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巴列奥略王朝:拜占庭帝国的最后一个王朝,巴列奥略王朝如何走向灭亡的?

巴列奥略王朝:拜占庭帝国的最后一个王朝,巴列奥略王朝如何走向灭亡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911 更新时间:2023/12/21 4:37:17

巴列奥略朝是拜占庭帝国的最后一个王朝(收复君士坦丁堡,1261年-1453年)。巴列奥略家族(希腊语:Παλαιολόγος)迈克尔八世在热那亚共国的帮助下于1259年夺取尼西亚帝国皇位,与约翰四世一起成为共治皇帝。1261年7月25日他夺取了君士坦丁堡,推翻拉丁帝国,恢复了拜占庭帝国自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始中断的统治。同年他加冕成为拜占庭皇帝,废黜了约翰四世。

巴列奥略王朝是拜占庭帝国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个王朝,但是这时期拜占庭帝国已是日薄西山,国内封建割据,内讧不已。此外在帝国的安纳托利亚,接受伊斯兰教的土耳其人有了征服和入侵异族的热诚,因此在不断蚕食帝国的安纳托利亚中心领土,亦令拜占庭粮食和人力资源出现短缺(大批希腊语居民成为奥斯曼苏丹的属民)。14世纪起,帝国屡遭奥斯曼土耳其入侵,国势日衰,国土不断缩减。最后帝国的领土只剩下君士坦丁堡附近地区和摩里亚两地。

尽管如此,巴列奥略王朝时期却是拜占庭化最旺盛的时段之一,见证了拜占庭艺术最后一次蓬勃的发展,这部分是缘于拜占庭画家和意大利画家增加了的文化交流。拜占庭艺术家开展了绘画关于田园风光和地貌的兴趣,而传统的马赛克画作亦渐渐让路精细的叙事壁画,从摩里亚米斯特拉斯的教堂群落即可见一斑。

1453年5月29日,君士坦丁十一世在与奥斯曼帝国的总决战中阵亡,君士坦丁堡陷落。随着1460年奥斯曼帝国征服摩里亚,1461年征服特拉布松,拜占庭帝国正式灭亡。

拜占庭之名原起于一座靠海的古希腊移民城市,公元

33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此建城,作为罗马帝国的陪都,并改名为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位于连接黑海到爱琴海之间的战略水道博斯普鲁斯海峡,扼制海陆商业要道,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公元395年庞大的罗马帝国饱受各路蛮族侵扰,为便于管辖而将帝国一分为二,东部帝国即以君士坦丁堡为首府,因此东罗马帝国又称为拜占庭帝国。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在经历了包括匈奴和诸多日耳曼部落的反复侵袭之后终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拜占庭遂成为唯一的罗马人帝国--实际上他们一直以纯正罗马血统自居。

王朝灭亡

面对塞尔柱突厥人的进攻,危在旦夕的拜占廷只好信奉同一个上帝的罗马教皇和西欧各国君主求助。从1095年起,由罗马教皇支持组织的西欧十字军陆续抵达地中海东岸地区。但十字军的到来,不但没有改变拜占廷的危困局面,反而对其生存构成新的威胁,加速了帝国的衰败过程。

1204年,西欧十字军在威尼斯商人的唆使下,竟悍然进攻君士但丁堡,屠城数日,掠夺财富,消灭了短命的安杰洛斯王朝(1185-1204)。西欧十字军以君士但丁堡为首都,建立起拉丁帝国(1204-1261),下辖帖撒罗尼迦、雅典、亚细亚和色雷斯四个公国。十字军的行径遭到希腊人的强烈反抗,展开了长达半个世纪反拉丁帝国的顽强斗争,并逐渐形成小亚细亚西北部的尼西亚帝国、黑海南岸的特拉布松帝国和希腊西北的伊庇鲁斯公国三个中心,其中以尼西亚帝国的实力最强。在威尼斯的宿敌热那亚人的帮助下,尼西亚帝国于1261年夺回君士但丁堡,建立了巴列奥略王朝(1261-1453),重新恢复了拜占廷帝国的统治。

