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特敕令:近代欧洲历史上第一个保证宗教宽容的文献(法国宗教战争)

南特敕令:近代欧洲历史上第一个保证宗教宽容的文献(法国宗教战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928 更新时间:2024/1/19 0:46:26

南特敕令(法语:Édit de

Nantes),又称为南特诏令、南特诏书、南特诏谕,法国国亨利四世大致在1598年4月30日签署颁布的一条敕令。这条敕令承认了法国国内雨格诺教徒的信仰自由,并在法律上享有公民同等的权利。而这条敕令也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份有关宗教宽容的敕令。不过,亨利四世之孙路易十四却在1685年颁布《枫丹白露敕令》,宣布基督新教为非法,南特敕令亦因此而被废除。

16世纪中叶以后,马丁·路德在德意志境内推行新教宗教改革,而新教的加尔教派也逐渐在法国境内活跃。他们的出现,令原本的天主教徒感到受威胁,但新教教徒的影响力日益增力,双方发生冲突。

1559年,法国国内的新教教徒组成了雨格诺集团,对抗捍卫天主教的统治阶层吉斯家族。1562年,双方爆发武装冲突,史称"法国宗教战争"。战后,吉斯家族的洛林的亨利一世、瓦卢瓦的亨利三世及纳瓦拉的亨利开始展开争夺法国王位,称为"三亨利之战"。可是,亨利一世及亨利三世先后遭到刺杀,而王位继承权就落在纳瓦拉的亨利身上。因此,他加冕为法国国王,为亨利四世,开创了法国的波旁王朝。

1597年,亨利四世开展了一系列成功的军事行动,从西班牙人手中夺回了亚眠。随后,亨利四世开始布列塔尼附近集结兵力,意在战胜西班牙的同盟,布列塔尼的统治者梅格大公。

1598年一月,为了震慑布列塔尼的敌人,法国国王亨利四世不断向西部的战略重镇昂热调遣兵力并将昂热定为临时首都。在昂热,亨利四世通过频繁出席天主教的活动,拉拢了一批乐意与他结盟的力量。同时,亨利的重臣们开始在昂热起草一份关于宗教赦令的诏书。

在此期间,迫于布列塔尼大区内日益高涨的欢迎亨利四世的呼声,梅格大公的夫人受命率领使节团与亨利四世商讨议和。亨利四世拒绝接见使节团,会谈由亨利四世的情人

主导,并确定了让两家联姻的一桩婚事。

同年三月,梅格大公向亨利四世宣誓效忠。

平定了布列塔尼大区后,亨利四世于同年四月前往南特,并进行诏书的最后修订工作。在南特,亨利与英格兰大使会面,并劝说英格兰继续与西班牙进行战争;而亨利四世自己,则决定结束多年的战争与不幸,把平静还给他的臣民。在当时,这份诏书的名字并不是南特赦令,甚至不被称为昂热赦令,而被命名为和平赦令。

同年五月,法国与西班牙签署和平协议。法国收回北部被西班牙占领的领土。

1598年4月末,南特赦令签订。敕令保证不追究胡格诺战争中的一切行动,胡格诺派获得信仰自由,有权建造教堂和召集教务会议;在法律上享有公民的一切权利;在审讯新教徒时组成新旧教法官混合法庭;在政治上与天主教徒一样,新教徒有权担任各种官职和向国王进谏;在军事上允许胡格诺教徒保留一百多座城堡,拥有军队和武器。

然而,赦令遭到了两头不讨好的局面。新教徒们认为赦令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实质性的变化,而天主教徒则反对称国王向新教徒出让好处。新旧教法官混合法庭仅仅在少数城市,如波尔多,格勒诺布尔等。更多的城市,如巴黎,鲁昂,第戎,图卢兹,信仰新教的权利则依然被禁止。

意义

这是近代欧洲历史上第一个保证宗教宽容的文献,但是天主教堂和高等法院提出抗议。

亨利四世去世之后,敕令并未得到认真执行。17世纪20年代,法国首相C.de黎塞留以武力镇压胡格诺教派,剥夺了他们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权利。1685年10月18日,法王路易十四颁布法令,彻底废止南特敕令,导致数年内25万以上的新教徒逃往英格兰、普鲁士、荷兰和美洲。

1643年,路易十四加冕成为波旁王朝的第三位君主。对于路易十四来说,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一直是他的政治理想。统一的法兰西王国不仅包括领土统一,还包括了唯一的宗教、唯一的行政机构与不容质疑的统治者权威。通过连年对新教学校与教堂的破坏和对新教徒的严苛审查,法国的新教徒已经所剩无几。路易十四于是宣布,先前赋新教徒信仰自由的南特赦令已经过时,并在法兰西王国内予以废止。

亨利四世登基后便致力于修复国内的分岐,以避免再次引起战火。因此,他在1598年4月13日到达布列塔尼的南特城签署了这条敕令。这条敕令列明国内的雨格诺教徒能够享有自己的信仰自由,不受国家干扰,亦有权建造教堂及参与宗教事务。此外,他们也享有和其他公民一样的权利,亦可以和天主教徒一样分享同等的政治权利,可以担任各种官职,亦允许让这些教徒保有城堡及军队,以保卫自己。然而,为了安抚天主教徒,亨利四世在签署这条敕令后,更宣布天主教为国教。

