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维也纳战役的详细战斗经过?结果如何(森塔战役)

维也纳战役的详细战斗经过?结果如何(森塔战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808 更新时间:2023/12/23 0:36:10

维也纳战役/维也纳之战(英语:The Battle of Vienna,德语:Schlacht am Kahlenberg、波兰语:Bitwa pod

Wiedniem 或 Odsiecz Wiedeńska、土耳其语:?kinci Viyana Ku?atmas?、乌克兰语:В?денська в?дс?ч

(Viděns'ka

Vidsi?)),发生于1683年9月12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军队围困维也纳的两个月后。波兰-立陶宛联合国国王约翰三世·索别斯基世率领的波兰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德意志)的联军打败了大维齐尔(宰相)卡拉·穆斯塔法·巴沙率领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军队。这场战役成功的阻止了奥斯曼帝国攻入欧洲的行动,并维持了哈布斯堡王朝在中欧的霸权。

由于历史上发生过两次维也纳战役。第一次是发生于1683年的维也纳战役;另一次则是发生于1945年的维也纳战役,为作区别,后者请查阅维也纳攻势。

1683年7月14日,土耳其军队合围维也纳城。此时,困守维也纳的是以施塔海姆贝格伯爵为首的不足13000人的守城部队,此外城中还有5000市民、学生和奴隶。维也纳守军武器不足,装备较差。而土耳其军虽远道而来,但马壮兵强,粮足草丰,共有175000人之多。土耳其人以为被利奥波德一世放弃的维也纳一定会被轻意占领。所以,土耳其人并未马上攻城,而是先扎营驻塞,休息整顿了10天。

1683年7月25日土耳其军队开始攻城,但很快被维也纳军民击退。此后,土耳其军队又屡次攻城,均未得手,战事呈胶着状态。但守城军民的食品供应出现了困难。

1683年8月下旬城内给养逐渐供不应求,很快就断绝了。1683年9月份开始后,饥饿开始威胁着城里的军民最后城内的饮用水也开始发生困难。

与此同时,土耳其军队的进攻却日益凶猛,他们不仅开始使用重炮轰城,还采用地雷爆破城墙,维也纳城破在即。此时波兰国王扬·索别斯基统帅大军赶到了维也纳城下。

1683年9月12日早晨,索别斯基指挥联军打响了维也纳解围战。索别斯基是一位杰出的军事统帅,1673年他曾亲率波兰军队战胜奥斯曼土耳其大军,具有丰富的与土耳其人作战经验。他将联军布成弧线形阵线,由奥地利皇家陆军中将洛林公爵和萨克森选帝侯扬·乔治率领各自军队组成左翼,索别斯基亲率波兰军队组成右翼,其余联军组成中军。索别斯基首先命令联军左翼发起进攻,土耳其军队马上应战。为了防止阵地被联军突破而被包围,土耳其人将大部分兵力调至左翼与联军展开血战。中午时分,索别斯基看到土耳其军队右翼兵力不断减弱,就不失时机地下令联军中军和右翼全部投入战斗,土耳其军队展开猛烈的冲击。土耳其军队对这突然的打击招架不住,防线很快就被联军攻破。联军在索别斯基的率领下,连破土耳其军队几道防线,土耳其大军渐渐不支。战至日落时分,围城的土耳其军败局已定,土耳其军队统帅卡拉·穆斯塔法为避免被联军包围聚歼,不得不下令全军后退。索别斯基再次抓住战机,命令联军全线出击,趁势穷追猛打,土耳其军队很快溃不成军。在维也纳解围战中联军给土耳其军队以毁灭性打击,击毙土军15000余人,俘虏5000余人,而联军仅伤亡3500余人;缴获大炮300余门,大获全胜,一举成功。

1683年9月13日,索别斯基在土耳其统帅遗弃的营帐中给王妃写信报告战果:“所有的大炮,所有的营帐,数不清的财富都落到我的手里,土耳其人遗尸遍野,狼狈溃逃。丢弃下的骆驼、驴子、绵羊和其他牲口正等待我们的士兵去收拾……”

索别斯基统帅联军在维也纳解围战中取得的辉煌战绩使笼罩在奥斯曼土耳其大军的战争荫影中的欧洲为之一,极大地鼓舞了欧洲人民联合起来共同抗击土耳其侵略的决心和信心。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丁中东欧人民反抗奥斯曼土耳其统治、摆脱土耳其人奴役的斗争。索别斯基不仅是波兰历史上的英雄,也是欧洲历史上的伟人。如今,不仅在华沙有索别斯基的纪念碑,在多瑙河畔的维也纳也耸立着这位英雄的雕像。

更多文章

  • 欧根亲王:被路易十四拒绝却成为其最大的对手(森塔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欧根亲王,路易十四,法国,,森塔战役

    欧根亲王祖籍意大利,生于法兰西,红于奥地利。20岁时,这个身体单薄、其貌不扬的男生请求加入法国军队,可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没看上他,将其拒之门外,而路易十四的大臣们也认为欧根亲王是个神经病兼大饭桶。这可是路易十四及其大臣们的一大失策,他们当时打死也想不到,从此法国失去了一位卓越将才,多了一个强悍敌手,

