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尼西亚帝国有着怎样的思想文化?尼西亚帝国的民族意识是怎样的

尼西亚帝国有着怎样的思想文化?尼西亚帝国的民族意识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685 更新时间:2024/1/23 16:52:16

一些学者认为,尼西亚帝国的统治标志着“希腊”民族国家意识的兴起;但是他们也指出,这种民族意识的兴起并没有对官方的“帝国”意识形态产生影响。传统的看法(拜占庭帝国是罗马帝国的继承者)并未改变,这一点可以从尼西亚皇帝们的子民“Rhomaioi”的称呼中得以说明。尼西亚帝国的官方意识形态是再征服运动和军国主义(这些在14世纪后半期帕列奥列格朝的修辞中就见不到了),以君士坦丁堡的持续荣耀和光复君堡的希望为特征,强调君士坦丁堡类似于旧约中上帝给选民的“应许之地”而不是诉诸于政治上的普世主义或希腊民族主义;这段时期的皇帝们被频繁的比作摩西或所罗巴伯(巴比伦之囚后带领犹太人回归故土的领袖),甚至是指引上帝子民去往应许之地的“火柱”,如在一篇尼基塔斯-侯尼亚迪斯(尼西亚帝国时期的历史学家)献给塞奥多利一世的献辞中中(表现的那样)。

这期间的辞也采用旧约之外的意象来赞美帝国的光复战争;尼基塔斯-侯尼亚迪斯在对塞奥多利一世的颂词中,把尼西亚帝国与塞尔柱苏丹的战斗描绘成基督教与伊斯兰之间的战争(尽管这一战斗中原来的拜占廷皇帝列克修斯三世在塞尔柱人一方参战),并且把塞奥多利在手刃塞尔柱苏丹的战斗中所受的伤比做十字架上耶稣受的苦难。Dimter

Angelov认为西方十字军的理念已经影响了尼西亚的再征服运动,同一时期牧首Michael IV

Autorelanos在战斗前对尼西亚军队提供了全面的赦罪,这和西方十字军全面赦罪很相像。但是这种可能受十字军影响的赦罪行动存在时间很短暂,1211年之后就渐渐消失。

十三世纪的拜占廷人也发现了(1204年之后)帝国的境遇和古典时期希腊的类似之处,这加强了一些学者(如A.E.Vacalopoulos)的观点,他们认为这种类比及对拜占庭”古典”的再评价,是希腊民族主义的起源。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帝国的境遇被认为类似于被野蛮人包围的(古典时期)“希腊人”。侯尼亚迪斯就把塞奥多利杀死的塞尔柱苏丹(凯库斯老一世)比作薛西斯,牧首Germanus

II

(1223–1240)将约翰三世的胜利视作另一场马拉松或萨拉米斯大捷。类似的,塞奥多利二世则将他父亲的胜利比作亚历山大大帝的事迹,并且赞美了同时代“希腊人”的赫赫武功。

另外,在拜占庭人的语言中,这一时期“希腊人Hellene”一词的意义似乎已经有所改变。(自基督教成为国教)到这一时间点为止(十三世纪之前),“希腊人”一词指“异教”,是贬义词(源出圣经)。而从尼西亚帝国时期开始,“Graikoi”和“Hellenes”开始作为宗教和民族的自我认同形式,进入帝国的外交用语中,反映了

将帝国及其子民同拉丁人区分开的殷切期望。

牧首Gemanus

II特别论证了这一新的民族和宗教身份。他在信件中将完美的出身等同于希腊血统的纯洁,强调他希腊修辞和希腊民族背景重于与君士坦丁堡的关系,并蔑视那些沾沾自喜于窃取君士坦丁堡的拉丁人。(现在)学者还在争论“希腊人”一词含义转移的确切时间,如Roderick

Beaton认为,十二世纪“希腊人”一词的应用,说明这一词汇的意义在1204年君士坦丁堡陷落前就已得到重新评估。此外,不像Vacalopoulos,Beaton认为这一时期仅仅存在萌芽状态的(希腊)民族意识,主要是基于语言认同,还称不上希腊民族主义。

拜占廷学家安戈尔德(Michael

Angold)指出,这段时期帝国的意识形态变化,显示出拜占庭人对于政治上的流亡、动荡和文化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但是帕列奥列格朝的米海尔八世光复帝国之后,抛弃了绝大部分尼西亚帝国发展的思想意识,帝国在思想上回到了早期状态。

标签: 尼西亚帝国十字军

更多文章

  • 尼西亚帝国是如何扩张的?疆域是怎么一步步扩大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尼西亚帝国,十字军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中,西欧骑士和威尼斯人联合攻占了君士坦丁堡,从君士坦丁堡出逃的拜占廷贵族建立了三个希腊人主导的拜占廷流亡政权,分别是伊庇鲁斯专制君主国、特拉布松帝国和尼西亚帝国。尼西亚帝国的核心区在小亚细亚半岛西部,是原拜占廷帝国人口最密集、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有利的地理位置(扼守黑海海峡通道)

