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君子六艺中的“御”:战车是先秦时期的“坦克”

君子六艺中的“御”:战车是先秦时期的“坦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443 更新时间:2024/1/16 13:23:34

在交通上,学会骑马驾车要比走路节省好多时间,是提高效率的主要手段,在战争方面,除了运输上提高效率外,战车是先秦时期重要的“坦克”,在那个阵而后战的时代是冲击对方战斗阵型的强大力量。

能开车,有自己的驾照,基本已经成为现代都市人的必备技能。古代六艺中“御”的范围就是驾驶,但是无论在现代和古代,都包含交通工具的“驾驶学”,近十多年来,由于汽车的大量发展,人们御的能力大大加强了,不要多少时间就可以学会驾驶,当然不是马车,而是现代化的汽车。

古代御什么?一匹马相当于一辆奔驰

“御”,是指骑马驾车的本领。马和马车是古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和战争工具,在交通上,学会骑马和驾车要比走路节省好多时间,是提高效率的主要手段,在战争方面,除了运输上提高效率外,战车是先秦时期重要的“坦克”,在那个阵而后战的时代是冲击对方战斗阵型的强大力量。同时车也是身份和地位的体现,不同地位的人的车是不一样的,不能逾越。

骑马驾车是对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的,古人讲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先秦乱世,每一个士大夫必须要学会战争的一些基本技能,提高身体素质,这不但是国家存亡的要求也是自身保命的条件。

古代的车 战争主要工具

车据说是黄帝发明的,他看到天上旋转的蓬草,于是就想到发明车以节省人力,随之车却被用来打仗。早在西周之前的夏商两代,车就已经成了战争的主要工具了,西周时期,战车的地位变得更加重要了。不过一直令人困惑的是,为什么人们一开始就选择了车战这种似乎比骑兵作战更为麻烦的方式驰骋疆场,直到春秋战国之交才逐渐改为骑兵作战。也许还有什么我们目前尚未了解的因素使战车在战场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西周标准的战车是四匹马拉的,一般情况下这四匹马并不是站在一条线上,外边的两匹要稍后一些,所以称为“雁行”,即像天上的大雁的“人”字队形那样。而且这四匹马的分工是不一样的,因为分工不一样所以名字也不一样,车辕套在中间的两匹马上,它们叫做“服”,外边两匹叫做骖或者騑,它们用皮带直接系在车轴上。战车平时作为出乘之用,车箱上面有车盖,战时则将车盖去掉。若在平时,他们通用马的性别来区分级别的高低,纯用雄马要比纯用雌马档次高得多。若色一样,那么档次就更高了。若是实在穷得没有马驾车,牛车也可以充任,但牛车仅可负重而已,不会去打仗。

战车后边的部件分为三个部分,即用来套马的辕,然后是车箱和车轮,车箱用来载人,前面要比后面低一点儿,前边有个扶手的横木叫做“轼”,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站在轼上远观前方敌情。另外后边还有一根横木叫做“轸”,车轮是用木头做的,有四个部分组成,即毂、辐、牙和轴,轴想必大家都清楚,毂是车轮中央中空的那部分,车轴就插在里面,辐条类似今天自行车轮的钢丝部分,早期战车辐条有十八到二十根,后来演变为标准的三十根辐条。五御——古代的驾驶课程

古代的战车都是单辕驾车,变换方有一定的难度,四匹挽马全靠御手立姿以缰绳控制,没有专门的训练,难以适应作战的要求。对此他们专门开设的“五御”来熟练驾驭技术。所谓的“五御”就是:

(一)鸣和鸾:和在车轼上,鸾在衡上。“和”、“鸾”都是车上装饰的铃铛,车行时,它们所发出的节奏要统一合适,这是为了调试驾车的节奏。似乎是驾车的入手课程。

(二)为逐水曲:指沿着曲折的水沟边驾车前进,训练御者在路面情况糟糕时的控制车的能力。

(三)为过君表:君表即标示国君位置之旗帜。国君在会见诸侯、出兵征伐,或者组织打猎时,其所在的位置都有旗帜加以标示,因此有人就认为过君表就是指,御者驾车经过“君表”时向国君行礼致敬。但这种解释显然是不够的。因为这不是训练驾车能力的方式,而是御车熟练后的结果。“君表”还指插着旗子的辕门,门中放置一些石墩为障碍物,车驶入辕门,车头两边与石墩的间隙只有五寸,车手要恰到好处从中经过。显然这是要训练车手的心理素质和准确的估算能力。

