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衡简介 东汉章帝时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汉赋四大家)

张衡简介 东汉章帝时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汉赋四大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747 更新时间:2024/1/21 16:10:27

张衡(78~139),东汉科学家,天学家,哲学家。字平子。河南南阳西鄂(今河南省南召县石桥镇)人。少游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通五经,贯六艺,永初五年(111)徵拜郎中。自元初二年(115)至永建初,两次为太史令。精通天文、历算,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候风地动仪。在天文学理论方面,张衡是浑天派的主要代表。关于天地之起源,他认为天地未分之前,乃是一片混沌,既分之后,轻者上升为天,重者凝聚为地,阴阳相荡,产生万物。他还第一次正确地解释了月蚀形成的原因,认为月光是日光的反照,月蚀是由于月球进入地影而产生的。他依据当时的天文学知识,肯定

了宇宙的物质性和无限性。张衡把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和哲学推了一个新的高度,其著作收集在清严可均所编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

东汉著名的天文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石桥镇)人。十六七岁时曾游三辅(今陕西西安及附近一带地区),观察社会历史情况。

不久到洛阳,读《五经》,学六艺。永元十二年(100),为南阳太守鲍德主簿。永初二年(108)拜郎中,后迁尚书郎。元初二年(115)任太史令等职。永和元年(136)为河间相,后又拜尚书。永和四年卒于官。张衡在科学上的卓越贡献是天文学。他是古代浑天说代表人物之一。在相传为张衡所作的《浑仪图注》中,具体阐述了浑天说:浑天如鸡子,天体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天地都乘气而立,载水而浮。浑天说在较长的时间内支配了中国的宇宙结构学说。他著有《灵宪》,解释天地起源及天体演化的一些问题。他以为在中原能看到的星数约二千五百颗,而全部星数则有一万一千五百二十颗之多。《灵宪》中并讲解了月食发生的基本道理。张衡又改进了浑天仪(即现在的天球仪),利用齿轮系统把浑象与计时漏壶联系起来,能在室内观测到恒星的位置。他还设计制造了候风地动仪,仪器用铜铸成,象一个酒樽,中间有一都柱(即震摆),都柱周围平列着八个方向的机械。外面铸有八条铜龙,按八个方向排列并与内部机械相连,每条龙嘴里衔着一枚铜丸,某个方向地动,铜丸则落在同方向下面蹲着的铜蟾蜍嘴中,凭声音便知地震的方向。这是世界上公认最早的地震仪。张衡在数学上著《算罔论》,曾计算球的体积。

又创圆周率π=92/29。张衡还擅长文学,撰写诗、赋、铭等三十篇,其中《东京赋》、《西京赋》、《南都赋》为世人称道。存世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辑刻在《张河间集》内。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人。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我国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张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

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并且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

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

张衡共著有科学、哲学、和文学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灵宪》和《灵宪图》等。

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

20世纪中国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是:“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

更多文章

  • 司马相如简介 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汉赋四大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司马相如,汉朝,西汉大辞赋家,汉赋四大家

    司马相如(约前179年—前127年),字长卿,蜀郡(今四川省)成都人。西汉大辞赋家。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他与卓文君的私奔也广为流传。司马相如少年时喜爱读书与剑术,崇敬战国蔺相如,遂改名相如。汉景帝时,武骑常侍。景帝不好辞赋,梁孝王刘

  • 艾因贾鲁战役战前做了哪些准备?双方的兵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艾因贾鲁战役,埃及,蒙古,阿音扎鲁特战役

    埃及马木鲁克骑兵马木鲁克骑兵采取的是终身训练制度,使得他们身体健壮,军事格斗技能十分娴熟,且是重骑兵,头戴铁盔,身披锁子甲。马木留克骑兵的盔甲比欧洲骑士的链甲骑兵轻便很多,但防护效果并不差。武器装备包括一张强弓,一支长矛,一柄锋利的大马士革弯刀和一面盾牌。坐骑是世界闻名的阿拉伯马,冲刺速度惊人,耐力

  • 艾因贾鲁战役的详细战斗经过?对历史有着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艾因贾鲁战役,埃及,蒙古,阿音扎鲁特战役