评价及影响

亨利四世签署了这条敕令后,立刻遭到了天主教徒的强烈反对,尽管他宣布定天主教为国教。此外,教宗克莱孟八世对此敕令的评价十分负面,称之为"这害死了我"("This

crucifies me.")。然而,这却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份宗教宽容的敕令,亦是自罗马帝国后,欧洲史上第一次的宗教并存。

更多文章

  • 法国宗教战争一共发生了多少次?法国宗教战争的最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法国宗教战争,法国

    法国天主教势力同新教胡格诺派(即加尔文派)在1562-1598年(另一说则为1559-1594年)之间进行了一场长期战争。它虽然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但就其性质和内容而言,则是法国的一场内战。这场战争使正在上升的王权面临崩溃,贵族分裂势力有所抬头。这场战争是法国历史上的一段无政府状态时期,战争的结果是

  • 法国宗教战争什时候爆发的?法国宗教战争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法国宗教战争,法国

    法国宗教战争(les Guerres de religion)(1562-1598年,一说1559-1594年),又名胡格诺战争/雨格诺战争。为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复兴创造了条件。16世纪40年代,加尔文教开始在法国传播,称为胡格诺教。法国南部的大封建贵族信奉加尔文教,企图利用宗教改革运动来达到夺

  • 法国国王亨利四世的人物事迹,亨利四世的生平简介(法国宗教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法国,亨利四世,法国宗教战争

    亨利是 旺多姆公爵安托万·德·波旁的第三子,母为纳瓦拉女王让娜·达布雷特(即胡安 娜三世),生于法国—西班牙边境的 波城。他自青年时代起就卷入了法国残酷的宗教战争。作为 胡格诺派的领袖他逐渐拥有了很高的声望。但是 圣巴托洛缪惨案之后,他被软禁在法国宫廷里,接受法王 查理九世的庇护。1584年,由于王

  • 卡西诺战役:二战中最大最激烈的山地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卡西诺战役,德国

    二战盟军的一段失败的战役,只因邱吉尔的私心造成的。在怎样在欧洲大陆开辟第二战场,英美联军一直伤透脑筋考虑这个问题。邱吉尔想从巴尔干半岛登陆,免得以后这里被苏联先占领。由于邱吉尔性格强硬固执,美国也就答应在意大利登陆。而希特纳并不担心这里的战事,仍把陆军主力放在苏联战场上,原因是从这里进攻德国需要跨越

  • 卡西诺战役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卡西诺战役,德国

    第一次战役1944年1月17日,英军、美军和自由法国部队进行了第一次战役,只占据了卡西诺峰周围的一些小阵地、部分高地和山峰的斜坡,并没有撼动德军的防线,德军仍旧牢牢地控制着卡西诺峰及周围地区。安齐奥登陆1944年1月22日,为了从后方袭击古斯塔夫防线,盟军在卡西诺以北60英里的安奇奥海滩实施登陆,此

  • 卡西诺战役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卡西诺战役,德国

    在1943年9月盟军登陆意大利后,两个盟军军团在意大利盟军司令哈罗德·亚历山大将军指挥下,在两条战线上向北前进,每边一个军团及以意大利中央山脉形成的“脊梁”为分界线。在西部战线,美国第5军团,在马克·克拉克中将指挥下,逐渐从那不勒斯的主要基地向意大利的“长靴”前进;在东部由蒙哥马利爵士指挥的英国第8

  • 法国瓦卢瓦王朝的首位国王:腓力六世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腓力六世,法国,瓦卢瓦王朝

    法国瓦卢瓦王朝的首位国王,卡佩王朝国王腓力三世的孙子。在位时与英国爆发了著名的"英法百年战争",1347年在弹尽粮绝中向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投降。1350年,腓力六世死后,法国陷于分崩离析和社会动荡的状态之中。腓力六世为瓦卢瓦的查理之子,1325年承袭父亲的安茹伯爵爵位。在卡佩王朝的最后一名男性成员查

  • 瓦卢瓦王朝一共有多少位君主?瓦卢瓦王朝的历代君主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瓦卢瓦王朝,法国

    14~16世纪统治法国的封建王朝。 1328年法王查理四世死后,因卡佩家族嫡系无男嗣,由卡佩家族的旁支瓦卢瓦伯爵查理之子腓力六世继承王位(1328~1350),建立瓦卢瓦王朝。腓力六世( 1328年-1350年),法国瓦卢瓦王朝的首位国王,卡佩王朝国王腓力三世的孙子。在位时与英国爆发了著名的"英法百

  • 瓦卢瓦王朝什么时候建立的?法国瓦卢瓦王朝的发展史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瓦卢瓦王朝,法国

    瓦卢瓦王朝是1328~1589年统治法国的封建王朝。由卡佩家族的旁支瓦卢瓦伯爵查理之子腓力六世继承王位(1328~1350),建立瓦卢瓦王朝。瓦卢瓦王朝,又称华洛亚王朝。14~16世纪统治法国的封建王朝。 1328年法王查理四世死后,因卡佩家族嫡系无男嗣,由卡佩家族的旁支瓦卢瓦伯爵查理之子腓力六世继

  • 妖书案为何会从后宫之事演变成朝党之争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妖书案,后宫

    在明朝末年发生了一桩疑案,涉及到了当时的东林党争和明神宗后宫妃子与皇子等。这个案件就是妖书案,那么妖书案背景是怎样的呢?妖书案发生在万历三十一年。明神宗在慈圣太后宫中临幸了王氏宫女,之后他并没有加封这个女子,他认为临幸宫女是丢脸的事,所以就抛下宫女走了。后来王氏怀孕了,被太后知道后,太后逼问皇帝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