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凌河之战明朝军队为何不在城内存粮?真相是什么?

大凌河之战明朝军队为何不在城内存粮?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218 更新时间:2023/12/22 2:38:13

一枝独放永远不是春天,春天该是万紫千红的世界。因此,我们要努力汲取知识,收集能力,绽放自己的清纯之花,让世界万紫千红,希望我的章能为大家贡献一点力量哦!

大凌河之战被很多专家誉为明清之战的转折点之一,此战清朝第一次打破了坚城攻而不克的梦魔,尽数歼灭祖大寿的明朝关宁军主力,也为10年后的松锦之战做好了样板

但当年的大凌河之战一直没有看懂,孙承宗既然选择重新开始向辽东前线筑城,自然就意味着最前沿的大凌河城将成为后金的重点打击目标,至少这个地区是最危险的,也是最有可能遭到后金(当时还未更改国号)的攻击和围城,可这么一个最危险的地方,明军竟然不提前储备粮食,实在让人看不懂。整个战役,祖大寿的军队被围了3个月,按照史料的记载,除了初期有点存粮可以食用之外,后面大部分时间,基本靠宰杀明军7000匹马(可怜祖大寿的7000骑兵稀里糊涂成为步兵,不知道这是否是关宁铁骑从此消亡的原因)、城内留存的牲畜,和最后杀害城中一万余百姓,依靠人肉充饥,大凌河城完全成了鬼城。

事实上大凌河之战的时期后金还没有像10年后那样长期围城的能力,倘若当时大凌河城有一定的储备,那结局可能就是另一个局面了

而4年前的宁锦之战,袁崇焕一早就在辽东各城做好了长期作战的准备,尤其最前沿的锦州方向等各城,均储备好粮食,后金围攻了将近1个月,撤围后锦州城内还有3万多石粮食,依照城内2万余守军来估算,再撑了1年多都绝对不成问题,难道时隔多年,孙承宗的技能反倒倒退了??

在这个世界上,一星陨落,黯淡不了星空灿烂,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人生要尽全力度过每一关,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可轻言放弃。

标签: 大凌河之战明朝

更多文章

  • 明末抗清名将张春的生平简介,张春的人物事迹(大凌河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清朝,大凌河之战

    崇祯元年(1628),兵部尚书王在晋轻信谣言,弹劾张春嗜杀。春具揭辩,关内民亦为讼冤。王在晋再弹劾张春通阉党克军饷,遂削籍,下法司治。明年,法司言张春被劾无实,乃释之。崇祯三年(1630)正月,永平失守,起任张春为永平兵备参议。张春言:“臣身已许此城,不敢少规避。但必求济封疆,此臣区区之忠,所以报圣

  • 揭秘:英法联军在第二次大沽口之战之前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清朝

    载炮一百四十五门,舰上官兵二千余人;法舰二艘;美舰三艘,在贺布断定可“稳操胜券”地打开通道的情况下,普鲁斯和布尔布隆都作出了“不惜用武力来打开白河的大门,并继续向京城挺进”的结论。他们都认为,清朝的好战派都把希望寄托在僧格林沁这位蒙古亲王身上,只有打败了他阻止我们进入白河的尝试,主和派在皇帝面前才可

  • 鲜为人知的胜利——1859年第二次大沽口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清朝

    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仅用两个小时就攻陷了大沽口炮台,登陆天津,直逼北京,迫使清朝签订了《天津条约》。咸丰皇帝对于大沽口炮台如此迅速地沦陷,把握京津咽喉要地却没有发挥作用极为震惊,他命令蒙古亲王僧格林沁主持大沽防务,加固炮台,增派兵力。根据史料记载,“南北两岸各建炮台3座,共安火炮

  • 揭秘: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清军是怎么打赢英法联军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清朝

    1859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第二次进攻大沽口,不过这次罕见的清军获得了最后的胜利,也是清军伤亡比较少的一次。当时清政府已经算是穷途末路,对于欧洲来的列强简直束手无策,但是清军在第二次大沽口之战还是展露了一些血性出来,证明当时也并不是一个碾压之势。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清军到底是怎么打赢的呢?一起

  • 沈约简介 出身于士族家庭南朝史学家沈约生平(竟陵八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沈约,南北朝,史学家,竟陵八友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

  • 交阯反叛是怎么回事?揭秘交阯反叛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交阯反叛,汉武帝,马援

    交阯反叛是怎么回事东汉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征侧、征贰于交趾造反作乱,自立为“征王”。建武十八年,汉光武帝刘秀任命马援为伏波将军平定岭南,汉军一路势如破竹,次年五月,马援斩杀反贼征侧、征贰,传首洛阳。揭秘交阯反叛事件建武十六年(40年),交阯雒将女子徵侧等起兵反叛,汉光武帝派遣马援平叛。文章依据对

  • 汉朝历史事件,揭秘交阯反叛的起因和最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光武帝,马援,交阯反叛,

    东汉光武帝建武16年(西元40年)2月,素来臣服于中国的交趾郡(今越南北部)发生叛乱。交趾女子征侧(Trung Trac)因其夫为交趾郡太守苏定所杀,愤而起兵反抗,其妹征贰(Trung Nhi)也号召回应。姐妹两人所带的叛军得到交趾、九真、日南、合浦等郡越人的支持,因此击败汉朝驻军,攻陷岭南65座城

  • 交阯反叛事件起因是因为什么?交阯反叛又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交阯反叛,汉武帝,马援,南征

    交阯反叛是怎么回事东汉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征侧、征贰于交趾造反作乱,自立为“征王”。建武十八年,汉光武帝刘秀任命马援为伏波将军平定岭南,汉军一路势如破竹,次年五月,马援斩杀反贼征侧、征贰,传首洛阳。揭秘交阯反叛事件建武十六年(40年),交阯雒将女子徵侧等起兵反叛,汉光武帝派遣马援平叛。文章依据对

  • 密列奥塞法隆战役中的主要指挥官——曼努埃尔一世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曼努埃尔一世,拜占庭帝国,密列奥塞法隆战役

    曼努埃尔一世·科穆宁"大帝"。十二世纪的拜占廷皇帝(1143年-1180年在位),也是前任皇帝约翰二世的小儿子。他的统治时期是拜占庭和地中海历史的关键转折点。曼努埃尔·科穆宁是约翰二世·科穆宁与皇后匈牙利的伊琳娜(Piroska of Hungary)的第四子,所以他似乎并不可能继承皇位。他的外祖父

  • 关于密列奥塞法隆战役的评价如何?对历史有着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拜占庭帝国,密列奥塞法隆战役

    密列奥塞法隆战役,(Battle of Myriokephalon或Battle of Myriocephalum,土耳其语:Miryakefalon Sava??) 。是1176年拜占庭帝国进攻罗姆苏丹国腹地的战役。战役以拜占庭帝国的战术战败而告结束。在结束密列奥塞法隆战役次年,即1177年,罗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