复国后的拜占廷疆域大为缩小,国基更为不稳。

1261年尼西亚皇帝巴列奥略家族的迈克尔在热内亚人的支持下攻占君士坦丁堡,推翻拉丁帝国,恢复了拜占庭帝国,称迈克尔八世(1259~1282在位)。帝国恢复后,领土较前大为缩小,只包括尼西亚、君士坦丁堡及其附近、色雷斯与马其顿部分地区,以及沿海部分岛屿。其他各地仍处于割据状态。1267年迈克尔八世准许热内亚人在君士坦丁堡对岸加拉太地方定居,并和威尼斯人一样享有广泛商业特权。帝国元气始终未能恢复。大封建主的残酷剥削和掠夺,激起人民多次起义,其中1342~1349年的吉洛特起义规模较大。人民起义动摇了帝国的统治。同时新兴的塞尔维亚以及奥斯曼帝国成为拜占庭帝国的主要威胁,边境危殆。土耳其人乘拜占庭军力集中在巴尔干和小亚细亚防守空虚之机,于1326年夺取布鲁撒,1331年占领尼西亚,14世纪前半期全部吞并了小亚细亚。在外敌入侵的威胁下,封建主的内讧愈演愈烈。安德罗尼卡二世(1282~1328在位)与其孙小安德罗尼卡之间进行的长期内战(1321~1328),使国家遭到极大的破坏。1328年小安德罗尼卡迫使其祖父逊位,继承王位称安德罗尼卡三世(1328~1341在位)。1341年安德罗尼卡三世之子约翰五世(1341~1376,1379~1391在位)冲龄即位。坎塔库尊的约翰(即约翰六世,1347~1354在位)在封建贵族的支持下与约翰五世争夺帝位,内战再度爆发,双方均向外敌求援。塞尔维亚乘机占领了马其顿;土耳其人首次进入欧洲,建起立足点,进而于1389~1393年征服了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拜占庭局促于君士坦丁堡和巴尔干半岛南端一隅,无力加强国防。约翰八世(1425~1448在位)以同意东、西方教会合并为条件,亲赴意大利寻求西欧的援助,但遭到大部分希腊人的反对。

1402年奥斯曼苏丹巴耶塞特在安哥拉与帖木儿帝国交战,大败被俘。帖木儿钳制了土耳其的力量,使拜占庭得以苟延残喘半个世纪。15世纪中叶,土耳其人又恢复进攻。1453年

5月29日,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大军攻陷君士坦丁堡,约翰八世之弟,拜占庭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1449~1453在位)战死。持续千年的拜占庭帝国宣告灭亡。

奥斯曼土耳其对拜占廷的压力愈来愈大。14世纪中叶以前,奥斯曼人主要是以"圣战"的名义,募集大批穆斯林战士,蚕食拜占廷帝国在小亚的领土。而后,又开始侵占帝国在东南欧的属地,阻断了拜占廷与巴尔干诸国的联系。1372年,拜占廷被迫向奥斯曼土耳其称臣纳贡。1453年,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向拜占廷帝国发起最后一击,君士但丁堡失守,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军中。饱受千年苦难的拜占廷帝国终于消失在历史的云雾之中。

标签: 巴列奥略王朝

更多文章

  • 巴列奥略王朝的奠基人:拜占庭帝国皇帝迈克尔八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巴列奥略王朝,拜占庭帝国皇帝,迈克尔八世

    迈克尔八世(1225年-1282年12月11日),男,拜占庭帝国皇帝,他的统治时间是从1259年至1282年。他以魔术般的外交手段闻名,人称万能的蜘蛛。他是巴列奥略王朝的奠基人,这个王朝一直统治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之陷落。1261年他从拉丁帝国手中夺回了君士坦丁堡,由此将尼西亚帝国转化为重建的拜占

  • 明德之乱的发起人:山名氏清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山名氏清,日本,明德之乱

    山名氏清,室町前期的武将。跟随着足利义满与南朝作战,建功。反对义满的组织再编组,於是兴起叛乱,称为明德之乱,但不幸败死。山名氏是新田氏的一族,山名时氏时跟随足利尊氏一同起兵,南北朝争乱时作为足利氏的属下立下赫赫战功。观应之乱时跟随足利尊氏之弟足利直义一同反叛至南朝,直义死后一度归顺幕府。后再次叛乱归

