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库里科沃战役双方投入了多少兵力?双方损失如何

库里科沃战役双方投入了多少兵力?双方损失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40 更新时间:2024/1/9 21:02:41

两年后脱脱迷失汗虽然再次攻陷莫斯科,蹂躏俄罗斯国土,但这不过是金帐汗国势力的回光返照而已。蒙古人和俄罗斯之间的朝贡关系只再维持了十年,1388年,脱脱迷失和帖木儿之间爆发战争,俄罗斯人站在帖木儿一边,脱脱迷失战败后,俄罗斯人于1495年趁机正式废除朝贡。十五世纪莫斯科持续扩张,兼并众多城邦,于1478年吞并诺夫哥罗德。阿合马汗做了最后努力试图恢复俄罗斯的贡赋,于1472年率军入侵,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陈大军于奥卡河畔,阿合马不敢接战,只得退兵。1480年阿合马再率大军联合立陶宛夹击莫斯科,但莫斯科早有防备,蒙古大军苦等立陶宛军不致,最后只得退兵。这支大军在归途中瓦解,阿合马被诺盖人击杀。

蒙古人对俄罗斯的进攻始于1223年,蒙古西征军的一支由速不台率领攻入南俄罗斯地区。基辅大公穆斯提斯拉夫·罗曼诺维奇组织南俄联军迎战,在卡尔卡河畔遭蒙古人突袭,几乎全军覆没。十多年后蒙古大军再次西征,此次远征作了周密准备。1235年蒙古库里尔台决定西征,窝阔台尽遣各公和千户长,百户长的长子出征,"长子出征呵,则人马众多,威势盛大,闻说那敌人好生刚硬,我兄察阿歹谨慎的上头,所以教长子出征,其缘由是这般"。虽然蒙古人在俄罗斯取得了辉煌胜利,但公正地说:他们没能完全摧毁俄罗斯人的实力。俄罗斯跟东方专制国家不同,那些东方帝国虽然强大,但只要击败其主力军,攻占其重要城市,整个国家即行瓦解崩溃,民众亦成为征服者的奴仆。俄罗斯由众多分立的城市和乡村构成,要彻底征服他们,除了逐个攻陷这些设防的城市和堡垒并派兵驻守之外没有其他办法,要做到这点,即便是强大的蒙古人也是不可能的。比如诺夫哥罗德就毫发无损幸存下来,当时诺夫哥罗德拥有强大军力,如果认真抵抗蒙古人未必会失败。可诺夫哥罗德宁愿向蒙古人称臣,是因为必须对付更急迫的威胁----来自西北方向的瑞典人和德意志骑士团。蒙古人如同风暴一般,席卷大地之后自然会退去,而瑞典人和德国骑士不同,他们的目的在于开拓疆土,而且此前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因此瑞典和德意志对俄罗斯的威胁比蒙古人大得多,诺夫哥罗德必须全力抵挡其东扩。

战后不久,莫斯科大公季米特里被元老会议授予"顿斯科依"的称号。库里科沃会战对罗斯和东欧其他民族摆脱蒙古压迫的斗争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这次会战表明罗斯各公国渴求独立的愿望日益增长,并提高了莫斯科作为各公国联合中心的作用。库利科沃会战虽未结束蒙古统治,但却使金帐汗国遭到毁灭性打击,从而加速了金帐汗国的崩溃。库利科沃会战显示了罗斯人民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依靠为解放而战的罗斯士兵的高昂斗志,指挥主动果断。马迈也因此失去了自己的优势,被脱脱迷失所杀。

两年后脱脱迷失汗虽然再次攻陷莫斯科,蹂躏俄罗斯国土,但这不过是金帐汗国势力的回光返照而已。蒙古人和俄罗斯之间的朝贡关系只再维持了十年,1388年,脱脱迷失和帖木儿之间爆发战争,俄罗斯人站在帖木儿一边,脱脱迷失战败后,俄罗斯人于1495年趁机正式废除朝贡。十五世纪莫斯科持续扩张,兼并众多城邦,于1478年吞并诺夫哥罗德。阿合马汗做了最后努力试图恢复俄罗斯的贡赋,于1472年率军入侵,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陈大军于奥卡河畔,阿合马不敢接战,只得退兵。1480年阿合马再率大军联合立陶宛夹击莫斯科,但莫斯科早有防备,蒙古大军苦等立陶宛军不致,最后只得退兵。这支大军在归途中瓦解,阿合马被诺盖人击杀。

更多文章

  • 库里科沃战役:俄罗斯反抗蒙古的转折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库里科沃战役,蒙古,俄罗斯

    蒙古人对俄罗斯人的进攻始于1223年,蒙古西征军的一支由速不台率领攻入南俄罗斯地区。基辅大公穆斯提斯拉夫·罗曼诺维奇组织南俄联军迎战,在卡尔卡河畔遭蒙古人突袭,几乎全军覆没。十多年后蒙古大军再次西征,此次远征作了周密准备。1235年蒙古库里尔台决定西征,窝阔台尽遣各王公和千户长,百户长的长子出征,“

