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法兰克王国有着怎样的政策?有着哪些改革

东法兰克王国有着怎样的政策?有着哪些改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401 更新时间:2023/12/26 22:52:16

克洛维还以高额罚金来维护新兴的封建特权封建等级,例如法典规定:"不遵守国家命令,拒绝到法庭去,罚款600银币,折合15金币"。"执国敕令的移民,社员不得反对,否则罚款200金币"。国王权力明显增长。偿命金的不同也反映出封建等级正在形成。法典规定:杀死自由法兰克人是200金币,杀死国王亲兵是600金币。杀死主教是900金币,比自由人的身价高出许多倍。

6世纪至7世纪封建关系的发展公元511年克洛维死后,法兰克王国陷于分裂,逐渐形成三个独立的王国:东北部是奥斯特拉西亚,西北部是纽斯特里亚,东南部是勃艮第,他们彼此争权,造成长期封建混战,一切重担都转嫁到农奴头上,从而加速了农村公社的瓦解与封建大地产的形成。这首先表现为农村公社土地所有制遭到进一步破坏。在希耳佩利克统治时期(561~584年),女子已获得对不动产的继承权。希耳佩利克的敕令中明确指出:"如果儿子都死了,而女儿尚存,可同儿子一样得到这些土地。"①女子继承权的确立是对土地公有制的进一步破坏,因为女子出嫁,便可将她所继承的一份遗产,转到别的家族手中,这实质是变相的割让。从此,份地①《中世纪史料逊,1953年俄版,第1卷,第121页。

开始有所变化而进入新阶段,即自由割让和自由买卖的阶段,而大土地的集中只是时间问题。

自由农民份地的丧失,除了自由买卖和转让外,封建暴力也起重要作用。恩格斯在谈到地产集中的原因时指出:"一方面是由于内战和没收,另一方面多半是由于时势的逼迫,为了求得安全而把土地转让给教会。"②7世纪,教会已成为大地主,它占有将近总面积三分之一的土地。不少教会拥有7000~8000处庄园。拥有2000以下庄园的教会只算是小有产者。法兰克国王为了取得教会支持,也大量册封土地给教会。国王希耳佩利克曾惊呼:"看,我的国库变得多么空虚!看,我们所有的财物,全都送给教会了!"国王达哥伯特一世(692~739年)甚至把都尔的全部收入都赠给了圣马丁教堂。613年纽斯特里亚国王洛塔尔二世在大贵族的支持下,一度统一整个法兰克,因此他颁布了对教俗大贵族让步的敕令,承认他祖先所赐给大贵族的一切封地和司法行政特权,国王只能从各伯爵辖区的大地主中委任伯爵,这就大大加强了地方贵族的势力。7世纪中叶,实权已落到宫相手中。宫相原系主管王室田产的官吏,进而成为宫庭总管,主管国王财产和收支,后来逐渐成为掌握实权的人物。687年奥斯特拉西亚的宫相赫斯塔尔·丕平战胜纽斯特里亚的宫相之后,成为全法兰克的主宰者,而国王则成了傀儡,国王闲散不问政事的期间,被称为"懒王"时期(639~751年)。

查理·马特的改革714年赫斯塔尔·丕平去世,他的儿子查理·马特继任宫相,并于717年镇压了纽斯特里亚贵族的反叛和萨克森人的起义。

720年,拉伯人以西班牙为根据地,在亚奎丹公爵和勃艮第贵族的支持下,侵入了南高卢。查理·马特与阿拉伯人进行了长期的斗争,732年在普瓦提埃附近的战役中,使阿拉伯人遭到决定性的失败,从而制止了阿拉伯人继续欧洲推进。接着亚奎丹公爵和普罗旺斯地方的贵族也被查理所征服。从737年起,墨洛温家族的国王死后,便不再立新王,而由查理独自实行统治。查理·马特任宫相期间(714~741年)曾对土地占有形式作过重大的改革。由于墨洛温王朝所实行的完全私有的赐地办法,耗尽了国王的全部土地,不仅在经济上削弱了王权,而且在政治上造成封建割据,因此查理·马特便采取"采邑"分封制,受封者的领地在一般情况下不能世袭,而且以服兵役为条件,这就防止了领主势力的坐大和加强自己的武力。由于自由农民的破产,骑兵已取代步兵而成为战斗的主力,因此查理的分封主要以骑兵为对象,从而为后来骑士阶层的出现奠定了基础。采邑的分封导致土地所有权的相对巩固和农民进一步农奴化,采邑所有者强迫其领地上的居民服徭役或交纳代役租。广大封臣是靠剥削依附农民来维持生存的。采邑制的建立加深了封主与封臣的从属关系,促进了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等级制的形成和巩固。查理·马特的改革是法兰克封建化的结果,而土地关系的变革又导致法兰克封建制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标签: 东法兰克王国日耳曼

更多文章

  • 东法兰克王国是怎么建立的?又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东法兰克王国,日耳曼

    东法兰克王国(德语:Ostfrankenreich)为中欧的一个君主制国家,存在时间为843年至公元10世纪。843年时由《凡尔登条约》分割而形成,疆域为德国中西部、奥地利、瑞士和阿尔萨斯(最后被法国吞并)。911年时最后一个君主孩童路易(Louis the child)无子而终,于是东法兰克的德意

