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宾夕法尼亚殖民地的开拓者:小威廉·佩恩,父亲是著名的皇家海军上将(加巴德沙洲海战)

宾夕法尼亚殖民地的开拓者:小威廉·佩恩,父亲是著名的皇家海军上将(加巴德沙洲海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523 更新时间:2024/1/23 9:29:50

威廉·佩恩(William Penn

1644.10-1718),是北美殖民地时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宾夕法尼亚殖民地的开拓者。他同时也是贵格会(Quaker)的主要支持者宗教改革家。

威廉·佩恩1643年出生于英国伦敦,他的父亲是著名的皇家海军上将佩恩爵士。佩恩上将曾在1654年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牙买加,显赫的家世使得威廉·佩恩从小引人注目。威廉·佩恩的叛逆性格使他在18岁时拒绝接受英国国教的教规,因此他被牛津大学除名。23岁那年,他皈依了贵格会--在当时被新教徒和清教徒都抵触的教派。

贵格会是17世纪中期由乔治·福克斯在英国创立,其宗旨和主都相当激进。他们追求更加公正的社会和纯洁的教会,藐视传统和权威,主张乌托邦式的平等与和睦。这一教派在英国遭到迫害和驱逐。威廉·佩恩曾因公开阐述自己的信念而四次被投送到伦敦塔中。1670年在父亲去世后,威廉·佩恩继承了家族财产并时出入宫廷,以图说服国查理二世接受宗教自由。但在多次努力失败后,威廉·佩恩和贵格会把目光转移到新大陆,希望在这片全新的土地上开创人类崭新的社会制度和模范。

1674年,威廉·佩恩和其他贵格会教友来到了北美殖民地。他从一位新泽西的业主手中购买了一片土地作为栖身场所。这块土地被命名为"西泽西",是今天宾夕法尼亚州的雏形。在这里,威廉·佩恩开始实践自己的主张和理想,他赋几乎所有自由男性以选择权力,保证移民享有宗教自由和出席陪审团的审判。他的名言便是"我们把权力交给人民"。

1681年,威廉·佩恩迎来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将一块如同英格兰大小的土地赐给了他。这块土地就是后来的宾夕法尼亚州。国王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为了偿还拖欠佩恩家16000英镑的巨额皇家债务,而恼人的贵格会从此远离英国也使查理二世倍感轻松。由此,佩恩获得了北美东海岸最后一块未被分配的也是最肥沃的一块土地。

威廉·佩恩在获得宾夕法尼亚皇家许可状后,构思了他全新的殖民社会方案。他设想这个完美的殖民地应该成为一切遭受迫害人士的避风港和远离专制的避难所。威廉·佩恩热忱邀请更多来自不同宗教和国家背景的人来到他森林茂密的殖民地,并保证他的政府绝不凌驾公民意志之上,甚至不要求服兵役。

682年开始,贵格会的成员大批来到宾夕法尼亚,同时这里也吸引了来自荷兰、芬兰和瑞典的移民。威廉·佩恩以合理的价格慷慨地赠与他们土地。与绝大多数北美殖民者不同,威廉·佩恩是极少数尊重当地土著居民的政治领袖。在建立宾夕法尼亚殖民地之时,威廉·佩恩就与殖民地内的特拉华部落建立了友好关系。在写给部落酋长的信中,威廉·佩恩承诺将与印第安人和睦相处,尊重他们的土地权利,保护自由贸易等。

威廉·佩恩在宾夕法尼亚的民主、开放和宽容的殖民政策,成为北美大陆最特立独行的"另类"。在殖民地建立短短二十多年间,人口增长到2万人。同期的南卡罗来纳只增至4000。威廉·佩恩的和平主义也吸引了大批逃难的印第安人,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此外来自德国、爱尔兰-苏格兰的移民在1720年已经使宾夕法尼亚膨胀到3万多人之多。1700年时,宾夕法尼亚殖民地首府费城的人口已经超过纽约,数十年后将成为全美最大的城市和独立宣言的签署地。

威廉·佩恩为新殖民地的创建和发展耗费了毕生的经历,他在1684年曾回到英国,后来又陆续几次回访了殖民地,他对殖民地更多的是理念的规划,而非直接的统治,因为"统治"与他的初衷截然相反。1718年,这位理想和完美主义者在伦敦逝世。

评价

威廉·佩恩是北美殖民史上的主要人物,绝大多数人都赞赏他倡导的和平主义与平等、自由,公正的理念。他所开拓和规划的殖民地,后来发展为美国重要的宾夕法尼亚州。威廉·佩恩是一位理想与完美主义者,尽管他的部分主张难以在现实中实现,但其民主思想与实践对北美独立和建立国家、社会,宪法都提供了参照。同样的,威廉·佩恩是极少数善待印第安原住民,并坚定持开放政策的殖民领袖。在他的精神下,包含了各种宗教、民族和种族的宾夕法尼亚,为即将成为美国社会特性的多元化奠定了基础。

他超越了时代束缚的民主与自由理想,最终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成为不朽的共识。

更多文章

  • 荷兰海军历史上最严重的失败:加巴德沙洲海战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加巴德沙洲海战,第二次尼乌波特之战,英国,荷兰

