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罗斯巴赫战役的详细战斗经过是怎样?最后结果如何

罗斯巴赫战役的详细战斗经过是怎样?最后结果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007 更新时间:2024/1/21 16:08:43

罗斯巴赫会战是七年战争中普鲁士与法国、神圣罗马帝国联军在1757年11月5日的战役,以普军大胜作结,伤亡情况为普军169死379伤;法奥联军5000死伤,5000被俘;此战被誉为是腓特烈大帝最辉煌的战绩,18世纪欧洲经典战役之一。

面对四方大军云集,腓特烈留下贝费恩公爵的41,000人,命令他在西里西亚境内进行防御,牵制住奥地利道恩元帅的10万大军。自己带少量普军,以塞德利茨为骑兵总指挥,星夜赶去迎击西南方的苏贝斯。同时,腓特烈给西方的法军黎塞留元帅送去一笔贿赂,买得他按兵不动,将费迪南德亲的部队也抽调回来集中。正当苏贝斯腓特烈之间的大战将要开始的时候,突然传来一个消息:道恩元帅分出哈迪克(Haddik)中将的一支3,400人的小部队,偷袭柏林得手,腓特烈连忙去救,所幸哈迪克只占领柏林一天就撤退了,腓特烈反正赶不上救援,又回到罗昂亲王指挥的联军正面。联军41,000人对21,000普军,几乎占有2比1的优势,苏贝斯决定发动进攻,以求一战定乾坤。11月5日,罗斯巴赫会战开始。

法奥联军由法国的索拜斯元帅和奥地利的希尔德堡豪森亲王率领,共6.3万人(其中法军3万人,奥军3.3万人),对普军几乎占有二比一的优势,所以他们是趾高气扬。索拜斯和希尔德堡豪森决定第二天上午进攻,计划绕过菲德烈的左翼,切断他的退却线,并准备在一击之下即结束这个战役。

11月5日上11时,索拜斯命令部队拆营,成3个纵队前进。前卫为法国和奥地利的骑兵,中央为法国和奥地利的步兵,后卫为法国的骑兵。联军旌旗招展,军乐悠扬,好像胜利游行一样地向普军左翼旋转。

罗斯巴赫村落位于一个低缓的小丘上,从那里可以清楚的看见联军的营地。菲德烈派高德上尉在一高屋顶上监视敌营。下午2时,国王正在用膳,高德上尉冲进了房间,向国王报告说敌人正向普军的左翼旋转。菲德烈亲自爬上了屋顶,看了一下马上就明白了敌人的意图,是想从侧面和后方来攻击他,并驱逐他离开他的交通线。于是,他当即决定将主力调往侧面和后方,易守为攻。下午2时30分,他下令部队移动。半小时后,各部队即进入了新的阵地。普军移营之快,使目击者叹为观止。一名法国军官说:“好像是在歌剧中变换布景一样。”

对于普军的移动,索拜斯却认为菲德烈正在全面撤退,于是充匆忙下达攻击令,以致使自己前进纵队的头部已暴露给普军。下午3点30分,普鲁士的席德里兹将军抓住战机,率4000骑兵从正面和侧翼迅猛攻击联军。普军骑兵向一把风快的钢刀一样,在庞大的尚未展开的联军之中,横冲直撞,反复冲杀了四次之多,驱逐着敌人向后溃退。同时,普军炮兵的18门重炮也向溃逃中的联军步兵开火,在这个火力的掩护下,普鲁士的亨利亲王率领7个步兵营,用快步前进,攻击领先的敌军,以来支援骑兵。由于普军的炮火使联军步兵整行的被撕开了,普鲁士的火枪兵就变成了可怕的刽子手。联军步兵被逐回后,前后挤成一团,于是席德里兹又抓住这个机会,再度打击在他们背上,使他们落荒而逃。

