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马真塔战役什么时候发生的?马真塔战役的结果如何

马真塔战役什么时候发生的?马真塔战役的结果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21 更新时间:2024/2/10 3:25:01

马真塔战役,1859年奥意法战争中决定性的战役之一,1858年撒丁国首相加富尔同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缔结普隆比埃尔反奥军事协定。

1859年4月,法兰西第二帝国、撒丁王国对奥地利帝国战争爆发,由于奥军统帅居莱行动迟缓,首先宣战的奥地利5个军15万人居然没能想到在法军到来前击破5万人的撒丁军,反而把军队开进到一片疾病流行的沼泽地停止不前,5月中旬,依靠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铁路机动,4个法国军12万人抢先前出到伦巴第,撒丁军会师。6月4日法撒联军和奥军在马真塔遭遇,在一系列混乱的遭遇战中,作战双方不称职的指挥官均只派出了军队的一部分进行交战(法军麦克马洪第二军54000人与奥军58000人),尽管指挥拙劣,但法军作战英勇并最终赢得了胜利。奥军因右翼遭到打击而撤退,法军停止三天没有追击。此战,法军死伤4000人,失踪600人。奥军伤亡5700人,失踪4500人。居莱撤退到由曼图亚、佩斯基耶拉、维国纳和莱尼亚诺四座要塞城市组成的著名的方形要塞位置。6月8日,拿破仑三世和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率军胜利进入米兰。

过程

1859年6月4日晨,奥军完成了东渡提契诺河的退却,塔和比亚帖格腊索进发,目的是向进攻米兰的法军的翼侧进行攻击。克拉姆加拉斯将军刚刚率领他那个军(第一军)的1个师由米兰开到,就必须立即用这一师的兵力以及在马振塔附近同他会合的第二军(由利希顿施坦指挥)的兵力自正面攻击敌军。他的预备队是第七军(由措贝尔指挥)的莱沙赫师,配置在距马振塔数英里的科尔别塔附近。提契诺河一线由于不适于防守而被放弃以后,奥军的这七八个旅就需要扼守纳维利奥大运河,这条运河几乎与提契诺河平行,并且只能从桥梁上渡过。奥军必须防守博法洛拉桥和马振塔桥,这两座桥位于由马振塔通往提契诺河圣马尔蒂诺桥的两条道路上。第一军的1个师(由科尔登将军指挥)沿着通往土尔比哥的道路运动;第二军的2个旅占领了桥梁,1个师位于马振塔附近,而莱沙赫师(属第七军),如前所述,配置在科尔别塔附近。

法军分两路纵队进攻。第一路纵队名义上由拿破仑三世指挥,包括1个近卫掷弹兵师、弗朗索瓦·塞尔坦·康罗贝尔军、阿道夫·尼埃尔军和阿希尔·巴拉杰·迪里埃军,共9个师,即18个旅(117个营)。这路纵队直接沿着通过圣马尔蒂诺桥的诺瓦拉-米兰道路进攻,应当夺取博法洛拉桥和马振塔桥。第二路纵队由帕特里斯·麦克马洪指挥,包括1个近卫轻骑步兵师、麦克马洪军和全部皮蒙特军队,共8个师,即16个旅(109个营,因为皮蒙特军队的师比法军的师多1个营)。这路纵队的前卫没有遇到什么严重的抵抗就渡过了提契诺河,并在土尔比哥附近渡过了纳维利奥河;它必须向奥军翼侧机动,也就是自北方向马振塔直进,以支援第一路纵队的正面攻击。

正午,麦克马洪开始攻击。他以优势兵力把当面的科尔登师驱逐到马振塔。2时左右,追击奥军前哨的近卫掷弹兵,进抵运河,向博法洛拉桥和马振塔桥进行了攻击。这时在战场上,有法军8个旅对付奥军5个旅(第一军的2个旅和第二军的3个旅),奥军兵力还不到3万人,因为莱沙赫有2个旅甚至还滞留在科尔别塔附近。法国的"神秘的将军"模仿福斯泰夫,把不到3万人的奥军当作是超过了12.5万人的兵力。法军攻占了运河上的桥梁。在马振塔的居莱,命令莱沙赫转入进攻,夺回马振塔桥。这个任务是完成了,但是博法洛拉似乎仍在法军手中。这时会战停顿了。麦克马洪军和近卫掷弹兵的进攻被奥军成功地击退,而奥军为此把现有的每一名兵士都投入了战斗。其他各军到哪里去了呢?

