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菲力浦国王之战什么时候发生的 菲力浦国王之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菲力浦国王之战什么时候发生的 菲力浦国王之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506 更新时间:2024/1/9 22:09:22

菲力浦国之战(King Philip's War)也称为梅塔卡姆战争(Metacom's War)或梅塔卡姆叛乱(Metacom's

Rebellion),菲利普王战争,指的是公元1675年至1676年,由印第安万帕诺亚部落酋长菲力浦王(1638-1676年)所发动的反抗英国北美殖民地的严酷统治的战争。

一百零二名英国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轮船抵达北美后,印第安人北美殖民地人民之间开始发生关系,在最初一段时间,他们亲如兄弟,但当北美殖民地人民的人口增加和取得优势以后,双方之间爆发了持续不断的矛盾与对抗。直至战争的头一年,这种矛盾与对抗再也不可调和,一般的矛盾与对抗终于演变成了全面的战争与不断的血腥报复,菲力浦国王之战于是爆发。这是北美大陆被发现后,火炮与枪声的第一次疯狂鸣响。

战争背景

公元1620年9月16日,在牧师布莱斯特率领下,不堪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三十五名清教分离派教徒连同一些可能具有清教宗教信仰的五十三名工匠

、渔民和贫苦农民以及十四名契约奴,总计一百零二人,为寻求宗教自由、逃避英国国内的高压统治和求得生存,于英国普利茅斯港登上著名的"五月花号"轮船前往早已为哥伦布所发现的北美大陆,是年11月21日,在经历了近两个多月的海上颠簸后,他们终于到达了北美大陆的科德角,即今马萨诸塞州小镇普罗斯敦,于感恩节后第一天在美国普利茅斯港地方登陆。

此时,适逢北美大陆的冬季,天气严,大雪覆野,寒冷饥饿令这批早期移民陷入绝境,有一些人在饥寒交迫中死去,恰好为原先就已居住在北美大陆的印第安人所发现,印第安民族天生热情好客,自然不会对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见死不救。

而此时又正好是生活于北美洲东岸印第安人遭受到传染病"天花"严重袭击的两年之后,那次"天花"的严重袭击使得大批土著居民死亡,村落几近荒芜,印第安的酋长(其中即有后来发动菲力浦国王之战的印第安人,万帕诺亚部落的酋长,菲力浦王的父亲迈斯色以)自然乐意让这些远方的来客到这些遗弃的村落安身,并与他们结为友好联盟。

于是,印第安部落给了这些欧洲来的移民以慷慨的援助,送来了生活必需品,并且教导他们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等生存方法,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这些来自欧洲的移民终于拜托了困境,并逐渐习惯了在当地的生存方式。

次年,移民们得到丰收,大摆火鸡宴,和印第安人举杯同庆,欢宴持续三天三夜。期间双方也同意了一个和平、友好的协议:印第安人欢迎他们在其中一块原属印第安人的土地上,建造属于新移民自己的村庄。这个时刻原本是双方友谊逐渐巩固的开始,但不幸的是,友好的关系并没有持续太久。由于不再像以前一样需要印第安人的援助,一些新移民慢慢淡忘了他们一开始遭受的困难以及受到的帮助;再加上更多新移民不断的涌入,双方的不信任感逐渐升高,摩擦产生越来越多;一些新移民甚至不容忍印第安人的宗教信仰,试图教导、说服印第安人他们的信仰是不正确的。

公元17世纪60年代,新英格兰基督教教长约翰已经转化了几百名印第安人皈依基督教。还建立了几个"祈祷镇"。但是在他"万帕诺亚"酋长(

Wampanoag, Metacomet)传达福音时,酋长"梅塔科米特"(即后来因反殖民扩战争而名声大噪而被英国人称作的"菲力浦国王"(King

Philip)的著名人物)一把抓住教长的大衣,扯下一粒纽扣举到教长眼前。声称他对基督教的兴趣,就象对这粒纽扣一样--然后,他甩手就把纽扣丢到了地上。

菲力浦王的父亲--老酋长"迈斯色以"( Massasoit

)曾经和殖民地移民建立了友好关系。他已经出让、转卖了大片土地给新移民。然而,不断蜂拥而来的移民对土地的渴求没有止境。新英格兰殖民政府用各种办法迫使周围部落出卖土地。而印第安人部落之间的战争纠纷,使得酋长们对枪支弹药的需求不止,在皮和土产不够的情况之下,只好以土地交换。

公元1661年,老酋长"迈斯色以"去世时,部落已经陷入殖民地包围之中,印第安人到市镇去,就得遵循殖民地法律。印第安人醉酒倒在大街上,就要被抓去抽皮鞭,或者服十天劳役。清教徒殖民政府的法律严厉,让印第安人备受束缚,心中积怨日深。

公元1662年,菲力浦的哥哥万萨塔(Wamsutta)(1634–1662年)继任酋长不久,就被人指控违反先前与殖民当局订立的土地条约而擅自出卖土地。尽管他有酋长之尊,还是在刺刀之下被约翰·温斯罗普的儿子乔赛亚·温斯罗普武装押送到马塞诸塞进行审判!