  • 尼西亚帝国是如何建立的?建立的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尼西亚帝国,十字军

    1204年4月,十字军攻入君士坦丁堡,拜占庭皇帝阿列克修斯五世(浓眉-穆兹菲乌斯)出逃;拉斯卡利斯家族的君士坦丁被部分守军推举为皇帝,但君士坦丁无力组织抵抗,和他的兄弟塞奥多利(前皇帝阿列克修斯三世的女婿)分路出逃到了比塞尼亚的尼西亚城。按照分赃协议,十字军和威尼斯瓜分了拜占廷帝国,但建都于君士坦丁

  • 平将门——日本平安时代武将(平将门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平将门.日本,武将,平将门之乱

    平将门(?-940年3月25日),是日本平安时代中期关东豪族、武将。桓武天皇的五代孙,镇守府将军平良持之子。又名相马小次郎。早年投于朝廷权臣藤原忠平门下。约在930年返回自己的领地下总国猿岛郡,经营私田,积聚武装。935年前后,因婚事叔侄结怨,发生冲突,杀死伯父平国香,击败叔父平良兼。939年起兵对

  • 平将门之乱发生于什么时候?平将门之乱爆发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平将门之乱,日本

    日本自有历史以来一直到现在唯一的一次公然反叛在京都的天皇朝廷自立皇号者惟独一人,那就是平安中期之后在关东掀起战火的平将门。仇恨起因远在京都的平安朝廷,这时上有权臣把持朝政,下有各地大小不等的匪徒为乱,一切一切的异象都显示这一年决不是个平安的年份。将门的幼时就显现出他强硬的性格,凡是他想要的都会运用他

  • 平将门之乱的发生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平将门之乱

    平将门之乱的简介中介绍平将门之乱是公元940年发生在日本的一场叛乱。根据这场叛乱的名字就可以知道这次叛乱的主人公就是叫平将门的人,那么平将门是谁呢?他又为什么要发动叛乱呢?平将门石像平将门是日本平安中期的武将,也是恒武天皇的第五代孙子,其父亲就是镇守府的将军平良持。平将门也被称作是相马小次郎,早年的

  • 平将门之乱:日本唯一一次叛乱者自封天皇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平将门之乱

    平将门之乱的简介中介绍平将门之乱是公元940年发生在日本的一场叛乱。根据这场叛乱的名字就可以知道这次叛乱的主人公就是叫平将门的人,那么平将门是谁呢?他又为什么要发动叛乱呢?平将门是日本平安中期的武将,也是恒武天皇的第五代孙子,其父亲就是镇守府的将军平良持。平将门也被称作是相马小次郎,早年的他是在日本

  • 保加利亚第一帝国:西缅一世的黄金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保加利亚第一帝国,奥斯曼土耳其

    东方教会901 - 907年和912 - 925年的宗主教尼古拉斯·神秘科斯在写给西缅的一封信中写道:“……因为你是在和平时期从你的圣父那里出生的。“他指的是保加利亚和拜占庭之间的和平条约,这意味着西缅出生于863 / 864年。对他的童年知之甚少。他的父亲想让西缅成为保加利亚的高级神职人员,所以他

  • 保加利亚第一帝国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是谁建立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保加利亚第一帝国,奥斯曼土耳其

    9世纪马扎儿人到达现今匈牙利地区并促使保加人向南扩张。在好战之克鲁姆汗(802至14年在位)的领导下,索非亚和亚得里亚那堡(现今埃迪尔内市)分别在811年和813年被占领。克鲁姆在814年之君士坦丁堡围攻期间死去。宗教上,鲍里斯一世在865年接受东正教,普世牧首容许在Ochrida建立独立之保加利亚

  • 保加利亚第一帝国的领土范围有多大?包括现在的哪些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保加利亚第一帝国,奥斯曼土耳其

    西美昂一世(大帝)Симеон I 又译:西蒙一世(约864年—927年5月27日)保加利亚大公和国王(893年—927年在位)。大公鲍里斯一世之子,893年兄长弗拉基米尔大公退位後继承大公称号。他在位时期是第一保加利亚王国国势最强盛的时期。西美昂一世即位后不久即击退拜占庭帝国和匈牙利的进攻(894

  • 保加利亚第一帝国:保加利亚人于681年在多瑙河三角洲建立的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保加利亚第一帝国,奥斯曼土耳其

    保加利亚第一帝国(保加利亚语:Първа българска държава)是保加利亚人于681年在多瑙河三角洲建立的一个国家。在其鼎盛时期,疆域东至黑海、南至爱琴海和亚得里亚海。 第一帝国于1018年被拜占庭帝国消灭,其继承者为1185年建立的保加利亚第二帝国。保加利亚第一帝国 ,现今保加利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