  • 库里科沃战役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是在什么情形下发起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库里科沃战役,蒙古,俄罗斯

    此战也叫顿河之战,1380年9月8日,弗拉基米尔和莫斯科大公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率罗斯军队同蒙古军队于在库里科沃原野进行的一次战役,是中世纪最大的会战之一,是俄罗斯人民反抗蒙古压迫的斗争的转折点。蒙古的扩张蒙古人对俄罗斯的进攻始于1223年,蒙古西征军的一支由速不台率领攻入南俄罗斯地区。基辅大公穆斯

  • 清朝黄马褂到底有多牛?竟比尚方宝剑还好使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黄马褂

    看清宫戏的人,对黄马褂肯定不陌生,在剧中身穿黄马褂的人俨然是皇帝的化身,不仅见着要磕头跪拜,还能随便发号施令,先斩后奏。这风头,都要改过以往的尚方宝剑了。有人甚至穿着黄马褂,上街白吃白喝加白拿。我们知道,尚方宝剑那是历朝代留下来的规矩,皇帝特赐的生杀予夺大权。一件黄马褂,这能比尚方宝剑还好使?网络配

  • 在古代身穿“黄马褂”真的就可以吃遍天下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黄马褂

    有人会问“黄马褂”是什么?怎么会那么厉害?“黄马褂”是清代一种特有的服装,宫内,皇上、大臣、侍卫被皇上赏赐的都会有“黄马褂”!可以说身穿“黄马褂”的人都有些来头的,平常老百姓都敬而远之!“黄马褂”里数明黄色的“黄马褂”最为名贵,可有皇上才可以穿的服饰。网络配图黄马褂真的就可以吃遍天下不用付钱的吗?在

  • 满清的“黄马褂”到底有多“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黄马褂,雍正,隆科多,清朝

    很多清宫戏里,都出现了这样一种制服道具,称之为“黄马褂”,官员见之,如见到皇帝一般,都得跪地行礼,而且拥有“黄马褂”的人,似乎都有一些特权,如同钦差一般,可先斩后奏,那么,究竟什么是“黄马褂”?它到底有哪些特殊功能呢?列位看官应该清楚,清朝官吏的制服与明朝等汉族王朝的服饰大不相同,分为礼服、常服、行

  • 为何黄马褂可以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又有谁拥有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黄马褂

    咱从京剧里面一出很出彩的戏说起。这出戏名叫《三盗九龙杯》,讲的是江湖绿林中事,人物全是英雄豪杰,情节起伏曲折,跌宕处,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大凡峰回路转,都铺平垫稳,全戏排场大、气度恢宏,许多富贵人家办堂会都喜欢点这出戏。戏文开头是从康熙皇帝出猎说起:康熙皇帝在海子红门围猎,突遇猛虎,危急关头

  • 揭秘大清朝皇帝们最爱送的礼物:黄马褂与勋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皇帝,黄马褂

    清宫戏常有皇上赏某大臣穿黄马褂骑马绕紫禁城一周的桥段,宠臣自然是风光无限。马褂是满清的一种官服,服饰形制便于骑射,用明黄色的绸缎或纱做的才叫“黄马褂”。黄色是清朝礼制规定的皇帝专用色,能获得一件黄马褂,那可是一种极高的政治待遇和无上荣耀。实际上,这种赏赐在清初并不盛行,直到道咸以降的史书才多有记录,

  • 揭秘:李鸿章穿黄马褂炫耀海外惹出的惊天绯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鸿章,绯闻,黄马褂

    十九世纪末叶,晚清重臣李鸿章在出访美国期间,一直把大清皇帝钦赐的黄马褂当作无比荣光的资本用来炫耀。据大清王朝的规制,只有对朝廷有重大功勋的元老大臣才可以赐穿黄马褂。纵观大清王朝二百多年间有此殊荣的的没有几人。而李鸿章凭着他剿灭太平军和捻军的功勋,获得了朝廷赏赐的黄马褂。对此李鸿章非常珍惜,只有重大节

  • 图穷匕见的主人公是谁 成语图穷匕见出处和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图穷匕见的主人公是谁

    图穷匕见的意思是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故事源自战国的秦始皇与荆轲。《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图穷匕见故事介绍战国末期,秦国实力强盛,攻灭了韩、赵两国后,又向燕国进军。为此,燕太子丹决定派人去行刺秦王,以扭转局势。那

  • 图穷匕见的主人公是谁?图穷匕见的故事和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图穷匕见,成语,成语故事

    图穷匕见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故事源自战国的秦始皇与荆轲。成语出处和典故《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故事介绍战国末期,秦国实力强盛,攻灭了韩、赵两国后,又向燕国进军。为此,燕太子丹决定派人去行刺秦王,以扭转局势。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