  • 为什么西法兰克王国没有变成神圣罗马帝国?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西法兰克王国,西欧

    查理曼帝国不等于神罗,而神罗实际上也区别于查理曼帝国,就如同查理曼帝国也有区别于西罗马一样,虽然都是“继承者”。但是并不能说儿子就是老爸,更何况还是干儿子。所以学术上一般才会把奥托一世,当为神罗第一皇帝。而在路易死后以及凡尔登协议后,皇帝实际上在西法兰克、东法兰克和中法兰克之间轮流传。洛泰尔一世死后

  • 东法兰克王国是怎么样崩溃的?又是如何变成德意志国家的(西法兰克王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东法兰克王国,日耳曼,西法兰克王国

    在诸多日耳曼王国中,法兰克王国(Frankenreich:486—911)对欧洲大陆的影响最大。法兰克人原居住在莱茵河下游和高卢北部。在民族大迁徙时,他们侵入罗马帝国,并结成政治和军事的统一体。481年,在部落首领克洛维(Chlodwig 481-511在位)领导下,建立了法兰克王国,史称墨洛温王朝

  • 沙丘之乱事件过程简介 沙丘之乱的最后结果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公子章,赵何,赵武灵王,李兑,沙丘之乱

    事件过程废太子公子章,年长太子10岁,英武多谋,有军功,又长期据太子之位,故党羽众多。主父起初是把长子赵章立为太子,后来得到吴娃,非常宠爱她,为此不出吴娃之宫好几年,生下儿子赵何后,便废了太子章而立赵何为王。吴娃死后,对赵何的爱也随之松弛,重又怜惜原来的太子,拟分代郡和已灭国的中山国,让长子任代王,

  • 沙丘之乱事件前因是什么样的 沙丘之乱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赵惠文王,赵武灵王,赵国,公子章,沙丘之乱

    沙丘之乱是指惠文王四年(前295年),主父和惠文王到沙丘游览(一说是寻找墓冢地点),分住两处宫室。公子章认为时机已到,就利用他的党徒和田不礼作乱,假传主父命令召见惠文王。相国肥义狐疑有诈,故先行进访,并留精兵拱卫赵王,不久一代明相肥义被刺杀。公子章率兵与惠文王卫队交战,但宫室防卫严密久攻不下。数日后

  • 沙丘之乱后赵武灵王被活活饿死 为什么赵国依旧保持较长时间的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国,赵武灵王,匈奴,战国,赵雍,沙丘之乱

    赵武灵王,赵氏,名雍,战国时期非常有作为的一位君主。武灵王即位之初,赵国的内忧外患达到了非常激烈的程度。此时赵国的内部情形,大体是这样的:赵国的整体力量分散于各个贵族,贵族以各自封地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为根基,相互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不能凝聚成一体。同时,赵国君主的权利也会受到这些贵族的掣肘,潜在

  • 查斯丁一世——查士丁尼王朝创建者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查士丁尼王朝,查斯丁一世

    查斯丁一世(Justin I),又译查士丁一世,拜占庭帝国皇帝(518-527年在位),查士丁尼王朝创建者,为查士丁尼一世的舅父。出生行伍,据说目不识丁(据普罗科比记载,其担任皇帝期间由于不会签名,需要借助于"图章"),依靠战功及忠诚升任阿纳斯塔修斯一世的近卫军队长(普罗科比《战记》一书中有关于其参

  • 查士丁尼王朝有过多少个皇帝?查士丁尼王朝历代君主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查士丁尼王朝,拜占庭帝国

    查士丁一世518年,禁卫军首领查士丁即皇帝位,指定其侄子查士丁尼一世为继位人。527年,查士丁尼一世被授予奥古斯都尊号,与叔父查士丁共同执政。527年8月,查士丁去世,查士丁尼一世(527-565年在位)成为东罗马帝国唯一的皇帝。查士丁尼一世6世纪时,拜占廷帝国有东方、色雷斯和伊利里亚三大军区。52

  • 拜占庭帝国的第一次黄金时代:查士丁尼王朝从强盛走向终结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查士丁尼王朝,东罗马帝国

    查士丁尼一世虽然有重整罗马帝国和收复失地的意图,但他并没有制定一套长期的军事战略。从当时的客观形势来分析,查士丁尼面临着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西边是日耳曼人占领的过去西罗马帝国的疆土,东边是伊朗的萨珊王朝,兵力不容低估。如果东西两线作战,查士丁尼没有获胜的把握。查士丁尼不得已采取先同萨珊王朝议和的方针

  • 查士丁尼王朝建立于什么时候?查士丁尼王朝的发展史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查士丁尼王朝,东罗马帝国

    查士丁尼王朝(518~610),东罗马帝国的第三个王朝,由查斯丁一世(又译查士丁一世)开创,因查士丁尼一世而得名,终结于福卡斯,共计有6个皇帝,统治92年。 另说将最后一位君主福卡斯单列为"福卡斯王朝"的君主,则查士丁尼王朝计有五帝,统治84年。自查士丁一世起,所有查士丁尼王朝皇帝均没有子嗣,故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