罗斯巴赫是为数极少的腓特烈取守势的战役之一。战场在萨尔河(Saar)北面,普军防线成南北走向,面向西方。联军在上午11点走出营帐,列3路纵队向东行进,意图是插入普军阵地和萨尔河之间。因为普军人数占绝对劣势,联军统帅部判断腓特烈有可能后撤避免会战,下午腓特烈判明法军进攻方向之后,才命令军队收拾营帐准备迎战,而法军正好以为普军开始撤退,加紧以纵队前进接敌。实际上,腓特烈计划以阵线右翼(北端)前面的一列小山丘为掩蔽,悄悄集中兵力于右翼,把左翼回缩,将法军引诱到普鲁士阵地南端和萨尔河之间的陷阱,加以歼灭。法军还蒙在鼓里,三路行军纵队还没有等到展开,就遭到普鲁士前锋塞德利茨4,000骑兵的迎头痛击,先锋被击溃。但是塞德利茨初战告捷并不穷追,收拢部队,因为法军毕竟势大,一旦把敌人挤压得太紧,反而容易形成僵持。真正的打击来自普鲁士步兵主力,他们已经完成了旋转运动,把向西的正面改为向南,在高地上18门重炮扫射的掩护下,腓特烈的弟弟,普鲁士亨利亲王率领7个步兵营杀进乱成一团的法军,而经过休整的塞德利茨骑兵同时迂回到法军背后,把战斗变成一场屠杀。激战中,德国北方骑兵用方言喊出的呼号“Gah

To”,竟然被法军错听成法语“蛋糕”的谐音,官兵更加摸不着头脑。罗斯巴赫战役下午3点半才开火,到下午4点30分的时候,会战的胜负已经完全决定了。普军在炮火掩护下,全面向崩溃中的联军攻击。联军的退却变成了溃散,在周围40里以内的地区中,到处都是败兵。由于纪律的废驰,这些败军变成了乌合之众和惊弓之鸟。菲德烈却未展开追击,其原因是黑夜已经快到了,而菲德烈又急于赶回情况危急的西里西亚。但是一个半小时之内,法军已经溃不成军,死伤3,000人,被俘5,000人。其中包括8名将官和300名军官。另有火炮67门,7对国旗,15面军旗和许多行。而普军却只损失了541人(死165人,伤376)。但是塞德利茨中将也在受伤之列,回国修养,没有能参加下一场洛伊滕会战。

标签: 罗斯巴赫战役普鲁士

更多文章

  • 罗斯巴赫战役的战前形势是怎样的?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罗斯巴赫战役,普鲁士

    1740年5月30日,24岁的腓特烈威廉继承普鲁士王位,史称腓特烈二世,又称弗里德里希二世或腓特烈大帝。普鲁士是欧洲新兴的强国,因它是一个内陆国家,四周都受到敌国的包围,在这种环境之下,为了要维持其强国的地位,就必需向外扩张。腓特烈即位后,继续执行其父腓特烈一世的扩张政策。1740年12月16日,腓

  • 关于艾劳会战的评价是怎样的?对历史有着怎样的影响(埃劳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艾劳会战,法国,埃劳战役

    本尼格森的计划从一开始就存在漏洞,执行情况更糟。他在进行战术机动时向法军暴露了自己的位置,随后却按兵不动达2天之久,致使本可能被优势俄军分割歼灭的内伊和贝尔纳多特两军成功逃逸。拿破仑制定的相应的反击计划可谓技高一筹,却因给贝尔纳多特的命令被俄军哥萨克骑兵缴获而功亏一篑,拿破仑被迫把兵力分散开来寻歼俄

  • 艾劳会战的详细战斗经过是怎样的?双方是如何部署的(埃劳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艾劳会战,法国,埃劳战役

    看过艾劳会战的地图的人都不禁要问,这么重要的一场战役,为什么要会在此地打响呢。这里没有足以为一支大军提供隐蔽地的场所。本尼格森部队的两翼都一览无余地暴露在旷野中,只有一些矮树丛、小高地和河流作屏障。该地区到处分布着小的林地,但它们无一足以阻碍部队的机动。最大的丛林位于克莱因佐斯加滕和安克拉彭之间。还