更为蹊跷的是,在法官的传讯之后,万萨塔酋长居然在温斯罗普家中突染暴病,不到一周就就去世了,在位不到两年。菲力蒲王怀疑是殖民地政府下毒害死。就这样,菲力蒲王心怀着对白人殖民者的怨恨,继承了哥哥的酋长之位。

无论万萨塔酋长是否为殖民当局所害,这件事在万帕诺亚格的土著人看来都是极大的敌意,是对土著人的精神权威和政治权威的彻底否定。丧失了精神支柱、丧失了政治权威,一个自由主体也就不成其为"主体"了,这种累积的威胁感激起了土著人对清教移民的巨大敌意。

更多文章

  • 印第安人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印第安人战争的结果(菲力浦国王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印第安人战争,美国,菲力浦国王之战

    印第安人 战争是殖民的白种人和美国原住民印第安人族群之间爆发的一系列冲突,十七世纪初(1622年)詹姆斯敦之战开始至1890年12月29日翁迪德尼之战,战争终止。以1890年最后的印第安领袖"坐牛"和苏族人在伤膝谷因为有起义的嫌疑,被屠杀告终。历史背景"印第安人战争"的概念是指今日美国所在地区,北美

  • 印第安人战争中死了多少人:他们最后被灭族了吗(菲力浦国王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印第安人战争,菲力浦国王之战

    印第安人大屠杀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本来印第安人是北美的本土居民,他们的日子也应该是很好的,但是随着欧洲的民众涌入了北美开始掠夺印第安人的利益和自由,将他们贩卖出去做奴隶,这场印第安人战争经过是怎样的呢?印第安人战争美国对于印第安人的屠杀是很可耻的,本来在美洲生活的印第安人是很多的,但是到现在整个美

  • 威廉王之战打了几次?威廉王之战的影响与历史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威廉王之战,威廉三世,英国,法国

    威廉王之战 King Williams War 1688-1697,也称为第二次印地安人战争、博杜安神父 ( Jean Baudoin ) 之战、或卡斯坦 ( Jean-Vincent dAbbadie de Saint-Castin ) 之战,是九年战争 ( 1688-1697,也称为大同盟战争或

  • 威廉王之战发生于什么时候?威廉王之战爆发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威廉王之战,英国,威廉三世

    威廉王之战,也称为第二次印地安人战争、博杜安神父之战、或卡斯坦之战 ,是九年战争(1688-1697,也称为大同盟战争或奥格斯堡同盟战争) 在北美洲的一个战场。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威廉三世即位为英国国王。他即位不久,就遇到奥格斯堡联盟战争(1689-1697)的爆发,战争的触角也延伸到英、法两国

  • 印第安人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印第安人战争的结果(威廉王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印第安人战争,美国,威廉王之战

    印第安人 战争是殖民的白种人和美国原住民印第安人族群之间爆发的一系列冲突,十七世纪初(1622年)詹姆斯敦之战开始至1890年12月29日翁迪德尼之战,战争终止。以1890年最后的印第安领袖"坐牛"和苏族人在伤膝谷因为有起义的嫌疑,被屠杀告终。历史背景"印第安人战争"的概念是指今日美国所在地区,北美

  • 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威廉三世的生平简介(威廉王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威廉三世,英国,威廉王之战

    威廉三世(William III,1650年-1702年),即苏格兰的威廉二世、奥兰治的威廉亲王,奥兰治亲王、荷兰执政、英国国王。他是荷兰执政威廉二世与英国国王查理一世之女玛丽公主的儿子。人物生平1672年,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与英国联手攻入荷兰。7月,威廉三世就任荷兰执政,并与神圣罗马帝国结盟将法国

  • 帕利马雷斯氢弹事故究竟有多可怕?差点让西班牙消失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帕利马雷斯氢弹事故,氢弹

    1966 年1月15日上午10时22分,两架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的飞机———一架B—52轰炸机和一架KC—135空中加油机,在西班牙沿海的比利亚里科斯村和帕利马雷斯村的上空进行空中加油训练,在两机联接时,突然在31000英尺的高空相撞,“B-52”上八个喷气发动机中一个爆炸起火。轰炸机离帕洛玛雷斯1.

  • 帕利马雷斯氢弹事故:与死神擦肩而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帕利马雷斯氢弹事故,氢弹

    B-52是上世纪五十年代装备美国空军的战略轰炸机,从1955年生产开始交付使用,1962年停止生产,总共生产了744架飞机,B-52现役76架,仍然是美国空军战略轰炸主力,也是服役时间最长的机型。服役时间这么长,出现事故也是难免的,但最让人震惊的便是发生在1966年的帕利马雷斯氢弹事故。当时飞机载有

  • 帕利马雷斯氢弹事故是怎样处理的?丢失地区有核辐射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帕利马雷斯氢弹事故,氢弹

    1966年1月17日,在西班牙南方海岸线上空一架美国B-52轰炸机在飞行时与KC-135型号的空中加油机相撞。此次事故造成这两架飞机的损毁,并导致七名飞行员丧生,更为严重的是,当时B-52轰炸机所挂载的四枚热核炸弹失控,其中两枚在帕利马雷斯爆炸,给当时正在熟睡的村民们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核辐射伤害。另一

  • 帕利马雷斯氢弹事故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氢弹是怎么找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帕利马雷斯氢弹事故,氢弹

    1966年1月17日,美国空军在西欧进行飞行练习,其中一架装载四枚氢弹的“B-52”战略轰炸机在高空昼夜巡逻,由KC-135运输机进行空中加油。当天上午10时10分,两机在西班牙上空实现连接,进行空中加油。当时两机相距50米,正飞行在西班牙的帕洛玛雷斯上空,飞行高度为9300米,飞行速度每小时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