  • 贝里琉岛战役最后的结果如何?战斗有多惨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贝里琉岛战役,美国,日本

    贝里琉岛战役实际是太平洋战场上最惨烈的战役,消耗时间之,伤亡大,物资消耗严重都是前所未有的水平,美军在岛上消耗的弹药实际远超过硫磺岛,而人员伤亡也非常严重,仅到1944年10月12日,美军宣布贝里琉岛战斗结束时,美军海军陆战队第1师就伤亡了10000多人,其中阵亡1950人,伤8500人,伤亡比例达

  • 贝里琉岛战役的详细战斗经过是怎样的?双方投入了多少兵力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贝里琉岛战役,美国,日本

    1944年9月12日,美军11艘航空母舰起飞了400架舰载机,伙同从马里亚纳群岛起飞的陆军重型轰炸机一道,开始对贝里琉岛进行狂轰滥炸,猛烈的轰炸持续了3天。在贝里琉岛的海面上美军3艘战列舰,25艘巡洋舰,30艘驱逐舰对贝里琉岛实施猛烈炮击,3天的持续炮击,美军舰艇对贝里琉岛发射了大口径炮弹17万发,

  • 贝里琉岛战役是在什么背景发生的?战前形势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贝里琉岛战役,美国,日本

    1944年夏,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西南和中部取得连续胜利,也让战争步步进逼离日本本土——当时的美军轰炸机已经可以直接轰炸日本了。此时,美军参谋长联席会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方案来打击日本:一是麦克阿瑟将军提出的先重占菲律宾、再占冲绳并用作为进攻日本本土的跳板;海军上将尼米兹认为应绕过菲律宾、直接攻占冲绳和台

  • 鄢陵之战的历史影响:晋楚争霸战争落下帷幕(弭兵之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鄢陵之战,晋国,楚国,,弭兵之盟

    公元前575年(周简王十一年)农历六月三十日,晋军胜利进占楚军营地,食用楚军留下的粮食,在那里休整三天后凯旋回师。鄢陵之战,至此以晋军的胜利而结束。鄢陵之战后不久,晋国在宋国的沙随重会诸侯,谋划讨伐郑国,随后晋国、齐国、宋国、鲁国、邾国等国军队讨伐郑国,继而讨伐陈国、蔡国。郑国子罕出兵夜袭,宋国、齐

  • 揭秘:春秋时期的晋国为什么能成为中原霸主?(弭兵之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春秋时期,晋国,弭兵之盟

    春秋时期,晋国居然一直是在内乱中,越挫越强大。几乎每过几十年,晋国就会发生弑君事件,可是晋国却能在动乱中,由一个二流诸侯,经历春秋两百多年,发展成一个横跨“天下之脊”太行山,将东周王朝纳入国中国的中原霸主。 当魏斯成为晋国最后一任中军将(晋国最高官职),其时晋国国君为晋幽公,从这时候开始,强盛的晋国

  • 晋楚弭兵会盟:春秋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场和平大会(弭兵之盟)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晋国,楚国,弭兵会盟,,弭兵之盟

    公元前582年的一天,晋景公视察军府,看到了一个戴着南方帽子的囚犯。晋景公问旁人:“那个戴着南冠的囚犯是谁啊?”旁人汇报说:“这是郑国?献上来的楚囚。”这个被后人称作“南冠楚囚”的囚犯名叫钟仪。钟仪是楚国设在郧邑(今湖北安陆)的行政长官,称作郧公。公元前584年,钟仪随令尹子重率兵攻打郑国,战败沦为

  • 湛阪之战事件经过,造成哪些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湛阪之战

    公元前572年晋悼公继位,选贤任能,励精图治,一时间霸业复兴。晋悼公去世后,其子晋平公继位。晋平公元年(公元前557年),晋联合诸侯攻伐与楚国结盟的许国(都叶,今河南省叶县叶邑镇),驻军函氏(许地,今叶县北)。晋将中行偃率晋军攻楚,楚公子格率楚军迎战,两军战于湛阪(今平顶山市区湛河以北、西高皇旧村以

  • 晋国的曲沃代翼是为转折的起始,天下彻底乱掉(湛阪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曲沃代翼,湛阪之战

    晋国不是没有强大过,称霸诸侯列国。而是诸侯们,都走得太快了。晋国所在,土地肥沃,丘陵盆地杂居期间,易守难攻,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更重要的是,此地为夏商周发展的渊源所在,开垦千年,与南方之楚国蛮荒之地相比,优势相当明显。这是晋国发展的先天

  • 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之:晋楚争霸战争(邲之战)(湛阪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春秋,晋楚争霸,湛阪之战

    邲之战或称两棠之役(因泌水入荥阳称“蒗荡渠”,可写作“两棠”,故此战又作两棠之役),即周定王十年(公元前597年),晋、楚争霸中原的战争,楚庄王率军在郑地在邲(今河南荥阳东北)大败晋军晋军的重要作战。1. 战争简介邲(bì)之战,指中国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於西元前597年在邲(今河南荥阳东北)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