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斧行动中英军为什么会失败 英军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战斧行动中英军为什么会失败 英军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587 更新时间:2024/2/10 3:36:33

话说,二战时期,英军经主动打造过很多相对经典的战役,但是,也难免会有使其难堪的败笔,其中就有“战斧行动”。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咱们就一起前往查看一番。

首先,当丘吉尔在伦敦得知非洲的战况正在步入僵局之际,他就立刻下令驻扎在非洲的英国军队马上展开对昔兰尼加的强力攻势,想争取能够夺取英军在非洲战场的主动优势。为此,他还大胆地设想了一个典型的“丘吉尔计划”,其实也就是“战斧行动”,并且为了此次战斗,他还特别奠定了一个基础性的框架。

随后,为了对非洲的英军进行有效的支援,一支英军开往“好望角”的补给船队便立即改变自己的原路线,从直布罗陀海峡穿越地中海的德军交叉火力网,直奔亚历山大港。当然,对于此时的英军而言,它也许正在天真的认为,这样走至少可以缩短大约40天的航程。然而,他们却殊不知,这条路线其实早已被德国的空军势力所笼罩。

事实上,对于此次战役,丘吉尔的心中也没有一个具体的底数。因为就在此时,隆美尔已经刚刚得到了一个完整的坦克师的支援,这种情况下,英军的这次行动本身就意味着一种生死未卜。然而,尽管如此,丘吉尔却依然认为,英军的这次冒险行动还是必要的。尤其是,他还始终顽固地认为,如果此时能够赶紧给韦维尔提供295辆坦克的支援,就有可能挽回英军在战场上的主动权。

于是,英国运输补给船队在经历了一场极其艰难的航行后,终于到达了亚历山大港,并将剩下的238辆坦克移交给了驻扎于非洲的英国军队。当这些坦克到达到英军的手里之后,丘吉尔首相则马上兴奋地给驻扎非洲的英军司令韦维尔打电话说,“看吧!现在就是我们大英帝国的崛起之时。”

然而,本该同样高兴的驻扎非洲英军司令韦维尔却始终高兴不起来。因为这些运输来的坦克实在是太糟糕了。不仅很多履带无法正使用,而且,很多发动机都没有安装滤尘器。于是,鉴于这种情况,韦维尔就不想按照计划如期发动军事行动。但是,当时光走到了1941年5月15日的时候,在英国首相丘吉尔的巨大命令压力下,韦维尔还是如期发动了这次“战斧行动”。并在准将高特的指挥下,穿越了埃及与利比亚的边境地区,直奔卡普措哈尔法亚隘口,然后,计划夺取昔兰尼加。

当然,在刚开始的时候,英军还是比较顺利的。他们很快即攻占了哈尔法亚隘口这一咽喉要地。然而,此时的德军名将隆美尔却并不甘示弱,马上就发动了一场反击战,很快就又把这一个重要的哈尔法亚隘口给重新夺回去了。结果,对于英军而言,这次战斗等于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就让丘吉尔首相再次感到心烦意乱。

于是,为了试图再次夺取战场主动权,丘吉尔便再次下令,逼迫韦维尔继续实施“战斧行动”,发起对昔兰尼加的攻势。这种情况之下,韦维尔将军于无奈之中,只好在6月15日,再次挥兵展开对德军的进攻。随后,驻守在哈尔法亚隘口的德军就听到了英军轰隆隆地坦克声。而这些守卫隘口的德军同时也被英军视为“七日大兵”,因为他们已经获得准确情报,驻守在隘口的德军的后勤物资只能坚持七天。

然而,令英军所没有想到的是,正在他们信心满满地接近隘口时却突然发现,在隘口的悬崖绝壁上竟然一下子出现了很多德军事先埋伏的大炮。所以,一时间,这些英军的先头部队就被炸得狼狈不堪。再加上,德军名将隆美尔又及时地增派了援军,进而直接导致英军的部队不得不再次选择了撤退。

最终,这场由英军所发起的“战斧行动”还是以英军的惨败而告终。

更多文章

  • 战斧行动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战斧行动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战斧行动,北非战场,德国,英国,隆美尔

    战斧行动(英语:Operation Battleaxe),是北非战场上德英两军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坦克战,隆美尔用机动防御对付英国人呆板的正面进攻,取得了一次小胜,并且打破了英国人救援托布鲁克的幻想。在1941年6月以前,北非英军获得了大批增援,包括兵力和补给物资,这基本上是丘吉尔一个人努力的结果,由

  • 帝国大厦保卫战过程简介 帝国大厦保卫战的结果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柏林保卫战,德国,反法西斯战争,苏联,帝国大厦保卫战