    加巴德沙洲海战 或称 第二次尼乌波特之战(英语:Battle of the Gabbard;荷兰语:Zeeslag bij Nieuwpoort)发生于1653年6月12日-6月13日,这是第一次英荷战争的组成部分。英国舰队有100艘舰船,由乔治·蒙克、理查德·迪恩、约翰·劳尔森、威廉·佩恩指挥。荷

  • 英荷战争的舰队司令:国会派将领乔治·蒙克的简介(加巴德沙洲海战)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英荷战争,乔治·蒙克,加巴德沙洲海战

    阿尔比马尔公爵乔治·蒙克(George Monck1608-1670),英国内战时期在爱尔兰和苏格兰作战的国会派将领、苏格兰总督。第一次英荷战争和第二次英荷战争的舰队司令。当他在克伦威尔之后几乎掌握无限的权利的时候,他没有选择成为独裁者,而是为了全国和解,促成了王政复辟。早期经历1608年12月6日

  • 解密:英荷战争的第一次战斗中谁获得了胜利?(加巴德沙洲海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英荷战争,英国,荷兰,,加巴德沙洲海战

    第一次英荷战争发生于1652年至1654年,起因于英国颁布《航海条例》,与荷兰的海上贸易发生冲突。战争互有胜负,然而在最后关头,荷军溃败。1654年双方签订明斯特条约,荷兰认输并承认航海条例。主要集中地由一系列规模空前的海战组成,主要集中在多佛尔海峡战区(包括北海在内)和地中海两大战区,其中又以多佛

  • 敖德萨战役中罗马尼亚扮演什么角色?是帮助德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敖德萨战役,德国,苏联

    二战中,罗马尼亚军队作为德军的仆从,大部分时间充当跑龙套的角色。而在1941年夏秋之际敖德萨战役中,罗马尼亚军队充当了轴心国一方的进攻主力。这次战役成为罗军在二战史上的最强一击。1940年,罗马尼亚军官安东尼斯库发动政变,建立了读才政权。同年10月,罗马尼亚加入轴心国阵营,后来作为德军的仆从军,一同

  • 第二次敖德萨战役详细战斗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敖德萨战役,德国,苏联

    苏德战争中苏军在敖德萨实施的一次进攻战役。苏军乌克兰第三方面军在乌克兰第二方面军的黑海舰队配合下,于1944年3月26日开始向乌克兰境内南布格河与德涅斯特河之间的德军滨海集团发起进攻,以解放重要港口城市敖德萨。乌克兰第三方面军右翼和中央集团从南布格河中段向拉兹杰利纳亚、蒂拉斯波尔总方向实施突击,左翼

  • 第一次敖德萨战役的详细战况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敖德萨战役,德国,苏联

    敖德萨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德战争初期苏联军队实行的一次防御战役。1941年8月8日至10月16日,苏军独立滨海集团军和黑海舰队一部为掩护南方方面军向东撤退,在失去陆上支援的条件下,依靠诸军种协同一致和市民的支持,抗击了德国南方集团军群所辖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的持续进攻。10月1日至16日,敖德

  • 敖德萨战役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敖德萨战役,德国,苏联

    1940年,罗马尼亚军官扬·安东内斯库发动政变,建立了独裁政权。同年10月,罗马尼亚加入轴心国阵营,后来作为德军的仆从军,一同参与侵略苏联。罗马尼亚先后派遣22个师投入东线作战,在兵力上远胜过其他仆从国如匈牙利、保加利亚甚至三国轴心之一的意大利。苏德战争初期的敖德萨战役就是以罗军为主进行的一次攻坚战

  • 意大利统一运动的背景是什么?意大利统一运动的过程(1848年欧洲革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意大利统一运动,意大利,1848年欧洲革命

    1815-1870 年意大利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与国家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815 年拿破仑一世入侵、烧炭党形成开始,至1831 年青年意大利党提出"政治改革"的口号。第二阶段为1848-1849年意大利独立战争时期,反对封建分裂和奥地利帝国统治。第三阶段以撒丁王国为中心,依靠

  • 欧洲史上最大规模的革命运动:1848年欧洲革命为何席卷了整个欧洲?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1848年欧洲革命,欧洲

    1848年欧洲革命指的是发生在1848年的资产阶级要求民主与自由,争取政治上的地位的一次革命风潮,这场革命在1848年1月从意大利的西西里开始,迅速的席卷了整个欧洲,除了英国、荷兰、葡萄牙等少数的国家没有爆发革命之外,其他的欧洲国家大都爆发了革命。但是这场革命却都以失败告终。下面详细介绍一下1848

  • 1848年欧洲革命波及了多少个国家?1848年欧洲革命的意义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1848年欧洲革命,欧洲

    欧洲1848年革命:1848年革命发生于欧洲,是平民与贵族间的抗争,主要是欧洲平民与自由主义学者对抗君权独裁的武装革命。首先发起地点为意大利的西西里岛。而波及的国家几乎涵盖全欧洲,仅俄国、西班牙及北欧少数国家未受影响。一般说来,此次革命虽造成各国君主与贵族体制动荡,但是所有革命行动均以失败收场。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