到处都有他们,只是在应当有的地方没有。从德国调来的第一军第二师还在途中。当然,奥军不能等待它的到来。第二军的另一个旅没有任消息。不过居莱本人的电报证明,第二军只有3个旅参加了会战。由里利阿将军指挥的第七军第二师,位于卡斯特列托,距马振塔6-7德里。第三军位于阿比亚帖格腊索附近,距马振塔5德里。第五军大概是从贝雷古阿尔多向阿比亚帖格腊索运动,会战开始时距马振塔至少有9德里。第八军正由比纳斯科向贝斯塔齐亚行军,离作战地区10-12德里,而第九军incredibiledictu!〔简直是不可思议地!〕在帕维亚下方、离作战地区20-25德里的波河沿岸无所事事地游荡。由于兵力空前地分散,居莱使自己陷入了极其不利的境地,以致从中午到傍晚5时左右只能用7个旅来抵抗法军两路纵队的猛攻。奥军之所以能抵住这一猛攻,只是因为人数众多的法军仅仅沿两条道路运动因而前进缓慢的缘故。

当莱沙赫扼守马振塔桥并缴获了法军一门新式线膛炮的时候,居莱先生动身到罗贝科(运河沿岸的一个村庄,在博法洛拉下方约3德里处)去了,目的是加速第三军和第五军的行军并确定他们的进攻方向。结果第三军的4个旅被派到前面去了,其中,哈通旅和朗敏旅位于第一线,杜尔菲尔德旅作为预备队,这3个旅都沿运河行动,而维茨拉尔旅则沿提契诺河行动。他们应当猛攻法军的右翼。不过这时法军也得到了援军。皮卡尔旅(属康罗贝尔军勒诺师)开来援助掷弹兵,并将莱沙赫击退到桥东。随后又调来了维努亚师(属尼耶尔军)、让南旅(属勒诺师)和特罗胥师(属康罗贝尔军)。这样,法军在这一地点又集中了2个掷弹兵旅和另外6个旅。而奥军方面参加作战的,实际上只有第三军4个旅中的两三个旅。虽然兵力对比如此不利,奥军仍然接连几次地攻占了马振塔桥,法军只是在以优势兵力进行了殊死奋战以后,才夺取了该桥。

在进行争夺桥梁的战斗时,麦克马洪在自己的正面地段上准备对奥军第一和第二军的四五个旅进行第二次攻击。他的2个师成两个纵队再次开始向马振塔进攻,在他们后面第二线进攻的是卡穆指挥的近卫轻骑步兵师。因为埃斯纳斯师和拉莫特卢日师(属麦克马洪军)被奥军顺利地击退了,所以轻骑步兵赶来增援他们。会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转折时机来临了。法军的第一路纵队通过了马振塔桥,并向麦克马洪纵队已经逼近的马振塔村进行了猛攻。最后,到日落时,在战场上出现了奥军第五军黑森亲王旅。它再一次企图把法军击退到马振塔桥以西,但未获成功,实际上也很难指望,一个兵力薄弱、在蒙特贝洛会战中已遭受重大损失的旅能够阻止并击退向马振塔桥猛扑的大量法军。正面、翼侧和后方都遭到攻击的奥军,从会战开始起就一直处于敌人毫不间断的火力袭击之下,最后不得不退却,而法军在进行了反复多次的猛烈攻击之后,到傍晚时占领了马振塔。

居莱将自己的军队撤到里利阿师占领着的科尔别塔和第三军扼守着的罗贝科,而第五军则在这两地之间露营。居莱企图在第二天继续战斗,但是分发下去的命令发生了完全不可理解的混乱,因而打破了他的计划。半夜,居莱突然得到报告,第一军和第二军由于对命令理解错误而撤离战场数德里,而且到清晨3时还在继续撤退。这一消息迫使居莱放弃了原定在次日进行的会战。这时,奥军第三军的一个旅重新向马振塔进行了攻击来掩护军队退却,奥军的退却是非有秩序的。

标签: 马真塔战役

更多文章

  • 奥意法战争爆发的背景是什么?奥意法战争的结果(马真塔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奥意法战争,马真塔战役

    奥意法战争:这是撒丁王国(皮埃蒙特)对奥地利的一场战争。1848年-1849 年的战争失败后,新出任撒丁王国首相的加富尔为驱逐奥地利,尽快建立统一的意大利王国,于1858 年与法皇拿破仑三世达成军事同盟协议,约定法国出兵帮助撒丁王国把奥地利逐出伦巴第和威尼斯,使两地并入撒丁王国;撒丁王国则将萨伏依和