    1945年春,柏林保卫战已经不可避免,德国的哥得哈格·海英里希中将在部署柏林防御措施时,把国会大厦和总理府设为防御的中心地区,但是在这个地区并没有布置大量的守军和装备,因为当时德国的兵力和装备补给都不允许在同一地区布置强大的防守力量,所以哥得哈格·海英里希中将在部署完防线后将剩余的可分配的步兵化整为

  • 帝国大厦保卫战简介 帝国大厦保卫战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纳粹德国,苏联红军,反法西斯战争,希特勒,帝国大厦保卫战

    帝国大厦保卫战是德意志第三帝国(纳粹德国)在二战末期的最后抵抗,苏联红军的部队与其经过惨烈的战斗后,最终取得了胜利。帝国大厦保卫战的结束标志着欧洲战场的反法西斯战争结束。1945年春,苏、美、英、法四国军队已在德国本土作战。苏军距柏林只有100余公里,准备最后歼灭德军。美、英军的先头部队则已前出到易

  • 帝国大厦保卫战到底有多惨 1500德军全军覆没没人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柏林战役,帝国大厦保卫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上各大战场打的都非常惨烈,其中最激烈的当属苏德战场了。德军为了和苏军作战,陆续将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精锐兵力全部投入了东线战场,而苏联为了报复法西斯德国,倾尽全力的向纳粹军队发动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从斯大林格勒战役战役结束之后,战争的天平就开始向苏联一方倾斜。1943年德军在库尔斯

  • 为什么吴起在时魏武卒天下无敌,去了楚国后反而被吊打?(楚灭越)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魏武卒,楚灭越

    在古代战争,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很多,但无疑人才是最重要的因素。一名出色的统帅,往往能够力挽狂澜。兵多兵少不是问题,兵员素质也不是问题,哪怕武器装备也不是问题。吴起在魏国时,镇守西河,曾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无一败绩,辟土四面,拓地千里,尤其是(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吴起以五万魏军,击

  • 屈原真的是楚怀王逼死的么?楚怀王为何会遗臭万年(楚灭越)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楚怀王,楚灭越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馋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在《屈原贾生列传》里面还有关于屈原为什么要写作《离骚》,原来这件事还和楚怀王有关,正是因为楚怀王听信了小人的谗言才导致屈原被流放,甚至直接造成了屈原投江而死。这是楚怀王受人诟病的原因之一,还包括他听信小人谗言、

  • 越王勾践灭吴之后的历史如何?越国怎么灭亡的(楚灭越)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勾践,勾践灭吴,春秋时期,楚灭越

    越王勾践灭吴之后的历史 前496年,吴王阖闾攻越兵败而亡,死前嘱其子夫差复仇。夫差练兵三年,于494大败越兵,越几亡。越王勾践领五千残兵退守会稽,外示弱求和于吴,内取十年生聚、富国强兵之策,终于灭掉了吴国。春秋末年,越逐渐强大,其王勾践经常与吴国对抗,公元前494年,败于夫椒,向吴臣服。但经过二十年

  • 召陵之盟:中原诸侯国与楚国的首次巅峰对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召陵之盟

    公元前657年,是齐桓公当政第二十九个年头,在一个春光明丽的日子,桓公与夫人蔡姬乘船赏景。蔡姬水性很好,仗着桓公宠爱,不断摇荡船身,桓公毕竟是将近五十的人了,哪受得了这份刺激,连忙让蔡姬停手,蔡姬不听,仍然任性地摇着船身。这可把桓公惹毛了,回到岸上后,二话不说把蔡姬送回娘家—蔡国,质量不合格,回厂返

  • 召陵会盟:齐桓公借此正式成为春秋首个霸主(召陵之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齐桓公,召陵,春秋五霸,,召陵之盟

    召陵村东不过百米,有一个叫傅庄的自然村,村子不大,和周围其他村落相比,几乎没什么两样。但在傅庄村南,有一个高出地面约一米的土台子,台子很大,有上百亩面积,不过,和周围的农田一样,上面种满了庄稼。据当地地方志记载,这个土台子就是傅庄遗址,曾出土过一些春秋战国时期的器物。当地百姓将这个土台子俗称为“会胜

  • 苏俄内战有中国人参与吗?他们都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苏俄内战,俄国

    近一个半世纪以来,由于国家积贫积弱,海外华人屡屡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和种族歧视,华工受辱的记录更是不绝于史。然而,在90多年前的俄国十月革命中,中国劳工不但直接参加了夺取冬宫(推翻临时政府)的战斗和莫斯科的十月武装起义,还在随后的苏俄内战中,组成一支支“中国军团”。他们跃马扬鞭,挥戈杀敌,立下赫赫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