  • 明德之乱的过程如何?明德之乱的最终结果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德之乱,日本

    明德之乱,是日本明德二年(1391年)山名氏清和山名满幸发动的反对室町幕府的一场动乱。结果以山名氏清的战死和山名氏的衰落告终。与山名氏对决义满的挑拨山名氏分裂后,虽然时熙、氏之被追放,但氏清、满幸的实力却极度膨胀。但是,足利义满通过巧妙的手法,成功的挑起了战争。元中八年/明德二年(1391年),逃亡

  • 明德之乱发生于什么时候?明德之乱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德之乱,日本

    明德之乱,是日本明德二年(1391年)山名氏清和山名满幸发动的反对室町幕府的一场动乱。结果以山名氏清的战死和山名氏的衰落告终。背景六分之一殿山名氏是新田氏的一族,山名时氏时跟随足利尊氏一同起兵,南北朝争乱时作为足利氏的属下立下赫赫战功。观应之乱时跟随足利尊氏之弟足利直义一同反叛至南朝,直义死后一度归

  • 室町幕府的建立者:征夷大将军足利尊氏的生平简介(明德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足利尊氏,日本,明德之乱

    足利高氏(日文:あしかが たかうじ,英文:Ashikaga Takauji;1305年8月19日-1358年6月7日),镰仓时代末期至南北朝时代的武将,室町幕府的第一代征夷大将军(1336-1358年在位)。幼名又太郎。镰仓幕府灭亡后,由后醍醐天皇赐名为"尊氏"(后醍醐天皇讳"尊治") 。足利一族本

  • 应永之乱爆发的背景是什么?应永之乱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应永之乱,日本

    应永之乱,发生于日本应永六年(1399年),是大名大内义弘发动的反对室町幕府的动乱。历史背景1391年明德之乱后,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满成功的遏制了山名氏的扩张,将山名时熙家族的领地从十一国减少至但马国、因幡国、伯耆国三国。但是在此役中,大内义弘因功获得和泉国、石见国和纪伊国,加上原有的周防国、长门国、

  • 明德之乱的发起人:山名氏清的生平简介(应永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山名氏清,日本,应永之乱

    山名氏清,室町前期的武将。跟随着足利义满与南朝作战,建功。反对义满的组织再编组,於是兴起叛乱,称为明德之乱,但不幸败死。山名氏是新田氏的一族,山名时氏时跟随足利尊氏一同起兵,南北朝争乱时作为足利氏的属下立下赫赫战功。观应之乱时跟随足利尊氏之弟足利直义一同反叛至南朝,直义死后一度归顺幕府。后再次叛乱归

  • 足利义满:室町幕府第三任征夷大将军(应永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足利义满,日本,应永之乱

    早年生活1358年(正平13年 / 延文3年)足利义满出生,当时恰好是足利尊氏逝世后的第100天。义满年幼的时候,室町幕府同南朝的战争仍在继续。观应扰乱之后,室町幕府内部的争权夺势更加激烈。在争权中失势的细川清氏等有力武将先后投奔南朝。1361年(正平16年 / 康安元年),细川清氏引导楠木正仪所率

  • 萨珊王朝与古代中国有什么来往?与印度有什么来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萨珊王朝,波斯帝国

    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和波斯间的友好往来较频繁,《魏书》记载,波斯使臣来中国交聘达数十次之多,给北魏皇帝带来的各种礼品,有各种珠宝、驯象等。1970年,在甘肃张掖大佛寺出土了六枚波斯萨珊王朝银币。印度在征服了波斯及邻近地区后,沙普尔一世将他的势力扩张至印度次大陆的西北部,贵霜帝国已承认萨珊王朝的宗

  • 萨珊王朝的国教是什么?有着哪些宗教信仰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萨珊王朝,波斯帝国

    祆教位于塔伊波斯坦的浮雕,显示位处中央的阿尔达希尔二世接受阿胡拉·马兹达授予的王冠,两人的脚下是俯伏在地上的一名敌人,站在左方的是化身为祭司的光神,头载太阳光线状的王冠,手持祆教的枝形圣物,站在圣莲之上。在安息帝国时期,祆教受到希腊宗教的影响而败坏,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大流士三世的波斯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