    1260年7月26日,马木鲁克先头部队在拜伯尔斯(Baibas)统率下离开埃及前往巴勒斯坦,击溃了加沙一小支由拜答儿(Baidar)指挥的蒙古军。阿迦的法兰克人不但未帮助蒙古军,反而允许马木鲁克军过其境并在阿迦城下补充粮草。依据多桑蒙古史,忽都思的马木鲁克本部约1万2千人,叙利亚阿拉伯人与突厥蛮部若

  • 艾因贾鲁战役背景是什么?是怎么打起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艾因贾鲁战役,埃及,蒙古,阿音扎鲁特战役

    艾因·贾鲁战役(也叫阿音扎鲁特战役),是世界史上的一次极为重要的骑兵战役,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这场战役的交战双方是,由埃及苏丹忽都斯·贝尔巴斯率领的马木鲁克骑兵和其他穆斯林军队(主要是阿拉伯人和突厥人),总兵力大约5万,对战由旭烈兀麾下将领怯的不花率领的2万混合部队,在今天巴勒斯坦那

  • 天门岭之战的详细战斗经过是怎样的?对历史有着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天门岭之战,契丹,粟末靺鞨

    天门岭之战,有两处事件,其一是698年武周的契丹族将领李楷固和粟末靺鞨酋长大祚荣在天门岭的战役。结果是粟末靺鞨胜利。血战天门岭南北朝以来就有大批靺鞨部族迁往内地,尤以幽州、卢龙为最多。据《北蕃风俗记》记载:隋代开皇年间粟沫靺鞨与高句丽发生战争,粟沫部败北。为避高句丽兵祸,酋长突地稽率 矢赖、窟勒突、

  • 天门岭之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战前形势又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天门岭之战,契丹,粟末靺鞨

    历史背景公元668年(唐高宗总章元年),雄据于我国东北700年之久的高句丽政权为唐王朝所灭,由此打破了这一地区的政治平衡,从而在客观上为靺鞨民族的崛起创造了历史机遇。唐王朝与新罗联合灭高句丽,事后双方就瓜分高句丽土地与人口发生分歧。当时唐朝不但获得高句丽决大部分疆土,还将近40万高句丽遗民强行内迁往

  • 雄霸春秋战国的犬戎族为何不被载入史册(犬戎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犬戎族,犬戎之祸

    公元前21世纪前后,当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出现时,在西北大地上生活的远古居民的氏族组织内部也发生了变化,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逐渐消失,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小方国开始露出历史的水面。生活在宁夏南部地区泾水流域的姬姓部落慢慢强大起来,并且和姜姓部落结成了联盟,而这个联盟的形成恰好处于两个

  • 历史上犬戎与匈奴是什么关系?(犬戎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犬戎,匈奴,,犬戎之祸

    历史上犬戎与匈奴是什么关系?犬戎与匈奴都是少数民族,犬戎可能是匈奴的祖先,两者不在同一时期,匈奴崛起时犬戎已经灭亡,匈奴在北方,犬戎在西方。犬戎是古族名.中国古代的一个民族,即猃狁,也称西戎,活动于今陕、甘一带,猃、岐之间.在甘肃静宁县威戎(今静宁威戎镇)立都.后在春秋时为秦所灭。匈奴是古代蒙古戈壁

  • 犬戎灭西周之战:犬戎为何要起兵灭西周?(犬戎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犬戎,西周,周朝,犬戎之祸

    西周末年,周幽王承继已经衰败的国势,任用善谀好利的虢石父为卿,加重压榨民众,关中大地震的严重天灾与人祸交相为虐,导致社会矛盾加剧。幽王昏庸腐败,宠爱妃子褒姒,相传曾用"烽火戏诸侯"来博取褒姒之笑,以致失信于诸侯,反映周王室已失去对诸侯的控制。幽王又废申后(申侯之女)和太子宜臼,改立褒姒子伯服为太子,

  • 传奇帝王周穆王相会西王母是神话还是历史(昭穆嬉游)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周穆王相会西王母,昭穆嬉游

    周穆王,西周王朝的第五位君主,在父亲周昭王第三次征讨荆楚,死在汉水之后,他便顺利登基成了一国之君。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皇帝之一,有人说他跟西王母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周穆王西游的过程中与西王母相会,这是史实还是说只是个神话传说而已?周穆王,名叫姬满,商朝被灭周文王建立西周,他是西周的第五位