(四)为舞交衢:车在交叉道上,往来驰驱,旋转适度,似乎跟在舞蹈一般,很有节奏。这大概带有表演成熟车技的味道,应该是展现综合能力的课程。

(五)为逐禽左:驱车追赶禽兽,并把禽兽阻拦在左边,以便射猎。这应该是实战训练了。现今——驾驶证成为基本技能

十年前,提起汽车驾驶很多人是为了方便找工作而学习的一项手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今,普通家庭拥有私家车不再是梦想。

司机,掌握“机”的人。从瓦特发明蒸汽机之后,就出现了司机一词。后来,火车,汽车出现了,“司机”就成了驾驶员的专称。

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司机是一个响当当的职业,一般人干不了。那时候,想成为司机,需经长时间严格的训练和考核。一般,这些更老的司机都会修车,甚至称得上是发动机专家——看看烟囱里冒什么颜色的烟,就知道汽车有啥“内科病”。

随着汽车这种代步工具的普及,驾驶证逐渐成为人们生存的基本技能。不仅学汽车驾驶人数方面猛增,年龄跨度也很大,大概在二十多岁到五六十岁之间。这些足以表明,现如今学习汽车驾驶,真正意义实现了从职业技能到生活基本技能的转变。

有人说“走路的活动范围是2公里,摩托车是20公里,而汽车的活动范围则是200公里”。随着社会交际网络的不断扩大,“11路”已不能够满足人们社交生活的需要,因此持有驾照逐渐成为现代人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项工具。

城市中“三点一线”的生活让现代人觉得枯燥无味,这时候拥有一本驾照绝对可以大大提高你的生活品质。周末的时候,开着小车,带上一群朋友,大家一起泡杯茶聊天,到海边吹吹海风、踏踏浪,不仅可以交流感情,更可以消除都市生活所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生活岂不惬意?

去年,中国公安部修订发布《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在这一新规中,对驾车“新手”的要求被进一步细化,驾照考试的针对性和难度也有所提高。据中新网报道,在国外,想通过驾照考试拿到一纸驾驶许可,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在平日的车辆驾驶中,驾驶员也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定,否则可能会被“停牌”。

此次公安部新规要求,驾照考试中应突出驾驶员的“实际驾驶能力”。在国外的驾照考试中,这一要求也得到重视。

在法国,考生“发现行驶条件变化的能力”以及适应能力都是驾照考试时重点测试的对象。考生会被要求在5分钟内自行将车开到一个准确的地点,并且要自己找车位停车。

新加坡的驾照考试则相对复杂。每名学员首先要通过两次理论考试,才会获得与驾驶教练一对一练车的机会。在新加坡,不少人都要上30节左右的驾驶课程才有机会参加最终的路考。

新加坡的路考被安排在交通相对繁忙的地段。由于这些地段会有各种突发的情况,考试难度也相对较高,而同车的考官正是新加坡当地的交警。

正由于新加坡驾照考试的严格要求,新加坡路考通过率非常低,很少有人能够一次性通过,大部分人都要两到三次才有机会拿到驾驶证。

性格严谨的德国人则对驾照考试另有要求。在德国,想考驾照先要上两次急救课。德国人认为,如果了解急救知识,就能够在意外发生时将伤害程度降低。

德国的路考也十分严格。在没有红绿灯的路口驾车行车时,即使只犯了一个错误,也会被考官直接淘汰。

在公安部的新规中,完善新手“实习期管理”,严格重点驾驶人“日常管理”的要求也引发了人们关注。在国外,驾驶员安全意识考察及平时管理也受到重视。

在美国,考取驾照几乎是每一名公民成年后的“必修课”。美国人认为,遵守交通规则比驾驶技巧更重要。虽说美国考驾照并不强制要求新手去驾校学习,但在美国,路考是直接上路。考试过程中,考官根据驾驶员的表现扣分,一些重点项目如果出现错误,会被“扣的很惨”。据报道,有的留学生曾经考过5次才最后通过。

标签: 战车先秦君子六艺

更多文章

  • 舜是怎么死的 舜帝陵在哪(上古四圣)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舜,上古四圣

    舜是怎么死的?舜死后他的陵墓在哪里?由于年代久远,这个问题人们一直不能得到满意的解答。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舜可能的死因,他到底是怎么死的以及舜死后陵墓又在哪里。相关的记载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尚书》说,舜是“陟方乃死”。《尚书》记载舜是巡狩方国的时候死的,他可能是在巡狩途中暴病而亡。汉代司马迁的《

  • 揭秘:大禹治水是怎么回事?禹生平事迹简介(上古四圣)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大禹,大禹治水,上古,上古四圣