  • 艾劳会战中法军是如何反击的?最后结果如何(埃劳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艾劳会战,法国,埃劳战役

    拿破仑方而的部队由于1806年秋天作战的消耗,各部兵员都不充足。其可投入战斗的兵力总计在10-11万之间。因此,他在兵力数量上略占优势,但不是压倒性的。第一场小战发生于1月19日的斯希派拜尔。米歇尔·内伊手下的一支骑兵遭俄军进攻,在遭受轻微损失后被赶跑了。本尼格森率军继续前进,于21日与莱斯托克的普

  • 艾劳会战中俄军是怎么突击的?有着哪些战斗目标(埃劳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艾劳会战,俄国,埃劳战役

    在1807年2月,拿破仑一世和第四次反法同盟在东普鲁士境内发动著名的埃劳战役。1806年10月,拿破仑率法军在耶拿战役中击溃普鲁士王国军队主力,在占领柏林后继续向东推进,与援助普鲁士的俄国军队相遇。1807年1月,贝尼格森率领的约7万人俄军和8000普鲁士军队从东普鲁士首府哥尼斯堡出发,进击米歇尔·

  • 两税法、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区别在哪里 简述三者意义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明朝,税法,一条鞭法

    1 两税法、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比较两税法、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都是中国古代史上重要的赋役制度。三者的实施在中国赋役制度的演变史上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同时三者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存在着继承性,因此在命题上有深度可挖。下面,本文拟从产生、内容、意义以及相互联系等方面对三者略做简要的叙述和分析,希望对同学

  • 明朝张居正提出的“一条鞭法”主要指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张居正,一条鞭法

    在一条鞭法实施以前,明朝传统的赋役制度是将赋和役分开征调的。赋以田为对象,分成夏税和秋粮,向田主征收;役的对象是人丁,官府需要力役时,按户出丁,轮流应役。官府分别把每户的田地和户口,记录在鱼鳞图册和黄册上,作为征调赋役的依据。随着土地兼并的扩展,户丁逃亡,田地隐匿,使得这两个文册的记载十分混乱和失真

  • 解密张居正变法:一条鞭法下百姓是如何服劳役?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张居正,变法,明朝,,一条鞭法

    《金瓶梅》第九十二回,西门庆死后,陈经济缺了约束,娶窑姐回家,度用不够,就敲诈已改嫁李衙内的孟玉楼。孟玉楼也不是善茬,将计就计,约定半夜在府衙后墙交付“库内拿的二百两赃罚银子”。谁料埋伏了一批差役,现场人赃俱获,陈经济偷鸡不着,反被收监。此事发生在严州府,府衙有个徐知府。徐知府对陈经济如何判罚姑且不

  • 张居正实行的“一条鞭法”有何利弊?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居正,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是明代中叶之后赋役方面的一项重要改革。初名条编,又名类编法、明编法、总编法等。后“编”又作“鞭”,间或用“边”。主要是总括一县之赋役,悉并为一条。即先将赋和役分别合并,再通将一省丁银均一省徭役;每粮一石编银若干;每丁审银若干;最后将役银与赋银合并征收。代表了16世纪明代管理者试图获得一

  • 唐朝时期的玄甲军真的存在吗?玄甲军究竟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军队,玄甲军

    玄甲军的字面理解:玄指黑色也有厚重的意思,甲指盔甲。这种铠甲为突出防护和实用能力通体铁质,所以十分厚重,通常为黑色。历史上的玄甲军应属重骑兵,士兵身着黑铁盔甲,是号称中国历史十大骑兵的兵种之一。唐初骑兵唐朝初期实行府兵制,可以根据府兵制来推测当时的训练情况。府兵在冬季训练的时候,主要有“薄战”和“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