  • 元朝经济为什么繁荣?揭秘繁荣背后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元朝经济

    马可书中最有趣的描述之一是他勾画的中国南北两地经济活动的图画:中国北方,他继续称为契丹(该名来自原契丹人);中国南方,原来的宋王朝,他称为蛮子。从他的书中,我们知道了在中国北方已经开采煤矿。“从山上矿层中开采的一种黑石头,像木头一样地燃烧,它们很好烧,以致整个契丹不烧其他燃料。”水路的运用同样使他吃

  • 认清元朝的真实面貌:元朝社会和经济状况的真相(元朝经济)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元朝,元朝经济

    一、元朝不是封建社会而是奴隶社会元朝不是封建社会,而是更接近奴隶社会。元朝所处的历史阶段撑死了算半封建半奴隶社会比起几百年前的唐朝的封建文明阶段来说都是大大的落后。和宋朝人民自由的经济商业社会更是大大的落后,至少落后几百年的文明进程。元朝统治实行领主分封制、工奴制这些都是典型的奴隶社会特征。元朝大量

  • 揭秘元朝的经济状况,元朝经济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元朝经济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元朝于1279年消灭了南宋最后的一支抵抗力量,统一了全国,元朝疆域北至西伯利亚;东到库页岛,朝鲜;南到缅甸;西至葱岭。如此 之元朝统一了全国后,全国经济正处于困难期。因为元朝摧毁了经济繁荣的南宋,蒙古人入

  • 元朝经济:仍以农业为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元朝经济

    经济方面仍以农业为主,由于蒙古统治者的残暴和剥削,元朝整体生产力比宋朝低,但是在生产技术、垦田面积、粮食产量、水利兴修以及棉花广泛种植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发展。蒙古人是游牧民族,草原时期以畜牧为主,经济单一,无所谓土地制度。攻打华北时,惨酷的屠杀和劫掠带来很大的破坏。灭金国后,在耶律楚材劝谏下,成吉思

  • 元朝服饰:妇女服饰襦裙半臂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元朝服饰

    戴花冠、穿襦裙、半臂的侍女

  • 元朝服饰:以长袍为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元朝服饰

    元朝地域辽阔,种族混杂,各种文化交相辉映,既有农耕文化,也有草原文化,既有中土文化,又有西亚伊斯兰文化,欧洲基督教文化,这就造成了元朝服饰的多样化。元代服装,以长袍为主。男子的公服多从汉族习俗,“制以罗,大袖,盘领,右衽”。其职位级别,在服装的颜色及纹样上表示。公服之冠,皆用幞头,制以漆纱,展其双脚

  • 意大利开国三杰之一的加富尔的生平是什么样的?(意大利建国三杰)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加富尔,意大利,意大利建国三杰

    加富尔生平简介中介绍加富尔他的全名叫做卡米洛.奔索.迪.加富尔,他出生于1810年8月10日,他是意大利开国三杰之一,他出生于都灵,他的名字“加富尔”说明了他出生于撒丁王国的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中,在这个封建的贵族家庭中,加富尔却成为了另类。加富尔在这种环境中变得叛逆,他对周围的人很反感,却要继承保持

  • 意大利独立三杰之马志尼:意大利统一运动领导者(意大利建国三杰)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意大利,加里波第,加富尔,意大利建国三杰

    列宁眼中非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马志尼马志尼(又译朱塞佩·马志尼,Giuseppe Mazzini,1805年6月22日-1872年3月10日),统一的 意大利的缔造者之一,历史学家说:“意大利的统一,归功于马志尼的思想,加里波第的刀剑和加富尔的外交”。由于本身政治才干的不足,意大利是由他的对

  • 意大利独立三杰之加里波第:意大利就他一人会打仗(意大利建国三杰)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意大利,普法战争,墨索里尼,意大利建国三杰

    他是一个有着非凡经历的天才军事家:在南美洲的丛林中战斗过,率领千人“红衫军”为祖国统一立下不朽功勋,被誉为“两个世界的英雄”。在近代意大利历史上,还没有人像他一样赢得如此广泛的尊敬和爱戴,几乎每座城市都有他的雕像,以他的经历为背景所拍摄的影视作品更是不计其数。他,就是意大利家喻户晓的传奇式英雄——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