斜谷道进兵,吸引魏国主力,而诸葛亮本人则亲率一支主力,进攻岐山,形成一虚一实,双管齐下的战略战术。最终,赵云的偏师与曹魏大将曹真的主力展开大战,赵云作战失利,但并未受到任何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