    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出生在汶山石纽地区,母亲是有辛氏之女,名叫女志,也叫脩己。禹幼年随父亲鲧东迁,来到中原,其父鲧被帝尧封于崇,帝尧时,中原洪水泛滥造成水患灾祸,百姓愁苦不堪,帝尧命令鲧治水,鲧受命治理洪水水患,鲧用障水法,也就是在岸边设置河堤,但水却越淹越

  • 野狐岭之战的详细经过是怎样?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金国,蒙古,宋朝,野狐岭之战

    自掘坟墓成吉思汗抓住时机,扫荡三州后,向野狐岭进兵。此时金机动兵团四十五万。完颜承裕让他们分据险要,严防死守。这个主意貌似不错,山地作战小兵力凭借地形就能抵挡大军,同时也让蒙古骑兵陷入无用的境地,但其实是犯了跟独吉思忠修300公里界壕同样愚昧的错误。山势地形虽然能加强军队防御能力,但同时也是分散自己

  • 野狐岭之战金兵有40万远多于10万蒙古兵为什么会输?怎么输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金国,蒙古,宋朝,野狐岭之战

    成吉思汗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功绩的基础便是野狐岭之战,这一战,整个金朝的50万军队被消灭,再也没有力量和蒙古对抗。这个时候,他随时都可以灭掉金朝。不过成吉思汗并不着急灭亡金朝而是抽出身去打西部的国家,要是野狐岭之战的结果不是这样或者是金朝精锐还在,他可能会有顾忌,这样也会限制他的发展。也怕金国在他西征

  • 顺昌之战:南宋漂亮的防守反击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顺昌之战,南宋,金国

    顺昌之战大家听说过没有,这是我们这个颓废的大宋朝,打的最漂亮的一仗了,要知道我们的宋朝,那可以说是真的弱,在宋孝宗时期,凭借着他的父亲赵构,一直畏畏缩缩的,偏距在南方地区,一直在保存实力,有人很讨厌赵构,说赵构阻住了岳家军的北伐,这里,小编我就要为赵构正名了,因为小编我觉得吧,就算岳飞去北伐,也不一

  • 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顺昌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顺昌之战

    顺昌之战是南宋军队与金军之间发生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中南宋的将领是刘锜,在这场战役中刘锜以区区两万人打败了金兀术的十万人马,堪称是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因为这场战役发生在顺昌,因此历史上称之为顺昌之战,下面做一下顺昌之战简介。顺昌之战顺昌之战简介:1127年金灭掉了北宋,南宋统治者面对金的大举进攻

  • 顺昌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 顺昌之战的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顺昌之战,顺昌之战的过程

    顺昌之战是南宋军队与金军之间发生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中南宋的将领是刘锜,在这场战役中刘锜以区区两万人打败了金兀术的十万人马,堪称是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因为这场战役发生在顺昌,因此历史上称之为顺昌之战,下面做一下顺昌之战简介。顺昌之战简介:1127年金灭掉了北宋,南宋统治者面对金的大举进攻采取妥协

  • 解析以少胜多的战役:顺昌之战是如何赢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顺昌之战

    顺昌之战是南宋军队与金军之间发生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中南宋的将领是刘锜,在这场战役中刘锜以区区两万人打败了金兀术的十万人马,堪称是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因为这场战役发生在顺昌,因此历史上称之为顺昌之战,下面做一下顺昌之战简介。顺昌之战顺昌之战简介:1127年金灭掉了北宋,南宋统治者面对金的大举进攻

  • 叙拉古战役中阿基米德有哪些贡献?他是怎么帮忙御敌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叙拉古战役,罗马,迦太基

    马塞勒斯从陆上及海上袭击叙拉古。阿基米德用他发明的起重机之类的器械将靠近墙根的船只抓起来,再狠狠地摔下去,有的被撞得粉碎,有的沉入海底。马塞勒斯也不甘示弱,他用8艘5层橹船(quinquereme),每两艘联锁在一起,架起一种叫“萨姆布卡”(sambuca)武器,准备攻城。可是叙拉古人未等敌船靠近,

  • 叙拉古战役的屠杀平民是怎么回事?死了多少平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叙拉古战役,罗马,迦太基

    以下是叙拉古战役简介。叙拉古是连接亚非欧三洲的重要港口,历来军事力量薄弱,经常遭到强国的争夺。公元前264年,罗马和迦太基就曾经爆发过战争。叙拉古战役图片战争初期,罗马占领了西西里岛的大部分地区,但是沿海一直被掌控在迦太基手中。罗马的海上力量远远不是迦太基的对手。公元前256年,罗马组建了强大的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